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模式丨以試點建設為契機 打造醫聯體醫共體共振

2021-01-15 網易

2021-01-10 10:38:36 來源: 南澳海岸

舉報

  

  2019年8月,南澳被列入國家第一批緊密型醫共體試點縣。試點開展以來,南澳縣高位推動,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夯實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人才引進力度,深耕細作打造醫聯體醫共體同頻共振的南澳模式,醫療環境得到了大幅改善。

  

  全方位推進醫共體建設

  2020年3月20日,南澳縣醫共體總醫院正式揭牌成立,全面啟動緊密型醫共體建設。

  以「三醫聯動」為抓手,推進以南澳縣人民醫院為核心,以鎮衛生院為基礎,以村衛生站為落腳點,整合醫療衛生資源,實行行政、人員、財務、質量、藥械、信息系統六個方面統一管理,形成服務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管理共同體,有效實現「縣級強、鎮級活、村級穩」的三級醫療網絡。

  

  2

  高質量推進資源配置

  醫聯體建設以來,汕頭市中心醫院每年派出20多名專家和技術骨幹進駐南澳縣人民醫院,充分依託三甲醫院先進的管理理念、模式及經驗,高標準、嚴要求建立完善醫院內部管理制度。建成新住院大樓、新門診綜合樓、120急救指揮中心等基建設施,完成64排128層螺旋CT、1.5T核磁共振等大型設備和第一期信息化平臺配置。通過各級資金投入,全面打造「醫聯體-醫共體」共振模式。

  目前,全新建成的獨立成區發熱門診、標準化PCR檢測實驗室、CT檢驗車已投入使用,醫療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3

  高水平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一是下沉優質醫療技術力量

  通過市幫扶縣,縣幫扶鎮,提升基層醫療水平。2020年共招錄8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急需緊缺人才和6名全科特崗醫生全部下層基層衛生院。成立了後宅、雲澳、深澳、青澳4支醫療幫扶團隊,指定縣醫院各臨床科室分別派遣專科醫生進駐各衛生院。

  二是實施雙向轉診

  通過醫共體多級的轉診,實現鎮縣市醫院的實時對接,急病轉診的老大難問題得到有效地解決。2019年全年共救治30名急性心梗患者,搶救成功率達到96%以上,其中有一例心肌梗塞病人通過醫共體內部的轉診,創造了DBT時間13分鐘的紀錄。

  三是 做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利用醫共體的組織結構打通居民數據,共享分級診療的數據,組建27個多方參與的家庭醫生團隊,推進健康卡和家庭醫生服務卡製作。四是推動信息一體化。實現縣醫院與鎮衛生院藥品統一採購配送,醫療廢棄物統一處置管理。加速推進醫共體信息一體化建設,配套完成縣醫院及鎮衛生院的遠程會診中心,實現全面對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社會辦醫加入醫聯體,或將提升非公醫療行業社會信任度
    2019年8月13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關於印發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19〕646號,在各地推薦的基礎上,結合醫療資源需求與布局等因素,確定了118個城市醫聯體建設試點城市,其中四川成都、浙江杭州、安徽六安、河南鄭州等城市入選。
  • 政府定調醫聯體 哪種模式更靠譜?
    而醫聯體建設正式上升為一項國家層面的政策是在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全面啟動多種形式的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三級公立醫院要全部參與並發揮引領作用。」雖然醫聯體在國內早已不是新鮮事物,但是在新的環境和政策下哪種醫聯體更適合自身發展,想必是每位醫療從業者都在思考的問題。那麼,遍地開花的醫聯體建設,究竟哪種模式被推崇?在發展過程中又存在哪些問題?
  • 天峨縣:醫共體健設全面鋪開
    為進一步推動天峨縣醫共體建設,加快轄區內醫療資源整合,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不斷提升基層服務能力,近日,在縣衛生健康局的牽頭下,縣婦幼保健院與更新鄉衛生院正式啟動醫共體關係。縣衛生健康局領導、更新鄉政府分管副鄉長、婦保院代表、更新鄉衛生院全體幹部職工參加啟動儀式。
  • 天津基層數字健共體,讓我們看到後疫情時代中國網際網路醫院的進階
    4月29日,天津市衛健委宣布在全市範圍內啟動基層數字健共體建設,作為目前全國唯一一個覆蓋整個省級層面的基層數字健共體改革,由天津微醫網際網路醫院牽頭、協同全市267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組建緊密型基層醫療衛生共同體。「基層數字健共體」「網際網路醫院」,讓我們看到了天津本次改革的兩個關鍵詞。
  • 河口區人民政府與東營市人民醫院緊密型醫聯體暨河口區人民醫院與孤島醫院醫共體籤約
    ,不斷優化河口區域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增強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構建雙向轉診、分級診療服務體系,11月17日上午,河口區人民政府與東營市人民醫院緊密型醫聯體暨河口區人民醫院與孤島醫院醫共體籤約儀式在孤島醫院成功舉辦。
  • 老徐評醫 | 縣域內就診率90%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標誌有三:一是中部某省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的指導意見;二是某媒體正在通過網絡舉辦醫共體建設培訓班,據說聽者甚眾;三是按照國家要求,今年是緊密型醫共體建設要出成績的年份。那麼醫共體建設是否達標,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指標就是縣域內就診率,與之相伴隨還有一個指標是縣域內基層就診率。
  • 廣東四大醫聯體類型 哪種最佳?
    點擊查看 2017年,「醫聯體」是醫改最熱詞之一。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被視作推進醫聯體建設的政策「春風」。事實上,近年來很多地方已經試點並建立了多種模式的醫聯體。
  • 我院入選全國首批「高血壓達標中心建設單位」
    」,並與胡集衛生院、肖雲衛生院、馬廟鎮衛生院等三家基層醫療機構以醫連體形式共同創建高血壓達標中心,共同打造縣鄉村一體化高血壓防控體系,努力實現高血壓患者的動態化管理。自成功入選全國首批「高血壓達標中心建設單位」後,我院更高層次多舉措、多方法使高血壓患者血壓持續改善。為了規範高血壓的診療和管理,提高高血壓達標率,在5月1日中國高血壓達標中心總部數據填報平臺開放後,以我院為牽頭醫院的醫聯體便陸續開始,持續將高血壓患者數據進行採集填寫和上報,收集患者病例信息,為其建立長期健康檔案,保障了對高血壓患者隨訪和對血壓情況進行規範有效的管理指導。
  • 國家腫瘤單病種質量控制平臺正在建設
    在今天舉行的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腫瘤專業質控中心主任赫捷表示,長期實踐證明,單病種質量控制是有效提升醫療質量的重要方法,國家腫瘤單病種質量控制平臺正在建設中,未來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腫瘤單病種質控。
  • 浙大四院醫共體打造「雲課堂」人才均質化培養 未來可期
    近日,浙大四院醫共體科教管理中心「雲課堂」正式上線。首開課程從8:30持續到20:30,浙大四院總院區神經內科主任趙國華、院感科主任袁鳳琴等七位專家通過網絡直播授課。乾貨滿滿的專業課吸引了浙大四院福田院區、廿三裡院區以及來自醫聯體單位義烏二院共840人次參與培訓,這也是浙大四院醫共體各院區醫師們,首次通過線上學習培訓的形式參與到浙大四院科教培訓課程中,有效打破了傳統課程中師生交流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約束。課程中,學員互動性強,討論氛圍濃厚,教師課堂節奏把握精準,教學形式也得到了學員的一致讚賞,學員們表示受益匪淺。
  • 區三院醫共體臨床PCR檢驗實驗室順利通過預驗收~
    區三院醫共體主任梁玲芝、總院檢驗科主任潘耀紅等陪同。   PCR實驗室的成功驗收意味著區三院醫共體檢驗科建設又跨上一個新臺階
  • 合肥積極推進智慧醫院建設 做實家庭醫生籤約服務
    積極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推進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部中心及產業園、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智慧醫院建設;做實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推進落實分級診療……作為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部中心,合肥正深入實施健康合肥建設,努力為老百姓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生命健康服務,讓每一個百姓感受到健康的美好。
  • 上下聯動 互促共贏|山一大二附院與新泰市龍廷中心衛生院醫聯體...
    ,新泰市醫政醫管科科長安軍,龍廷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劉苗苗,龍廷中心衛生院院長劉正義,以及山一大二附院醫務處、院長辦公室、社區醫療協作部等職能部門負責同志和龍廷中心衛生院全體幹部職工、各村衛生室室長共同參加揭牌儀式。
  • 海南省衛健委主任韓英偉:創新衛生領域社會治理模式,提高社會治理...
    ,以健康海南建設為總抓手,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創新衛生領域社會治理模式,提高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確保到2020年海南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為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提供強大的健康支撐。
  • 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讓百姓看病更有「醫」靠
    「醫共體的建設,可以讓醫療資源得到優化配置,讓病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更優質的醫療服務,而且還能更省錢,便捷性大大提升。」路橋區第二人民醫院普外科副主任醫師沈曉波說,「而對於我們醫生來說,可以與病人有更多的聯繫,還能接觸到本區域更多的病人,做出更有價值的治療,幫助更多的人解決更多的病痛。」
  • 以長江經濟帶建設為契機 安徽加快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
    」  我省沿江近海、居中靠東,處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要以長江(安徽)經濟帶建設為契機,積極融入國家「三大戰略」,以對外開放的主動贏得經濟發展的主動,加快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  「正確把握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係,努力將長江經濟帶打造成為有機融合的高效經濟體」  ——積極參與區域間交流與合作,謀劃推進「商路」建設,加快形成融水陸空為一體的大通道  東海之濱,江海潮湧。
  • 住建部總經濟師楊保軍:期待成都以公園城市建設為契機探索轉型模式
    而公園城市的提出,為成都的未來發展和城市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們期待成都市以此為契機」,楊保軍表示,希望成都在探索公園城市建設的契機之下,全面提高人居環境建設水平,保護自然山水,優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公共服務,保障城市安全,提升城市品質,延續城市文脈,彰顯城市特色,探索轉型模式,擦亮城市品牌,讓「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的詩意棲居環境滋養城市靈性。
  • 海口市中醫醫院與東山鎮衛生院結盟醫聯體
    海口市衛計委副主任周幹說,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海口分院與東山鎮衛生院結盟醫聯體,是海口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個舉措。他認為,大醫院與鄉鎮衛生院結盟為醫聯體,有利於優化醫療資源結構和布局,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和整體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