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傷身很多人都知道,因為喝酒丟了性命的事也不少。
最近科學家又發現,飲酒對大腦危害特別大,尤其人生有三個時期。
人生這3個時期,大腦更怕酒精
2020年12月4日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一篇研究提到,人的一生中,大腦動態變化有3個時期,會對酒精造成的有害影響特別敏感。分別是:
妊娠期(從受孕到出生)
青春期晚期(15-19歲)
老年期(65歲以上)
相較於其他時期,這三個時期飲酒造成的傷害可能是最大化的,比如妊娠期少量喝酒、青少年時候借酒消愁和老年人中低程度的飲酒。
我們的大腦在這三個時期,正發生著變化:
1. 胎兒期:神經元的大量產生、遷移和分化;
2. 青春期:突觸修剪和軸突髓鞘增多;
3. 老年期:65歲以後腦萎縮加速,神經元、樹突棘和突觸數量減少。
神經迴路的每一次變化,都會增加酒精影響的敏感性。①
而更不幸的是,我們國人的基因更加「特殊」,也意味著我們更容易接受到酒精的健康的傷害。
國人更易受酒精「毒」害!
今年4月英國《自然》雜誌細胞子刊發布了ChinaMAP隊列研究發現,在飲酒方面,與歐洲和非洲人相比,中國人的酒精清除率普遍較低。
乙醛脫氫酶2基因突變是東亞人特有的,該突變導致飲酒後臉紅和酒精代謝不良。而國人該突變的攜帶者遠遠高於世界其他地區。②
於是當喝酒時,大量乙醛蓄積體內,臉色就會變紅。其實就是出現輕微「乙醛中毒」的表現。
長期酗酒可能導致多器官損害,如心、腦、肝、胃腸等。
1. 大腦——「中毒腦」
有一種疾病,叫做酒精中毒性腦病,會出現頭暈、頭疼、噁心、肢體麻木、情緒焦慮的症狀。③
長期大量飲酒,會傷及腦組織,導致腦萎縮、腦出血等情況。長期過量飲酒會導致維生素B1缺乏,而維生素B1是大腦中參與很多重要化學反應的物質。③
即使長期輕中度飲酒,似乎也對大腦也不是很友好。2017年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長期輕中度(大約每周7-10瓶啤酒或者1-2瓶紅酒)的飲酒也會對大腦功能造成一些損傷,比如認知、記憶等。④
2. 心臟——「酒精心」
有一種心臟,叫做「啤酒心」。是因為長期大量飲用啤酒的人心肌組織中會出現脂肪細胞,導致心室體積擴大、心肌肥厚、心臟增大即酒精性心肌病。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韓曉寧在2016年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表示,「啤酒心」不是啤酒的專利,只要攝入過量的酒精,無論葡萄酒、白酒、啤酒都有可能患上。
而由於心肌受損,心臟增大,而搏血量並不增大,於是機體器官、組織就會缺血、缺氧,就醫不及時很容易導致心衰,甚至猝死。⑤
3. 肝臟——「酒精肝」
重慶市腫瘤醫院肝膽腫瘤外科主任醫師鄧和軍2017年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表示,酒精大部分是在肝內進行代謝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由腎、肺排洩。
酒精對肝臟的危害是逐步累積的,從「酒精性脂肪肝」到「酒精性肝炎」到「酒精性肝硬化」,最後導致肝癌的發生其實只需要四步。可以說,超量喝酒,每多喝一杯就是向肝癌靠近一步。⑥
4. 皮膚——炎症性皮膚病
2000年刊發在國際皮膚性病學雜誌上的一篇《飲酒與皮膚病》文章就提到,過度飲酒可誘發或加重某些皮膚病,尤其是炎症性皮膚病,比如酒渣鼻、痤瘡、脂溢性皮炎等。⑦
5. 腸胃——胃炎、胃出血
酒精對胃黏膜的損害很大,江蘇省第二中醫院脾胃病科主任中醫師鄭亮2020年在接受瀟湘晨報採訪時談到,多年的胃鏡檢查發現,飲酒後輕則胃黏膜損傷炎症,重則胃潰瘍,胃出血甚至穿孔也是常見。⑧
再強調!飲酒量為0最有益健康!
再次強調!世界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2018年4月的刊文指出:最安全的飲酒量為0,即不飲酒才能對健康有益!⑨
柳葉刀文章結論,安全飲酒量為零
很多人覺得大酒傷身,小酌怡情,少喝一點有益健康,甚至還有「紅酒軟化血管」的說法,其實這些完全沒有科學依據,不但不養生長此以往還傷身。甚至還有不少人喜歡藥酒養生。不過,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彭玉清在2019年接受健康時報記者採訪時說,「中醫一直把酒當成『藥』,既然是『藥』,如果用對了,那就一定是有功效的。不過,『是藥三分毒』,喝酒就跟喝藥一樣,沒啥毛病就不要喝。」⑩
所以,為了健康,酒能不喝則不喝!
最後,多巴胺要提醒大家:在門急診,常常有人說少量飲酒可以軟化血管,有益健康等,其實這是以訛傳訛的錯誤,對於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病的人來說,最好一滴酒都要不要喝,無論是白酒、啤酒還是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