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肌肉疲勞理論認為,乳酸是造成肌肉疲勞、限制運動表現的直接原因。但是隨著更多研究問世,這些關於乳酸的理論假說被推翻,人們似乎開始走向另外一種極端:乳酸和肌肉疲勞毫無關係,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乳酸?
介紹乳酸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ATP和人體供能方式這些概念。
ATP(又名三磷酸腺苷),是人體活動的能量來源。我們人體的供能方式有三種:磷酸原供能、糖酵解供能和有氧供能,雖然三種供能方式不同,產能有效程度不同,但最終目的是一樣的,就是生產ATP來為人體提供能量。
而乳酸就是從糖酵解供能方式來的,是人體供能原料-糖原燃燒不充分的代謝物。乳酸對應的英文名稱有兩個:Lactic acid或者Lactate。中文翻譯雖然一樣,實際卻是兩種不同的物質,Lactic acid是一種弱酸,能夠被人體迅速分離成氫離子。Lactic acid被分解後,剩餘的部分會和鈉離子(Na+)或鉀離子(K+)結合,形成乳酸鹽(Lactate)。
肌肉中和血液中不會存在太多的Lactic acid和Lactate,這得歸功於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這種物質,使得乳酸的含量始終保持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
乳酸是怎麼產生的?
上面講到,乳酸主要來自於糖酵解供能方式,那具體是怎麼產生的?
一般情況下,人體運動強度不大,身體通過消耗氧氣使糖原得到充分燃燒,產生大量能量,這時身體的供能方式為有氧供能。如果運動強度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大,有氧供能的效率不能滿足身體需要,身體就會轉入糖酵解供能方式,糖原燃燒不充分,只能生成少量能量 + 大量乳酸。(過程如下圖所示)
實際上,人體無時無刻都會產生乳酸,像日常走路、洗碗、搭公交等行為都會產生乳酸,之所以乳酸數量保持相對穩定,秘密就在於人體本身就有足夠的乳酸脫氫酶將其分解掉。
隨著運動強度增大,乳酸生成速度越來越快,乳酸脫氫酶數量和分解速度不足以應付,乳酸會越積越多。想要快速分解乳酸,意味著需要更多的乳酸脫氫酶,或者額外的物質來誘導身體產生更多乳酸脫氫酶。
此外,日常我們進行大量運動,如跑馬拉松,出汗較多後服用鹽丸來補充身體流失的微量元素,這也與乳酸鹽有一定的關係。乳酸鹽(Lactate)的形成會消耗大量的鈉離子(Na+)或鉀離子(K+),這時身體需要攝入鹽丸等補給品來補充相應的微量元素。
乳酸和身體疲勞有什麼關係?
在了解乳酸和疲勞的關係之前,還需要了解乳酸閾值(Lactate threshold)這個概念。人體血液裡乳酸濃度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大逐漸上升,前期處於較為平穩增長的趨勢,當到達了某個點,血乳酸濃度由原來的平穩增長變為急速增長,這個轉折點就是乳酸閾值,單位為mmol/L(毫摩爾/每升),代表身體由有氧供能為主轉入無氧供能為主。
每個人乳酸閾值都不同,總體來說專業運動員的乳酸閾值會比普通人的要高。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運動員和普通人進行同等強度的運動,運動員不會累得那麼快,能堅持更久,耐力更強,乳酸閾值的高低代表著人體清除乳酸的效率能力。
運動員主要是通過進行有效的運動訓練產生大量乳酸,提升乳酸脫氫酶清除乳酸能力。所以乳酸閾值相對高,代表清除乳酸的能力越好,人在運動後不會輕易感到疲勞。
乳酸是不是一無是處?
當然不是。乳酸雖然是無氧代謝的產物、會影響運動表現,但是如果有足夠過的乳酸脫氫酶將其進行分解,它就可以變成丙酮酸,消耗氧氣得到充分利用,重新變成供人體使用的能量。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使人體產生足夠多的乳酸脫氫酶來應對乳酸堆積過多的情況?我們從鰹魚中獲得靈感。
鰹魚是深海裡的大型洄遊魚類,巡航速度是90公裡/小時,但可以持續運動2小時,保持正常的生存狀態。
經過長時間的觀察,人們發現鰹魚之所以能保持持久的耐力,是因為它們體內含有一種豐富的物質——鰹魚蛋白肽(又稱α肽),這種物質能降低激烈活動時所產生的乳酸。
研究證明,鰹魚蛋白肽可以刺激人體合成更多乳酸脫氫酶。肌鰹強運動營養補給品的工作原理就是通過提取鰹魚中的鰹魚蛋白肽,促使人體產生更多的乳酸脫氫酶,催化血液中的乳酸轉化成丙酮酸(一種能量物質),乳酸堆積減少,使得身體疲勞感下降。
服用肌鰹強後不僅減少了你體內的乳酸堆積,還能促進乳酸轉化成能量,為你持續供能,提升你的耐力表現。
不管你是馬拉松跑者、運動員,還是體測學生,其實多多少少都會面臨乳酸堆積的情況,回想一下,運動時是不是會有出現身體疲勞的狀態?那你就可以嘗試一下肌鰹強來減少乳酸堆積,減少疲憊,提高自己的運動表現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