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左)與小哲展示他們的植物標本。
栽種在「荒石公園」的雞蛋花,屬陽性樹種,喜歡春天溼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
狐尾天門冬,別名狐尾武竹,原產南非的著名切葉植物。特別喜歡春天的陽光,被兩個小夥作為觀葉花卉栽培於院落。
製作植物標本。
製作植物標本。
等待裝裱的標本。
小哲在研究植物標本。
3月28日的成都,天朗氣清,透過玻璃天窗,陽光灑向小院裡的每一株植物。內堂,數百幅玻璃木框裝裱的植物標本掛滿牆面,進門的每個人都被吸引:枯葉、枝丫、樹皮、種子、鳥窩、石頭、蝸牛殼……全是大自然中平常的東西,用心組合在一起,居然無比好看。
熊坤和張哲劍尤其喜愛陽光燦爛的日子,熊坤把會見客人的桌臺特意安排在向陽的牆角,張哲劍則把正在繪製的畫板挪到落地窗旁。
與自然極儘可能地親近,是熊坤和張哲劍的快樂,他們用植物標本、植物繪畫和植物盆栽,把「大自然」裝裱起來,變成觸手可及的美好。
8年來,他們把春天「收藏」起來,製作的植物標本不斷流向全國各地。
兩個少年的「伯牙絕弦」
黑框眼鏡,T恤衫,牛仔褲,同是「85後」的熊坤和張哲劍,依然是學生氣質,再配上大圍裙,兩個男人更加和善可親。
「可以叫我小熊,叫他小哲。」熊坤竹清松瘦的外形,言語彬彬有禮又不失大方利落。平日裡,張哲劍總願意把說話的時間留給熊坤,他覺得這是夥伴更擅長的。
重慶人小熊和來自四川西昌的小哲,擁有相似的成長經歷,有相同的興趣愛好。「從小就喜歡畫畫,喜歡自然。重慶山多,小哲的家鄉是大涼山,也是山多。」
18歲時,兩個熱愛畫畫的少年終於有了交集。那一年,備戰高考的小熊和小哲立志要考進藝術類高校,在藝考集訓班時相識,很快成為朋友。
第二年應考時,小哲遇到了意外,兩人約定好一起去讀的大學失之交臂。「打擊很大,已經買好書本準備復讀了。」回想那次失利,小哲仍有心結沒解開。相比之下,小熊可以毫無遺憾,他比錄取線高出近100分。
要和小哲分道揚鑣?人生路上知音難求,在升學和夥伴之間,小熊偏向後者。那一刻,小熊並沒有想起伯牙絕弦的故事,但已經暗下俞伯牙摔琴時的決絕—放棄更好的機會,和小哲去錄取分數低一點的大學。
小哲是堅決不同意的,小熊拿出了軟磨硬泡的功夫,一邊勸說開解小哲,一邊哄父母。最後,雙方竟然妥協了,小熊和小哲到了成都某所藝術院校,就讀展示設計專業。
和大部分學子一樣,他們度過了四年中規中矩的大學生活,加入畢業大軍的求職中。小哲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會展公司,上班的第一天他辭職了,「看著碩大的辦公室裡,電腦一排排的樣子,我覺得特別壓抑。」15天後,在某奢侈品門店上班的小熊也辭職了,「那是我上班的第1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