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最愛何時落何地?大數據告訴你|數據氣象站

2020-12-05 中國氣象報

最近在天氣預報裡

總能看到強對流天氣的身影

說起強對流

除了短時強降雨以外

冰雹也是不得不提的一個存在

4月21日11時至12時,福建安溪縣祥華鄉、西坪鎮、官橋鎮、龍涓鄉、虎邱鎮等鄉鎮均出現冰雹。圖/文 龔華秀

4月16日19-20時,雲南金平縣老集寨、老勐、營盤、勐拉、勐橋等多個鄉鎮出現冰雹天氣,最大直徑在3釐米左右。(金平縣氣象局 文/梁澄,圖/孫建林)

冰雹,俗稱「雹子」「冷子」,

是強對流家族裡另一個有名的傢伙,

它能毀壞莊稼、砸壞車輛玻璃、

甚至還可能危及到人畜生命安全。

那麼它有什麼特性呢?

01

空間分布

喜走山路 青藏高原為其最常打卡地

冰雹喜走山路。有研究表明,冰雹最常出沒地與地形高度有密切的關係,隨著地形高度的降低,冰雹的出現頻率也會逐漸減少。

冰雹最常打卡地分布圖也印證了這一觀點,冰雹常打卡地大體沿山系伸展,最常打卡地當屬青藏高原,其次為大興安嶺至太行山一帶。另外,天山、祁連山、長白山、雲貴高原等地也是冰雹出沒較多的地區。

平均而言——

每年冰雹會在青藏高原打卡3-15天,部分地區可超過15天;在雲貴高原、華北中北部、內蒙中東部、東北和新疆西部和北部山區,平均每年冰雹會出現1-3天;而華南沿海、四川盆地、長江中下遊的平原地區等地,年均冰雹日數小於0.1天,也就是說,冰雹平均10年才會出現一次,冰雹很少出現。

02

時間分布

喜溫暖季節 不同地方表現迥異

冰雹喜溫暖季節。就全國平均而言,冰雹主要出現在5-9月,這5個月的總雹日佔全年雹日的80%以上,其中又以6月為冰雹盛行月,而冬季是冰雹最少出現的季節。

但在不同地區,它的表現存在很大差異——

在東北、華北、西北地區、青藏高原地區,它常出現在5-9月,6月是其喜愛的月份;而在長江中下遊地區,冰雹喜2-4月,3月尤甚;2-5月冰雹常造訪華南、西南地區。

03

成因

溫暖季節為何會產生冰疙瘩?

通常,我們認為冬季才是製造冰雪的能手,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到,冰雹幾乎很少出現在冬季,反而更青睞溫暖甚至炎熱的季節,這是為什麼?

冰雹出生在發展強盛的積雨雲中,這種雲也叫冰雹雲。這種雲必須在不穩定的大氣條件下才能產生。

春夏季節,天氣轉暖,太陽把大地烤得滾燙,近地面極易形成不穩定的溼熱空氣,當高空有弱冷空氣時,「上冷下暖」容易引起空氣的強烈對流,溼熱空氣迅速上升,為冰雹的形成創造了極佳的條件。

而在冬季,近地面氣溫很低,不能產生強大的快速上升氣流,所以冰雹在冬季很難形成。

04

氣候變暖的影響

全球變暖背景下 冰雹也越來越「懶」了

現如今,我們經常在各種媒體上看到冰雹的相關報導,那麼冰雹是越來越多了嗎?其實不然。

數據統計,1961年以來,我國年冰雹日數呈顯著減少的趨勢,平均減少速率為0.2天/10年。

階段性特徵明顯,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為冰雹多發期,1961—1980 年我國年均單站冰雹日數呈微弱增加趨勢,90年代之後冰雹進入減少期。

也就是說,20世紀90年代之後,冰雹越來越「懶」得出動了。

在年代際變化上,我國年均單站冰雹日數時間分布從大到小依次是1970s、1980s、1960s、1990s、2000s和2010s。

冰雹為何越來越「懶」呢?

目前似乎還沒有定論,但有研究提出,冰雹減少有可能是全球變暖背景下,溫差減小,從而導致對流活動減弱導致的。

冰雹雖然減少了

但它對我們的生產生活造成的影響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你在哪裡

你對冰雹變化的趨勢有何感受?

有沒有和冰雹有關的記憶?

相關焦點

  • 大數據起底:你那裡何時會「打雷」?哪個月雷公最勤快?
    鄭睿 攝隨著天氣轉暖雷暴、冰雹、大風、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開始輪番造訪今天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強對流家族的老大哥雷暴最愛在何時何地出現?「雷公」最常打卡地在哪?在我國,「雷公」經常打卡的地方是哪裡呢?我們用年雷暴日數來衡量,世界氣象組織將一個觀測站聽到雷聲的觀測日叫做雷暴日。
  • 走進南寧國家基本氣象站:24小時捕風捉雨 氣象觀測故事多
    韋雨汶介紹說,地面站觀測員每天 24 小時連續觀測雲、能見度、降水、氣溫、氣壓、溼度等天氣數據。在 2004 年之前,觀測全靠人工,每天 8 次定時觀測。觀測員每天必須風雨無阻地在正點前 20 分鐘出現在觀測場,進行氣象觀測、記錄、發報等,工作量非常大。" 作為氣象觀測員,時間觀念必須很強。"
  • 昨日南通多地突發冰雹!為什麼炎熱的午後會下「冰粒子」?
    下面這個小視頻可以帶大家1分鐘了解 冰雹出現的全過程 冰雹最愛出沒在何時何地? 冰雹的形狀分為球狀、錐狀和不規則狀 有的小如黃豆、綠豆 大的似慄子、雞蛋 特大的冰雹能比柚子還大!
  • 真相真的很殘酷:大數據告訴你女性最愛尺寸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不過女人偏愛男人大陰莖倒是個事實。就如男人偏愛大乳房的女人一樣。所以下面有圖有數據,看看你的女人心目中又偏愛怎麼樣的陰莖尺寸。  女人最愛的陰莖尺寸調查女人最愛的陰莖尺寸調查從上圖看出,女性偏愛大陰莖要甚於男性偏愛大乳房哦!男人們還等什麼?
  • 比雞蛋還大的冰雹!為啥冰雹個頭會這麼大?
    .冰雹它是我國分布最廣的一種對流性災害天氣,通常來說高山和高原地區多發平原地區,尤其是東南沿海的平原地區較少發生,但極端的強冰雹事件卻通常發生發生在平原地區。雹災是我國嚴重的氣象災害之一,冰雹的個頭越大,致災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冰雹的個頭到底是由什麼來決定的?又該如何應對這種災害呢?今天小編就來告訴你答案,我們通常把落到地面上的直徑超過兩釐米的冰雹稱為大冰雹或強冰雹,那麼是什麼決定了冰雹的尺寸大小呢?由於冰雹是一層一層增長形成的,那麼冰雹個頭的大小就取決於冰雹的增長速度和它的持續增長時間。
  • 大數據應用案例:Dealer Tire通過大數據預測消費者何時需要輪胎
    Dealer Tire正在預測何時需要更換輪胎和其他汽車零部件,這種方法有助於與其合作的經銷商和製造商獲得更多收益。   2016年,Dealer Tire的高管向這家百年老字號的剛剛起步的數據科學團隊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我們是否能預測消費者何時需要輪胎?
  • 70年大數據告訴你 初颱風最偏愛哪裡?
    中國天氣網深扒1949-2018年大數據,告訴你答案。今年初颱風登陸時間較常年略偏晚截至目前,今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共生成3個颱風,尚無颱風登陸我國。如果今年4號颱風「木恩」生成並登陸我國,則將是今年首個登陸我國的颱風。與常年平均的初颱風登陸時間6月27日相比,今年初颱風登陸時間略偏晚。
  • 女人節:淘寶數據告訴你什麼男性最值得"入手"
    「又到一年三八節,又到了婦女同志享受特權假期,男同志苦哈哈加班的憤慨日子啦~~」臨近3月8日,不少男性就開始在網上大吐苦水。不過,在這一天,男性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不止於此。據了解,還有不少男性為了展現自己好男人的一面,提前好幾天就開始這個假期籌備起來。值此,淘寶數據特別為女性統計分析好男人的樣本,告訴大家什麼樣的男性最值得「入手」。
  • 寓意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永遠不要忘記你愛的人在等你-天堂鳥
    在中國南方地區如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香港和澳門等地,鶴望蘭可叢植於院角,用於庭院造景和花壇、花境的點綴。植物文化花語1、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永遠不要忘記你愛的人在等你2、能飛向天堂的鳥,能把各種情感、思戀帶到天堂市花鶴望蘭是美國洛杉磯的市花。
  • 71年大數據告訴你:初颱風最偏愛在哪裡登陸?
    中國天氣網深扒1949-2019年大數據,告訴您答案。  今年初颱風登陸時間較常年偏早近兩周  南海熱帶低壓已於昨天(12日)晚上加強為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中央氣象臺預計,「鸚鵡」將於14日中午前後在廣東珠海到湛江一帶沿海登陸(23-28米/秒,熱帶風暴級或強熱帶風暴級)。
  • 用數據告訴你如何定投
    定投是基金投資的一種方法,長期以來受到諸多投資者的推崇,但在很多情況下,更多人還是選擇一次性投資基金或者股市,到底是定投好還是一次性投資好也一直是大家爭議的焦點,我們會用市場數據告訴你答案  無論是進行股票投資還是基金投資,低吸高拋是所有人的夢想,更何況在一次難得的大牛市當中呢,我們選取的四隻基金以2014-03-03牛市前期到2015-06-08牛市結束為界限,統計了四隻基金的收益情況,顯而易見在牛市初期提前重倉一次性買入是最好的選擇,收益率上也遠超定投收益率,當然這是最理想的投資情況
  • 室外氣象站如何實現氣象觀測的全面自動化
    2019年6月15日起,全國地面氣象觀測項目優化調整為39項,其中中國氣象局統一布局的觀測項目包括氣溫、氣壓、溼度、降水、能見度、地面溫度、雪、雨夾雪、冰雹、霾、雷暴等32項,各省氣象局根據當地氣候特徵和預報服務需求可自定雨凇、霧凇、電線積冰、積雪、雪深、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徑和平均重量等7項觀測項目。
  • 一個人的氣象站:堅守29年,最孤獨時和採菇人對喊
    韓文興看了一眼觀測數據說,「-12.2℃,西北風,三級。昨天晚上風大,下半夜1點半的時候,最大20.4米/秒,西北風八級,一般17以上就是大風了。」-12.2℃已經接近北京城區這個冬天的最低溫了,但在冬天的佛爺頂算是好天氣。韓文興正和同事忙著調整一個機器位置。「要調整一臺自動氣象站的高度。」
  • 聽說鄭州下冰雹了?專家:是霰(xian)!
    噼裡啪啦,噼裡啪啦白花花,一粒粒落在地上,滾動,跳動,彈動……聽說,鄭州今天下冰雹了?那麼,問題來了冰雹、冰粒和霰的區別在哪?鄭州國家氣象站站長阮祥說:「簡單的來說,霰和冰雹是在不穩定大氣層形成的天氣現象,因為昨天晚上就開始有雷電現象,下的大了就是冰雹,小的就是霰。而冰粒是在穩定大氣層產生的雨滴,在下落的過程中凍結而成的。」
  • 13個應用案例 講述最真實的大數據故事
    大數據改變的那些行業大數據目前是當下最火熱的詞了,你要是不知道大數據這個概念,都不好意思在眾人面前開口了。然而實際上很多人都對大數據的應用模糊不清。現在就讓我們從下面十三個鮮明的大數據應用案例來了解下最真實的大數據故事。這是大數據在生活中實現應用的情況,也許能改變一個企業的運營,甚至改變一個行業未來的走勢與發展。
  • 追冰雹的人 與時間賽跑
    ,京城落下1元硬幣大小的冰雹,刷屏朋友圈。隨著含水汽的上升氣流增大,小冰珠相互碰撞合併,在過程中逐漸變大,就像滾元宵一樣,從小冰晶變成大冰雹。然而,冰雹下落的時候,如果氣溫越來越高,冰雹很可能慢慢融化,落在地面的時候就不再是冰雹,而是雨水。因此,積雨雲中的激烈碰撞,究竟會帶來固態的冰雹,還是液態的雨水,這是擺在"獵人"們面前的第一道難題。而民間常說的"雹打一條線",則道出了"獵人"們的第二道難題。
  • 航天科工自動氣象站為珠峰高程測量提供氣象數據服務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3所下屬航天新氣象公司自主研發的自動氣象站,在珠峰大本營提供氣象數據服務。這套設備安裝以來,24小時不間斷的實時提供氣象數據服務,測量珠峰大本營附近氣象要素。珠峰氣象狀況變化劇烈,風的變化是「小時」級,23所自動氣象站每10分鐘提供一組氣溫、風向、風力、降水量、相對溼度等要素數據,為氣象部門進行珠峰高程測量氣象保障與現場氣象精細化預報及服務提供技術支持。
  • 城市副中心71個氣象站接入「城市大腦」
    兩年內增設52個自動氣象站通州區氣象局副局長溫煦介紹,在2018年以前,通州區只有14個自動氣象站點,都是標準配置的自動氣象站。所謂標準站點,就是只包含溫度、溼度、大氣壓強、風向、風速和降水量六要素的監測站點。從2018年開始,北京市氣象局和通州區先後投入資金,開始加密布設通州區的氣象監測網絡。
  • 12星座哪個最聰明?諾貝爾獎大數據告訴你答案
    110屆的諾貝爾數據,排除48次空缺或無生辰資料及23個機構獲獎外,為佔星研究提供了877份科學家的案例。本次大數據以維基百科提供的數據為基礎,僅針對877人次的太陽星座進行統計,跨越兩星座的科學家,因無法查證出生時辰,暫按星座傳統時區進行劃分,統計如下:  諾貝爾獎大數據:12星座數據完整版統計
  • 這些大數據告訴你茶有多厲害!愛不愛喝都要看
    中國人愛喝茶,但實際上,有關「茶」的大數據,和你想像中完全不同。-9-常喝綠茶發率都降低60%以上日本國立癌症中心、美國凱斯西儲大學、澳大利亞科廷科技大學等機構發表的針對「綠茶與前列腺癌疾病研究」數據表明,常喝綠茶的男性比不常喝的病發率都降低了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