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後的第三天開始出現黃疸,出院那天黃疸指數是12.8,當時對黃疸也不是太了解,只知道這個指數算很高了。婆婆擔心寶寶,找來醫生問情況 。醫生說寶寶皮膚黃的厲害,需要照藍光。那時候以為我們能看到寶寶,醫生說,我可以先出院了,寶寶要留下。因為照藍光,家屬是禁止入內的。聽到這,婆婆不同意了,這麼小的寶寶要在頭上扎針,還看不到,就這樣帶著寶寶回家了。
醫生建議要多曬太陽,可惜整個月子都沒出過太陽。不過寶寶吃奶粉,奶量都很正常,每天一到兩次大便。大概過了十天左右,寶寶皮膚就慢慢變白了。我知道我家寶寶的黃疸是生理性的,只要多吃多排,自己就會好。當然如果黃疸是病理性的,出現反覆的情況,那時候就要配合醫生治療,照藍光那就是必須的了。像我姐姐家的寶寶,出生後一周才出現黃疸,而且黃疸指數高達20,寶寶已經出院回家了可是因為黃疸又進了醫院。不過好在治療過後,黃疸開始好轉。回家的時候看寶寶,已經沒有之前的黃了!
綜合自己的經驗得出結論,黃疸其實分為兩種生理和病理性的。寶寶出現黃疸不要慌張,有的黃疸也沒必要一定需要照藍光,曬太陽。還是要讓寶寶多吃,多排。當黃疸指數持續偏高,出現反覆的情況時可考慮是病理性黃疸,這時候就要早些配合醫生治療了免得耽誤寶寶病情,因小失大!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咕咚來了099)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