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來了一位新同事,跟她聊過之後才知道她是剛生完孩子過了哺乳期出來工作的,都是當媽媽的人,自然共同語言就多一些,當然,我倆在一起聊得最多的就是孩子,她跟我說她家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全身都是黃色的,看上去很嚇人,自己看到的時候心都要揪起來了,就怕孩子是生了什麼病,結果醫生說是黃疸,過了一段時間後才慢慢消了下去,問我家孩子出生時有沒有過。
其實我家孩子出生時並沒有出現黃疸,但是我在懷孕時確實看到過關於黃疸的介紹,對黃疸有一些了解,因此在聽她在說孩子的症狀時就猜出了是常見的新生兒黃疸,沒有想像中那麼兇險。其實對於黃疸來說,很多家長都聽說過卻沒有更仔細的了解,今天我就給大家來聊一聊吧!
什麼是黃疸
黃疸是什麼呢?百度百科上對黃疸的解釋是這樣的:「黃疸歸因於血中「膽紅素」積聚過多,導致皮膚及黏膜的顏色變得偏黃」,通俗來說就是孩子的皮膚發黃。
一般剛出生的孩子皮膚是正常的膚色,有些孩子的皮膚會偏紅、偏白或者偏黃,但都是正常的範疇,而黃疸卻是非常明顯的發黃,一眼就能判斷膚色不正常。
新生兒黃疸
很多家長對於黃疸的認識只存在症狀,認為只要孩子皮膚發黃就是黃疸,但其實黃疸也分為新生兒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它們兩者的區別首先是在時間上。
新生兒黃疸出現的時間是出生後2到3天出現,新生兒黃疸除了孩子皮膚發黃外,還會伴隨著輕微的食欲不振。
新生兒黃疸是出現頻率最多的,尤其是在早產兒身上,但家長不用擔心,孩子出現新生兒黃疸只需要讓孩子多曬太陽,慢慢休養就能消退了。
病理性黃疸
而另一種病理性黃疸出現的時間是在出生後24小時內,和新生兒黃疸相比較,病理性黃疸不易消退,並且還會出現消退後反覆出現的情況。
如果剛出生的寶寶出現這種生理性黃疸需要家長稍加注意,儘可能去早些通過物理性方法消退,如果持續性無法消退的話就要考慮其他原因了,帶寶寶在醫院進行檢查,以免出現其他的問題。
黃疸的出現多數情況下是不需要進行治療的,當然,最好是準媽媽在懷孕時不要吃生冷的食物,注意飲食,避免寶寶出生時出現黃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