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禮拜,去學校開了場家長會,女兒三年級。
大部分的內容都忘了,只記得語文老師再三強調,「一定要讓孩子多多課外閱讀呀!」,相當語重心長。
說起閱讀,似乎很多孩子不喜歡,但要說聽故事,沒有不喜歡的。尤其是那些能滿足孩子想像力、好奇心的故事,最受歡迎。
比如《13號站臺的秘密》這本,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的伊娃.伊博森,講的是一個營救王子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一個神秘的海島上,那個海島本來是跟大陸連在一起的,只是隨著時間推移,慢慢與大陸分開了,成為一個獨立漂浮在海面上的島。
這個海島比較特別,上面住著各種各樣的生物,有人、食人魔、龍、美人魚、女妖、巨怪……
大家彼此和諧相處,見怪不怪,看到美人魚時只會說一句「早上好」。
海島上有兩種比較特別的生物,需要單獨介紹介紹。
一種是「哈比」,她們很兇、很醜、很臭,她們的頭、手、身體都是人的樣子,但有雙布滿鱗片的長腿和一雙大翅膀,她們人手一隻化妝包,這個化妝包可了不得,據說只需一滴香水,就能把整支軍隊燻得踉蹌後退。
另一種是「霧寶寶」,它們可是名副其實的萌物,你看,它們小小軟軟的,通體雪白,眼睛又黑又大,水汪汪,鼻子涼涼的,長滿了鬍鬚,它們特別喜歡音樂,一聽音樂就會「啊,啊,啊……」口吐白霧,白霧聞起來就像清晨和溼草地的氣味。
海島上有國王和王后,他們是真正高貴的人類,從不貪婪,不愛穿金戴銀,勇敢公正,把自己視為人民的僕從,國王和王后住在海邊一座周圍滿是瑪瑙貝、日夜能聽到海浪的低矮房子裡。
島上不用錢,所有東西都是交換或者贈送得來的。
海島上的生物把陸地上稱為「上面的世界」,因為離開大陸太久,儼然是兩個不同的世界了,但好在兩個世界還有交集,通過一個叫「岡浦」的地方,每隔9年,岡浦會開放9天,一秒都不會多,岡浦就在國王十字車站13號站臺下面。
交代完故事背景,該主角登場了。
海島的王后生了一個王子,在王子三個月大時,三個胞胎保姆帶著王子來到上面的世界,結果王子被「卓託太太」偷走了,卓託太太把王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並給他取名為「雷蒙德.亨廷登.卓託」。
當保姆們發現王子被偷時,岡浦的門已經關上了,下一次開啟要等到9年後,國王和王后傷心欲絕,三個保姆為了懲罰自己,住進了黑暗潮溼的山洞,每天哀嚎痛哭,不允許自己過得舒服,睡在尖利的石頭上,不能刷牙洗澡,只能吃烤焦的麵包,把腳泡在冰水裡凍成青紫色,不能照太陽。
9年過去了,終於到了岡浦再次開放的日子,國王和王后選了一支救援隊去營救王子,救援隊有三個人,一位智慧的男巫,一位善良的精靈,一位強壯的巨人。
有個叫奧吉的小女巫也想去營救王子,她說自己非去不可,還說自己能知道王子的感受,以及會送一個禮物給王子,於是國王答應了。
四個人來到了「上面的世界」,可是營救過程卻一波三折。
先是發現這個叫雷蒙德的王子已經被卓託太太寵壞了,肥胖愚蠢又自私,他只對電子遊戲和金幣感興趣,反倒是卓託太太家的僕人——本,勇敢、熱心、聰明、善良,救援隊裡的每個人都喜歡本,多麼希望本就是王子呀,而本也一直在幫助救援隊一起營救雷蒙德。
為了吸引雷蒙德主動來岡浦,救援隊為他組織了一場盛大的魔法秀,雷蒙德對魔法是不感興趣的,還好,巫師可以變出金子這點吸引了他,才答應去海島,只是他不知道海島根本用不到金子。
可是,第二天雷蒙德爽約了。
因為他不小心說漏了嘴,卓託太太帶著雷蒙德躲起來了,躲到一個戒備森嚴的酒店裡,並僱了兩個保鏢24小時看護。
救援隊花了幾天時間,找到了雷蒙德,並想出了一個特別棒的營救計劃,可是在馬上就要營救成功時,意外又來了。
眼看著,9天時間只剩最後幾小時了,國王不得不派出兇狠的哈比來執行任務,哈比們很給力,直接把雷蒙德裝進麻袋,拎回了岡浦。
可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雷蒙德竟然不是王子,原來他是卓託太太的親兒子,而僕人本才是真正的王子,那麼,後來王子有沒有回來呢?
以上是我看完《13號站臺的秘密》後,跟女兒複述的大概內容,她聽了不過癮,要我一字不漏再念一遍,雖然女兒自己能看懂,但她更喜歡臨睡前,一邊挨著媽媽,一邊愜意的聽故事,多享受。
在逐字逐句朗讀的過程中,對這本書的魅力有了更多的了解,明白此書為何特別吸引孩子,我總結了下,主要有以下這五點原因:
1、有很多有趣可愛的生物
這些奇幻生物,能滿足小讀者們爆棚的好奇心,而且它們一點都不可怕,相反,很可愛,就連兇狠的哈比也不例外,她們其實是海島警察,專門去嚇那些最壞的壞蛋。
還有鬼魂們,也很友好,他們平時比較害羞,但如果需要,隨時會伸出援手,就像王子被卓託太太偷走這件事,也是多虧了鬼魂來海島通風報信。
2、講故事的方式很巧妙
不停設懸念,讓人只想一口氣看完,好奇心這玩意真是奇妙,只要勾起了它,會讓孩子立刻化成成小書迷。
在奧吉要求加入救援隊時,說會送一個禮物給王子,但沒有說是什麼,接下來的章節裡又幾次側面提到奧吉的禮物,神神秘秘,讓人心裡痒痒的,恨不得一目十行,快快知道禮物到底是什麼。
3、幽默方式很貼合孩子的喜好
尤其適合低年級孩子的胃口,類似漫畫式的幽默。
比如描述男巫的這句,
「巫師用繩子把喇叭狀的助聽器掛在脖子上,這跟繩子跟他用來掛眼鏡的繩子纏在一起,所以任務還沒開始,他就一副快要被勒死的模樣。」
還有這句,描述雷蒙德胖的,卓託太太剛把手放在他肚子上,「手指立馬陷在肉裡不見了。」
4、沒有難懂的概念
或者說善於使用孩子能理解的句子來表達概念。
如描述卓託太太非常富有時,是這樣寫的,
「她有十一件冬季大衣和五條鑽石項鍊,連浴室的龍頭都是金子做的。夫婦倆有三輛汽車和七部手機,卓託先生一不小心就會坐到其中一個手機上。」
這樣精確、生活化的文字,會讓孩子覺得很親切易懂。
5、富有哲理
如這幾句
「沒有什麼比知道自己讓父母失望更糟糕的事了。」「孩子若舉止不佳,幾乎都應該怪罪教養之人。」「成天跟孩子們在一起的人,沒有一個會情緒低落。」
類似的小句子,書裡還有很多,且總是以猝不及防的方式出現。
除了以上5點,也可以感受到,作者試圖通過這本小說來傳達一些價值觀。
對人性裡貪婪、自私的批判,和對善良的肯定。
書裡卓託太太一家是貪婪、自私的代名詞,作者沒有直接說他們如何自私貪婪,而是把態度藏在細節裡,比如這句,「房子的磚牆上安了三個黃色膿包似的防盜報警器」。
至於善良,我猜是作者最想表達的。
最開始奧吉知道自己沒被選入救援隊時,她是這樣抱怨的,
「我有智慧呀,我的代數又拿了第一,我也很強壯啊,能把巨石扔到安克雷奇灣。至於善良,真不明白這項或許很危險的任務,跟善良有什麼關係。」
奧吉質疑善良在救援任務中的意義,如同我們會質疑善良在生活中的意義?
事實證明,這次救援任務最後能圓滿成功,靠的就是善良的力量。
救援隊去找王子時,第一眼看到的是本,他們都喜歡本,本也喜歡救援隊裡的每個人。當知道救援隊不是來找他時,他失望,也嫉妒,嫉妒雷蒙德什麼都有,有數不清的玩具、衣服,還有寵愛,就連這幾個有趣的客人也是為他而來,而自己只有每天的辛苦勞作。
雖然內心痛苦不堪,但他的內心是善良和熱情的,他依然願意幫助救援隊營救雷蒙德。
後來霧寶寶有危險時,是本第一個衝出去救它,而救援隊的其他人員,也是出於善良的本性,放下馬上就要成功的營救行動,轉而去幫本。
救霧寶寶的過程中,本頭部受傷了,血流不止,大家以為他要死了,無比傷心。在大家傷心難過時,又臭又兇的哈比們來了,她們嘲諷救援隊的無能,責怪他們為了救一個僕人而忘了王子,然後,直接飛去把雷蒙德抓回了海島,只可惜,抓錯了,雷蒙德根本不是王子。
最後,在救援隊準備返回海島時,奧吉偷偷溜出來,她已經下定決心了,既然本要陪病危的奶奶,那麼自己就留下來陪本,她覺得本雖然聰明,但太容易相信人,需要有人在身邊,替他看清事情的真相。這些想法又何嘗不是出自善良的動機呢?
正是這一系列善良的行為,讓本最終得以回到海島,回到爸爸媽媽身邊。
《13號站臺的秘密》的故事到此結束了,真是意猶未盡,特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