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檢測方法或有助快速區分病毒和細菌

2020-12-03 央廣網

有中國科學家參與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撰文稱,他們結合理論和實驗方法,開發出一種檢測傳染病DNA的策略,這一新方法可快速區分出病毒和細菌。

目前,新冠肺炎大流行,各國都亟須快速而準確地檢測出傳染病。更重要的是,需要精確區分冠狀病毒感染等病毒感染和與抗生素耐藥性相關的細菌感染。研究人員通常使用與目標基因組選擇性結合的互補序列來檢測這一點——通過靶向病原體唯一的單個長DNA序列來完成。

英國劍橋大學官網在近日的報導中指出,研究人員認為,通過同時靶向多個較短序列,可實現更高選擇性,這些較短序列在目標病原體中出現的頻率高於患者樣本中可能存在的其他生物體DNA的出現頻率。

研究合作者、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埃裡卡·埃澤爾教授說:「我們基於真實細菌和病毒DNA序列開展大量數值計算表明,新方法應顯著優於目前方法。儘管與單個較長序列相比,單個較短序列與標靶DNA的結合更弱,但多種結合強度的增加比短序列數量的線性增加快得多。」

研究人員指出,在設計分子探針時,與其設計與目標DNA某一位置牢固結合的分子探針,還不如設計多個與目標DNA弱結合的分子探針。目前,這樣相對較短的探針序列可以使用標準流程製作完成,用戶可在線訂購此類序列。

當然,研究人員目前僅藉助計算機模擬測試了這一方法,他們計劃接下來對真實的病毒和細菌DNA混合物開展實驗,以驗證其效率。

該研究負責人、愛丁堡大學的羅莎琳德·艾倫教授說:「我們需要開展實驗來測試這種方法在實踐中的效果,這是一項令人振奮的工作,因為我們現在迫切需要快速而可靠的疾病檢測方法,尤其是在那些衛生基礎設施薄弱的國家。」

相關焦點

  • 研究提出快速識別病毒和細菌的新方法
    病毒感染和AMR相關的細菌感染都可以通過篩查患者樣本中的DNA來檢測。但這種方法是很具有挑戰性的,因為病毒DNA的數量很少,而且檢測環境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其他的非病毒DNA。所以提高當前測試方法的靈敏度,以及設計出簡單可靠的檢測目標DNA的方案是目前的迫切需求。通常,標準的方法是設計分子探針,它能與病毒DNA緊密地結合,但不能與非病毒DNA牢固結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與合作者,通過使用計算機模擬展示了如何更好地做到這一點。
  • 快速檢測新冠病毒,有哪些新科技
    中國為什麼能快速檢測新冠病毒?作為生物檢測技術的研究者,筆者希望藉此機會跟大家探討一下,如何診斷一個新發病原體,如何快速檢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需要多久1月9日,本次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的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能否快速,準確地檢測到它,成為防控的關鍵。在特異性的診斷方法出現之前,只能根據患者體徵找到一些疑似病例。很不幸的是,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症狀上特異性不強。
  • 新方法利用唾液快速檢測愛滋病病毒感染
    新華社華盛頓1月22日電(記者周舟 林小春)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檢測愛滋病病毒感染的新方法,有望通過唾液快速、準確地檢測感染。由於感染初期血液中的抗體數量較多,最常見的愛滋病病毒感染檢測方法是檢測血液樣本中的病毒抗體,而非病毒本身。
  • 幾分鐘內快速檢測!新方法或能讓新冠病毒檢測提速
    DNA納米技術和生物電子學的結合。近日,英國利茲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檢測疾病單個生物標記分子的系統,可以在幾分鐘內快速診斷疾病。目前該系統已經被用於檢測與囊性纖維化有關的蛋白質,雖然目前還處於初期階段,但從理論上講,這種方法可以加速新冠病毒的檢測並提供準確的結果。
  • 牛津大學研發出新型診斷測試方法,5分鐘即可檢測新冠病毒
    牛津大學的檢測方法比PCR更快,並能區分病毒類型,研究人員將為此成立一家附屬公司。據麥姆斯諮詢報導,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物理系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極其快速的診斷測試方案,可以在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內檢測和識別病毒。
  • 1小時內快速鑑別,聖湘生物已研發出新冠變異病毒核酸檢測試劑_周刊...
    據聖湘生物方面透露,該試劑可以實現1小時內鑑別區分新突變毒株B.1.1.7和非突變毒株。聖湘生物已經上市的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已可覆蓋B.1.1.7突變毒株檢測。當前,B.1.1.7突變病毒株鑑別主要依靠測序技術,檢測周期較長,不利於輸入病例的快速防控管理,急需快速精準的檢測方案迅速地進行流行病學追蹤和防控。據聖湘生物方面透露,該試劑可以實現1小時內鑑別區分新突變毒株B.1.1.7和非突變毒株。聖湘生物已經上市的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已可覆蓋B.1.1.7突變毒株檢測。
  •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新方法可提高細菌、病毒和真菌性腦膜炎的檢出效率
    、病毒和真菌性腦膜炎的檢出效率,對臨床作出正確的診斷決策並快速開展精準抗感染治療具有重大意義。腦膜炎和腦炎是潛在的傳染感染病突發事件, 兒童腦膜炎和腦炎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更是居高不下。然而,腦膜炎和腦炎的實驗室診斷非常複雜,它需要鑑別診斷的疾病很多,且相關臨床的症狀和體徵特異性不強。
  • 鍾南山:已開發快速檢測試紙、恆溫擴增晶片兩個新方法!助力診斷和...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 者丨施詩編 輯丨張涵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旗下的「華山感染」公眾號攜手《醫道》、《醫界》舉辦的首屆新冠肺炎多學科線上論壇「走出至暗時刻」於3月7日落幕。
  • 新一代MALDI-TOF MS,實現從細菌到病毒的一網打盡
    可是,病毒沒有核糖體蛋白呀,它的主要組成成分是核酸(DNA/RNA),看起來MALDI-TOF MS好像沒法像檢測細菌一樣檢測病毒。最近,在臨床病毒學中已經報導了基於多重PCR和MALDI-TOF MS的檢測方法,該方法被證明是用於高通量診斷或基因分型應用的有前景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三個步驟:目標核酸的多重PCR擴增、質量探針的單鹼基延伸和產物的質譜鑑定。目前該方法已成功應用於各種病毒感染的診斷,如口蹄疫、皰疹病毒感染、乳頭狀瘤病毒感染和冠狀病毒感染。
  • 1小時內快速鑑別,聖湘生物已研發出新冠變異病毒核酸檢測試劑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郭志強)日前,記者從核酸試劑生產龍頭聖湘生物(688289.SH)獲悉,公司已研發出快速新冠突變病毒鑑別檢測試劑盒,可用於鑑別B.1.1.7新冠病毒株。當前,B.1.1.7突變病毒株鑑別主要依靠測序技術,檢測周期較長,不利於輸入病例的快速防控管理,急需快速精準的檢測方案迅速地進行流行病學追蹤和防控。據聖湘生物方面透露,該試劑可以實現1小時內鑑別區分新突變毒株B.1.1.7和非突變毒株。聖湘生物已經上市的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已可覆蓋B.1.1.7突變毒株檢測。
  • 韓國批准新檢測方法 可對同一樣本進行新冠病毒及流感檢測
    中國日報網11月4日電(高琳琳)據美聯社4日報導,韓國衛生部官員批准了一種新的檢測方法,能夠對同一樣本進行新冠病毒和季節性流感檢測。隨著流感季節的到來,該方法將有助於避免醫院出現混亂狀況。目前,韓國正在極力遏制新冠病毒的傳播。
  • 科普:病毒大搜捕——新冠病毒與核酸檢測
    電子顯微鏡樣本的準備非常繁瑣的,而且檢測的成本也非常高,還需要現在實驗室專門去培養一管新冠病毒,再把它放到電子顯微鏡下觀察,這樣才比較靠譜,不像今天用核酸檢測就可以快速而便宜地發現病毒。他們相當於有重型武器,可以殺滅一些病毒和細菌。
  • 新型血液測試快速診斷細菌病毒 可少吃消炎藥
    該方法促使醫生使用恰當的藥物當醫生們需要確定導致病人出現感染的是何種病原體,並決定採取哪種治療手段時,他們常常會面臨很多困難。要確定致病病原體的種類,如果使用傳統的檢測方法,需要花幾天的時間——這些方法通常都是從病人那裡採樣,然後在實驗室對這些致病病原體進行培養。
  • 廢水檢測有助早發現新冠病毒
    據新華社坎培拉12月11日電 (記者嶽東興 白旭)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10日發布公報說,他們與昆士蘭大學科研人員開展的新研究表明,廢水檢測可在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現症狀幾周前就發現社區中存在的新冠病毒
  • 西媒解析新冠病毒檢測方法原理
    參考消息網3月26日報導西媒稱,目前有兩種新型冠狀病毒檢測方法,一種是快速檢測,另一種是PCR檢測。兩種方法雖然截然不同,但目的相同。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3月25日報導,PCR(聚合酶鏈反應)檢測法可用於檢測病原體或微生物的遺傳物質片段。和大規模傳染病導致的公共衛生危機一樣,在這場新冠病毒疫情中,這種檢測方法從一開始就被用來檢測一個人是否被感染。報導稱,PCR技術在醫院、研究中心和大學的微生物實驗室中很常見,其理論基礎是聚合酶的熱穩定性特徵。
  • 新冠變異?別怕!聖湘生物成功研發快速鑑別檢測試劑
    目前境外輸入病例成為我國疫情防控的重點,近期散點疫情源頭均指向境外人和物的輸入,加上B.1.1.7突變病毒株的出現,其傳播力和危害性更大,目前主要依靠測序技術進行B.1.1.7突變病毒株鑑別,檢測周期較長,不利於輸入病例的快速防控管理,急需快速精準的檢測方案迅速地進行流行病學追蹤和防控!
  • 鍾南山院士指導研發快速檢測試劑盒,病毒快速檢測技術了解一下
    IgM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採用了一種病毒快速檢測技術。這種檢測方法對操作要求較高,不適合基層衛生院,同時由於新冠病毒變異性強,導致檢測結果可能會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據央視新聞消息,2月14日,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對外透露,近日,在鍾南山院士的指導下,實驗室聯合多家研究機構,最新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IgM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並已在實驗室和臨床完成初步評價。
  • ACS AMI新突破:新設備能快速檢測血液中的有害細菌
    2020年4月12日訊 /生物谷BIOON /——工程師們已經發明了一種可以快速檢測血液中有害細菌的微型設備,這使得衛生保健專業人員能夠查明潛在致命感染的原因,並用藥物與之對抗。這項由羅格斯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的合作研究發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雜誌上。
  • 澳研究所開發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方法 助民眾儘快復工
    中新網8月27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近日,澳大利亞墨爾本Burnet研究所正在開發一項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方法,該方法可以揭示被檢測者是否已經感染新冠病毒或已經痊癒,此檢測方法或能使人們儘快重返工作崗位。此前安德森曾做出類似的研究,開發了一種檢測愛滋病患者免疫細胞的實驗。報導稱,維多利亞州政府已在該項目中投資了100萬澳元,但是類似的測試也引起了爭議。獨立研究表明,這種檢測並不準確,無法診斷出新冠病毒。報導指出,該計劃的宣傳材料並未說明該機構的具體研究工作如何執行。
  • 觀點集萃| 美國微生物學院院士湯一葦談新冠病毒床旁快速檢測方法
    近日,第十四屆中澳醫院論壇在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舉行,美國微生物學院院士湯一葦教授受邀出席大會,介紹了新冠病毒快速檢測的方法。     美國微生物學院院士湯一葦教授  他演講的題目是《新冠病毒床旁快速檢測的方法》,分享了針對新冠病毒等危險病原體的床旁快速檢測的一些方法,詳細介紹了樣本採集、轉移、檢測以及檢測結果判定、解釋等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