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奶瓶和餐具,你做好清潔了嗎?開水燙燙根本沒用

2020-12-03 騰訊網

崔玉濤的育學園

小編掐指一算,相信大家每次下館子,都會幹這樣一件事:

拿起桌上的熱水壺,倒些熱水燙燙筷子、勺子或水杯,用熱水「消毒殺菌」後,才能放心吃飯。

這樣:

或這樣:

這種做法可謂是「家喻戶曉」,相信很多家長也這樣給寶寶的餐具、奶瓶消毒殺菌過。

但開水燙的方法真的能殺菌消毒嗎?

那麼,怎麼樣才能真正給餐具、奶瓶消毒?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話題。

01

這2種方法

效果有限

首先,這2種常用方法的效果,可能並不像你想的那樣。

用開水燙一燙

開水燙並不能起到消毒的作用。

要是想用熱水給餐具、奶瓶消毒需用滿足兩個條件:

1、時間久

2、溫度高

具體來說就是,要將餐具、奶瓶浸沒在100℃的沸水中,加熱3分鐘以上才有效果。

而我們拿來燙餐具、奶瓶的熱水,溫度通常達不到100℃。而且,通常也就燙個幾秒鐘就倒掉了,不管是溫度,還是時間都無法達到有效殺死病菌的標準。

使用清潔劑

一般來說,我們並不推薦使用這些化學製劑。

這是因為,當我們使用這些清潔劑後,那些肉眼看不見的化學成分很難全被衝洗乾淨,長期使用,可能引發寶寶未知的健康問題。

而且,如果製劑中含有消毒成分,還可能破壞寶寶的腸道菌群,導致寶寶出現消化、吸收和免疫方面的紊亂,進而出現腹痛、腹瀉、便秘或食物過敏等問題。

02

餐具、奶瓶

這樣清洗就對了

然後,我們說說正確清洗餐具、奶瓶的方法。

及時清洗

寶寶使用餐具或奶瓶後,如果暫時沒法充分清洗,可以先用流動的清水衝洗,去掉大部分的飯漬、奶漬,減少殘留物在餐具、奶瓶內的停留時間,之後有時間再徹底清潔。

使用清潔工具

有時奶瓶的殘留物比較頑固,光是用水衝並不能徹底洗乾淨。

此時,可以使專門的清洗工具,比如奶瓶刷和奶嘴刷。

奶瓶刷:用來清潔奶瓶的內測、底部和側邊。

奶嘴刷:專門用來清潔奶嘴,減少細菌聚積。

需要注意的是,奶瓶刷和奶嘴刷是專門用於奶瓶的清潔工具,最好不用來清潔其他物品。

拆分清洗

清洗奶瓶時,家長需要將奶瓶的各個部件都分別拆開清洗,比如奶嘴、奶瓶、奶嘴圈等零部件,要拆下來清洗,這樣才能徹底清潔。

特別是,奶嘴和奶嘴圈之間易殘留奶液,需要重點清潔,否則細菌易在此處繁殖生長。

而寶寶的餐具,有很多也是多層設計的。也要分解拆開後,用清水衝洗乾淨。

清潔後晾乾

清洗後的晾乾部分很重要。

因為餐具或奶瓶上殘留的水分非常適合微生物的繁殖,只要溫度適宜,細菌就很容易進行繁殖,所以清洗後的徹底乾燥更要重視。

家長可以將餐具或奶瓶倒置在專門的烘乾架上自然風乾,也可以放在帶有烘乾功能的消毒鍋裡烘乾。

需要注意的是,乾燥後的餐具要保存在清潔的儲物櫃內,避免處於過於潮溼的環境。

小編提醒

若是寶寶的食物乾涸在餐具上不易衝洗掉,可以用溫熱一些的清水浸泡一會,泡軟了之後再清洗,而不要使用鋼絲球等堅硬的清潔工具。

因為寶寶的奶瓶和餐具大多是塑料製品,鋼絲球類的清潔工具會在餐具表面形成劃痕,而奶水和食物殘渣會存留在這些「劃痕」裡,易導致細菌滋生。

03

奶瓶、餐具消毒實操

最後,我們來說說奶瓶和餐具消毒的3種方法。

煮沸消毒

具體操作如下:

1、先用清水清洗奶瓶和餐具

2、將拆解後的各部分放入鍋中,加水淹沒奶瓶或餐具,然後加熱,煮沸。

玻璃奶瓶可與冷水一起放入鍋中,水燒開後5~10分鐘再放入奶嘴、瓶蓋等塑膠製品,再煮3~5分鐘即可;

塑膠奶瓶則要等水燒開後與奶瓶、奶嘴、瓶蓋等塑膠製品一起放入鍋中消毒,水煮 3~5 分鐘即可,時間太長容易導致瓶身熱化變質。

3、最後,用夾子或筷子把餐具或奶瓶夾出來,放在乾淨的紙巾上或瀝乾架上,冷卻備用。

注意事項:

家長留意一下可能會發現,塑料容器底部通常都會帶數字的三角符號,而在塑料奶瓶中的常見的是5號、78號和106號,5號代表PP材質,78號代表PES材質,106號代表PPSU材質。

建議家長可以選擇PP(聚丙烯)、PES(聚醚碸)或PPSU(聚苯碸)材質的塑料奶瓶,這些材質的奶瓶耐高溫、性質穩定,在煮沸消毒時比較安全,而其他數字型號的材質則不建議選擇哦。

蒸汽消毒

大多數的奶瓶消毒器或微波爐消毒都屬於蒸汽消毒,可以這樣操作。

奶瓶消毒鍋按照產品說明書加水後,把清洗乾淨的奶瓶零件放進去,蓋上蓋子,插入電源打開。滅菌過程大約需10分鐘左右。

微波爐消毒:

先將奶瓶清洗乾淨。

在奶瓶內裝上一半左右的水,放到微波爐裡。

調到高火檔,一般1~2分鐘即可。

關掉後讓奶瓶在微波爐裡冷卻10分鐘,再帶上隔熱手套小心取出倒掉裡面的水。

放在乾淨的墊子或乾燥架上進行風乾。

注意事項:

對健康寶寶來說,不用每次用完都對奶瓶和餐具進行消毒,大概2~3天一次就行。

對早產兒、月子裡的寶寶或者抵抗力差的寶寶,每次使用餐具和奶瓶前,徹底清洗、消毒還是很有必要的。

紫外線消毒

紫外線能夠破壞微生物體內的DNA和RNA,達到殺死微生物的效果。

但由於紫外線容易被阻擋,所以在消毒時一定要注意奶瓶的擺放,保證紫外線直接照射到需要消毒的表面,如果被遮擋,就無法起到消毒的作用。

注意事項:

家長需要注意,紫外線可能會引起矽膠材質的奶瓶加速老化,因此,最好不要放入矽膠材質的奶瓶。

小編提醒

很多家長可能考慮是否需要買專用消毒櫃,其實它的原理上也是模擬清洗、高溫殺菌和烘乾的過程。因此,如果家裡經濟條件允許的話,是可以購買使用的,但從性價比來說,用上訴方法就足夠了。

現在,相信各位家長對於清洗、消毒餐具以及奶瓶,已經心中有數了。那麼,接下來就要好好清潔和消毒餐具、奶瓶哦,才能保證不讓寶寶病從口入。

最後,如果覺得有用,就快分享出去吧,筆芯。

相關焦點

  • 開水燙餐具是真的有用嗎?《人民日報》:有!有心理作用!
    前幾日,《人民日報》發布了一條新聞,其題名為「【提醒】開水燙餐具真能消毒嗎?不燙有多髒?終於知道答案」,主要講述了就餐前使用開水燙餐具是不能真正滅菌,以及餐具表層殘留病菌和危害,進一步講明了餐具消毒的重要性!
  • 開水燙洗餐具可以真的消毒嗎?
    說到講衛生、愛乾淨這事兒,相信大家都有這麼個習慣,外出就餐時常常用開水將餐具燙洗一遍,那麼開水燙洗餐具可以真的消毒嗎?答案:不能!但是小編推薦這麼做,雖說不能達到消毒的目的,至少這樣可以再次清潔一下咱們的餐具,至少可以去除洗滌劑殘留嘛!畢竟時不時地爆出餐具不合格的消息。首先科普一下,什麼是消毒?
  • 燙了個「寂寞」?開水燙筷子能殺菌嗎?
    很多人餐前都習慣用開水燙一下筷子以達到殺菌作用那麼,用開水燙筷子真的能達到消毒作用嗎?可能讓你大吃一驚↓ ↓ ↓ 用開水燙筷子基本沒用既然開水不能消毒那麼,我們要如何給餐具除菌呢
  • 奶瓶用開水燙一下就能消毒乾淨?小心坑娃,消毒奶瓶用這2種方法
    婆婆經常拿開水燙奶瓶消毒,沒想到變成了坑娃:閨蜜曉曉有個4月齡的女兒,由於曉曉休完產假後重歸職場沒辦法哺乳,只能在公司母嬰室吸奶然後帶回去再用奶瓶喂,每回曉曉餵完都會給奶嘴、奶瓶、吸奶用具消毒。前陣子曉曉工作忙於是把給奶瓶消毒的任務交給了婆婆,並叮囑婆婆每日都要消毒。
  • 在外就餐開水燙碗筷殺菌消毒?不燙會很髒?小孩請自備專用餐具
    導讀:在外就餐開水燙碗筷殺菌消毒?不燙會很髒?小孩請自備專用餐具去外面餐廳吃飯是經常有的事,談事請客、好友聚餐、親人團聚等等,但基本上會有一個共同動作,在上菜前自己把擺放在餐桌上的碗、筷子、碟子一個也不放過,做一次「高溫」洗禮,也就是用所謂的開水燙一遍餐具,看上去很衛生很講究,但是這樣做真的有用嗎?可以殺菌、可以消毒嗎?我們來詳細分析一下。
  • 開水燙筷子能殺菌嗎?
    燙一下筷子 以達到殺菌作用 那麼,用開水燙筷子 真的能達到消毒作用嗎? 可能讓你大吃一驚 ↓ ↓ ↓  △用開水燙筷子能消毒滅菌嗎?
  • 開水燙奶瓶就能消毒?沒有你想的這麼簡單,家長們別再坑娃了!
    文\張媽編輯\張媽在生活中,有許多新手寶媽洗奶瓶的方式都是用開水隨意衝洗下,但是這樣的做法是沒有辦法把細菌都殺死的,用開水燙是根本達不到消毒的效果,細菌仍然會有殘留。眾所周知,要達到給奶瓶消毒的效果有兩個主要條件:時間要長,溫度要夠。
  • 外出就餐時,用開水燙一下餐具,真的能殺菌嗎?後悔沒早點知道
    在餐館吃飯的時候,很多人就座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可能就是用餐館裡面提供的熱水把餐具燙一下。很多人認為這樣燙一下餐具,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如果不燙,很多人心裡就會很膈應,感覺很髒很不衛生,細菌很多。那麼,用開水燙一下餐具,能不能起到消毒的作用呢?去飯店吃飯,用開水燙一下能不能起到消毒的作用?餐具到底要不要燙了再用?
  • 開水燙餐具真的能消毒嗎?答案來了,聽聽專家怎麼說!
    ,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餐具衛生檢測主要有兩個指標,分別是洗滌劑殘留和微生物指標。 檢測結果顯示,35批次餐具洗滌劑殘留和微生物兩項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安全狀況良好。 此外,油脂殘留檢測中發現,除了6批次一次性餐具外,其餘29批次餐飲店自洗和集中消毒餐具均檢出了油脂殘留。
  • 開水燙餐具?飯菜涼了再放冰箱?好多習慣你都錯了
    比如:在外吃飯前一定要用開水燙餐具;剩飯菜一定要等放涼了再放冰箱冷藏;洗乾淨的筷子一定得是頭朝上放;鍋洗好後趕緊蓋上……這些習慣背後到底有沒有科學道理?今天就來幫大家一一弄清楚。  熱水燙餐具?  其實並不能消毒  許多人在外就餐的時候,習慣用熱茶或者熱水把碗筷都燙一遍,認為這樣可以殺菌清潔。尤其是廣東人,開水燙碗幾乎可以說是吃飯前的儀式。  的確,如果餐具沒有充分清洗和殺菌,或者清洗殺菌之後有二次汙染,那麼就有可能會存在一些致病細菌。但是殺菌消毒,並不是「燙一燙」這麼簡單。
  • 燙碗真能殺菌嗎?專家:餐具開水浸泡更有效
    &nbsp&nbsp&nbsp&nbsp出門吃飯,先燙餐具,這是大部分人的習慣,人們總會覺得燙餐具能消毒殺菌。但是燙餐具,真的有用嗎?&nbsp&nbsp&nbsp&nbsp齊魯網2月6日訊出門吃飯,先燙餐具,這是大部分人的習慣,人們總會覺得燙餐具能消毒殺菌。但是燙餐具,真的有用嗎?&nbsp&nbsp&nbsp&nbsp熱水衝碗,到底能不能把細菌衝走呢?記者就此採訪了專業人士,並進行了實驗。
  • 奶瓶用開水燙一下就算消過毒?沒有想的那麼簡單,家長別再坑娃了
    奶瓶作為寶寶「口糧」的傳遞者,寶寶自然是直接入嘴吃的,所以作為傳遞者的奶瓶,自然是要保持乾淨和衛生的。要知道寶寶的口糧裡面存有很多油脂,在常溫的狀態下,是很容易滋生細菌的,所以作為寶寶家長一定要及時為寶寶的奶瓶進行清洗和消毒。
  • 【健康生活】去餐廳吃飯您會用開水燙餐具嗎?真相很嚇人!
    通常大家外出就餐時,都會習慣性地把開水倒入碗中,清洗一遍碗筷、杯碟,才會放心使用。不瞞你說,小編也有這樣的習慣,即使是到了星級飯店,但還是像患了強迫症一樣,只有用熱水燙了碗碟才安心。 那麼,飯前用開水燙碗筷究竟能不能消毒呢?
  • 飯前燙餐具,究竟是「儀式感」還是「真科學」?
    很多人在外就餐時,都有用開水燙一燙餐具的「餐前禮儀」,在當前的疫情形勢下,大家就更加謹慎了。它在大自然中廣泛存在,極易汙染餐盤和食物。但此類細菌相對不耐熱,在70°C的環境下,15~30分鐘即可被滅活。金黃色葡萄球菌這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環境中。在適當條件下,能夠產生腸毒素引發食物中毒。在我國,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佔食源性微生物食物中毒事件的25%左右。
  • 餐前用開水燙筷子能殺菌?答案在這裡……
    餐前用開水燙筷子能殺菌? 中國食品安全唯一中央網絡媒體很多人習慣餐前用開水燙一下筷子
  • 飯前開水燙燙碗,真的就能放心吃了嗎?告訴你真相
    現在很多有健康意識的人,或者看到很多新聞報導餐館清洗餐具隨意,所以許多人在外吃飯時,都會用熱茶或熱水把餐具燙一遍,為了吃得放心。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針對這種現象,已經有記者讓專業人士做過實驗,經過對比發現,在開水淋燙後,細菌數值下降才不到3%,效果非常微弱。
  • 外出就餐,用開水燙碗有用嗎?酒店廚房為何都選擇用蒸汽消毒?
    1外出就餐,你會用開水燙碗嗎?很多人外出就餐時,都喜歡用開水燙洗餐具,希望能起到清潔殺菌的作用。但問題是:用開水燙碗,真能有效殺菌嗎?這個方法到底靠譜嗎?一般來說,100℃沸水,持續5分鐘以上,才可以殺死或滅活部分細菌和微生物類。常引起急性腹瀉的細菌有致病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霍亂弧菌、志賀氏菌、蠟樣芽孢桿菌等。這些細菌多數要經過100℃高溫作用1-3分鐘,或80℃加熱10分鐘才能死亡。3餐廳提供的熱水能殺死病菌嗎?
  • 外出就餐,你還用開水燙碗筷?真相嚇死人!
    可是,飯前用開水燙碗筷究竟能不能消毒呢?記者通過實驗有了發現。測試樣品:  某水餃店的餐具和某快捷酒店的塑膠拖鞋測試過程:  1、用ATP螢光檢測儀拭子對樣品最容易受到汙染的部位進行取樣;  4、用100℃開水對樣品進行淋燙,再用拭子對樣品同樣部位取樣;
  • 如何給寶寶的餐具消毒?
    比如我們日常習慣用開水燙一下餐具,其實頂多就是給病菌洗了個熱水澡。    那麼,真正有效的餐具清潔和消毒方法是什麼呢?  奶瓶和餐具如何清潔?  1、及時清洗  注意要用流動的清水衝洗餐具和奶瓶。  2、使用清潔工具  需要注意,奶瓶刷和奶嘴刷是專門用於奶瓶的清潔工具,最好不用來清潔其他物品。
  • 內衣褲用開水燙能殺菌嗎?這些你還在信?
    內衣褲用開水燙能殺菌嗎?不能,不僅不能殺菌,而且還會損害內衣內褲,下面來看看內衣褲怎麼消毒最好?因為內衣褲都比較容易滋生細菌,因此很多人都會比較注重這一塊的衛生,下面就來看看內衣褲用開水燙能殺菌嗎?一、內衣褲用開水燙能殺菌嗎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