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月子裡出現黃疸是很正常的事,萍媽的兩個孩子月子裡都出現了這種情況,大寶是生理性黃疸,小寶是病理性黃疸!了解黃疸的一些知識,媽媽們才能輕鬆應對!
新生兒黃疸是什麼?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期(一般指寶寶出生28天內),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超出了人體的代謝能力,引起體內血液膽紅素水平升高,從而導致寶寶皮膚、鞏膜及其他臟器的黃染,嚴重時會傷及腦部,它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
新生兒黃疸的寶寶表現,大多皮膚及眼睛發黃,一般寶寶出生後2-5天就發病!
萍媽當時的住院醫生說最簡單的判定方法,就是用手輕輕按壓滑動寶寶皮膚,如果呈現的是黃色,則說明寶寶黃疸未降!
黃疸的種類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及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多發生在寶寶出生的2-4天裡,足月兒的血清總膽紅素水平通常不超過12.9mg/dl,且大多在2周內自行消退。這是新生兒時期最常見的一種症狀。
病理性黃疸是指寶寶血清膽紅素水平異常增高,比如出生後24小時內立即出現黃疸,或者寶寶驗血時血清膽紅素每日持續升高,黃疸持續2周以上,消退後又復發等症狀都要考慮是病理性黃疸!
而新生兒溶血症是病理性黃疸最常見問題!萍媽的經驗就是寶寶精神不好,一天到晚都在睡,不哭不鬧不吃不喝不拉,有些還會發燒嘔吐,出現這些症狀那麼寶寶出院病理性黃疸的概率就高!
如何應對寶寶黃疸
對於生理性黃疸,媽媽們只需要多觀察,給孩子多喝多排,有條件多曬太陽,有些醫生還會開些退黃疸的藥,做好這些,寶寶黃染現象很快就能褪去!
而病理性黃疸,一般醫生都會建議住院治療,照藍光,嚴重者得換血治療!正常3-5天就能出院!對於原先認為是生理性黃疸的寶寶,如果2周時間不但沒退,反而更黃,父母一定要及時送醫院。
病理性黃疸如果治療不及時,很容易因為膽紅素 進入頭部,造成寶寶膽紅素腦病,對腦部神經產 生重大損傷!
無論寶寶得的是哪種黃疸,都要聽從醫生的建議,大部分醫生還是為了孩子好!
萍媽的親身經歷
萍媽生大寶時,直到出院孩子的黃疸檢測值都不高,在醫院住了三天就回家!那時是新曆四月份,經常都是梅雨天氣,孩子曬太陽少,再加上自己母乳少,孩子喝奶粉,喝的也不多!回家一周後黃疸才慢慢反應出來!
不過一胎時沒經驗,家裡長輩說拿點藥抹抹,並給寶寶刮身體,黃疸的寶寶身上會長刺一樣的東西!於是每天給孩子抹藥,去了3次身上的刺,大概3周,寶寶黃疸徹底去除!
今年1月二寶出生,第3天新生兒醫生檢查說黃疸值偏高,孩子當天才拉一次,整天嗜睡,醫生懷疑是病理性黃疸,建議住院治療!
當時已是農曆12月24,快過年了,家裡人說醫生都是嚇人的,回家拿點藥就好了!慶幸的是老公和我都堅持讓寶寶住院,抽血化驗出來寶寶得的是新生兒溶血性黃疸!老公A型血,我是O型,寶寶得了ABO溶血症!
在醫院照了4天藍光,寶寶就出院了!當時醫生說,如果我們這個數值是第一天測的那都得換血,如果是一周後這個數值又是正常的,可是第3天這麼高,那病理性黃疸的概率是非常高的,他說回家後只會越來越高,不注意就傷及腦子!
所以萍媽認為醫生的建議還是要認真對待,不要盲目聽從親屬的意見,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自己做主!
總結
新生兒黃疸雖然是種常見的病症,可是沒有經驗的父母是分辨不出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的,此時一定要聽從醫生建議。
如果是生理性黃疸就讓寶寶多喝多排多曬太陽!病理性黃疸就住院治療。別自作聰明毀了寶寶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