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葉詩文狀態存疑 深度疲勞OR肌肉慢性損傷

2021-01-08 搜狐網

    新華社巴塞隆納7月30日體育專電(記者周欣)巴塞隆納世界遊泳錦標賽女子200米個人混合泳決賽,衛冕冠軍葉詩文以2分10秒48的成績最終名列第四。中國遊泳隊前總教練陳運鵬對此進行了點評:

    200米個人混合泳是葉詩文的主項。她15歲時在上海世錦賽上獲得金牌,在倫敦奧運會上打破400米個人混合泳的世界紀錄和200米個人混合泳的奧運紀錄,奪得雙料冠軍,個人最好成績是2分07秒57。她今年的最好成績是2分09秒08,顯然她的比賽不在最佳狀態。她自己分析睡不著覺,看到匈牙利人霍蘇狀態好之後有心理壓力,而且巴塞隆納泳池的水冷,估計也代表了大多數運動員的意見。

    葉詩文的失利原因和緊張有關係,但不是主要原因。從比賽戰術來看,葉詩文依舊採用過去傳統的遊法,蝶泳仰泳跟隨,蛙泳追趕自由式衝刺反超。為了緊跟霍蘇,葉詩文的前50米蝶泳比奧運會奪冠時快了0·12秒,仰泳中慢了0·11秒,蛙泳和自由式各自慢了1·56和1·18秒(對比倫敦奧運成績)。

    葉詩文以前有身體輕、位置高、每劃效果好、衝刺能力強這四個特點。但29日的葉詩文確實是興奮不起來,體重大了,身體位置低,每劃力量明顯小,缺乏爆發力,這也從側面表明:她遭遇到的,可能並不僅僅是心理壓力問題。以下三個問題值得注意:

    第一,由於身體發育,葉詩文比奧運會後重了5公斤,這樣她的流線型阻力增大,訓練中消耗的營養物資和養分就大,這需要引起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

    第二,據說,教練徐國義在某次賽前訓練中透露:同樣的強度,葉詩文的血乳酸值上不去,以前是9點幾的,現在是5點幾。有可能是葉詩文不在乎,沒有用力遊;血乳酸值低還有可能是個人疲勞,或者肌肉慢性損傷。肌肉內部阻力增大之後,無法調動更多的運動單位,如果後面的原因就需要對症下藥。

    第三,來到倫敦之後,葉詩文說剛開始自己「睡得像豬」一樣,可能已經是深度疲勞,而人的疲勞與興奮度有直接關。

    究竟是不是如下兩個問題,特別是疲勞和身體損傷的問題,需要及時總結分析。接下來葉詩文要參加的4×200米自由式接力和400米混合泳是關鍵,尤其是接力最能說明她的情況。假如只是心理原因,就從心理學方面解決;如果是疲勞,從生理學進行恢復;而假如是肌肉僵硬甚至損傷,那麼就需要從物理學來解決,包括按摩、電針等。

    葉詩文的匈牙利對手霍蘇今年24歲,18歲時在美國的加州大學上學,師從索尼、邁盧利、北島康介以及張琳曾經短暫留學的教練戴維·薩洛。霍蘇擅長蝶泳,四種泳礀全面,沒有明顯的弱項,身體素質好,是上海世錦賽的200米混合泳銅牌和400米混合泳冠軍。未來三年,霍蘇都是小葉子的最強大對手。

    從前兩天的比賽來看,中國遊泳隊整體表現不夠搶眼,在決賽場上,中國隊隊員的身影並不多,隊員的興奮度不高。不過當今世界有一些新趨勢值得我們借鑑分析。

    首先是將陸上訓練借鑑到蛙泳訓練中。16歲的奧運冠軍梅盧提特在女子100米蛙泳半決賽中以1分04秒35打破世界紀錄。梅盧提特是立陶宛人,長期在英國學習訓練,她的教練非常重視陸上訓練,這讓她的力量素質非常好,可以輕鬆做25個引體向上,籃球也打得好。而如今的蛙泳選手,包括男子蛙泳選手,個個肌肉發達,身體素質出色,在重視陸上訓練的基礎上加入了蛙泳技術訓練。

    第二是蝶泳和自由式訓練混搭。從男女50米蝶泳來看,奪得男子50米蝶泳冠軍的巴西自由式名將小西埃洛本來就是自由式冠軍。用我們以往專項發展的思路相比,蝶泳和自由式兩個項目可以互相補充,對於自由式選手來說,練習蝶泳就是最好的專項體能訓練。而對於蝶泳運動員來說,自由式對於提高爆發力有絕對的好處。(完)2013/07/30 19:58

  此稿為新華社體育專線稿件,嚴禁轉載。

相關新聞:

·200米混葉詩文衛冕失敗僅第四 霍斯祖奪取金牌
·羅雪娟:葉詩文蛙泳有點吃力 成績遠不如半決賽
·葉詩文透露失利因緊張 賽後內疚直言對不起教練
·葉詩文"反常"表現錯過歷史時刻 輸預期沒輸未來

http://sports.sohu.com/20130730/n382964278.shtml sports.sohu.com false 新華社 http://10.1.34.41/input/text/20130730/XTYZX0031_20130730.XML report 3453 葉詩文遺憾無緣前三新華社巴塞隆納7月30日體育專電(記者周欣)巴塞隆納世界遊泳錦標賽女子200米個人混合泳決賽,衛冕冠軍葉詩文以2分10秒48的成績最終名列第四

相關焦點

  • 睡多久都疲勞?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
    別拿疲勞不當回事(健康關注)現在「累」「困」「沒勁兒」已成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口頭禪。原來「累了」「困了」睡一覺就又生龍活虎了,但現在情況好像有些不同,一個勁兒地睡,但好像很難解乏;一個勁兒地吃,好像吃啥都一個味;有些人的工作生活也進入了惡性循環的狀態。專家提醒,疲勞常常短暫而無恙,但有時也會因纏綿而致肌體功能損害。
  • 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 5個飲食錦囊抗疲勞
    很多人認為,工作太忙太累,只要多休息、睡久一點就恢復。事實上,疲勞經日積月累會形成「慢性疲勞症候群」,不但無法藉著睡眠消除,身體或精神上的勞動也會加速虛弱、肌肉疼痛、記憶力受損、注意力減退、睡眠障礙的速度。   營養師表示,慢性疲勞症候群與發炎體質有關,建議平時多運動,且多攝取5大類食物,可幫助消除疲勞。
  • "累"出來的慢性疲勞病
    過去,大家總以為「累」是一種心理作用,近來有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經常感到疲勞、無精打採,可能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群。疲勞不是病,正常人都會偶爾感到疲勞,但慢性疲勞是一種病態,不能等閒視之。   慢性疲勞症候群是一般人很容易忽略的現代文明病,它的明顯症狀是長期嗜睡、肌肉酸痛無力、關節疼痛等;而罹患原因和工作緊張、壓力及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有關。
  • 專家:如何防治健康「殺手」慢性疲勞症候群
    中新網5月10日電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慢性疲勞症候群
  • 科普:慢性疲勞綜合症
    2015年5月18日訊/生物谷BIOON/--一項新的研究可能發現了,慢性疲勞綜合症/肌痛性腦脊髓炎(CFS/ME)的潛在病因。Griffith大學神經免疫和新疾病國家中心(NCNED),它是Queensland新Menzies健康研究所的一部分,這裡的研究人員們發現,一些重要的因子可能引起了慢性疲勞綜合症的病理症狀。這項研究發現了一些重要受體的遺傳改變,導致了這種疾病的發展,這些受體與免疫和細胞功能有關聯。
  • 對抗慢性疲勞 吃對食物讓你元氣滿滿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和競爭激烈,使人們長期處於體力和心理的超負荷運行狀態。工作時間延長、睡眠時間減少、飲食不規律,常常使人感到身心疲憊,長此以往,慢性疲勞就容易出現。除了常常感覺疲勞虛弱外,有慢性疲勞的人還可出現頭痛、肌肉關節痛、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亞健康問題。  疲勞不適持續6個月 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專家表示,臨床上診斷「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指標有二。
  • 葉詩文狀態糟糕難反彈 顆粒無收零獎牌尬尷收場
    網易體育8月5日報導:世錦賽女子400米混合泳,奧運冠軍葉詩文的糟糕狀態,沒有絲毫改觀,最終只獲得第七
  • 慢性疲勞是隱形殺手
    慢性疲勞是隱形殺手 2014-08-29 16:16:1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馬君豪   根據在一項「慢性疲勞症候群」有關症狀的調查中,出現疲勞乏力者高達100%,腰酸背痛佔54%,精力下降佔52%。
  • 論神經肌肉系統與前交叉韌帶損傷
    他認為這3種神經肌肉控制不均衡特徵對於ACL損傷有直接的影響,它們包括:韌帶受力過大、大腿前後肌肉力量不平衡和雙腿力量不均衡。 以下其它3個方面的因素會影響膝關節的神經肌肉控制,進而影響ACL損傷機率,它們是: 運動中關節位置和活動度 核心穩定性 神經肌肉疲勞 1、運動中關節位置和活動度
  • 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上身!
    近年來上班族以及學生時常整天久坐不動,彎腰縮胸面對計算機屏幕,導致胸腔肌肉疲乏,橫膈膜無力,出現呼吸短促或是呼吸過淺等症狀,也因此造成了空氣無法深入到達肺葉底部。時間累積久了,錯誤的換氣習慣會讓氧氣警能進入肺部的1/3,引發胸悶、頭腦昏沉、想睡覺、情緒低落等後遺症。
  • 網友助葉詩文逆襲質疑 有種興奮劑叫一氧化二氫
    ——南京體育學院運動健康科學系主任、運動生理學教授孫飆發表觀點,他的一個理由就是,女性體內的肌肉比重低於男性,而脂肪比重高於男性,爆發力雖居於劣勢,但在耐力運動中,脂肪能提供更多能量,還會增加浮力  網友幫逆襲  #國外媒體查到葉詩文作弊的證據#據網友爆:葉詩文的教練終於承認,曾給她服用一種叫做一氧化二氫的液體,來為她補充能量
  • 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健康日曆
    一旦患上這種疾病,會產生疲勞、無力、易怒、記憶力下降等一系列症狀。 那什麼是慢性疲勞症候群?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慢性疲勞症候群?如何預防——即日常如何緩解疲勞呢? 什麼是慢性疲勞症候群?
  • 運動堅持不下去了,不是你懶,是它的錯——運動性疲勞
    疲勞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現象。它可能是慢性的,也可能是急性的。1.慢性疲勞慢性疲勞綜合症(CFS)即肌痛性腦髓炎,是一種最為流行的多症狀長期病症。這種疲勞至少持續六個月。研究人員注意到造成慢性疲勞綜合症的病因十分複雜,是由多種機制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其影響因素可能包括:病毒性疾病、睡眠障礙、免疫系統功能障礙、過度的精神壓力和長期的過度工作等。
  • 童年創傷易致成年慢性疲勞
    美國《普通精神病學文獻》(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1月5日刊登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童年時受到創傷,包括性虐待、情感虐待及忽視的成年人患慢性疲勞症候群(CFS)的風險比正常人高6倍
  • 體育專家解讀健身誤區之一:運動負荷與恢復問題
    人體在安靜狀態下的肌肉、韌帶和內臟器官的工作狀態與運動時狀態存在較大差距,例如,未充分熱身前韌帶的延展性比充分熱身後低10~30%,在未熱身的情況下突然進行加速或變向動作,則可能發生韌帶拉傷。因此,建議在打球之前,應先進行10分鐘以上較高強度的熱身,達到微微出汗、身體發熱後再進行羽毛球運動。  2.身體力量素質較差。
  • 儀器「測」疲勞 有望治未病
    ●文/圖 南方日報記者 宋芾慢性疲勞易被誤診疲勞是人的一種主觀感受,事實上,人體不論做什麼,只要時間夠長,大腦皮質就會由興奮狀態轉入抑制狀態,從而感到疲勞。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年輕人高強度的工作背後,伴隨而來的還有睡眠不足、焦慮、三餐不定時、營養單一、缺少運動等。許多人在經過夜晚休息後,白天身體仍感到疲乏無力。
  • 慢性腰肌勞損,可不僅僅是老年人的專屬病,年輕人也需要引起注意
    01什麼是慢性腰肌勞損?從基本的知識開始,避免走進疾病知識點盲區1、慢性腰肌勞損的概述慢性腰肌勞損是由腰部肌肉長時間疲勞損傷而引起無菌性炎症導致疼痛、活動受限等臨床表現。它的病因可以追溯到以下因素,如:姿勢不佳、腰背部肌肉筋膜拉傷、因長時間從事彎腰和承重勞動、急性損傷後未能及時治療、先天性畸形和風寒溼侵襲。
  • 有醫說醫 | 如何處理「滑鼠手」引起的「正中神經慢性損傷症候群」?
    有醫說醫 | 如何處理「滑鼠手」引起的「正中神經慢性損傷症候群」?像小楊這樣的病人不在少數,由於這種情況多見於使用滑鼠的「右手」,人們將這種日漸普遍的現代文明病稱為「滑鼠手」,即「正中神經慢性損傷症候群」。 腕管是位於手腕處由腕骨及韌帶構成的一個隧道,其中有肌腱及正中神經通過。由於該隧道是一個密閉的空間,一旦出現壓迫、管腔變小或內容物增多等情況,便會引起管道內的壓力增高。
  • 小將陳欣怡風頭超越葉詩文:目標是下屆奧運會
    」昨晚,在本屆全運會上獨得四金的上海15歲小將陳欣怡,豪言對裡約奧運滿懷憧憬,她的風頭也一度超越了浙江小將葉詩文。  本屆全運會,陳欣怡橫空出世,摘取四金,也是獲得金牌最多的女運動員,風頭一時蓋過小葉子。 「我把葉詩文當成是我的目標,但我會繼續努力訓練,超越葉詩文。」陳欣怡說。此前,陳欣怡在200米混合泳曾經惜敗葉詩文,但15歲陳欣怡在隨後的100米自由式決賽中一戰成名,證明了自己。
  • 慢性疲勞症候群—其實你不懂我傷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慢性疲勞症候群發病率在10%~25%之間,傾向於腦力勞動者,以大中城市為主,年齡多在20~40歲之間。目前,很多學齡期孩子、家庭主婦也會出現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症狀。該病在1988年由美國疾控中心提出,以乏力、疲勞、睡眠質量差,以及一些軀體疼痛症狀為主。臨床常見患者有自卑、緊張、不滿的情緒,以及低熱、汗出、怕冷、全身酸痛、入睡困難、睡後不解疲勞等症狀。上述症狀持續6個月以上,才能診斷為慢性疲勞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