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9日召開發布會介紹近期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種有關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曾益新在會上說:新冠病毒疫苗肯定是為全民免費提供!
12月15日啟動的重點人群新冠疫苗接種過程中,要求各地參照核酸檢測「應檢盡檢」的模式,由各級政府組織、安排,推進新冠疫苗接種,個人不承擔疫苗成本和接種費用。
要引導錯峰出行和線上消費,優化和錯峰安排學校寒假放假、春季開學的時間,倡導在工作地過年,儘可能減少人員流動,嚴控交通客流,提高人員通行的效率,對會議活動、景區參觀旅遊等各種公共場所都要嚴格遵守各地的相關規定以及對人員控制的要求。
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李滔當日表示:
新冠疫苗附條件上市後,企業按議定價格提供疫苗的費用和接種費用,將由醫保基金和財政共同負擔,公民個人不負擔費用。
一:製作病毒疫苗的思路
由免疫系統的工作機理可以看出,只要可以讓免疫系統「認識」病毒,產生特異性免疫,就可以清除它。但免疫系統只有接觸到病毒之後,才會「認識」它。所以製作病毒疫苗的思路就是,讓人體的免疫系統能接觸到病毒,同時還要保護人體不受病毒的傷害。在這個思路下,有兩種製作疫苗的途徑,一種是利用滅活的死病毒,一種是減毒的活病毒。
①滅活疫苗:滅活疫苗很好理解,就是在獲得病毒之後,用高溫或是化學試劑使其失去活性,只保留外部特徵,之後再接種給人體。免疫系統會識別死病毒的特徵,以後再遇到相同的活病毒時,就會激活特異性免疫,對病毒進行清除。
②減毒疫苗:減毒疫苗要複雜一些,需要在獲得病毒之後,人工進行培育讓其變異,然後篩選其中毒性較小的毒株,要求接觸人體後無反應或是只有輕微的反應,製成疫苗。所以這種減毒疫苗,實際上是「活病毒」,只是毒力較小,只引起免疫反應而不會致病。
二:新冠疫苗接種禁忌症
①既往接種其他疫苗發生嚴重過敏反應(如急性過敏反應、蕁麻疹、皮膚溼疹、呼吸困難、血管神經性水腫或腹痛)者,禁止接種。
②已知對該疫苗所含成分包括輔料(WIV04株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病毒,輔料:氧化鈉、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氫氧化鋁)過敏者,或接種第一劑疫苗後發生嚴重副反應者,或出現任何神經系統反應者,禁止再次接種。
③其他禁忌症還包括:嚴重的肝腎疾病、藥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壓、糖尿病併發症、惡性腫瘤;各種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發作期;嚴重呼吸系統疾病、嚴重心血管疾病等。
目前新冠疫苗接種對象為18-59歲且無疫苗相關禁忌症者,共接種2劑次, 間隔2-4周。
一般接種後24小時內, 注射部位可能出現疼痛、觸痛、紅腫和瘙癢,多數情況下於2-3天內自行消失;接種疫苗後可能出現一過性發熱反應、 疲勞乏力, 短期內自行消失,無需處理。
另外所有接種人員在接種前要詳細閱讀知情同意書,身體不適可暫緩接種,不在18歲至59歲接種年齡段範圍的人員,需要等待進一步臨床試驗數據披露,明確是否後續能夠接種。
三:暫不能接種新冠疫苗
①發熱患者
②慢性病發作期患者
③急性病發作患者
④孕婦,一般疫苗對孕婦都是有禁止接種
⑤對疫苗過敏者,嚴重過敏史的病人
⑥接受化療、放療的腫瘤患者不能打
⑦患有慢性病、小兒腦癱和癲癇綜合證的人也應被禁止。
⑧愛滋病等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患者不能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⑨慢性病患者在發病期間不能接種疫苗,恢復後可以接種。
⑩已經接種過其他疫苗患者不建議同時接種兩種疫苗。
一切為了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