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單位GDP碳排放五年下降22%

2020-11-24 中國新聞網

  龍崗區坪地街道曾經是深圳最落後、最高碳的區域,自2012年深圳國際低碳城項目啟動以來,這裡初步走出了一條綠色化跨越式發展道路,地區生產總值從2011年的42.8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85.2億元,同時碳排放強度顯著降低。深圳國際低碳城通過持續轉型,逐步成為新興的綠色低碳發展實驗區,這正是深圳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

  「深圳努力以更少的資源能源消耗和更低的環境代價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我們試圖走出一條綠色化發展的新路徑。」深圳市市長許勤說,在綠色轉型實踐中,深圳注重規劃引領、綠化先行,在2010年率先實施低碳發展中長期10年規劃,制定了低碳城市發展的指標體系。

  深圳堅持立法先行,出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條例》、《循環經濟促進條例》,以及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碳排放管理、環境噪音等10多部法規,形成了一套促進綠色發展的法規體系。

  深圳在全國率先開展碳排放權交易,將佔深圳碳排放總量40%以上的635家企業上線交易,也將191棟建築物納入交易範圍。目前深圳的碳交易市場已經成為中國碳交易最活躍的市場,成交量累計超過364萬噸,金額突破了1.8億元,管控單位碳排放總量下降10%。

  深圳擁有全球第三大貨櫃港口和中國第四大機場,大力推廣使用港口、船舶岸電和低硫燃油,積極在機場採用光伏發電和橋載設備供電,努力減少泊岸的船舶和機場的碳排放。深圳倡導綠色出行,目前日均公交客運量超過1000萬人次,地鐵運營裡程和在建裡程達到350公裡,慢行綠道達到2400公裡。深圳還是全國新能源汽車應用規模最大的城市,累計使用新能源汽車超過1萬輛,減少年碳排放量22萬噸。

  深圳還注重開放發展、互利共贏,廣泛開展綠色低碳的國際合作。深圳參與發起設立的世界低碳城聯盟加入了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與世界銀行、R20國際區域氣候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等國際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與各國城市攜手,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事實上,低碳不僅是城市建設過程中的美麗風景線,更是深圳創新發展的新動力。深圳低碳發展的過程中,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發揮了關鍵作用。數據顯示,近5年深圳累計淘汰轉型低端的落後企業超過1.6萬家,2014年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的比重達到4%以上,PCT國際專利申請量超過了1萬件,約佔中國內地城市的一半,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了4742家,5年增長了3.5倍,生物、網際網路、新能源等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規模達到近2萬億元,目前已經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最大、聚集性最強的城市。正是創新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深圳的碳排放不斷降低,實現了經濟增長與環境改善的良性循環。

  在推動城市綠色發展中,推動綠色建築也是一種積極路徑。從2013年起,深圳率先全面實現綠色低碳標準,率先在新建建築中全面推行強制性綠色建築標準,目前綠色建築總面積超過了2100萬平方米。全市公共機構一半以上建築面積完成了EMC改造,累計超過了1200萬平方米,年節電1億千瓦時以上。

  推廣使用清潔能源也是深圳在實踐綠色低碳發展模式過程中打出的一張牌。截至去年底,深圳市內核電、氣電等清潔能源裝機佔全市電源總裝機容量比重達到85.8%,核電、氣電及外來電等清潔能源供電量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例大幅提升至88%,煤電供電量比例下降至12%。據測算,深圳市大亞灣核電基地6臺機組與同等規模的燃煤電站相比,每年可減少標煤消耗約147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619萬噸,二氧化硫約35萬噸,氮氧化物約23萬噸。

  各項低碳舉措推動著深圳的綠色文明建設持續發展。過去5年,深圳在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的同時,萬元GDP能耗、水耗累計分別下降19.5%和44.7%。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累計分別下降45.8%、37%、43.5%和23.8%。PM2.5平均濃度去年也降低了15%以上,空氣品質居我國大城市最優水平。

  深圳明確提出,到2020年萬元GDP二氧化碳排放在過去5年下降22%的基礎上再下降10%以上,清潔能源佔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60%以上,建成國家低碳發展的先進城市。「綠色低碳沒有國界,選擇綠色低碳,就是選擇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許勤說,深圳作為一座負責任的城市,將始終堅持走綠色化發展之路,不斷加強與世界各個城市務實合作,共同為應對氣候變化、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不懈的努力。

相關焦點

  • 單位GDP碳排放降六成的目標如何實現
    解讀中國2030年低碳承諾——單位GDP碳排放降六成的目標如何實現    距巴黎聯合國氣候峰會的召開還有5個月時間,剛剛從法國正式訪問歸來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氣候大會東道國發布減排計劃,向國內外宣示了中國走綠色、低碳
  • 碳排放強度處於全球先進水平!深圳發布2019年度環境狀況公報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碳排放強度(單位GDP碳排放指標)處於全球先進水平,全市碳排放強度三年累計下降10.9%。空氣品質持續向好,但揚塵汙染有所上升2019年,深圳市空氣品質持續向好,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9,連續7年排名前10,在珠三角地區排名第1。
  • 深圳碳排放履約率創新高 綠色低碳發展進入新階段
    「我們更換了節能空調,還通過電機能效改造,大幅降低了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強度。」曾鋒說。&nbsp&nbsp&nbsp&nbsp記者昨日從深圳市發改委獲悉,深圳市636家碳交易管控單位中已有635家按時足額履行了2015年度碳排放履約義務,完成率為99.84%。僅有深圳翔峰容器有限公司1家企業未按時履約。
  • 深圳人均碳排放強度低於新加坡
    原標題:打造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深圳模式」   自11月1日起,深圳輕型汽車開始執行國六標準,在全國率先對標國際最嚴格的排放標準。這是深圳為改善環境質量,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要求而推出的又一創新舉措。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
  • 碳排放交易
    中國政府的碳約束目標是: 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2016年4月22日,中國籤署《巴黎協定》,承諾將積極做好國內的溫室氣體減排工作,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展現了全球氣候治理大國的巨大決心與責任擔當。
  • 2018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
    經初步核算,2018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 0%,比2005年累計下降45 8%,相當於減排52 6億噸二氧化碳,非化石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14 3%。經初步核算,2018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比2005年累計下降45.8%,相當於減排52.6億噸二氧化碳,非化石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14.3%。「這個數字已經提前實現了2020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諾,基本扭轉了溫室氣體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趙英民強調。
  • 2018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 中國已基本扭轉溫室氣體排放...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2018年以來,中國繼續深入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適應氣候變化工作持續推進,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碳市場建設有序推進,公眾應對氣候變化意識不斷提高。
  • 中蘭環保因項目收入未確認 盈利同比下降22%
    公告顯示,報告期內,營業收入9,748.41萬元,淨利潤1,152.24萬元,相對於上年同期,營業收入下降25%,淨利潤下降22%。   新三板在線訊8月25日,中蘭環保(833418)發布2016年半年度報告。
  • 碳排放四問
    1問 從「近零」到「淨零」 如何轉身領跑 實現碳排放達峰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發展階段和現代化水平的關鍵標誌之一。一般來說,GDP的增長會產生能源消耗、排放溫室氣體,如果單位GDP產生的溫室氣體不變,那麼,GDP越高,碳排放總量就會越大。這些年,我國一直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擴大使用綠色能源,單位GDP碳排放量在不斷下降。
  • 巴黎協定明日在聯合國籤署 碳排放交易迎來重大機遇
    根據《巴黎協定》,中國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並爭取儘早達峰,單位國內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05年下降60%-65%。為實現上述承諾,大力發展節能、低碳、環保產業將成為必然選擇,我國將會加快推進碳排放定價機制,零成本排放的時代面臨終結。  有機構認為,我國在《巴黎協定》做出的減排承諾十分艱巨,協議的籤署對於我國碳排放交易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 什麼是碳排放強度?
    碳排放強度是指每單位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所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該指標主要是用來衡量一國經濟增長同碳排放量增長之間的關係,如果一國在經濟增長的同時,每單位國民生產總值所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下降,那麼說明該國就實現了一個低碳的發展模式。
  • 江蘇近4年碳排放強度下降24.5%,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標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經初步估算,2019年,全省碳排放強度比2018年下降6.0%,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十三五」前四年全省碳強度累計下降約24.5%,提前完成國家下達全省「十三五」碳強度目標;全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2%,超額完成降低3%的約束性目標,2016至2019年累計降低18.2%,提前完成國家下達全省「十三五」目標。
  • 單位GDP能耗逐年下降3.9%
    同時,《行動方案》提出了今明兩年節能減排降碳的具體目標:2014-2015年,單位GDP能耗、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逐年下降3.9%、2%、2%、2%、5%以上,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兩年分別下降4%、3.5%以上。
  • 箭在弦上:鋁行業碳排放交易
    【鋁道網】摘要:近年來,中國應對全球氣候問題成果顯著,2018年全國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5.8%,提前達到了2020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預定目標。
  • 碳核算:哪些碳排放是有成本的?
    碳核算範圍各異  碳核算根據主體不同,分為基於組織、項目、產品或服務(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核算。鑑於「組織」是碳排放和碳減排的基本單元,在碳排放總量控制的市場機制中,充分借鑑了已有的組織層面的溫室氣體核算標準。  一個組織的碳排放源通常分為三類:直接排放、能源間接排放和其他間接排放。
  • 我國2015年將實現碳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17%
    中廣網北京11月1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獲得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方案提出,到2015年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的目標。
  • 如何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記者:我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進展如何?何建坤:2011年,按照「十二五」規劃綱要關於「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要求,我國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及深圳7個省市啟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
  • 2019碳排放配額總量4.65億噸 持續貢獻廣東碳排放交易經驗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供圖  廣東碳排放交易進入第七個履約期 總體規模全國第一、全球第三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明確,到2020年,全國實現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計降低18%。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指每生產單位GDP所排放二氧化碳量與基期相比的降低比例,反映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的成效。
  • 今年廣深要減5%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
    南都訊 記者餘毅菁 今年廣深兩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各要下降5%以上!昨日,廣東省發改委發布《關於下達各地級以上市2017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目標的通知》(下稱《通知》),對全省21個市2017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提出年度下降目標,其中廣州、深圳、佛山、東莞和中山五市年度目標下降率最高,這些城市今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要達到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