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大數據告訴你 初颱風最偏愛哪裡?

2020-12-06 中國天氣網

中國天氣網訊 目前,南海熱帶低壓已經生成,並有可能加強為今年第4號颱風,將於3日凌晨在海南島東部一帶沿海登陸,成為今年的初颱風。那麼,今年的初颱風登陸時間是否偏晚,登陸強度與常年相比又如何?中國天氣網深扒1949-2018年大數據,告訴你答案。

今年初颱風登陸時間較常年略偏晚

截至目前,今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共生成3個颱風,尚無颱風登陸我國。如果今年4號颱風「木恩」生成並登陸我國,則將是今年首個登陸我國的颱風。與常年平均的初颱風登陸時間6月27日相比,今年初颱風登陸時間略偏晚。

專家解釋,上半年颱風數量偏少的直接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位置異常偏南、偏西且強度偏強,位於颱風生成源地上空。在副高控制區域盛行下沉氣流,熱帶對流受到抑制,不利於颱風生成。

初颱風最愛六月下旬「上岸」

每年六七月是首個颱風登陸我國的集中期,這兩月初颱風登陸我國的比例高達83%,其中,在6月下旬登陸的比例最高,達14次,佔比20%。

從歷史資料來看,初颱風登陸我國的早晚差別很大,性子最急的是「浣熊」,2008年4月18日,它早早以強熱帶風暴登陸海南文昌龍樓鎮,為自1949年以來唯一一個在4月登陸我國的初颱風。

而性子最「磨嘰」的初颱風是1975年8月3日登陸的「Nina」,它雖然性子慢,但威力很猛。「Nina」先以超強颱風級別登陸臺灣花蓮,之後穿過臺灣海峽由福建進入大陸,最終給河南等地帶來嚴重災難。

初颱風青睞「廣東戶口」

從初颱風登陸地來看,北至浙江寧海至三門一線,南達海南三亞,均能「捕捉」初颱風的身影。不過,統計顯示,初颱風扎堆的登陸點是廣東、臺灣和海南三省,其中廣東最受青睞。

在過去70年中,有31年初颱風登陸廣東、17年登陸臺灣、12年登陸海南,分別佔到總數的44%、24%、17%。此外,香港、福建、浙江、廣西也均有初颱風登陸。

初颱風也強悍? 四成達到颱風及以上級別

通過1949-2018年的統計,初颱風也不都是溫柔的,最近70年的初颱風有29個達到颱風或以上級別,佔比41.4%,其中有2個達到超強颱風的級別。

從時間上來看,越是稍晚登陸的初颱風,強度整體有增強的趨勢。比如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最晚的初颱風「Nina」就是以超強颱風級別登陸我國的。

隨著南海「準颱風」攜風帶雨襲來,我國的颱風季也正式開啟。國家氣候中心預測,今年盛夏至初秋為颱風活躍期,預計前期生成偏少,後期偏多。登陸和影響我國的路徑主要以偏西為主,且強度整體偏強,華南和東南沿海地區需特別防範颱風洪澇、大風和風暴潮災害。(文/張慧 設計/任成英 數據支持/邵鵬 審核/劉文靜 張方麗)

相關焦點

  • 71年大數據告訴你:初颱風最偏愛在哪裡登陸?
    中國天氣網訊 中央氣象臺預計,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將於14日中午前後在廣東珠海到湛江一帶沿海登陸,並成為今年首個登陸我國的颱風。那麼,今年的初颱風登陸時間偏早還是偏晚,登陸時颱風的強度與常年相比又如何?中國天氣網深扒1949-2019年大數據,告訴您答案。
  • 颱風「鸚鵡」明日上午將登陸廣東 大數據揭秘廣東哪裡最招颱風
    中國天氣網深扒71年大數據告訴你答案。颱風「偏愛」廣東 登陸次數全國最多中國天氣網大數據顯示,1949-2019年,共有491個颱風登陸我國,其中有189個登陸過廣東,佔比38.5%,為全國颱風登陸最多的省份。由於部分颱風存在多次登陸的情況,這189個颱風共計登陸廣東194次,也為全國之首。
  • 數據告訴你颱風最愛登陸我國哪裡?
    颱風扎堆廣東是受TA引導中國天氣網的數據帝看了一下日曆,突然恍然大悟!颱風「帕卡」和「瑪娃」都是處女座,它們一定是因為要和颱風「天鴿」保持隊型才硬往廣東跑的!當颱風位於副高的南側時,颱風會在副高南側的偏東氣流引導下向西走;當颱風位於副高的北側時,颱風會在副高北側的偏西氣流引導下向東走;當颱風位於副高的西側時,颱風會在副高西側的偏南氣流引導下向北走。
  • 71年大數據解析,颱風最愛從哪兒登陸
    每年7月至9月是颱風影響我國最頻繁的時期,颱風往往給登陸點及其周邊地區帶來強風雨天氣和嚴重災害,因此颱風一旦生成,其未來是否登陸及其登陸點都備受關注。那麼,颱風到底「偏愛」登陸哪裡呢?登陸我國的颱風有多強?我們特邀請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張慧和邵鵬,通過1949年至2019年的天氣大數據,為讀者剖析颱風的各種「偏好」。
  • 根據8月份的颱風數據 中國最容易遭受颱風襲擊的時間和地點是哪裡?
    在經歷了7月的「空平臺」後,最近又有颱風來襲。自8月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先後產生了4次颱風,其中4號颱風黑格比和6號颱風米奇拉先後登陸浙江樂清和福建漳浦沿海。那麼,颱風活動有時間規定嗎?什麼時候最瘋狂?它「更喜歡」在哪裡著陸?中國氣象網專門研究了1949年至2019年的大數據,分析了颱風的各種「偏好」。
  • 歐洲戰鬥機飛行員告訴你颱風戰鬥機的方方面面
    在本文中,我們與拉斐爾「Klax」克拉施卡(前德國空軍「鬼怪」和「颱風」飛行員,現歐洲戰鬥機公司營銷主管)進行了交談,以了解關於該機的更多信息。 問:你飛過哪些飛機,在哪裡飛的? 我在軍事飛行員訓練中飛了幾種教練機後,在F-4F「鬼怪」上獲得了戰備資格,我還駕駛過F/A-18「大黃蜂」,當然還有「颱風」戰鬥機。
  • 「木恩」開啟中國颱風季 大數據看颱風登陸
    據新華社受颱風影響,廣州一天之內下了好幾場雨。據《廣州日報》颱風影響資料圖。據中新社初臺青睞廣東登陸據《央視財經》。今年初臺登陸偏晚。據中央氣象臺監測:第四號颱風「木恩」已於7月3日凌晨0時45分前後在海南省萬寧市和樂鎮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18米/秒)。「木恩」成為今年首個登陸我國的颱風。
  • 當颱風遇上冷空氣!大數據告訴你秋颱風有多「狠」
    中國天氣網訊 通常,我們把6-8月生成的颱風稱為「夏颱風」,9-11月生成的颱風稱為「秋颱風」。剛進入9月,颱風「玲玲」、「劍魚」、「法茜」便你方唱罷我方登場,拉開了秋颱風的大幕。眼下,秋颱風「玲玲」已加強為超強颱風級,一路北上,並將和冷空氣「強強聯手」給我國東北地區製造一波強降水,或破當地9月降水紀錄。那麼,今年秋颱風的「戰鬥力」如何?秋颱風有何特點?
  • 大數據告訴你,颱風最喜歡在我國哪個省市登陸
    今年八月份,「風王」利奇馬真的如脫韁野馬,讓大家見識到颱風的可怕之處。這次收集到1945~2015年在中國登陸的所有颱風數據,並通過Python對這些數據進行可視化分析,希望能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結論。【數據來源】該數據集來自於上海追風團隊,在其官網颱風數據中心下載。
  • 七月沒有颱風 過去71年的第一個大數據揭示了颱風「缺席」的原因
    今年以來颱風生成與登陸顯著偏少七月很可能是「空的」,這反映了今年到目前為止颱風不夠活躍的特點。全年來看,隨著副熱帶高壓的北移和季風活動的增加,7月份颱風活動將明顯增加。在常年有颱風活動的西北太平洋,颱風活動具有明顯的季節特徵,其中8月出現頻率最高,9月次之,7月第三。根據1949-2019年颱風數據統計,7月份生成的颱風數量佔全年的15.2%。
  • 颱風,為什麼「偏愛」中國?
    攝影/王火炎颱風,為什麼偏愛中國?中國是世界上遭遇颱風襲擊最多的國家之一。在颱風監測技術尚不發達的1956年,颱風「溫黛」登陸浙江省象山縣,造成超過3000人喪生,「溫黛」也被老一輩人心有餘悸地稱為「八一大颱風」;2014年,建國以來的最強颱風「威馬遜」登陸海南文昌,88人因此遇難。
  • 「巴威」或成史上最強登陸東北颱風?數據告訴你!
    我們從1949年以來的颱風大數據一探究竟。中國氣象報記者 蘇傑西 王美麗專家顧問:中央氣象臺高級工程師 周冠博近15年無登陸東北地區的颱風在1949年至2020年登陸我國的颱風(包含熱帶低壓)中,有13個登陸東北地區,但2005年至今的近15年間沒有颱風登陸東北
  • 颱風來去之間:哪裡是中國受災最重的地方?
    颱風過後,我們仍然有不斷完善颱風應對之策的願景,對颱風的來去多一份思考、討論。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威脅的颱風愛在哪兒扎堆登陸?哪裡是颱風災害高發易損地區?有理數梳理了相關颱風數據,嘗試從數據的角度尋找一些颱風減災啟示。
  • 七月的颱風不會打破歷史記錄 大數據揭示了颱風「缺席」的原因
    7月無颱風近71年來首次 大數據揭秘為何颱風「缺席」專家顧問:向春義,中國氣象局颱風海洋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王永光,國家氣候中心的首席預報員採訪人:中國氣象報記者沈去年7月在氣象舞臺上常見的颱風,今年卻「缺席」了!
  • 颱風愛往哪裡跑,何時登陸最多?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颱風9月登陸數量最多,偏愛粵西沿海 廣東省氣象公共服務中心預報員林芳妮介紹,廣東南鄰南海,東面西太平洋,海岸線又比較長,是我國受熱帶氣旋影響和登陸最多的省份,但從登陸和影響我省的颱風數量上來看,分布是很不均勻的。
  • 真相真的很殘酷:大數據告訴你女性最愛尺寸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不過女人偏愛男人大陰莖倒是個事實。就如男人偏愛大乳房的女人一樣。所以下面有圖有數據,看看你的女人心目中又偏愛怎麼樣的陰莖尺寸。  女人最愛的陰莖尺寸調查女人最愛的陰莖尺寸調查從上圖看出,女性偏愛大陰莖要甚於男性偏愛大乳房哦!男人們還等什麼?
  • 2017年的颱風之最,看看你知道幾個
    2017年西北太平洋颱風路徑圖(截至11月30日),中國氣象愛好者根據JTWC數據製作但是,數量正常不代表一切正常。今年的颱風,總體存在感很弱,但個性非常鮮明。我們今天要挑最鮮明的來說一說,那就是2017年的颱風之最,這裡面,有單個颱風的,也有整體的。
  • 2018年颱風最佳路徑公布,摩羯成歷史首個山東萊州灣颱風
    2019年4月1日,中國氣象局公布了2018年西北太平洋颱風的最佳路徑。什麼叫最佳路徑?就是颱風吹完之後,預報專家們坐下來,對颱風的路徑、強度來細細地分析,把颱風發生時給的不太恰當的路徑、強度信息給改過來,形成的一個數據集合。
  • 氣象數據統計顯示:8月登陸颱風偏愛廣東臺灣福建
    中國天氣網訊 8月伊始,颱風「妮妲」來襲。氣象數據統計顯示,8月份登陸我國的颱風具有數量第二多、強度第二強、登陸面廣、路徑多樣的特點。  既非最多 也非最強  1981年-2010年8月份登陸我國的颱風共有58個,也就是說,8月份平均每年會有1.93個颱風登陸我國,是一年中登陸颱風第二多的月份,僅次於7月。
  • 沙烏地阿拉伯都要「刮颱風」了,2018年我國第一個颱風啥時候來?
    阿拉伯海特強氣旋性風暴梅庫努雲圖,颱風論壇會員nicedavid12238根據風雲3號氣象衛星資料製作目前(5月24日晚10點),梅庫努正在阿曼第二大城市薩拉拉(又名塞拉萊)以南大約350公裡,它將在5月25日晚上在薩拉拉附近登陸。隨後,梅庫努將攜帶大量西南季風進入阿拉伯半島,給全球最乾旱沙漠之一--魯卜哈利沙漠帶去大範圍沙塵暴和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