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冰雹的人 與時間賽跑

2020-12-04 中國天氣
作者夏雨
導語:

今年汛期冰雹多發,京城落下1元硬幣大小的冰雹,刷屏朋友圈。而早在冰雹落下前30分鐘,中國天氣網強對流天氣監測產品就已追蹤到冰雹信號,為防範災害爭取了寶貴時間。這個驚豔的產品背後,是一支12人組成的冰雹"獵人"團隊。

朋友,聽說過「追」冰雹的人嗎?

今年汛期冰雹多發,京城曾落下1元硬幣大小的冰雹,刷屏了朋友圈。而早在冰雹落下前的30分鐘,中國天氣網的強對流天氣監測產品就已經提前追蹤到了冰雹信號,為防範災害爭取了寶貴的時間。這個令人驚豔的產品背後,是一支由12人組成的冰雹"獵人"團隊。

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團隊?帶著好奇,記者穿過長長的走廊,走進一個並不寬敞的開間,映入眼帘的是一個個在電腦前噼裡啪啦敲代碼的身影,很難想像,正是這一群人,在強對流天氣來臨前化身"獵人",將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作為他們的工具,捕捉那些可能帶來嚴重災難的冰雹信號。

困難重重 冰雹「善變」又「快閃」

冰雹資料圖片。

作為我國主要的氣象災害之一,冰雹災害雖不像乾旱、暴雨等影響範圍大,但致災力極強。在農村,冰雹往往給農業造成重創,棉花、菸草、果樹等經濟作物和水稻等糧食作物,都可能因冰雹災害而絕收;而在城市,突降的冰雹常會砸壞戶外停放的汽車,如果冰雹個頭很大,還會造成人員傷亡。據民政部統計顯示,2000至2010年,我國因冰雹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百億,百餘人因強對流天氣遇難。

冰雹形成發展快、力量大,想要減輕冰雹災害造成的損失和傷亡,就必須爭分奪秒,儘早捕捉到冰雹信號。為了做到這一點,「獵人」們必須深入研究積雨雲這片獵場,也就是雨水和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出生的地方。當雲中的水汽遇到猛烈的上升氣流,被帶到0℃以下的高空時,就會凝結成小冰珠。隨著含水汽的上升氣流增大,小冰珠相互碰撞合併,在過程中逐漸變大,就像滾元宵一樣,從小冰晶變成大冰雹。然而,冰雹下落的時候,如果氣溫越來越高,冰雹很可能慢慢融化,落在地面的時候就不再是冰雹,而是雨水。因此,積雨雲中的激烈碰撞,究竟會帶來固態的冰雹,還是液態的雨水,這是擺在"獵人"們面前的第一道難題。

而民間常說的"雹打一條線",則道出了"獵人"們的第二道難題。相對降雨來說,冰雹天氣影響的範圍更小,寬度最窄時僅有幾米,很可能出現街道這邊冰雹猛烈,那邊卻連冰雹的影子都見不著的景象。

第三道難題來自時間。通常,冰雹過程的持續時間較短,一般僅為2分鐘至10分鐘,少數情況下可持續十幾分鐘;高原地區的冰雹過程有時持續時間更長一些,少數可達30分鐘以上。如果不能儘早地捕捉到冰雹信號,那麼目前最有效的防禦冰雹的手段——人工消雹,就無法及早有效地開展。

現階段,我國的強對流天氣預測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短期預報,二是臨近預報。短期預報主要通過氣象探測設備採集的天氣要素(溫度、溼度、氣壓、風向、風速等),導入數值預報模式程序中,計算出未來天氣形勢。這種方法雖然能做出近幾天的預報,但是很難做到準確的什麼時候、什麼地點有閃電或下冰雹,且對數值模式依賴較大,不同的模式結果可能會有非常大的差異,對預報員經驗要求較高,準確率難以保證;而臨近預報則是依靠都卜勒雷達,利用發射的雷達回波來對空氣中雲霧、雨、雪等可降水粒子分布進行判斷,然而受雷達探測原理和現有雷達數量的限制,儘管這種方法相對準確,卻往往不能及時捕捉到強對流天氣發生前的徵兆,甚至在冰雹發生以後才能有所察覺。

不忘初心 「獵人」啟程

既然追蹤冰雹如此困難重重,為什麼還要去做呢?一位成員指著團隊的副總師薛冰打趣地說:「因為他名字裡有個『冰』啊!」

膚色黝黑的薛冰嘿嘿一笑,帶著理工男特有的靦腆與耿直,介紹起他從事強對流預報的初衷來。2015年6月1日,「東方之星」號翻沉事件吸引了他的關注。當時,「東方之星」因突然遭遇罕見強對流天氣下擊暴流而翻沉,造成了442人遇難的慘劇。正如前文所說,強對流天氣,尤其是下擊暴流這樣短時間內極其激烈的天氣,只有發生在離雷達非常近的距離才能被發現,其他的常規氣象臺站和儀器也不能直接觀測到,更不必說提前預警。

傳統預報方法的局限性並沒有打消薛冰研究提前預警的初心,既然傳統的方法有欠缺,那就去尋找並嘗試新技術。恰巧此時,他有機會了解到了最新的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技術。在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的支持下,強對流天氣預測正式成了薛冰應用新技術的方向,「獵人」團隊也就此逐步組建起來,冰雹預測則是他們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

從無到有 大數據+人工智慧立功

為了儘快掌握研發必需的Scala語言,在最初的幾個月裡,團隊成員們都自發地留在辦公室裡一直學習到晚上12點,從20多歲的年輕人到50多歲的資深專家,沒有一人掉隊。

在成員們一起攻克研發語言時,張國平總師的加入又給團隊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張國平對新鮮事物極為敏感,他的微信朋友圈裡,從環境保護到農業生產,從宇宙探索到宗教哲學,涉獵非常廣泛。他常常思考,這些領域的新動向和新技術是否能對冰雹預測會有所幫助,且動手能力極強,經常三兩天就能上手一個新技能,多方面進行嘗試。成員們開玩笑說,有了張總師,大家常會「一日三省吾身」:今天有沒有從張總師那裡學到新東西?有沒有拖張總師的後腿?有沒有完成張總師交代的任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掌握了開發技術語言後,團隊又遇到了新的難題——缺乏大量的冰雹數據來反衍實驗。木訥少言的科研團隊開始學著走出去,動用各種關係找「米」。

在成員們的共同努力下,數據日益豐富。藉助2010年以來大量冰雹實況數據,成員們開始對冰雹發生前、發生時和發生後,積雨雲中的各種跡象進行分析比對,找出共性,分辨出冰雹發生前的徵兆。而人工智慧的加入,則使團隊如虎添翼,它可以通過模擬人的思考,擴展人的理論和方法,實現捕捉冰雹信號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減少了人為的延遲和幹擾。至此,冰雹預報產品初具雛形,已經具備了對積雨雲中的冰雹信號進行初步識別的能力。

不過,產品剛剛誕生,還需要通過不斷的實踐檢驗來逐步完善。不到2年的時間裡,產品經歷了12次迭代更新,每一次迭代背後,都是成員們不分白天黑夜的付出。薛冰透露了一個大家在加入團隊後才逐漸養成的小習慣:刷微博。

他們稍有閒暇便掏出手機刷一刷微博,看看有沒有冰雹相關的網友爆料,如果有,就立即再與產品的監測預測結果相比對。

薛冰笑著說,大家現在總刷微博,家人戲稱他們變成了「網癮少年」。但對他們來說,只要是能了解到強對流天氣的一手資料,就應該去努力溝通。說到這裡,薛冰搖了搖手機,對記者說道:「今年6月,在產品的實驗階段,有一個山西的微博網友說村裡發生了冰雹,我馬上給他留言詢問具體位置,他立刻就給我回復了!我再去我們的產品上反查,發現產品也捕捉到了這個信號,特別欣慰!」

豐富數據 未來預測範圍將從華北拓展到全國

在2017年8月11日的北京冰雹過程中,團隊的「全國強對流服務產品加工系統」提前30分鐘識別出冰雹信號,提取出即將發生冰雹的區域,並全自動製作出了冰雹預警產品。要知道,提前30分鐘左右的強對流預警是世界性的難題,此次準確預警,標誌著在攻克這一世界性難題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但由於降雹位置和時間的不確定性,時間和地點完全準確的冰雹預報目前還無法做到。作為國內第一家專業預報冰雹的團隊,他們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張國平表示,藉助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力量,他們希望可以對強對流天氣系統及早進行「望聞問切」,不僅能捕捉到冰雹發生前的微弱徵兆,還能更加精確地定位落區,不必等到「病入骨髓」才報告,而是「病在腠理」時就可以「早發現早治療」,越早越好。

目前產品還是1.0版,對華北的預測精度較高,但在東北及西南一帶,由於數據量不豐富,更多的實驗還沒能開展,預測的精度和提前量都有待提升,他們正在發掘更多的冰雹實況資料,包括來自媒體報導及公眾反饋的社會化觀測資料用於分析。此外,產品目前只能對未來2小時內的冰雹信號進行捕捉,未來,他們想把產品與具有長時間預報優勢的數值預報結合起來,從而實現更早捕捉到冰雹信號的目標。

「一年打基礎,兩年上臺階,三年謀發展」,張國平滿懷憧憬地說,「很快就要進入產品研發的第三年了,我們團隊一旦成功,對農業、交通運輸、航空等行業都是大有裨益,尤其是辛苦耕耘的農民朋友們,再也不用擔心一年的勞作被冰雹徹底摧毀了。」

上中國天氣網 冰雹獵人保護你

中國天氣網強對流天氣監測產品圖。

冰雹「獵人」團隊的作品在哪裡可以看到?作為普通人,怎麼才能第一時間知道哪裡會有冰雹,和獵人們一起捕捉冰雹的信號呢?

張國平提醒,如果在天氣預報中聽到有強對流天氣的消息,就可以立刻登陸中國天氣網,上面有冰雹「獵人」團隊每10分鐘發布一次的未來2小時逐30分鐘強對流天氣預報,如果發現所在地即將迎來冰雹、閃電等災害性天氣,就可以通知親友,提前做好防範。

欄目製作團隊   監製:張碩 餘曉芬   審核:劉文靜   編輯:夏雨    視覺效果:任成英    技術:李萌萌

欄目郵箱:news@weather.com.cn

相關焦點

  • 阿基裡斯和烏龜賽跑,阿基裡斯一心要追上烏龜
    阿基裡斯和烏龜賽跑,阿基裡斯一心要追上烏龜龜兔賽跑,大家都知道,毫無懸念,何況被稱為捷足者的阿基裡斯,他是特洛伊戰爭中的英雄和烏龜比賽跑。可是古希臘就有那麼個哲學家,芝諾,提出三個邏輯上成立的悖論。其中有一個就是龜兔賽跑的悖論。
  • 人龜賽跑,只要烏龜先出發人就永遠追不上?真的假的?
    文/惜談人龜賽跑,只要烏龜先出發人就永遠追不上?真的假的?我們從小是聽著龜兔賽跑的故事長大的,長輩師長們藉由此告訴我們,做事要堅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廢。而烏龜這個生物似乎永遠都離不開賽跑這個話題,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人龜賽跑。如果說故事當中的兔子,我們無法控制的話,作為跟烏龜賽跑的人,我們還是具有足夠的優勢的,怎麼可能跑不贏烏龜呢?但是關於人龜賽跑的討論,可不是小編發起的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阿基裡斯與龜」。
  • 科學界有趣的悖論:只要烏龜先跑,人無論怎麼追都追不上它
    他認為如果是烏龜先出發的比賽,那麼人無論如何都追不上烏龜,這樣的結論聽起來荒誕,但芝諾的理論卻又一時半會兒讓人們想不起要怎麼反駁,這樣的理論也被稱之為悖論。看似荒誕不經的悖論是怎樣讓人們陷入失語的呢?「人追不上龜」的悖論又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這樣的思維方式又給人類帶來了怎樣特別的思考呢?
  • 地震觀測:一群與時間賽跑的人
    地震救援隊往往朝著人多的地方去,而我們是哪裡安靜就去哪裡,人員嘈雜會干擾地震觀測效果。」作為地震監測領域「流動兵團」成員之一的姜旭東,最熟悉的工作狀態和環境常常是了無人煙的山溝,是24小時隨時待命的地震應急處置,是下雪天高速路段封堵後還得逆向前行的勇氣和堅定……  在北京國家地球觀象臺,地磁絕對觀測室裡既沒有暖氣也沒有空調。因為,地磁觀測必須在遠離金屬的弱磁或無磁環境下進行。
  • 「和時間賽跑;爭分奪秒」,英語怎麼說?
    跑;跑步;跑步的時間(或距離)(名詞)Let's go for a run in the park.我們去公園跑步吧。我沒有完成考試,我沒時間了。It looks as though our luck's finally run out.看來我們的運氣終於耗光了。
  • 守護金融安全,與時間賽跑
    面對可能到來的致命風險,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同樣與時間賽跑的還發生在當銀行系統宕機時,IT負責人首要做的也需快速定位問題源頭,從而及時排除故障,恢復業務運行,否則帶來的風險也可謂是「致命」的。長時間的系統宕機還發生在國外另一家銀行機構,因遭遇惡意攻擊,導致業務中斷。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的重要原因在於,面對超過2PB的龐大日誌數據,銀行運維人員無法及時定位出問題,也就無從去解決。
  • 人和烏龜賽跑,先讓烏龜跑1000米,為什麼再也追不上烏龜了?
    在著名的童話故事《龜兔賽跑》中,驕傲的兔子在比賽途中睡著了,雖然烏龜的爬行速度很慢,但最終還是讓烏龜贏得了比賽,龜兔賽跑故事的意義在於告誡人們不要過於驕傲自大,很多人都認為烏龜是不可能勝過兔子的。但事實是,就算比賽的對象不是兔子而是人類,人類也未必能夠勝過烏龜的速度,而著名的阿基裡斯悖論就很好地驗證了這一點。
  • 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身後有一群「與時間賽跑的人」
    同時間賽跑! 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快速交付、投入使用,離不開各方人員的齊心協力。有的人連著好幾天沒有和家裡人聯繫,他們雖然讓家裡人多了一點擔心,卻讓許多「新冠肺炎」患者們多了一點放心。戰勝「新冠肺炎」,離不開醫療科技的力量。 在種種「新冠肺炎」疫情消息迅猛傳播之時,走進一家收治大量病患的醫院,近距離在病房區從事作業,細細想來著實讓人緊張。看到工程師們依舊保質保量完成作業,邁瑞醫療武漢分公司總經理宋琦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一種責任感」。
  • 冰雹、冰雹又是冰雹,怎麼預防冰雹的傷害呢?
    我國從年初到現在,大風、雷暴、冰雹等極端惡劣天氣,席捲了全國很多地方,這其中最讓人記憶深刻的當屬冰雹了。冰雹俗稱雹子,"霸子",有的地區叫"冷子",是一種天氣現象,夏季或春夏之交最為常見。它的形狀小如綠豆、黃豆,大的像慄子、雞蛋,更有甚的大似臉盆,主要是冰晶結構。
  • 【學點科學】冰雹的形成原理
    冰雹,簡稱「雹」,是從天空積雨雲中降落下來的固態降水。冰雹、短時強降水、雷電、龍捲風都是屬於強對流家族的一種災害天氣。那麼冰雹是怎麼形成的呢?當大大小小的雲滴,被上升氣流抬升向上衝的時候,大雲滴慣性大,上升慢,小雲滴慣性小,上升快,小雲滴會追上大雲滴而發生碰撞,被大雲滴吞併掉。大雲滴長大到本身的重量足以克服空氣阻力和上冰晶升氣流的抬升,並且不被蒸發掉的情況下,落下來就成為雨。
  • 冰雹大風暴雨天氣過程對各種作物的影響
    冰雹大風暴雨天氣過程對各種作物的影響 2020-08-05 19:3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北京突降冰雹大如鵪鶉蛋 冰雹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冰雹時大時小
    北京突降冰雹大如鵪鶉蛋 冰雹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冰雹時大時小時間:2020-06-25 22: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京突降冰雹大如鵪鶉蛋 冰雹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冰雹時大時小 2020年6月25日14點,據北京氣象局官網,發布冰雹黃色預警信號,雷電黃色預警信號。
  • 路面裂縫修復,瀝青貼縫帶修補處理與時間裂縫賽跑
    路面裂縫、物理裂縫、空間裂縫、時間裂縫……世間萬物,裂縫萬象。路面裂縫,二維空間的自然現象,現實中的裂縫並非電影《後天》中的大面積網狀塌陷,而是四季變遷造成的自然裂縫,為了人們的出行安全,防水抗裂必不可少,其中路面裂縫的快速修復,就需要專業的路面修補材料,嘉格瀝青貼縫帶,修補處理速度可以與時間裂縫賽跑。那麼為什麼,嘉格瀝青貼縫帶,可以與時間裂縫賽跑呢?
  • 霍金傳:用生命和時間賽跑——霍金頑強的一生觸動了我
    霍金傳:用生命和時間賽跑——霍金頑強的一生觸動了我這是我讀過非常有意義的一本書,這本書裡的主人公讓我懂得了生命竟如此的頑強,命運竟如此的多舛,他在用自己的生命和時間賽跑,在短暫的生命之旅中把自己最珍貴的知識留了下來,這本書的名字就叫做《霍金傳:用生命和時間賽跑》。
  • 都知道「白馬非馬」,那有沒有聽過另外一個悖論:人龜賽跑
    比如著名的白馬非馬,這個論題很有意思,他強調一個事物的客觀屬性,但是卻忽略了其本質,公孫龍子講了個故事,說是楚王丟失了一把弓箭,然後自我安慰,楚人失之,楚人得之,但孔子勸,認為楚王仁義做得還不到家,應該說人失之,人得知,他強調了一種人的屬性,認為楚人不是人,所以白馬也就不是馬了。
  • 冰雹是怎樣形成的 冰雹的形成過程
    電視中關於冰雹將汽車砸壞或損害他人財產的新聞屢見不鮮,可見冰雹的威力有多大了。那麼,冰雹是怎樣形成的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冰雹的形成過程  冰雹的形成是因為在夏天,大量水氣在強烈的陽光照射下急劇上升。
  • 如果烏龜先跑一段距離,那兔子就追不上烏龜?量子力學能解決
    當然今天我們要說的並不是這個龜兔賽跑,而是另一個版本的龜兔賽跑,在這個龜兔賽跑當中兔子真的沒有跑過烏龜,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一個叫做阿基米德龜兔賽跑悖論的東西,當然了它又被叫做阿吉利斯悖論。
  • 飛箭不動、龜兔賽跑與芝諾、黑格爾、佛陀
    二、龜兔賽跑。慢的物體永遠不會被快的物體追上,因為每當追到慢的物體的出發點,慢的物體總是已經向前運動一點距離,最後是兩者無限接近,但永遠追不上。芝諾提出的這兩個悖論,在很長的歷史時期上被認為是詭辯,但詭辯的道理何在,往往莫衷一是。
  • 昨天廣州多地出現冰雹,冰雹一般在什麼時候下?
    很多人以為冰雹出現在冬天,實際上冰雹在夏天最為常見。據中國天氣網對全國省會級城市平均情況進行的統計,5月-9月為我國主要的降雹時段,佔比超過70%,尤以5-6月為高峰期,佔比超過35%;而11月至次年1月,各地極少降雹。
  • 世界霸王級boss冰雹有多大?多大冰雹能砸傷人?
    中國天氣網訊 近日,強對流家族重要成員冰雹,在雲南、廣西、廣東等多地刷遍存在感,預計,未來幾天上述地區或仍有冰雹天氣。對於冰雹你真的了解嗎?多大的冰雹會砸傷人?入春以來,雲南多次遭冰雹襲擊。冰雹來去匆匆 哪些地區被襲概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