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太空領域發生的事情讓人眼花繚亂,儘管並不總是好事。然而,即便 2020 年不會更加忙碌,依然有許多事情值得期待。全世界範圍內將會進行一系列的太空任務,涉及登月、火星探測和軌道航行。其中一部分是載人任務,而另一部分只會用到機器人。以下就是值得您在新年中關注的七大太空任務。
1 .四項火星任務,2020 年 7 月
圖 | 「火星2020」概念圖(來源:NASA)
火星探測正值一個前所未有的時期。在四個不同的任務中,新型探測器將會被送上這顆紅色行星,所有的發射任務都會在 7 月左右進行。其中規模最大的當屬美國宇航局的「火星 2020 」( Mars 2020 )探測車項目,它將會搭載一系列的先進設備,用於尋找地外生命是否曾經存在過(或許目前就已經存在)的證據。「火星 2020 」探測車同樣還能放出一個類似直升機的無人機!
中國也有自己的探測車,「火星一號」。在 90 天的任務中,它將會研究火星的地形和大氣。
歐洲航天局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將聯合發射「羅莎琳德 富蘭克林」( Rosalind Franklin )火星車,它的名字來自於發現 DNA 結構的化學家。「羅莎琳德 富蘭克林」與「火星 2020 」的任務相近,同樣會用於尋找地外生命。
最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計劃向火星發射一顆名為「希望」號的軌道探測器,以在高空位置研究火星大氣的化學成分。
2 .商業航天員首飛,第一季度
圖 |「龍」飛船概念圖(來源:SpaceX)
自 2011 年起,經過了漫長的等待之後,美國航天員終於能夠從本土啟程前往太空。未來,美國宇航局的航天員將搭乘 SpaceX 的載人「龍」飛船和波音公司的 Starliner 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
目前,兩家公司正處於安全測試以及飛行展示的最後階段,並且都希望在 2020 年的第一季度成功完成首次載人飛行任務。鑑於商業航天員項目以往的成績,其進度可能存在很大變數。
3 .「阿爾忒彌斯 1 號」任務,2020 年 11 月
圖 |探索任務 1 號(來源:NASA)
該美國宇航局項目此前被稱為「探索任務 1 」號,它將是首次使用「太空發射系統」發射的任務。全部完工後,「太空發射系統」將會成為世界上推力最大的火箭。然而,距離完工還有很長一段時間,2020 年內並不會全部實現。
「阿爾忒彌斯1號」任務是首個使用「太空發射系統」的任務(只涉及到低級階段),它將會把美國宇航局的「獵戶座」深空探測飛船在不載人的情況下送到月球。有朝一日,航天員將會搭乘「獵戶座」飛船登陸月球或者火星,他們將會在太空中航行將近三周的時間。
善意的忠告:該任務非常有可能延期到 2021 年。對於「太空發射系統」的研發來說,推遲已經是家常便飯。
4 .「嫦娥 5 」號任務,2020 年末
圖 | 月球探測器概念圖(來源 :網絡)
你沒看錯,中國在 2020 年要進行兩項太空任務。
定於 2020 年末發射的「嫦娥 5 號」是中國迄今為止最為大膽的月球探測任務。著陸器將會在月球最近一側的西邊嘗試採集近 4.5 磅的月巖以及土壤。樣本採集完成後,探測器的上升級將會返回軌道器,並將返回艙送回地球。如果該任務取得成功,那麼這將是自 1976 年前蘇聯「月球 24 號」任務以來,首次返回地球的月球樣本。
5 .全年進行的巨型衛星星座發射計劃
今年,我們將見識到眾多衛星網絡所帶來的正面的與負面的影響。SpaceX 聲稱,截止到 2020 年末,該公司將擁有一個由 720 顆星鏈衛星組成的衛星網絡,並將在下半年向客戶提供寬帶服務。
圖 | 星鏈計劃(來源:網絡)
與此同時,SpaceX 的競爭者 OneWeb 也會在一月開始自己的每月發射計劃,預計到年底該公司將發射超過 600 顆衛星。同樣, OneWeb 也希望在年底前能夠讓用戶用上自己的服務。天文學家和太空交通專家則對這些笨拙的巨型衛星星座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表示擔憂,而且反對的聲音正變得越來越大。
6 .星際飛船,時間待定
圖 |SpaceX星際飛船(來源:SpaceX)
SpaceX 在 2019 年 9 月向世人公開了其閃亮的可回收的星際宇宙飛船——星際飛船,未來它很可能會將人類送上火星。然而,首先 SpaceX 需要證明該飛船能夠被成功發射。
埃隆·馬斯克( Elon Musk )表示,他希望能夠在 2020 年對星際飛船進行高空飛行測試,並將在下一年的第二季度進行軌道飛行測試。說得好聽一些,從他所制定的時間表來看,馬斯克非常具有雄心壯志。可換句話來說,我們確實會懷疑這些計劃到底能否實現。然而,大家需要記住最重要的一點,星際飛船正在研製之中,而且以後必然會有值得大家去關注的飛行測試。
7 .「新謝潑德」號載人發射,時間待定
圖 |藍色起源火箭測試(來源:網絡)
說到像 SpaceX 、維珍銀河以及其他的太空企業,我們或許很容易忘記傑夫·貝索斯( Jeff Bezos )的藍色起源。貝索斯一直設想利用該公司的旗艦亞軌道火箭將遊客送入太空。目前,藍色起源已經成功發射「新謝潑德」號火箭 12 次。其中 6 次任務使用的是相同型號的火箭。在最近的一次發射中,火箭將載人艙送入了太空(沒有搭載航天員),整個任務儘可能地模擬了載人狀態下的飛行。
執行長鮑勃·史密斯( Bob Smith )表示,該公司計劃在 2020 年的某個時候進行載人太空飛行。與其他同行相反的是,藍色起源對於目標的截止日期有著良好的承諾記錄,因此,該項目非常值得期待。
-End-
編譯:邢哲
參考: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s/614970/the-seven-most-exciting-space-missions-of-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