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13號站臺的秘密》——這樣的故事,孩子喜歡

2020-12-06 二姐育兒育己

上個禮拜,去學校開了場家長會,女兒三年級。

大部分的內容都忘了,只記得語文老師再三強調,「一定要讓孩子多多課外閱讀呀!」,相當語重心長。

說起閱讀,似乎很多孩子不喜歡,但要說聽故事,沒有不喜歡的。尤其是那些能滿足孩子想像力、好奇心的故事,最受歡迎。

比如《13號站臺的秘密》這本,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的伊娃.伊博森,講的是一個營救王子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一個神秘的海島上,那個海島本來是跟大陸連在一起的,只是隨著時間推移,慢慢與大陸分開了,成為一個獨立漂浮在海面上的島。

這個海島比較特別,上面住著各種各樣的生物,有人、食人魔、龍、美人魚、女妖、巨怪……

大家彼此和諧相處,見怪不怪,看到美人魚時只會說一句「早上好」。

海島上有兩種比較特別的生物,需要單獨介紹介紹。

一種是「哈比」,她們很兇、很醜、很臭,她們的頭、手、身體都是人的樣子,但有雙布滿鱗片的長腿和一雙大翅膀,她們人手一隻化妝包,這個化妝包可了不得,據說只需一滴香水,就能把整支軍隊燻得踉蹌後退。

另一種是「霧寶寶」,它們可是名副其實的萌物,你看,它們小小軟軟的,通體雪白,眼睛又黑又大,水汪汪,鼻子涼涼的,長滿了鬍鬚,它們特別喜歡音樂,一聽音樂就會「啊,啊,啊……」口吐白霧,白霧聞起來就像清晨和溼草地的氣味。

海島上有國王和王后,他們是真正高貴的人類,從不貪婪,不愛穿金戴銀,勇敢公正,把自己視為人民的僕從,國王和王后住在海邊一座周圍滿是瑪瑙貝、日夜能聽到海浪的低矮房子裡。

島上不用錢,所有東西都是交換或者贈送得來的。

海島上的生物把陸地上稱為「上面的世界」,因為離開大陸太久,儼然是兩個不同的世界了,但好在兩個世界還有交集,通過一個叫「岡浦」的地方,每隔9年,岡浦會開放9天,一秒都不會多,岡浦就在國王十字車站13號站臺下面。

交代完故事背景,該主角登場了。

海島的王后生了一個王子,在王子三個月大時,三個胞胎保姆帶著王子來到上面的世界,結果王子被「卓託太太」偷走了,卓託太太把王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並給他取名為「雷蒙德.亨廷登.卓託」

當保姆們發現王子被偷時,岡浦的門已經關上了,下一次開啟要等到9年後,國王和王后傷心欲絕,三個保姆為了懲罰自己,住進了黑暗潮溼的山洞,每天哀嚎痛哭,不允許自己過得舒服,睡在尖利的石頭上,不能刷牙洗澡,只能吃烤焦的麵包,把腳泡在冰水裡凍成青紫色,不能照太陽。

9年過去了,終於到了岡浦再次開放的日子,國王和王后選了一支救援隊去營救王子,救援隊有三個人,一位智慧的男巫,一位善良的精靈,一位強壯的巨人。

有個叫奧吉的小女巫也想去營救王子,她說自己非去不可,還說自己能知道王子的感受,以及會送一個禮物給王子,於是國王答應了。

四個人來到了「上面的世界」,可是營救過程卻一波三折。

先是發現這個叫雷蒙德的王子已經被卓託太太寵壞了,肥胖愚蠢又自私,他只對電子遊戲和金幣感興趣,反倒是卓託太太家的僕人——勇敢、熱心、聰明、善良,救援隊裡的每個人都喜歡本,多麼希望本就是王子呀,而本也一直在幫助救援隊一起營救雷蒙德。

為了吸引雷蒙德主動來岡浦,救援隊為他組織了一場盛大的魔法秀,雷蒙德對魔法是不感興趣的,還好,巫師可以變出金子這點吸引了他,才答應去海島,只是他不知道海島根本用不到金子。

可是,第二天雷蒙德爽約了。

因為他不小心說漏了嘴,卓託太太帶著雷蒙德躲起來了,躲到一個戒備森嚴的酒店裡,並僱了兩個保鏢24小時看護。

救援隊花了幾天時間,找到了雷蒙德,並想出了一個特別棒的營救計劃,可是在馬上就要營救成功時,意外又來了。

眼看著,9天時間只剩最後幾小時了,國王不得不派出兇狠的哈比來執行任務,哈比們很給力,直接把雷蒙德裝進麻袋,拎回了岡浦。

可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雷蒙德竟然不是王子,原來他是卓託太太的親兒子,而僕人本才是真正的王子,那麼,後來王子有沒有回來呢?

以上是我看完《13號站臺的秘密》後,跟女兒複述的大概內容,她聽了不過癮,要我一字不漏再念一遍,雖然女兒自己能看懂,但她更喜歡臨睡前,一邊挨著媽媽,一邊愜意的聽故事,多享受。

在逐字逐句朗讀的過程中,對這本書的魅力有了更多的了解,明白此書為何特別吸引孩子,我總結了下,主要有以下這五點原因:

1、有很多有趣可愛的生物

這些奇幻生物,能滿足小讀者們爆棚的好奇心,而且它們一點都不可怕,相反,很可愛,就連兇狠的哈比也不例外,她們其實是海島警察,專門去嚇那些最壞的壞蛋。

還有鬼魂們,也很友好,他們平時比較害羞,但如果需要,隨時會伸出援手,就像王子被卓託太太偷走這件事,也是多虧了鬼魂來海島通風報信。

2、講故事的方式很巧妙

不停設懸念,讓人只想一口氣看完,好奇心這玩意真是奇妙,只要勾起了它,會讓孩子立刻化成成小書迷。

在奧吉要求加入救援隊時,說會送一個禮物給王子,但沒有說是什麼,接下來的章節裡又幾次側面提到奧吉的禮物,神神秘秘,讓人心裡痒痒的,恨不得一目十行,快快知道禮物到底是什麼。

3、幽默方式很貼合孩子的喜好

尤其適合低年級孩子的胃口,類似漫畫式的幽默。

比如描述男巫的這句,

「巫師用繩子把喇叭狀的助聽器掛在脖子上,這跟繩子跟他用來掛眼鏡的繩子纏在一起,所以任務還沒開始,他就一副快要被勒死的模樣。」

還有這句,描述雷蒙德胖的,卓託太太剛把手放在他肚子上,「手指立馬陷在肉裡不見了。」

4、沒有難懂的概念

或者說善於使用孩子能理解的句子來表達概念。

如描述卓託太太非常富有時,是這樣寫的,

「她有十一件冬季大衣和五條鑽石項鍊,連浴室的龍頭都是金子做的。夫婦倆有三輛汽車和七部手機,卓託先生一不小心就會坐到其中一個手機上。」

這樣精確、生活化的文字,會讓孩子覺得很親切易懂。

5、富有哲理

如這幾句

「沒有什麼比知道自己讓父母失望更糟糕的事了。」「孩子若舉止不佳,幾乎都應該怪罪教養之人。」「成天跟孩子們在一起的人,沒有一個會情緒低落。」

類似的小句子,書裡還有很多,且總是以猝不及防的方式出現。

除了以上5點,也可以感受到,作者試圖通過這本小說來傳達一些價值觀。

對人性裡貪婪、自私的批判,和對善良的肯定。

書裡卓託太太一家是貪婪、自私的代名詞,作者沒有直接說他們如何自私貪婪,而是把態度藏在細節裡,比如這句,「房子的磚牆上安了三個黃色膿包似的防盜報警器」。

至於善良,我是作者最想表達的。

最開始奧吉知道自己沒被選入救援隊時,她是這樣抱怨的,

「我有智慧呀,我的代數又拿了第一,我也很強壯啊,能把巨石扔到安克雷奇灣。至於善良,真不明白這項或許很危險的任務,跟善良有什麼關係。」

奧吉質疑善良在救援任務中的意義,如同我們會質疑善良在生活中的意義?

事實證明,這次救援任務最後能圓滿成功,靠的就是善良的力量。

救援隊去找王子時,第一眼看到的是本,他們都喜歡本,本也喜歡救援隊裡的每個人。當知道救援隊不是來找他時,他失望,也嫉妒,嫉妒雷蒙德什麼都有,有數不清的玩具、衣服,還有寵愛,就連這幾個有趣的客人也是為他而來,而自己只有每天的辛苦勞作。

雖然內心痛苦不堪,但他的內心是善良和熱情的,他依然願意幫助救援隊營救雷蒙德。

後來霧寶寶有危險時,是本第一個衝出去救它,而救援隊的其他人員,也是出於善良的本性,放下馬上就要成功的營救行動,轉而去幫本。

救霧寶寶的過程中,本頭部受傷了,血流不止,大家以為他要死了,無比傷心。在大家傷心難過時,又臭又兇的哈比們來了,她們嘲諷救援隊的無能,責怪他們為了救一個僕人而忘了王子,然後,直接飛去把雷蒙德抓回了海島,只可惜,抓錯了,雷蒙德根本不是王子。

最後,在救援隊準備返回海島時,奧吉偷偷溜出來,她已經下定決心了,既然本要陪病危的奶奶,那麼自己就留下來陪本,她覺得本雖然聰明,但太容易相信人,需要有人在身邊,替他看清事情的真相。這些想法又何嘗不是出自善良的動機呢?

正是這一系列善良的行為,讓本最終得以回到海島,回到爸爸媽媽身邊。

《13號站臺的秘密》的故事到此結束了,真是意猶未盡,特別棒!

相關焦點

  • 《13號站臺的秘密》:童話故事中的人生真相,希望成年人也懂!
    著名英國兒童作家伊娃·伊博森就創作了一本充滿童趣、想像力的作品《13號站臺的秘密》,來教會孩子們保存自己的童心、學會承擔責任、學會善於接納。整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奇幻瑰麗的魔幻童話故事,本沒有什麼說教,但卻用幽默、風趣、好玩的語調和故事情節,讓人讀到些關於生命、生活的思考。
  • 哈利·波特在9站臺乘車去魔法學校,而小王子卻在13號站臺丟失
    —伊娃·伊博森《13號站臺的秘密》英國女作家J.K.羅琳的魔幻系列小說《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哈利·波特是在倫敦的國王十字火車站,乘車去了霍格沃茲魔法學校,哈利·波特乘車的站臺是9站臺。而作家伊娃·伊博森的一部作品中也出現了一個13號站臺,這本書叫做《13號站臺的秘密》,講述了,海島王室三保姆帶著三個月的小王子穿過岡浦來到倫敦,不幸的是,小王子被一個叫拉瑞納·卓託的女人偷走了,九年後,國王派人齊心合力救出王子,卻發現王子脾氣古怪,背信棄義,原來他不是王子,真正的王子是心懷善良的僕人本。
  • 《十三號站臺的秘密》:一個奇幻瑰麗的世界,一顆天真無邪的童心
    《十三號站臺的秘密》是孩子最近在讀的一本兒童幻想文學作品,作者塑造了一個類似於「世外桃源」一般的小島,其中充斥著各種超自然的力量與非現實的因素,但卻活靈活現,引人入勝,於「潤物細無聲」中對善良、對互助等各種品行進行了讚美,寓教於樂。
  • |軒轅書評《三體秘密》1
    今天要為你評論的一本書是《三體秘密》。這本書非常地有意思,不管你讀沒讀過三體,我覺得這本書都可以拿來看一看。如果你是個三體粉,那就更應該把這本書當作必讀書目來看了。我們製作了三期關於《三體秘密》的書評,今天是第一期。
  • 書評|《陽光姐姐小書房 成長寫作系列》:快樂閱讀,開心寫作
    我喜歡閱讀和寫作,業餘時間樂此不疲地看書、寫書評,從不覺得辛苦,但很多人覺得這是苦差事,可能這就是興趣的重要性吧。書評寫了一年多,這當中不斷有人問我寫作的問題,林林總總,不一而足,有些是他們自己寫作時遇到的,有些是孩子寫作時碰到的。
  • 如何寫書評?
    評估、意見(這是書評中最重要的部分) 你喜歡嗎?為什麼? 不喜歡嗎?為什麼? 你會多讀這位作者的作品嗎?為什麼或者為什麼不? 你會鼓勵其他人讀這本書嗎?為什麼或者為什麼不?
  • 貓海盜3:豆瓣8.9分的童話故事,揭露的真相,孩子喜歡、大人深思
    「貓海盜」系列童話故事書,是俄羅斯最會講故事的童書作家阿尼婭·阿瑪索娃和 「插畫界的詹姆斯·邦德」維克多·扎帕連科,共同創作的系列圖書。這套書絕不是「孩子氣」、「小兒科」的單純冒險故事,而是一套蘊含深刻哲理的兒童成長童話經典。6-12歲的孩子,只要一拿起,就放不下。
  • 《三體》書評,一段橫跨四百年的科幻史詩故事
    《三體》書評,一段橫跨四百年的科幻史詩故事近年中國作家揚威海外,先有莫言於2012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然後又有劉慈欣憑《三體》摘下科幻小說最高榮譽的雨果大獎。《三體》的故事正是從一個發射信號開始,天真大意地暴露了地球的位置,招來四光年外三體文明入侵地球。《三體》的故事最初發生在文革時期,讀者也許看不慣那個年代文學的風格,請先不要對開首幾章的文筆風格存有偏見。那段情節主要交代主角的背景,以及那個改變人類命運的廣播。
  • 故事|大棕熊的秘密(讓孩子懂得生命真是美妙)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愛讀童書媽媽小莉,ID:xiaolijianggus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愛讀童書媽媽小莉。畢業於播音專業,和三個娃一起讀了2000多本繪本。在她的公眾號裡(ID:xiaolijianggushi),每天都會更新一個故事音頻,分享育兒故事,已經吸引了百萬媽媽關注。這是一個關於新生命的誕生及偉大母愛的故事。大棕熊有一個秘密!沒有哪個動物相信她的秘密有什麼了不起——又不能吃,又不會飛,那會是什麼呢?狐狸、浣熊、貓頭鷹、小鹿,No,No,No,沒有人能猜得出這個大謎語。
  • 作家比目魚巧創作不存在的作家與「虛擬書評」
    現在我們中國人也有一位作者開始寫這種假書了,這就是今天我要跟大家介紹的這《虛擬書評》,作者是比目魚。比目魚在網上很有名的一個書評人,很多人都很喜歡看他的書評,包括我在內。事實上他文筆相當了得,所以我看到這本書翻開裡面的扉頁上,他寫的一個獻語覺得很好笑。他怎麼寫呢?他寫獻給LL,下面的一句話寫的是「現在你該相信我是個作家了吧」。
  • 訪央視春晚小品《站臺》編劇、萊陽作家黃勝
    這是2019年春晚小品《站臺》中,警察的扮演者尚大慶,對佟大為、楊紫扮演的小兩口說的心裡話,也讓千萬觀眾記住了這部搞笑但不缺淚點的文藝作品。其中,「舍小家顧大家」的愛崗敬業情懷更引起了廣大一線工作者的共鳴。優秀的文藝作品使人難忘,更是時代的真實寫照。近日,記者走近《站臺》主創編劇———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煙臺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萊陽籍作家黃勝,深入了解了創作背後的故事。
  • 上海書評︱孫珷:誰說給孩子講量子力學,一定要懂了
    寫書評往往費力不討好,所以偷懶的作者假裝讀完了書,而只談自己知道的與書本身無關的內容,用這種方法甚至可以給虛構的書寫書評;如果不幸真的讀完了書,另一種偷懶的辦法是複述原書中的內容,裝作是自己的見解和知識,這樣的書評興許還有替讀者節省精力的價值。
  • 如何通過高鐵站臺上的標誌,提前找到自己車廂號的停車位?
    如何通過高鐵站臺上的標誌,提前找到自己車廂號的停車位?高鐵站臺上都有黃色的指示線或地標牌,上面寫著高鐵列車停靠的車廂號,如果你是8號車的車票你就站在8號車廂的標誌號對應處。高鐵車廂的停車對位是非常準的,每一個標誌號會正好對準車廂門。
  • 西西,臨流招魂的候鳥|書評
    《候鳥》一開篇就借孩子氣的提問,帶出了一個別有深意的問題。也許有人附會這是隱含了對殖民主義的批判,但其實和香港知識分子乃至社會上的身份反思有關。敏感如西西這樣的本土作家,不可能迴避這個問題:香港人是怎樣的人?法國梧桐四海為家,那個時代(上世紀四十年代戰亂時代)的中國人又何嘗不是?
  • 藏在球衫裡的秘密1丨薔薇花、13號以及「兩道槓」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那些藏在球衫裡的秘密。根深蒂固的傳統英格蘭人喜歡堅持自己的傳統,對待足球也是如此,首發11人的球衣號碼往往就是1到11號。在球衣上印號碼不僅增加成本而且不美觀,基於這樣的反對意見,聯賽的管理機構駁回了編號的提議。至於英格蘭國家隊,他們第一次穿著印有號碼的球衣則是在1937年4月17日,與蘇格拉進行激烈較量的比賽上。當時的號碼是根據球員在場上的位置進行分配的:依據2-3-5的陣型,從後場到前場、從右到左,1號是守門員,2號是右後衛,最後11號則是左邊鋒。1939年6月5日,聯賽終於批准使用印有號碼的球衣。
  • 圖書館的秘密故事
    原標題:圖書館的秘密故事《秘密圖書館》【英】奧利弗·特爾 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置身於圖書館時,讀者的注意力常常會被名著或當下流行的書吸引。這正如《秘密圖書館》的作者奧利弗·特爾所言,《秘密圖書館》不想成為「影響了歷史的九十九本書清單」。相反,它是好奇心的混合物,是對一間想像中的圖書館的快速瀏覽——圖書館裡堆滿了我們熟悉或陌生的書。《秘密圖書館》試著去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因此,本書有兩個相互關聯的目標:一是揭示名著鮮為人知的一面,二是說明某些無名的書籍是如何與我們熟知的世界有著驚人的密切關係的。
  • 「地鐵之美」北京地鐵8號線火箭萬源站:站臺上看滿天星鬥
    北京地鐵8號線火箭萬源站位於北京市豐臺區南大紅門路與萬源南路交叉口,出於對距離站點附近的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及其位於萬源地區的考慮,將兩地名合二為一即火箭萬源站。火箭萬源站為地下雙層車站,採用整體式站廳,島式站臺,站臺寬度為12m。
  • 飢餓站臺:層層監獄,層層都是人性……
    最近,有一部西班牙小眾電影非常火爆,雖然,成本不高,場景不多,但勝在電影的概念新奇與寓意生動,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它就是——《飢餓站臺》《飢餓站臺》是一部格倫和巴哈拉特一路打敗了很多反抗的人,但也受了重傷,在他們下降到333層時,發現了一個孩子,小孩很餓,於是,他們把奶凍給了孩子吃,影片為開放式結局,結局中,巴哈拉特因重傷而死,格倫帶著孩子下降至底層,走進了黑暗,而孩子則跟隨懸浮臺上升……
  • 武漢地鐵1號線、19號線有新變化
    武漢地鐵1號線、19號線有新變化) 網友汪先生近日欣喜地發現,地鐵1號線漢西一路站站臺裝上了不鏽鋼防護欄杆。他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上建議,讓護欄成為地鐵1號線全線的標配。
  • 新書速遞|《水庫13》:以極簡之筆捕捉複雜世事的微妙閃光
    《水庫13》是麥格雷戈沉寂七年後交出的第四部長篇小說,為他贏得英國圖書獎、Costa文學獎、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獎(Goldsmiths Prize)等多個英國國內的重要文學獎項,併入圍布克獎長名單、國際都柏林文學獎短名單,橫掃《科克斯書評》《洛杉磯書評》《衛報》《金融時報》《泰晤士報文學副刊》、巴諾書店、亞馬遜圖書等年度好書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