人類意識被細菌控制?人體內有一千種細菌組成,人類正為細菌打工

2020-11-10 深視界

細菌是人類談之色變的一種微生物, 在大家眼裡細菌和病毒是一樣的,它們都是很多疾病的元兇,是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著。然而在現實中,我們每個人的其實都是由「細菌加工廠」組合而成,我們的身體內存在上千種細菌,這些細菌長期在我們體內安營紮寨,不斷繁衍,在人類體內細菌保持和平友好共處的原則種,其實我們體內的新陳代謝有一部分是靠著細菌維持的,從某一種程度來說細菌對我們人類是有益處的。

抗生素是細菌的天敵,那麼超級細菌的天敵又是誰?

青黴素是一種了不起的特效藥,它把人類的壽命從45歲提高到了60歲,是人類造福的一項重大發明。青黴素是很多細菌的天敵,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又先後研究發明了抗生素,它是消滅細菌的最佳方式。作為單細胞的微生物,細菌也是在不斷演化,比如超級細菌,科學家們預測在2050年種,超級細菌造成全球死亡人數將超過癌症。

那麼超級細菌真的要稱霸世界嗎?成為真正的獨裁者嗎?在進一步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在我們人體中有一種病毒叫噬菌病毒,它是專門攻擊細菌的。這種病毒分布非常廣泛,比如哪裡有細菌哪裡就有這種噬菌體,比如我們的鼻腔、我們的腸道,都有它們存在的身影。那麼噬菌病毒真的可以吞噬掉細菌嗎?其實噬菌病毒只挑選它們認識的細菌吃,不認識的細菌它們是不會吞噬的。比如在我們的鼻腔內,存在很多噬菌體,它們專門吞噬認識的細菌。

對於我們普通大眾來說,也許我們最關心的就是哪些細菌最會容易讓我們生病,而科學家們卻關心的是哪些細菌能夠與我們人類和平共處,隨著基因不斷的發展,科學家們發現我們體內存在的病毒和細菌是非常的多,已經達到我們體重的2%-3%,從內到外,都存在它們的身影。

細菌可以控制人類大腦意識和行為舉止

相關外國媒體報導表示:人類的大腦運行功能大多數都是依賴於腸道的微生物,比如腸道菌群會影響群體行為,很多人喜歡吃肉,那是腸道細菌控制的大腦反應,一般情況下,人體的胖瘦與腸道菌群有直接關係。之前相關專家認為小孩營養不良是由發育畸形,吃的種類單一,吃得少造成的,在對他們治療方案中,專家們從改善夥食入手,可是治療了一段時間後,專家們發現孩子的營養不良沒有得到任何改變。無奈之下,專家們另闢蹊徑,尋找新的治療方案。在進行深入研究後,專家們發現患兒的營養不良是惡性細菌造成的,惡性細菌破壞腸道菌群,於是專家們採用抗生素對其治療了一個月,患兒的營養不良情況得到了徹底改善。

除此之外,細菌還能控制人的精神意識,很多人都會有自己喜歡的人,所謂的一見鍾情,專家們認為那是對方身上有自己欠缺的基因,一見鍾情有可能是細菌的選擇, 也就是說你身體中的細菌看上了對方身體的細菌,尤其是你們在彼此深情接吻的時候,細菌會進行互換,這也是為何很多人會有夫妻相的原因。而且人的情緒也是由細菌傳染的,比如在家庭成員中,有的人脾氣會暴躁,通過細菌傳染,他們的情緒會感染到其他家庭成員。

由此可見,我們人類是離不開細菌,所有的一舉一動都是在細菌的控制之下,而且細菌還可能幫助我們如何增強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相關焦點

  • 細菌主宰人體:共生細菌數量為人體細胞10倍
    但在過去十多年中,研究人員發現,人體並不是一座自給自足的世外小島。它更像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統,一個龐大的社會。在我們的身體內,住著數以萬億計的細菌和其他微生物。它們寄生在我們的皮膚、生殖器、口腔,特別是腸道等部位。實際上,人體細胞並不是人體內數量最多的細胞,共生細菌的數量是人體細胞的10倍。
  • 地球是一個巨大「生命體」,它有自己的意識,人類是地球上的細菌?
    生命是一種很奇特的現象,它不僅擁有獨立思考的意識,而且還可以控制身體做出各種各樣的運動,比如跑步、低頭抬頭、扭腰踢腿等,生命是如何擁有這些功能的至今還是一個謎團,也就是生命的全部活動都受到意識的支配,只要意識想做什麼事情,馬上會安排身體去做,從而讓意識得到滿足感,換句話說意識=生命。
  • 人體:細菌的天然遊樂場
    這句話聽起來就像科幻故事裡的荒誕說法,但它是事實:在人體內發現的數百萬個細菌,可以填滿一個容量是半加侖的水壺。每個人的身體其實都是各種微生物和真菌的天然遊樂場。人體細菌有些對我們有益,有些有害。一些起著必不可少的作用,例如幫助我們消化食物;另外一些偶爾發生的變異可能會使我們生病。
  • 人體內細菌到底有多少?
    「我們的身體絕大部分都是由細菌組成的,人身上共生細菌的數量是自身細胞數量的10倍!」類似的說法流傳相當廣泛,它經常出現在冷知識讀物中,不少論文中也會引用它來說明人體菌群的重要性。不過,10:1這個數字其實並不怎麼靠譜。
  • 人類的天敵是細菌,細菌的天敵是什麼?科學家:它們的樣子很科幻
    作為地球上數量最多的生物,細菌對地球生態環境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與此同時,很多細菌都對人類極為不友好,這些無處不在的細菌就像一個個面目猙獰的怪獸,它們仗著個頭極小、數量極多,隨時都不懷好意地潛伏在我們身邊,一有機會就會對我們發動攻擊,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稍不注意,我們就會受到它們的侵襲
  • 健康的人類微生物組|微生物群|腸道菌群|人類|健康|細菌|植物|...
    相比之下,人體微生物的宏基因組(微生物在我們體內的總DNA含量)變化更大,只有三分之一的組成基因存在於大多數健康個體中。所以要理解健康微生物組這些差異是重大的挑戰。第二種假設健康的「功能核心」:一種代謝和其他分子功能的補充,由特定棲息地內的微生物群執行,但不一定由不同人體內相同的生物體提供。
  • Science 封面: 7 大類腫瘤各有獨特細菌,乳腺癌腫瘤內細菌最多
    研究人員對人類腫瘤微生物組進行了全面分析,研究了乳腺癌、肺癌、卵巢癌、胰腺癌、黑色素瘤、骨癌和腦瘤 7 種癌症類型的 1526 個腫瘤及其鄰近的正常組織。發現每種腫瘤都有其獨特的微生物組成,乳腺癌腫瘤的微生物組最為多樣和豐富。同時,細菌主要存在於癌細胞和免疫細胞中。腫瘤內細菌功能與腫瘤類型、患者吸菸狀況以及患者對免疫治療反應之間存在相關性。
  • 轉基因細菌幫幫忙:如何改造細菌基因用於疾病治療?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生活在人體內的細菌(即微生物組)會對人體產生健康,對轉基因細菌治療的關注度也水漲船高。研究人員正在探索是否能夠通過改變人們體內或所吃食物內的常見微生物來治療疾病。  新加坡國立大學合成生物學家Matthew Chang認為,轉基因細菌具有治療多種疾病的潛力。他的團隊正在研究是否能通過基因工程使腸道內的大腸桿菌和乳酸桿菌具備識別和消滅有害微生物的能力。
  • 科學家推翻細菌數量10倍「神話」 -人體細菌與細胞或為1比1
    人們常說,人體內細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數量差不多是人體自身細胞的10倍。然而來自以色列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員表示,這是一個應該被遺忘的神話。他們計算後認為,人體內居住的微生物和人類細胞之間的比例更可能是1比1。
  • 地球或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人類只是「細菌」,恐龍就是證據
    生命是一種很奇特的現象,它不僅擁有獨立思考的意識,而且還可以控制身體做出各種各樣的運動,比如跑步、低頭抬頭、扭腰踢腿等,生命是如何擁有這些功能的至今還是一個謎團,也就是生命的全部活動都受到意識的支配,只要意識想做什麼事情,馬上會安排身體去做,從而讓意識得到滿足感,換句話說意識=生命。
  • 是人類消滅細菌?還是細菌奴役人類?6億年前空白文明誰來主宰?
    細菌繁殖這個時候很多人就說,人類和生物都是有自我意識的,首先我們要明白自我意識是啥東西,所謂的腦細胞自我意識按科學的解釋就是聚集在一起釋放電信號化學信號,如果這是產生意識的根本,那細菌也能做到,細菌的數量是遠遠高於腦細胞的,大量的細菌聚集在一起就會產生質的變化,而我們所知道的生物進化需要的不是環境,
  • 神秘細菌大軍竟是人體保護神 80%不為人所知
    有科學研究者表示,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微生物加工廠,這些渺小的細菌,其實是人體內最有「發言權」的「成員」。因為它們不都是對人體有害的,部分細菌維繫著我們人體部分消化代謝功能,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些細菌我們將難以生存呢!
  • 人體細菌各有各的地盤 最怕「串門」
    □記者孫立民  體內細菌成千上萬  人和細菌其實是相互依存的關係  細菌,往往讓人心生牴觸,這是因為許多人把細菌等同於致病菌。其實,致病菌是眾多微生物中,對人類有致病作用的一部分微生物的總稱。  當然還有情形嚴重的時候,皮膚表面的細菌會變成致病菌,引發疾病。「如果發生燒傷,皮膚的屏障作用失去,皮膚表面的一些細菌就會進入血液,從而引發菌血症,人體會出現發燒等一系列病症。 」李瑞華說。
  • 控制你的,不僅是大腦,還有數千億個細菌
    常識裡,情緒、行為、精神狀態,這些都是受大腦控制的,我不開心、沒精神、煩躁、過於亢奮,都是大腦在搗蛋。但精神心理疾病,不僅是腦子的事情,因為,腸道菌群也能影響我們的生理和心理。腸道菌群:看不見的「主人」腸道菌群是寄居在人體腸道內細菌構成的集體,人體內90%以上的細菌都棲息在這裡。
  • 科學家成功繪製出人體細菌分布圖
    科學家成功繪製出人體細菌分布圖
  • 比細菌和病毒更可怕的,是超級細菌
    本周六,中國農業大學的劉德俊博士將帶來「動物源性細菌耐藥現狀和研究」的主題講座,討論威脅人類健康的細菌耐藥性是如何發生發展的。面對這一挑戰,人醫、獸醫、農業、環境、經濟等領域應怎樣合作解決問題。詳情見文末海報。
  • 組圖:人體細菌群落十大鮮為人知的秘密
    、病菌和病毒,它們與人體細胞的比例達到了10:1。  皮膚上的微生物群幫你抵禦入侵者:人類皮膚的外表面上寄生著多達300種細菌。  你的基因中就有細菌DNA:據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稱,人類基因組中有多達145個基因是細菌基因,這是在我們人類進化過程中發生的水平基因轉移。
  • 人體細菌有多少?細菌與細胞數量比例沒有你想的誇張
    「我們的身體絕大部分都是由細菌組成的,人身上共生細菌的數量是自身細胞數量的10倍!」類似的說法流傳相當廣泛,它經常出現在冷知識讀物中,不少論文中也會引用它來說明人體菌群的重要性。不過,10:1這個數字其實並不怎麼靠譜。最近,來自以色列和加拿大的幾位研究者就對人體細菌與細胞的數量較起了真。經過重新估算,他們指出,人體細菌和人體細胞的數量比例遠沒有大家以為的 那樣誇張,細菌和細胞的總數其實差不太多。
  • 超級細菌將威脅人類! 濃度1000倍的抗生素都無效!
    細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體之一,生命力無比頑強。地球46億歲,細菌35億歲,而人類存在也就僅僅六百萬年。然而絕大多數的細菌對我們來說是無害,甚至是有益的。像人體內就住著無數有益菌群,可幫助我們消化食物、提高免疫力等。
  • 人體100萬億細菌分布圖
    美國科研人員最新研究發現,人體100萬億個細菌分布在不同的群落。科研人員還繪製了人體細菌分布圖。這一研究成果被認為是加深對人體微生物群落理解、更好對其進行控制邁出的重要一步,對於一些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比如皮膚病。  運用最新電腦技術及基因序列,科研人員繪製出了迄今最詳細的人體細菌分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