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一過,節氣就有些耐不住性子,氣溫也莽莽撞撞地跟著搶跑,好幾次闖了夏季的高溫線。草一點都不穩重,呼啦就綠得看不見黃地兒。喜歡招搖的花更沉不住氣,爭奇鬥豔地開個痛快,再長兩隻眼睛都不夠使。花從低往高、從南向北開,漸漸天下地上就盛不下了。白顏色花佔了一大席,都春天了,居然招惹得到處都是雪。
梨花開得較早,這是種大美的花,能羞煞鄉氣的桃花。杏花倒蠻幹淨,和梨花一比,還是遜色不止一籌。亦步亦趨跟著開的槐花,也眨眼間滿樹的白。新近在郊外看了一種開白花的紫葉稠李,遠看一樹銀光,有些激動,近看這花,才發現跟流蘇比差了很多,沒法打動我。流蘇的那種白,讓所有的白都失卻自信。白色花草本的還有蓮和百合,只是太柔了些,潔得沒有筋骨。
泉城公園和泉水一樣,於泉城不可或缺。這個園子我四季都去,每次都有許多感慨,如果當年建成呆板的樓房,這蓬勃的生氣恐怕就會全然消散。這片地幸運,成了這個園子,成了一個能容納無數花草樹木生命的小天地。四季裡,這些生命以各種形態同造訪的各種面孔交融對話,脈脈含情,相看不厭。試想,如果沒有這片綠地,或是綠地在很多不可預知的因素中消亡,濟南情何以堪?好在它的命運註定就是綠,就是四季的繁花。
喜歡公園西部那棵長得很好看的樸樹,四仰八叉的樣子,沒有按照樸樹的本來樣子長,結果反倒成全了自己,讓規規矩矩生長的樹無地自容。這棵樸樹整個樹冠很大,旁逸斜出的枝幹撐出了一個巨大的空間,像把大大的綠傘,遮出一塊偌大的綠蔭,讓更多喜歡在樹下的人享用一份難得的清涼。
還專程去看過一種稀有的植物猥實,是和茱萸差不多的灌木,開的花像鈴鐺模樣。這屬於瀕危物種,好看不好看不打緊,關鍵是消失就成了無法挽回的遺憾。濟南東部龍洞存有罕有植物陝西莢蒾、山東栒子,都相貌平平,沒有一點姿色,看不懂的就以為是榆樹。這兩種樹連花都沒有,樸素到極點。
泉城公園最震撼的是西南角上那片流蘇,枝幹無有奇處,和柳樹樣子很接近。一開花,就和柳樹拉開了溜,婀娜的柳要相形見絀了。柳樹和流蘇,口齒不清就容易說混了,好像就是一種東西。但是柳樹到底和流蘇混不到一塊,花一開高低立判。
在很長時間裡我都沒太關注梨花,實際上我所見還是太有限了,大片的梨花根本就沒見過。今年,我終於在一處老宅裡,見到一株差不多有四十年的老梨樹,正值梨花綻放時節。那一樹的白,白得那樣潔淨,只有珍藏在土裡和梨樹的魂魄裡,這花才有讓人怦然心動的白。看著一樹梨花,心谷裡滿是雲朵。
流蘇畢竟是美到家的一種花,比梨花多了分凝重,端莊鄭重的白。人都有審讀美的能力,從幽深宮殿到民間都是。秦始皇、漢武帝的冠冕上都提溜著前後對稱的兩簾珠子,那是流蘇的一種應用。百姓痴愛得更深,早年的門帘上,還有圍巾邊沿上耷拉的那些穗頭,都是如此。一個俏俏的村姑可以穿著五顏六色的補丁衣服,可只要頭上包塊流蘇圍巾,立馬就能生動起來。寶劍尾部也常掛一流蘇,舞動起來更加空靈和飄逸。女性裙裾綴一圈流蘇,一條裙子就活起來,讓穿著者多了幾分嫵媚。流蘇花枯了也落一地,繽紛在地上很好看。
鄒城孟府有一棵較大的流蘇,三百多年了,是明末種植的。有這棵流蘇在,這片灰色的建築也就少了分死板,多了分生氣。淄川峨莊那棵流蘇輩分更高,據傳是齊桓公手植。我不懂植物,不知道樹齡是不是準確,不過峨莊這一帶的光景是真的好,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這棵流蘇開了花,整個小山莊都氤氳著流蘇香,到處是一片銀白,把周圍青山碧水的風頭全搶了。
青州的崖山也有不少流蘇,老一些的也上千年了,有一片山坡遍布流蘇,開花時節,晃得人眼暈。
峨莊每到這個季節就熱鬧起來,觀光的、寫生的人都來。我在那棵流蘇近前一戶人家,購得一本當地文學愛好者介紹當地文化的書,賣書的那個大爺並沒有以稀為貴,漫天要價。之後又在附近水庫邊吃了頓午餐,結帳時價錢公道。這個村椿芽樹很多,賣椿芽的老太太也沒有強行兜售,問了幾句便罷。此地生長如此一棵大流蘇,連世道人心都存有濃濃的古樸,這樹沒有枉長千年。
濟南別處也有星星點點的流蘇分布,千佛山東門有一片,羅袁寺山北側也有。也給幾個地方陡增一些不一樣的美,在萬紫千紅中看到流蘇,自然要刮目相看的。
植物幾乎沒有不開花的。開在低處的花,不需要抬頭看,更容易被關注。像是池塘、河湖裡的蓮還有荷花,俯首看就是;杏花、梨花平視都不需要太吃力,微微抬眼也就一覽無餘了,因為這些樹都不是太高大;流蘇長得很高,可到二十幾米,滿樹都是花,頂上衝著高空開的那些最豔,便需要仰視,抬頭久了,脖子易酸,很多人也就沒了興致。
流蘇遠看的效果不好,像是一團濃得化不開的棉花,有些稠和滯。需要到近處才能看清楚,絲絲縷縷的,修長的花瓣兒,還有那種打動你內心的白。就像高原的民歌有穿透力,有種直入心底的力量;而有的流行歌曲,則有流蘇的輕盈和搖曳的風姿。
還有一種開花的楸樹,花開在幾十米的高空,一種紫色的花,和流蘇一樣需要仰望,所以就被漠視了,不如司空見慣的花引人注目。濟南市林場外邊的那個小院子裡有一株,每年開花時,我都要站到樓頂上看幾次。泉城公園很有心,修的那條棧橋特適合看流蘇,不用抬頭和踮腳,就到了流蘇的腰部,我說那橋是賞花的一個極好創意,便利不說,這一登高,讓人環視各種花草樹木,都有了新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