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如今成功的商人如馬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還有一位低調到幾乎沒有人聽過他的大名,然而提起他是金龍魚幕後的老闆又能感嘆其知名度,他就是新加坡首富——郭鶴年。
這位從不在媒體前露面、不說大話的企業家,靠著不放過每一個機會、不虧待每一個人、不浪費每一刻時間的優秀習慣,取得了跨越時間、跨越行業、跨越國界的巨大成功。
郭鶴年"亞洲糖王"烽火中初長成
1923年10月,郭鶴年在馬來西亞這個國家出生了,他的祖籍是福建福州。這是由於14歲那年,郭鶴年的父親郭欽鑑遠渡重洋,在馬來西亞謀生,並創辦了東升公司。
郭欽鑑的這家公司主要經營大米、大豆和糖,於是郭家在當地紮下了根。郭欽鑑與當時的柔佛州大臣私交甚好,於是獲得了糧食特許權。郭家在柔佛州做米麵生意,日漸富裕。
郭鶴年在家裡排名第三,郭鶴年上面還有兩個哥哥。在學生時代,郭鶴年和他的哥哥一起在馬來西亞最出名的中文學校接受中學教育。一年後,郭鶴年去了當地十分出名的中文學校——寬柔中學,再讀了一年。
在中學畢業後,18歲的郭鶴年被父母送到了新加坡的知名的學校萊佛士學院學習,正是在萊佛士學院,他與後來馬來西亞的總理等知名人士成為了校友。但遺憾的是,受到日本軍隊入侵影響的原因,郭鶴年在萊佛士學院僅僅讀了一年,就中斷了他的學業。
1941年,日軍遠渡重洋到達馬來半島,在第二年就佔領新加坡。郭鶴年的家族產業因為戰爭的影響而被迫關閉。
等到家裡的生意重新開張時,郭欽鑑將三萬美金交到郭鶴年手中,讓他自己去新加坡創業。於是,在1947年,郭鶴年在新加坡成立了他經商生涯中的第一家企業,這家公司主要的業務範圍是經營船務及膠粘劑製造等。
1948年,父親郭欽鑑與世長辭,25歲郭鶴年為了家族事業,一個人擔起家族產業的重擔。
1954年,郭鶴年為了學習經營方法飛往英國,在那裡,幾年來,他走訪了一些知名的大公司,了解到管理體系的重要性,也發現期貨的重要作用。他花了兩年的時間研究了整個煉糖行業,然後在家族董事會提議,他決定完全控股製糖這個行業。
當時,馬來西亞還沒有規模的煉糖廠出現,這對於任何想要在這空白領域進行投資的人來說都是一次冒險。但是他並沒有害怕去冒險,受到父親與柔佛州大臣私交甚好有利於生意興隆給郭鶴年帶來的啟發,他與馬來亞聯邦土地發展局也打好了深厚的合作關係。
於是在土地發展局的幫助下,郭鶴年在檳城附近的北海建立了馬來西亞第一家煉糖廠,馬來西亞糖業公司。
同時,他也在銷售中間看到了機遇,於是決定在馬來西亞建立銷售網絡,形成了"一體化管理"體系。1962年,在包攬了全馬來西亞的食糖銷售,郭鶴年被稱為馬來西亞的"糖王"。
這僅僅是個開始,在銷售量日趨增多後,他決定不斷擴大甘蔗種植園,於是食糖產量不斷增加。1976年,郭鶴年購買了馬來西亞糖廠93.3%的股份。據媒體報導,郭氏集團控制了國際糖業市場的10%的份額。郭鶴年也成為更高的"亞洲糖王"。
親手締造郭氏的商業帝國
從1962年開始,郭鶴年親手在各地創辦了麵粉廠、食油公司、飼料加工廠、採石廠、玻璃廠和礦廠等多個企業。1971年,郭鶴年投資1億馬幣,打造了新加坡第一家豪華酒店,取名香格裡拉。
香格裡拉酒店出來後,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使酒店一時之間聞名全球。香格裡拉,不僅僅是一家擁有超過95家酒店,亞洲最大的酒店集團,擁有超過4萬間客房;也是國際公認的五星級酒店。從此,郭鶴年又有了"香格裡拉之父"的榮耀。
1974年,郭鶴年看上了潛力十分之大的中國的市場,於是他先讓"金龍魚"獲得了中國市場的銷售權,這使郭氏家族成功打開了中國市場。
金龍魚多年以來在中國的銷售成功是用數字說話的,就在兩年前,益海嘉裡金龍魚營業收入就達到1671億元,這個銷售規模,是同類企業的兩倍多。
金龍魚一直佔領著中國糧油市場份額的45%左右,它產品不僅僅是食用油。金龍魚還有大米、麵粉、乾麵、豆漿、調味品等一系列產品,其每一個產品如今在中國所佔比的市場份額都十分大。
1984年,郭鶴年決議花費5億美元建造當時北京最高的建築——國貿中心,這成為北京CBD的地標,同時也是中國大陸最大的外商投資之一。
1988年,郭氏的嘉裡集團以20億港元收購了香港電視有限公司31.1%的股權,成為最大股東。就這樣,在郭鶴年的多年努力,花費無數的心血後,他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在幾年前的世界華人富豪榜,他排在第7位。
郭鶴年憑藉著多年的財富積累,已經連續多年躋身於華人十大富豪之列,不僅僅在新加坡是首富,他也成為了成功的代名詞。
成功的商人,低調的首富
郭鶴年不喜歡傳授成功的經驗,也很少接受媒體採訪。他是一個只有成功經驗,沒有成功案例的大商人。
曾有一次,他這樣簡短總結自己的成功因素:得到相當的教育,能讀、能聽、能算;能交朋友;平時的生活有規律,能保持自己的精力充沛。他早睡早起,每天工作時間要比比對手的時間多出好幾倍,能想得快,做得也快。
郭鶴年不相信一個人能靠機運持續成功,強調成功90%來自勤勞與智慧。他說,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好的運勢,但運勢只眷顧膽大、勤奮、聰明的人。
了解這樣一個偉大成功商人的一生,我們體味到的不僅僅只有他對於成功的理解,更有他在面對人生不同挑戰的做法,能夠給每一個正在經歷不同境遇的人生有不同的啟發。也許這就是首富最大的財富,不僅只是資產,更是睿智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