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序周報 · 科研篇:中國科學家解開男性精子異常不育症的基因謎團

2021-02-15 測序中國

從D-box突變到精子異常的發展途徑

最後,研究人員想有沒有什麼辦法能阻止這一「悲劇」的發生呢?於是他們嘗試了將能和Miwi蛋白結合的,RNF8上的一段RNF8-N肽用載體轉進了小鼠體內。結果顯示,RNF8-N肽順利地與精子中「滯留」的Miwi蛋白結合,而其餘的RNF8就「逃過一劫」,像正常發育時一樣進入了精子細胞核中,由此產生的精子形態恢復了正常,而且研究人員還觀察到了它們能正常地「遊動」。也就是說,這種方法「拯救」了無精症小鼠! 

總的來說,這項研究為我們揭示了由Piwi基因突變到精子異常型不育的「蝴蝶效應」,而且還驗證了一種「幹預手段」,儘管這一手段還只是在小鼠體內適用。我們也希望研究能早日進入臨床,造福廣大有困擾的夫妻!

參考文獻:

[1] Gou L.T, et, al. Ubiquitination-Deficient Mutations in Human Piwi Cause Male Infertility by Impairing Histone-to-Protamine Exchange during Spermiogenesis. Cell. DOI: http://dx.doi.org/10.1016/j.cell.2017.04.034

[2] Lin H, Spradling AC (1997). "A novel group of pumilio mutations affects the asymmetric division of germline stem cells in the Drosophila ovary". Development. 124(12): 2463–2476.

[3] Cox DN, Chao A, Lin H (2000). "piwi encodes a nucleoplasmic factor whose activity modulates the number and division rate of germline stem cells". Development.127 (3): 503–14.

[4] Aravin A, Gaidatzis D, Pfeffer S, et al. A novel class of small RNAs bind to MILI protein in mouse testes[J]. Nature, 2006, 442(7099): 203-207.

[5] Zhao S, Gou L T, Zhang M, et al. piRNA-triggered MIWI ubiquitination and removal by APC/C in late spermatogenesis[J]. Developmental cell, 2013, 24(1): 13-25.

[6] Glotzer M, Murray A W, Kirschner M W. Cyclin is degraded by the ubiquitin pathway[J]. Nature, 1991, 349(6305): 132.

[7] Yanagimachi R. Male gamete contributions to the embryo[J].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2005, 1061(1): 203-207.

[8] Lu L Y, Wu J, Ye L, et al. RNF8-dependent histone modifications regulate nucleosome removal during spermatogenesis[J]. Developmental cell, 2010, 18(3): 371-384.

相關焦點

  • 男性不育的遺傳學病因——不得不重視的基因突變
    據統計,不育症困擾著全球範圍內約20%的育齡夫婦,其中男性因素約佔一半。男性不育嚴重影響社會和諧、人口質量、家庭幸福和個人身心健康。但是,目前男性不育的致病機理尚不清楚,許多遺傳因素(常染色體異常、Y染色體微缺失和基因突變等)與非遺傳因素(高溫、輻射、藥物等)均可致病。
  • 科學家發現男性精子鞭毛形態異常及男性不育相關基因突變
    精子缺陷是男性不育的直接原因,包括精子數量減少、能動性降低和形態異常。研究表明超過80%的男性不育是由精子能動性受損引起的,而精子形態對精子移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有缺陷的精子形態涉及精子頭部、頸部、中段或尾部的多種表型。其中,精子鞭毛的多發形態異常(MMAF)包括捲曲、彎曲、不規則、短或/和缺失,以及超微結構缺陷。這些因素能導致精子形態異常和活力降低。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研究人員發現男性精子鞭毛多發形態異常相關基因突變,文章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
  • 基因突變可致精子畸形!滬科學家發現不育新病因
    原標題:上海科學家找到男性不育新病因  過去幾十年中,全球男性的生育能力都在持續下降,但導致男性不育的很多原因卻並不明了。上海科學家最近解開了其中一個謎團———中科院生化與細胞研究所劉默芳課題組與上海市計劃生育科學研究所施惠娟課題組合作,首次發現人類Piwi基因突變可導致男性不育。
  •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徐楠 : 男性不育症常見...
    什麼叫男性不育症?是指同居1年以上,沒有避孕的性生活而沒有使女性伴侶懷孕。由於男性原因造成女性不孕,一般分為原發不育和繼發不育。那麼,男性不育症有哪些表現?該怎樣預防?
  • 上海生科院等發現人Piwi基因突變致男性不育
    這項研究成果首次證明Piwi基因突變可致男性不育,並為這類不育症的早期分子診斷及臨床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方法策略。已有的研究表明,在線蟲、果蠅、斑馬魚等低等動物中敲除Piwi基因將導致雄性和雌性動物均不育,而在小鼠中敲除Piwi基因致雄性不育,但對雌性個體的生育則無明顯影響。人基因組共編碼了4個PIWI蛋白,均在睪丸組織高表達,但到目前為止,關於PIWI蛋白在人類精子發生中的功能和作用機制還未見任何報導,對Piwi基因突變在男性不育症發生中的作用也幾乎是一無所知。
  • 嚴重弱精症和完全無活動精子的原因是啥?
    今天帶來的是一例基因變異導致的精子鞭毛多發形態異常的病例分享。在正式開始之前,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個有趣的發現。人類精子是怎樣遊動的?精子的鞭毛是結構緊密功能特化的細胞器。如果鞭毛髮生形態和結構的缺陷,就會影響精子活力,導致不育。這種形態缺陷最嚴重的形式就是精子鞭毛多發形態異常。這是一種嚴重的尾部畸形,患者表現為嚴重弱精症或者無活動精子。光鏡下可以看到精子尾部短,粗,捲曲,彎折等等。
  • 男性不育的遺傳原因
    男性不育主要源於精子發生出現異常而導致的無精子症或少、弱、畸形精子症。  精子發生是系統工程   人類精子發生起始於胚胎發育早期,由如下一系列生殖細胞發育過程組成:  1.原始生殖細胞的特化、遷移、增殖及分化形成性原細胞:在人類胚胎發育早期,近端上胚層體細胞在周邊細胞特定的信號誘導下特化形成原始生殖細胞,並向性腺遷移。
  • 我科學家揭示基因致男性不育 入選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具體如下: 人Piwi基因突變致男性不育 男性不育是當前備受關注的社會問題。Piwi基因在男性睪丸組織中呈現特異性表達,但該基因在人類精子發生及男性不育中的作用鮮為人知。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劉默芳研究組和上海市計劃生育科學研究所施惠娟研究組合作,從男性不育症患者中篩查發現了一類Piwi基因突變,並通過小鼠模型證明了此類突變導致雄性不育和揭示了此類突變導致雄性不育的分子機制,並基於此設計幹預策略,有效恢復了突變小鼠的精子活性。該研究首次證明了Piwi基因突變導致男性不育,並為此類男性不育症的精準醫療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方法策略。
  • 男性不育,有救了
    圖片來源:STEVE GSCHMEISSNER / SCIENCE PHOTO LIBRARY從睪丸中分離出精子幹細胞並在體外培養的一種可靠方法可以幫助不育男性擁有自己的遺傳後代。之前有幾個研究小組聲稱分離出了精子幹細胞,但其他研究小組未能重複這一結果。
  • Science:微管蛋白糖基化異常,男性不育的又一個潛在原因
    Science:微管蛋白糖基化異常,男性不育的又一個潛在原因 2021-01-15 13: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精子頭尾連接異常、尾巴畸形,專家發現弱畸精子症新致病基因
    那麼,男性的生育力究竟是由精子的哪些指標決定的呢?張鋒教授指出,精子頭部、尾部以及頭尾連接處的異常都會影響精子的遊動能力,進而有可能導致男性不育。比如,在臨床中有一種弱畸精子症,它的臨床表現為精子尾部形態異常,精子運動能力下降。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基因突變是弱畸精子症的主要病因之一。
  • 精子不安分守己,偏要鬧基因突變
    >精子不安分守己,偏要鬧基因突變2009-06-30 10:19:26出處:太平洋親子論壇作者:佚名>  精子發生的遺傳性疾病可分兩大類,一類叫染色體非等倍體性,另一類叫基因突變。第二類還包括有三種情況,即調控精子發生的特異基因突變、調控性腺發育的基因突變和體細胞常染色體基因突變。  染色體非等倍體性是指細胞染色體數量異常、不平衡或染色體結構異常。無論是性染色體非等倍體性還是常染色體非等倍體性,均可導致生精障礙,引起男性不育症。
  • 海外試管嬰兒如何解決男性不育(Y染色體微缺失)?
    男性的精子質量不好,可能會帶來生育的困擾,研究發現,這類屬於男性因素導致的不育,有著比較大的人群。今天我們來介紹下,男性Y染色體微缺失導致的不育,能否到海外去做試管嬰兒?男性Y染色體上具有大量重複基因序列及迴文結構,在基因重組過程中,這些結構在維持Y染色體進化穩定性的同時也會使迴文結構內部基因易於丟失,繼而導致Y染色體上存在無精子因子、影響精子生成。由於基因微點過於微小,常規方法無法判斷,故稱為Y染色體微缺失。
  • HPV感染可影響男性精子質量——HPV感染影響男性生殖功能之謎
    更有意思的是HPV感染可影響精子生理參數和男性生殖健康,同時受染精子類似DNA載體可將HPV DNA傳播給囊胚細胞,進而對胚胎發育造成影響。精子活力受損及生理參數異常研究顯示HPV感染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精子活力。
  • 基因突變與精子發育存在因果關係
    由國際著名專業學術期刊Oncogne(《癌基因》)創刊人、原主編PremReddy教授主編,美國SAGE出版集團出版發行的專業學術月刊Genes and Cancer(《基因和癌症》)1月27日正式上網發行,引起科技界廣泛關注。
  • 科學家發現一種新的弱精子症發病機制
    Matzuk課題組、大阪大學Masahito Ikawa課題組等共同解析了一個精子運動調節基因TCTE1,結果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      不孕不育困擾著15%的育齡夫婦,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健康問題。在不孕不育的發病中,約有一半來自男性,其中18%的出現了精子運動障礙,被稱為弱精子症(asthenozoospermia)。
  • 西安生殖保健院崔紅解答:男性不育該怎麼辦?
    2020年12月02日 12:09:13      來源:衡陽房地產信息網    編輯:news_finance 西安生殖保健院崔紅講:男性不育症是指由於男性因素引起的不育一般把婚後同居2年以上未採取任何避孕措施而女方未懷孕,稱為不育症。
  • ...染色體,基因,小鼠,男性,不育,性別,精子 ——快科技(驅動之家旗...
    近日,據外媒報導,密西根大學醫學研究人員發表在《當代生物學》上一項新研究表明,通過研究染色體發現了能夠影響小鼠生育比例的基因,這或將對男性不育有重大影響。密西根大學的人類遺傳學系的博士生艾麗莎·克魯格(Alyssa Kruger)說:「目前已知有少數基因是導致男性不育的原因,但仍有很多未知因素。」克魯格解釋指出,性染色體是獨特的,因為它們曾經是一對相同的染色體,但它們獨立地進化出不同的基因集。通過對小鼠性染色體的檢測,他們發現了兩個最近進化的X連鎖基因家族,它們只在小鼠身上發現。有趣的是,這些基因也存在多個拷貝。
  • 【精彩回顧】陝西篇Vol.3-精原幹細胞與男性不育症治療
    【精彩回顧】陝西篇Vol.3-精原幹細胞與男性不育症治療 2020-07-09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Science:男性不育的新機制,微管蛋白糖基化可調控雄性生育能力
    研究發現,微管蛋白糖基化通過調節軸突達因蛋白運動活性來調節哺乳動物鞭毛的搏動,缺乏糖基化會導致小鼠精子活動能力紊亂和雄性不育,該發現暗示微管蛋白糖基化的紊亂可能是人類某些男性不育症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