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黃河:兩條母親河,孕育著中華文明,生生不息
第一:黃河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發源地,也是孕育了我們千年歷史的母親河,她經歷了漫長的歲月,至今依然在發揮著作用,孕育著我們的生命和文明。「塔裡木河曾經是遠古時期黃河的上遊,而河西走廊則是古代黃河的河道」的評論,並且還是熱評,這說明很多人都對此表示認同和一定的興趣。
如果黃河真的出自塔裡木河,那塔裡木河就成了一條有故事的河流了,畢竟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孕育了古代中國文明,而塔裡木河則只是塔裡木盆地沙漠中的一條找不到海洋的,籍籍無名的內陸河。所以這種說法是行不通的。
那我國的黃河發源地在哪裡呢?首先一點,你知道是哪三江嗎?三江源地區位於青藏高原,總面積39.5萬平方公裡, 約佔青海省總面積的55%。從行政區域上來看,主要涉及青海省的玉樹、果洛、海南、黃南4個藏族自治州的16個縣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的唐古拉山鎮。發源於此的黃河是中國人的母親河,燦爛的華夏文明由此誕生。在中國神話中,青海湖是西王母的住所。《山海經》形容她:「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
黃河全長5464公裡,其長度在我國各大江河中僅此於長 江。黃河從源頭東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 西、陝西、河南、山東等九個省區,在山東省墾利縣注入渤海。俗語說:「天下黃河九曲十八灣」,這「九曲」就是唐時對貴德以上黃河段的稱呼。
寧夏河套平原千百年來依靠黃河自流灌溉,當地農民幾乎從未因農田缺水犯過愁。「無論是從水資源高效合理利用出發,還是從保持『塞上江南』綠洲生態角度考慮,寧夏河套平原都需要維持一定的水稻種植面積。
壺口瀑布是山西與陝西兩個地方共有的旅遊景區,屬於國家4A級景區,陝西人看壺口瀑布「天下黃河一壺收」,山西人看壺口瀑布「黃河之水天上來」,站位不同,風景不同,感受也就不同。九曲黃河,大國血脈。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本身就在流淌著中華民族文明傳承的「血脈」。從「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的悲壯,到黃河安瀾這一中華民族千年夢想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變成生動現實的喜悅,黃河有著講不完的故事。
第二:長江,位於青藏高原腹地唐古拉山脈的格拉丹東雪山是長江正源的發源地,長江源頭流域的冰川雪山、河流溼地以及荒漠湖泊等高寒自然景觀。長江源頭壯美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動植物種群。世界水能第一的大河,亞洲第一長河,流經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四川省,雲南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上海市共11共省市。最後流入東海,大約6300公裡。
以前的長江流域,物產漁業資源非常的豐富,可是由於近代的人們濫捕濫殺,導致長江流域漁業資源嚴重下降,有些物種還是面臨著滅種的風險。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已實現全面禁捕,長江流域「一江兩湖七河」等重點流域實行十年禁捕。
所以無論是黃河還是長江,母親河,她以那甘甜的乳汁哺育著我們,我們怎能讓她毀在我們的手上呢?保護母親河,人人有責。只要大家都能為母親河做一些有益的事情,相信明天的河水會變得更甜潤,更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