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成國貨隱藏中國18年,靠一群家庭主婦的服務,一年銷售25億瓶

2020-12-04 縱橫情報社

在飲料行業,奶製品和乳酸菌絕對佔有一席之地,成為很多人每天的必需品。而伊利和蒙牛也成為了奶製品行業內最大的兩個品牌。在各大超市中,我們都能夠看到這兩個品牌的身影。

在乳酸菌飲料中,有一個品牌一直獨善其身,喜歡買乳酸菌的消費者,經常會在超市的貨架中看到一種外包裝印著紅色字體的飲料,仔細一看,上面寫著是「養樂多」三個字。目前有很多品牌都在模仿養樂多的路線,因此看出養樂多在市場中的重要性。

伊利和蒙牛也有乳酸菌產品,而且銷量也一直領先,但即便如此,在這樣激烈的競爭下,養樂多依舊牢牢把守著自己的市場。如今,養樂多每年可以在中國市場賣出700萬瓶,一年更是賣出25億瓶,是中國不折不扣的乳酸菌大王。

不過人們在喝養樂多的同時卻忽視了兩個問題,一個是養樂多的成功其實是靠一幫上了年紀的女人,另一個問題值得注意,那就是養樂多其實是一個日本品牌,而不是國產品牌。

早在1935年,一位叫做代田稔的日本醫療界博士發明了一種乳酸菌,取名叫做養樂多,當這款乳酸菌做成飲料以後迅速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於是很多品牌開始競相推出乳酸菌產品,並且宣傳可以促進消化等作用。

在養樂多打入市場的最初階段,主要是靠直接銷售的方式鋪開市場,很多人走在大街上都會被養樂多銷售員叫住,被對方詢問要不要嘗一嘗養樂多。而養樂多還在各地配備了很多女配送員,被人們稱之為「養樂多阿姨」,她們在閒暇之餘能夠賺一些額外收入,因此她們非常喜歡這份工作。

養樂多在2002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雖然只賣一款產品,不過銷量卻一直領先,而且包裝也十幾年未曾改變過。另外,養樂多把自己包裝成國貨也吸引了很多消費者前來購買。其實養樂多的成功,還要歸功於「養樂多阿姨」的出色服務。

跟日本一樣,養樂多在中國很多城市也配備了養樂多阿姨,這些人幾乎都是上了年紀的家庭主婦,她們知道消費者的需求是什麼,用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來給消費者講解養樂多的好處,就像一個「媽媽」讓自己的「孩子」喝飲料。

如今,養樂多平均每天的銷量已經超過4000萬瓶,並且在全球近40個國家都有銷售。而在全球範圍內,養樂多也採用在日本和中國的營銷方式,配備了很多養樂多阿姨,而養樂多每天收益的50%就成為了這些阿姨們的提成。

相關焦點

  • 不要再「崇洋媚外」了,這6件國貨,成為家庭主婦的居家好物
    對於家庭主婦來說,一些用過覺得順手的家居用品,就會一直用下去,並不是崇洋媚外,只是用上它們,的確能讓家務「事半功倍」。不過要說的是,目前國內的國貨清潔用品,其實也正在逐步代替「國外神器」,相比於國外進口清潔用品的「高價格」,物美價廉的國產好物,似乎正在取代「國外神器」的地位。因此本期就分享一下,這些火爆了主婦圈的國產清潔好物,為大家盤點一下:那些讓人贊口不絕的國產好物。
  • 一瓶酸奶2.2元,這家外國公司卻年賺40億,很多人以為是國產品牌
    一瓶酸奶2.2元,這家外國公司卻年賺40億,很多人以為是國產品牌 hello,我是你們的小編囧囧,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關於養樂多的事情,說到養樂多,很多小夥伴可能都會覺得這是個國產品牌,畢竟他瓶身上的字就是漢字,而且還是繁體的,但大家知道嗎,養樂多其實是外國品牌。
  • 靠一瓶2.2元的酸奶,年賺40億,很多中國人卻誤以為是國產
    飲料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說算是不可或缺的產品,全球大大小小的飲料品牌和產品沒有幾萬也有幾千,可以說競爭還是相當大的,被市場淘汰的飲料也是千千萬萬,很少有飲料能撐幾十年不被淘汰,而且銷量還越來越好。自從2002年進入中國市場之後就相當受歡迎,從每天銷售近6萬瓶,到2018年這個數據已經上漲到750萬瓶,差不多每分鐘有5200瓶養樂多被買走。由於瓶身小巧,而且使用的還是繁體字很多中國人都誤以為這是一個國產品牌,但其實它卻是一個真真正正的日本品牌。
  • 史上最魔幻品牌:靠貼牌一年狂賺13億,市值超580億
    GMV,是指南極人經銷商(南極共同體)在電商平臺銷售該公司品牌產品的成交總額。南極人每年按每家店鋪GMV的3%-6%抽成,即品牌服務費。南極共同體GMV從2016年72.06億,增長到2019年的305.59億元,三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62%。
  • 2020「新國貨榜樣」榜單出爐:IP聯名審美疲勞 老品牌難翻紅
    如果放在2019年,李寧的營業員肯定不會如此對路過的消費者直接吆喝。靠著紐約時裝周上的吸睛表現,李寧用復古設計和街頭文化元素奠定了其「國潮化」的改革理念,以及「中國李寧」的獨立子品牌策略。這個創立近30年的老品牌靠重新詮釋經典得以翻新,「國潮」本身在當時就是流量的保證。但到了2020年春天,中國的消費市場因新冠疫情影響受到重創,原本旺盛的需求被不可抗力持續壓抑。
  • 一年賣出10個億,硬剛國際大牌!最強國貨「顛覆者」是他!
    文/金錯刀頻道「當年鄙視微商的,2020年都活成了微商。」這是2020年開年很多企業最真實的寫照。眾所周知,受疫情影響,大批企業的線下生意都被迫暫停,幾乎全面陷入停滯狀態,因此很多企業抓住了」微商「這個救命稻草,開始拼命自救。
  • 「碾壓」國際大品牌,這個國貨已成全球第二,「進口貨」變中國貨
    1999年胡潤百富榜問世開始,劉永好家族於2001年憑藉83億的財富成功當年的中國首富。雖然此後的20年時間裡,再未看到他的名字出現在中國首富的名單中,但這並不代表他沒有錢。就從1999年「第一屆」胡潤百富榜開始,他的名字就一直穩穩噹噹地站在四川首富的位置上,22年未曾改變。
  • 便攜 友好型的塑料PET瓶成乳製品包裝企業新寵
    在乳製品行業,不同形式的包裝,其實都是為了幫助品牌或企業擴大品類銷售。以前,牛奶主要用屋頂盒形式的包裝,而現在便攜、友好型的PET瓶裝對於繁忙生活節奏的消費者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選擇。
  • 鞋王錢金波:一年賠了5000萬,紅蜻蜓一飛,就是25年!
    錢金波靠著推銷皮鞋就積累了一筆不小的財富。沒有機遇,跑出去創造機遇,有了機遇,就將它點石成金。1988年,假冒偽劣的「溫州鞋」 成了「千夫所指」、人人喊打,他們所在的武漢店也被當地工商部門查抄沒收。有了積蓄的錢金波就和王振滔回到老家,一起創辦了奧康的前身——永康奧林鞋廠,寓「奧林匹克」之意,這是一個家庭作坊式工廠,3萬元起步,一臺製鞋機,外加幾個工人。
  • 一年賺走1671億,品牌一直被誤認是國貨,背後老闆卻是新加坡首富!
    一年後,郭鶴年去了當地十分出名的中文學校——寬柔中學,再讀了一年。 在中學畢業後,18歲的郭鶴年被父母送到了新加坡的知名的學校萊佛士學院學習,正是在萊佛士學院,他與後來馬來西亞的總理等知名人士成為了校友。但遺憾的是,受到日本軍隊入侵影響的原因,郭鶴年在萊佛士學院僅僅讀了一年,就中斷了他的學業。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4期:伊利聯手天貓發起國貨奶粉溯源行動
    8月18日,科迪乳業發布公告,公司於2019年8月16日收到河南證監局下發的調查通知書後,成立了自查自糾小組,將積極配合調查組工作。乳製品已成愛爾蘭第一大出口板塊 中國市場是關鍵增長點根據愛爾蘭食品局提供的數據,過去幾年,愛爾蘭乳製品獲得了快速增長,在2018年已經超過肉類,成為愛爾蘭第一大出口板塊。2013年-2018年,乳製品的出口增速達到了37%,躋身第一大出口品類。而中國成為了非常關鍵的一個增長點。
  • 被誤認為國貨的外國品牌,年收入超1000億,老闆號稱「亞洲糖王」
    確實,從中國華夏泱泱五千年上下的歷史可以看出來,我們國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十分重視農業的。對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來說,衣食住行就是安身立命之本。而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吃了幾十年的食用油,居然不是中國貨!當年,我們國家有名的愛國企業家,馬來西亞華僑郭鶴年與他的侄子郭孔豐共同投資了益海嘉裡,並且在他們的努力下,益海嘉裡獲得了大量國內外食用油銷售的資源與渠道,益海嘉裡由此在新加坡成立金龍魚食用油公司。金龍魚很快開始投入生產,並將主要的營銷市場瞄準了中國內陸。
  • 上海市質監局抽查:25批次保健食品商品包裝不合格
    19日,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在其官網公布2015年下半年上海市保健食品商品包裝監督抽查結果,共抽查70批次商品,經檢驗,不合格25批次。    本次監督抽查依據GB 23350-2009 《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JJF1244-2010《食品和化妝品包裝計量檢驗規則》的要求,對化妝品商品包裝的下列項目進行了檢驗:包裝空隙率、包裝層數及包裝成本與銷售價格比率。   抽查發現,25批次產品不合格,涉及包裝空隙率、包裝層數等項目。
  • 在日本,有18萬主婦想殺死她們的丈夫
    如無意外,在契約籤訂後的23天以內丈夫就會因為詛咒「去世」——雖然這也許只是「主婦會員」們一廂情願的祈禱。自稱「死神」的網站運營者在使用教程裡有著詳細的貼心說明。 「所以,求你去死吧。畢竟世界上有那麼多比你好得多的人都無法生存,你還活著是對他們的不公。」這是18萬日本主婦的共同心聲。
  • 國貨崛起東風下 國產美妝逆襲的「三原力」
    在國貨崛起的東風下,中國化妝品行業在產品、品牌上不斷精進,趕超一眾國際大牌的同時,也走出了自己的獨特步伐。然而在中國化妝品牌崛起的背後, 產品、創新和品牌,即是必不可少的「三原力」。  憑藉關鍵的技術和獨特的思維工藝,潤百顏打敗一眾面部精華產品,今年天貓雙11開售僅18分鐘銷售額破億,銷售總額再次暴增,較去年增長137%,位居天貓面部精華國貨榜第一名。  除了先進技術外,獨特的原料也成為了國產品牌逆襲的關鍵因素。林清軒便是經過多年研究,從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山茶花的籽、花、葉中發現了具有獨特修護功效的天然成分,能有效修護肌膚屏障,煥醒肌膚活力。
  • 近八成受訪大學生願意支持國貨
    如今在我國消費市場,80後、90後已成為主力軍,Z世代(1995—2012年出生的人——記者注)人群正在大踏步進入。2017年,國務院批准5月10日為中國品牌日,一大批「國貨之光」如雨後春筍般湧出,在強大的內需驅動與國人日漸強大的自信下,更多中國產品成為國民好貨,獲得國人、尤其是年輕群體的認可。
  • 「疫苗瓶」產能成全球焦點,正川股份中硼矽玻璃瓶下半年投產
    受全球疫情影響,除了疫苗研發生產企業備受關注之外,疫苗瓶的相關企業也成為了市場關注的重點。A股上市公司重慶正川醫藥包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正川股份,股票代碼:603976)便是疫苗瓶生產的重點企業。正川股份此前也公開表示,公司引進的國外一流窯爐技術和設備開展的中硼玻璃窯爐建設項目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投產,投產後公司將擁有中硼矽藥用玻璃管生產能力,有望實現進口替代。
  • 中國銷量最好的飲料:一年賣出6千億瓶,網友笑稱:喝多了殺精
    有數據顯示,幾個食品大佬去年的數據都非常漂亮,達能集團一年營收為1873億,可口可樂在全球營收2145億,另一家可樂巨頭百事可樂的全球營收為4343億,雀巢則拿到了6186億的營收。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可口可樂的銷量達到了巔峰,全球的可口可樂1秒鐘就賣出了19400瓶,如果按照這個速度的話,一年下來,可口可樂的銷量應該達到6118億瓶左右。不過可口可樂這幾年的銷量逐漸下滑,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去年可口可樂依舊是賣出了6000億瓶左右!
  • 靠洗衣液年入70億,中國「洗衣液一哥」背後有何秘密?
    中國「洗衣液一哥」藍月亮終於要上市了,預計又將有個「洗衣液第一股」的稱號,12月4日,家庭清潔護理公司藍月亮開啟招股,並計劃於12月16日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億港元。早在2000年,透明包裝藍月亮抑菌型洗手液開始銷售,而藍月亮的首款洗衣液直到8年後才正式面世,從洗手液轉型進入洗衣液市場,藍月亮離不開高瓴資本張磊的推波助瀾。2008年,張磊已經開始布局中國消費升級的投資機會,但是當發現絕大數基礎消費品市場被外資巨頭佔領後,將目光投向了洗衣液市場。
  • 25年來最偉大的25個產品/服務
    每一年甚至每一天,我們都在不斷迎來創新的產品和服務,也正是他們在不斷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使之更加舒適、更加便捷。以下就是《今日美國》評出的25年來「最偉大」的25個產品或者服務——當然,重要性很大程度上是針對美國民眾而言的。其實,排名並不重要,關鍵是,我們應當記住這些發明,感謝他們的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