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太重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很容易出現溺愛的情況,如果溺愛的程度不是很大,當孩子稍微大一點的時候,及時的糾正過來,那麼這個孩子還是可以培養好的,如果父母太過溺愛,那麼孩子長大了之後,可能後悔的就是自己的父母了。
張軍是家裡的獨子,由於就這麼一個孩子,張軍的爸媽從小就給了張軍全部的愛,生活中,張軍就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除了上學,其他時間基本上都是在享受,不是看電視就是吃零食,有的時候,媽媽好不容易清潔乾淨的地板,張軍一會功夫就把地板弄髒了。
剛開始,張軍的媽媽也沒有在意這麼多,但是,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媽媽發現自己已經管不住張軍了,尤其是張軍到了青春期的時候,居然經常偷家裡的錢,這個時候,媽媽才開始後悔,後悔在張軍小的時候,沒有及時的管教他。
很快,張軍不想讀書,就出去打工了,後來,父母傾盡了所有,給張軍介紹了一個對象,婚後,張軍的妻子和張軍一樣,什麼事情都不做,在家呆著吃父母的喝父母的,後來張軍因為想和妻子出去玩,就向自己的父母要3萬塊錢,由於父母實在是沒有錢給,張軍居然動手打了自己的母親,老母親趴在地下,欲哭無淚。
很多走上歧途的孩子,父母都有一定的責任,就是父母從小無休止的嬌慣,導致了孩子最後走上了不歸路,那麼,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是否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呢?如果自己沒有注意這幾點,很有可能就養出了白眼狼。
一、過度的「愛」
為什麼說是「過度」溺愛,因為如果讓父母做到不溺愛孩子,根本是不可能的,孩子都是從自己的肚子裡面出來的,天下也不由不疼愛自己孩子的父母。
但是,疼愛歸疼愛,如果這樣的愛過度了,那麼就是溺愛,如果父母對孩子有溺愛的行為,那麼就等於把這個孩子推進了深淵,所以,父母不要用「愛」的藉口,把一個孩子給養廢了。
二、讓孩子明白父母的辛苦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過得開心快樂,但是這樣的期望並不能在小的時候就給予孩子,有的父母為了能讓孩子舒服一點,自己就包攬了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孩子基本就等於喪失了動手能力,這樣對孩子真的好嗎?答案無疑是否定的。
所以,在適當的時候,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辛苦,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讓孩子同情自己,只是為了讓孩子知道,任何結果,但是需要自己付出努力的,這樣孩子將來長大了之後,才會是一個感恩的人。
三、尊重他人
一個目無尊長的孩子,長大了之後,自然也是一切東西都不會放在眼裡,因此,從小教會孩子尊重他人,對孩子很重要,只要尊重了他人,孩子將來長大了之後,才會被他人尊重,走向社會之後,才會有更多成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