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高解析度地可視化觀察HIV病毒在體內如何增殖

2020-11-29 生物谷

2019年10月12日訊/

生物谷

BIOON/---為了治療疾病,人們必須了解它是如何產生的。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英國、法國、西班牙和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如今利用高分辨成像技術在毫秒解析度下可視化觀察HIV病毒如何在活細胞之間擴散。通過使用超高解析度STED螢光顯微鏡,他們首次提供了直接證據表明自愛滋病病原體(即HIV病毒)為它的自身複製構建出某種脂質環境。針對此,他們創建了一種方法來研究這種病毒複製如何可能被潛在地阻止。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10月2日的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HIV-1 Gag specifically restricts PI(4,5)P2 and cholesterol mobility in living cells creating a nanodomain platform for virus assembly」。論文通訊作者為德國耶拿大學的Christian Eggeling教授和法國蒙彼利埃傳染病研究所的Delphine Muriaux。

圖片來自Science Advances, 2019, doi:10.1126/sciadv.aaw8651。

著重關注宿主細胞的質膜

這些研究人員著重關了宿主細胞質膜上的閘門,HIV在感染宿主細胞後通過該閘門出現在宿主細胞中。他們使用了對參與HIV病毒成熟的過程進行協調的蛋白Gag作為標記物。 Eggeling解釋說:「在這種蛋白積累的地方,這些決定性的過程會導致這種病毒自我釋放並感染其他細胞。」

為了破譯這些過程,這些研究人員探究了在HIV病毒顆粒出芽位點發生的擴散。他們發現只有某些脂質與HIV病毒相互作用。儘管在原則上這些脂質是已知的,但是他們首次能夠直接在活的受到感染的細胞中證實這種相互作用。

阻止HIV病毒複製的攻擊點

Eggeling說:「這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用於開發抗病毒藥物的潛在靶標。了解哪些分子是HIV病毒從宿主細胞中釋放出來並進行複製所需的是研究如何預防這種病毒感染的關鍵先決條件。藉助我們的技術,我們如今可以直接追蹤這一點。」Eggeling和他的團隊如今想要開發攻擊這些分子的抗體,從而抑制HIV病毒的傳播。

Eggeling在描述他的研究項目時說:「我們不僅要從醫學角度研究這些抗體,而且要找出如何利用它們的生物物理相互作用來增強它們的療效。為此,我們藉助於諸如擴散之類的物理參數,分析了生物學過程,即細胞與分子的相互作用。」

Eggeling將空間超解析度螢光顯微鏡技術與能夠實時跟蹤標記分子運動的方法結合在一起,以了解疾病如何在分子水平上產生。這能夠讓他和他的團隊在空間和時間上研究活細胞中的單個分子。「這讓我們能夠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細胞機制,這比以前的研究方法要快得多,並且可在很小的空間尺度上運行。」

在耶拿大學,Eggeling如今與生物學家和醫師緊密合作,以探究如何利用這些方法更早更準確地檢測疾病,甚至可能阻止它們。(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C. Favard et al. HIV-1 Gag specifically restricts PI(4,5)P2 and cholesterol mobility in living cells creating a nanodomain platform for virus assembly. Science Advances, 2019, doi:10.1126/sciadv.aaw8651.

2.Researchers make visible how AIDS pathogens multiply in the body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9-10-visible-aids-pathogens-body.html

相關焦點

  • Nature子刊:新型雙CAR-T細胞療法,快速清除體內HIV病毒,持久保護
    Nature子刊:新型雙CAR-T細胞療法,快速清除體內HIV病毒,持久保護 2020-09-02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PLoS Pathog:首次利用高解析度電子顯微鏡觀察腸道中HIV感染
    事實上,它是HIV感染早期階段體內首先受到攻擊的部分之一。了解這種病毒如何感染細胞和在腸道中如何積累是開發新療法的關鍵。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理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首次利用高解析度電子顯微鏡觀察受到感染的有機體內真實腸道組織中的HIV感染,從而對腸道中的HIV感染進行迄今為止可能是最為詳細的描述。
  • Nature子刊:首次利用CRISPR/Cas9在體內成功切除HIV DNA片段
    論文通信作者、天普大學劉易斯-卡茨醫學院神經病毒學中心主任Kamel Khalili博士解釋道,「在這項概念驗證的研究中,我們證實我們的基因編輯技術能夠高效地應用於兩種小型模式動物的很多器官中,而且能夠將HIV病毒DNA的較大片段從宿主細胞基因組中切除。」當前的治療HIV感染的方法集中於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組合使用。
  • 病毒如何在宿主體內細胞增殖的?
    病毒,是在地球上有別於細胞的另外一種生命形式。在體積上,病毒比細胞還要小,只有10到100納米之間。由於病毒比細胞還要小,這就決定了病毒結構及其簡單,其結構主要部分是:蛋白質外殼和遺傳物質的核。而病毒作為生命獨特形式,最大特點是不能獨立在自然環境生存,只能在宿主活的細胞中以增殖方式生存。
  • Science子刊:在經過誘導的記憶T細胞亞群中,僅1.7%的完整HIV-1原...
    2020年2月5日訊/生物谷BIOON/---治癒HIV-1感染的主要障礙是潛伏在靜止性CD4+ T細胞中的HIV-1病毒庫,這使得這種病毒能夠以一種讓免疫系統無法檢測到或不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ART)影響的形式持續存在。一種治癒策略涉及誘導病毒基因表達,以便可以消除潛伏感染的T細胞。
  • Science子刊:成骨細胞溶酶體在骨礦化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1967年,生物學家Clarke Anderson和Ermanno Bonucci利用電子顯微鏡分別在細胞外空間中可視化觀察了礦物相關顆粒。科學家們後來將這些顆粒識別為礦化納米囊泡或基質囊泡。在過去50年的基質囊泡研究中,生物學家們一直在努力了解基質囊泡形成和分泌的機制,這種機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
  • Nature子刊:羊駝體內的抗體能中和新冠病毒
    設為星標 周一至周五 第一時間掌握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分子生物學· 大羊駝體內的抗體能中和新冠病毒
  • Cell子刊:利用開創性的iPALM技術揭示HIV病毒的Gag蛋白晶格發生...
    沒有人知道這些半蛋白酶分子是如何找到彼此並進行二聚化的,不過這可能與Gag和GagPol蛋白形成的晶格重新排列有關,畢竟Gag和GagPol蛋白就在病毒包膜的內部。Gag是一種主要的結構蛋白,已被證明足以組裝病毒樣顆粒。Gag分子形成了一種六邊形晶格結構,這種晶格結構與自身交織在一起,並在中間夾雜著微小的空隙。這種新方法表明,Gag蛋白晶格並非一成不變。
  • Nature子刊:新研究揭示HIV在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期間的藏身之處
    2019年12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拿大拉瓦爾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可能發現了在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期間HIV在體內潛藏的地方。在動物模型中,他們指出這種病毒可能潛藏在脾臟和腸道的淋巴結中。他們認為這些淋巴結是HIV在治療停止後準備重新反彈的堡壘。
  • Nat Commun:在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期間,大多數HIV病毒的持續存在是...
    2018年11月25日/生物谷BIOON/---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即時在接受抑制性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ART)治療期間,大多數受到HIV感染的細胞仍然存在於HIV感染者體內,這些受感染細胞來自細胞增殖,而不是病毒複製。
  • 2018年8月3日Science期刊精華
    這種創新性的方法極大地改進了生物醫學中使用的標準免疫螢光成像技術,並為臨床醫生提供來自每個樣本的大量數據。4i使得在從組織到細胞器的不同水平下同時觀察至少40種蛋白及其修飾在數十萬個細胞中的同一個細胞內的空間分布成為可能。
  • Cell子刊:這種專吃細菌的病毒,有望治療兒童發育遲緩
    Cell子刊:這種專吃細菌的病毒,有望治療兒童發育遲緩 2020-02-16 0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生物谷2020年終巨獻|HIV重磅研究解讀|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卡博特韋...
    在體外重建和可視化觀察HIV-1衣殼依賴性的複製和整合。圖片來自Science, 2020, doi:10.1126/science.abc8420。就HIV的所有危險性而言,這種病毒的外表卻很簡單。HIV類似於一個圓形的冰淇淋甜筒,它的外殼將它的遺傳物質封裝在裡面。
  • 2020年2月HIV研究亮點進展 - Scienc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一方面,該圖譜揭示了病毒在人細胞中生長所需的新基因。另外該圖譜可用於分析不同的HIV突變體如何影響宿主細胞以及測試能夠阻斷HIV與宿主相互作用的藥物。根據最新繪製的圖譜,作者成功地鑑定出了CNOT家族的成員,它們在HIV生物學中的作用此前未被報導。作者證明,CNOT複合物可通過抑制CD4+ T細胞中的先天免疫反應來促進HIV感染。
  • Cell:首次可視化觀察流感病毒入侵靶細胞過程
    2018年7月5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塔夫茨大學醫學院、西奈山伊坎醫學院、德國圖賓根大學和美因茨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直接地可視化觀察流感病毒的表面蛋白發生的實時結構變化,這些變化可能有助這種病毒與靶細胞融合,入侵它們的內部並劫持它們的功能。
  • Science子刊詳解:經過基因改造的腺病毒有望成為對抗轉移性癌症的...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埃默裡大學和凱斯西儲大學的研究人員如今成功地規避了這一障礙。他們重新設計了人類腺病毒,使得這種病毒不容易被先天免疫系統的一部分捕獲。這使得將這種病毒注射到血液中而不會引起大規模的炎症反應成為可能。
  • HIV病毒抑制速度翻倍 愛滋病CAR-T療法要來了?
    由於HIV主要感染的對象就是T細胞,因此這種CAR-T細胞除了要能夠在體內存活並增殖外,本身還需要能夠抵抗HIV的感染。▲HIV(黃色顆粒)感染表達CD4的免疫T細胞(圖片來源:NIH)以此為目標,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雙特異性CAR-T細胞,單個細胞上裝備了兩種CAR。
  • 2019年8月HIV研究亮點進展 - Scienc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然而,我們的觀察提出了一個假設,即經常性的精液暴露可能會減少HIV傳播。」2.JACC子刊:較差的HIV控制增加心力衰竭患者發生心臟性猝死的風險doi:10.1016/j.jchf.2019.04.025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麻省總醫院的Raza M.
  • Science:重大突破!揭示單個鳥苷酸決定著HIV RNA基因組的命運
    結果就是被感染的細胞製造出這種病毒RNA的兩種不同形式。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4月24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tructural basis for transcriptional start site control of HIV-1 RNA fate」。HIV-1 RNA基因組的轉錄本既可以經剪接後翻譯成病毒蛋白,也可以作為子代基因組被包裝成新的病毒顆粒。
  • 《柳葉刀》: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下HIV病毒感染零風險
    在人類對抗愛滋病的戰役中,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直擊病毒活動的ART,能夠有效降低患者體內的病毒載量。科學家們也在過去的研究中觀察到,患者體內的病毒載量越低,就越不容易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但研究人員們指出,過去的研究大多集中於異性戀伴侶,對於同性戀伴侶的數據還相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