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新方法可提高細菌、病毒和真菌性腦膜炎的檢出效率

2020-12-05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王燁捷)記者日前從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獲悉,該院兒科轉化醫學研究所感染研究室莫茜教授、曹清教授領銜的感染研究團隊近日在《轉化醫學年鑑》《Annals of Translation Medicine》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首度證明:FilmArray ME Panel可以顯著提高細菌、病毒和真菌性腦膜炎的檢出效率,對臨床作出正確的診斷決策並快速開展精準抗感染治療具有重大意義。

腦膜炎和腦炎是潛在的傳染感染病突發事件, 兒童腦膜炎和腦炎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更是居高不下。然而,腦膜炎和腦炎的實驗室診斷非常複雜,它需要鑑別診斷的疾病很多,且相關臨床的症狀和體徵特異性不強。

通常情況下,臨床醫生會優先考慮宿主因素、症狀持續時間、潛在的風險因素以及實驗室檢查結果,例如使用腦脊液實驗室檢查結果結合多個微生物學檢查來排除或確定「是否感染」以及「感染的是什麼病原體」。腦脊液革蘭染色和腦脊液常規細菌培養一直是急性細菌性腦膜炎的診斷「金標準」,臨床上已經使用了近一個世紀。然而,這兩種方法的檢測靈敏度都不是很高,在臨床工作中,如果不檢測病毒,造成的漏檢有導致誤診或不合理抗生素使用的風險。因此,使用標準化的分子生物學方法來檢測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病原菌顯得尤為重要。

與培養相比,分子檢測速度更快,而且採集標本不受抗生素使用與否的影響。對於病毒性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而言,分子檢測已經成為臨床常用手段。

據悉,病毒檢測一直是國內微生物檢測的短板,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此類短板將逐漸彌補。曹清介紹,雖然FilmArray ME Panel並不能取代腦脊液常規的微生物檢測方法,但是可以作為診斷腦膜炎/腦炎的重要補充實驗,同時補充病毒學檢驗方面的空缺,「常規方法和分子生物學方法相結合,將能更好地服務於臨床工作。」

本項研究得到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的樣本支持,兩位第一作者分別為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轉化醫學研究所杜白露博士、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感染科華春珍教授。(健康中國)

相關焦點

  • ...為缺血性卒中的真菌性腦膜炎_真菌性腦膜炎_Fungal meningitis...
    JAMA Neurology:誤診為缺血性卒中的真菌性腦膜炎
  • 冉玉平教授:提高真菌性皮膚病診斷效率 確保患者接受完整治療
    螢光染色法可提高診斷效率 關於真菌性皮膚病的診斷,常規方法是皮膚真菌鏡檢:將毛髮、鱗屑或指(趾)甲的標本,加入氫氧化鉀後,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這種新方法將螢光素加到染液中,讓其可以特異性地與真菌細胞壁成分結合,然後在螢光顯微鏡下觀察,查到螢光標記的菌絲或孢子即為陽性。這一方法如同一枚戒指掉到了垃圾堆中,如果逐個翻找,效率極低,但如果利用戒指的發光特性,便可在成堆的垃圾中輕鬆找出。相比傳統真菌皮膚鏡檢,真菌螢光染色法對實驗人員的技術水準和熟練度的要求降低,人員培訓周期更短,具有簡單、快速、便捷等諸多優點。
  • JAMA新成果:指尖採血!幾分鐘診斷腦膜炎
    細菌、病毒、真菌、螺旋體、原蟲、立克次體、腫瘤與白血病等各種生物性致病因子侵犯軟腦膜和脊髓膜均可引起腦膜炎,其中細菌性腦膜炎是一種特別嚴重的疾病需及時治療,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在數小時內死亡或造成永久性的腦損傷。然而,目前明確診斷感染的唯一途徑在近100年來幾乎沒有變化,即培養觀察血液裡的細菌,這是一個需要48小時的過程。
  • 已有大量病例為何還要重建新冠病毒?
    近日,一項來自瑞士的研究使用這一工具,依靠已知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在酵母菌中快速構建出了活的新冠病毒。研究人員認為,快速構建出活的新冠病毒,可以成為向衛生部門和實驗室提供傳染性病毒毒株的替代方法,從而爭取時間對疫情暴發做出快速反應。該研究中所用的反向遺傳學技術是什麼?在生物科技領域有哪些應用?這種重建病毒的最新研究如何改變對疫苗研發的認識?
  • 既然有感染者病例,科學家們為何還要構建活的新冠病毒?
    ◎ 科技日報記者 謝開飛 通訊員 歐陽桂蓮在現代遺傳學中,反向遺傳學被認為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徹底改變了人們對病毒發病機制和疫苗開發的認識。近日,一項研究使用了反向遺傳學方法,依靠已知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在酵母菌中快速構建出了活的新冠病毒。
  • 基因編輯細菌-效率提高20倍的新技術
    基因編輯細菌 Red/ET重組系統是微生物基因編輯最經典的方法,可以實現對DNA分子的敲除、點突變、敲入等多種修飾。該技術已被廣泛地用於基因組DNA,如細菌人工染色體、大腸桿菌染色體等的遺傳修飾研究以及基因工程藥物的研究和開發中。
  • 新技術可提高用細菌合成藥物的效率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細菌可以被用於合成新型藥物和燃料等,就像一個生物工廠。英國科學家設計出一套用於細菌內部的控制系統,能實現資源的動態分配,提高生產效率,原理與工業上常用的自動控制系統相似。為了讓細菌細胞生產人類所需的化合物,要給它們植入特定的「生產線」。而外來的「生產線」會與細菌本身競爭一些重要的資源,因此需要對有限的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在維持細菌正常生活的基礎上儘量提高生產效率。
  • 新檢測方法或有助快速區分病毒和細菌
    有中國科學家參與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撰文稱,他們結合理論和實驗方法,開發出一種檢測傳染病DNA的策略,這一新方法可快速區分出病毒和細菌。目前,新冠肺炎大流行,各國都亟須快速而準確地檢測出傳染病。
  • 上海專家:病原宏基因組測序5天內即可鑑定新冠病毒基因
    實時螢光定量PCR(RT-PCR)和基因測序是最早用於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方法。目前,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主要是基於RT-PCR的方法,而基因測序的方法應用相對較少。那麼,基因測序作為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的兩種方法之一,其檢測原理是什麼?在新型冠狀病毒鑑定中又有何優勢與挑戰?
  • 向細菌說「NO」,做病毒終結者!飛利浦空氣淨化消毒機守護全家好空氣
    但是,當面對空氣中漂浮的細菌時,我們常常掉以輕心,沒有為自己和家人豎起一道健康呼吸的安全護城河。 「烈烈寒風起」,進入冬季後,我們身處於室內的時間大大延長。由於現代建築室內的通風環境偏弱,家庭中的室內汙染物往往要高於外界數十倍。大眾耳熟能詳的「氣溶膠」也將裹挾這些看不見的「病菌威脅」飄蕩在我們的居室中,家中的老人,尤其是兒童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襲。
  • 流感季來襲,兒科醫生最怕的不是流感病毒,而是這種難纏的細菌
    在我國,5歲以下兒童是肺炎死亡的高發人群,而肺炎鏈球菌正是我國兒童肺炎和細菌性腦膜炎的主要病原體。 為什麼肺炎鏈球菌這麼難纏?一個原因在於,肺炎鏈球菌常定殖於健康人群的鼻咽部(嗓子和鼻腔交界處),通過飛沫傳播、直接接觸或通過被呼吸道排出物新汙染的物品間接傳播,人群普遍易感。
  • 最新《兒童口罩技術規範》推薦性國標解讀來了!
    通過改良噴絲板結構設計與選用高熔指聚合物切片的方法,減小熔噴材料直徑,提高過濾效率。例如一些先進的噴絲板的噴絲孔最小直徑可達為0.10mm,孔密度超過100孔/英寸,噴絲孔的長徑比可大於35,其熔體壓力可達到10.4MPa,有助於熔噴纖維的超細化生產。
  • 研究提出快速識別病毒和細菌的新方法
    病毒感染和AMR相關的細菌感染都可以通過篩查患者樣本中的DNA來檢測。但這種方法是很具有挑戰性的,因為病毒DNA的數量很少,而且檢測環境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其他的非病毒DNA。所以提高當前測試方法的靈敏度,以及設計出簡單可靠的檢測目標DNA的方案是目前的迫切需求。通常,標準的方法是設計分子探針,它能與病毒DNA緊密地結合,但不能與非病毒DNA牢固結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與合作者,通過使用計算機模擬展示了如何更好地做到這一點。
  • 經常頭痛,有可能是患上了腦膜炎,大腦是人體的主幹器官,需重視
    人們最易在患感冒時被病菌傳染,因為鼻炎使細菌進入顱內變得極為容易。2、結核性腦膜炎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腦膜非化膿性炎症。近年來,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病率及死亡率都有增高趨勢。早期診斷和治療可提高療效,減少死亡率。3、病毒性腦膜炎系多種病毒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的感染。
  • 研究利用臨床宏基因組測序診斷腦膜炎和腦炎
    研究利用臨床宏基因組測序診斷腦膜炎和腦炎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19 12:57:30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Charles Y. Chiu小組研究了利用臨床宏基因組測序診斷腦膜炎和腦炎。
  • Cell子刊:這種專吃細菌的病毒,有望治療兒童發育遲緩
    噬菌體的種類極其豐富,是病毒中最為普遍和分布最廣的群體,並且有著嚴格的宿主特異性,通常存在於一些充滿細菌群落的地方,如泥土、動物的腸道等。宏基因組學和人類腸道微生物基因組計劃使我們意識到腸道共生菌群對人類的健康、體質甚至生活習慣有著重要影響。那麼,噬菌體作為腸道共生菌群的「天敵」,是否也會深刻影響著我們呢?
  • 新型血液測試快速診斷細菌病毒 可少吃消炎藥
    該方法促使醫生使用恰當的藥物當醫生們需要確定導致病人出現感染的是何種病原體,並決定採取哪種治療手段時,他們常常會面臨很多困難。要確定致病病原體的種類,如果使用傳統的檢測方法,需要花幾天的時間——這些方法通常都是從病人那裡採樣,然後在實驗室對這些致病病原體進行培養。
  • 一種新方法可大幅提高太陽能電池效率
    實習生  郭子朔據美國科學促進會科技新聞共享平臺7月25日報導,一個集合法國、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材料科學家的國際團隊發現一種方法,使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得以大幅提高。這項發表在《材料化學學報A》上的最新研究表明,有機分子的有序結構可被應用於生產太陽能。
  • 花季少女長期熬夜看書突發腦膜炎!這種病目前正高發
    「 引發腦膜炎的三大原因,是感染、腫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陸正齊介紹,在抵抗力低下時,一場感冒也有可能讓病毒突破血腦屏障,進入大腦誘發腦膜炎。專家介紹,醫學上有面部「危險三角區」,因為這個區域的靜脈血是可以直接回流到腦部的,有的人在「危險三角區」擠痘痘,細菌感染後通過靜脈血的回流進入了腦部引發腦膜炎。因此,在面部「危險三角區」的痘痘千萬不要亂擠,面部其他地方的痘痘也不建議擠。
  • 國際權威雜誌《Blood》在線刊登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李本尚、李彥欣...
    國際權威雜誌《Blood》在線刊登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李本尚、李彥欣團隊關於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發生… 2020-09-15 10: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