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能找到軸子嗎?

2020-11-15 似雨煙墨


此次發現的軸子有可能來自太陽

一組科學家可能首次發現了軸子。軸子是一種未經確認,存在於假設中的超輕粒子,這種粒子不存在於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之中,這個模型描述了亞原子粒子的狀態。理論物理學家首次在上世紀70年代為了解決強相互作用力(這種作用力將夸克基本粒子結合起來組成質子等強子)存在的數學問題提出了軸子的存在,但是,自從軸子被提出之後,這種基本粒子成為佔據85%宇宙質量卻不會發光的暗物質的一種流行解釋。

即使如果軸子的存在被確認了,還不能完全肯定軸子能否修正強相互作用力中的不對稱性。同樣,它們也不能解釋為什麼宇宙中大部分質量的消失,東京大學物理學家Kaiser Martens說道。這些軸子,雖然看起來像是從太陽中流出來的,但是它們並不像科學家認為的「冷暗物質」一樣填補星系周圍的光環。它們是新進入太陽內部的粒子,而自從宇宙誕生的數十億年以來,大部分的冷暗物質都沒有發生任何改變。*

儘管物理學界已經收集了兩年的數據,但是還不能確定有沒有檢測到軸子。因為目前所獲得到的信號強度,與能夠讓科學界宣布發現新粒子的信號強度相比還是很微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數據也會被收集到,Martens告訴《Live Science》,能夠證明軸子存在的信號的強度消失為零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的。

但確實有似乎有一個信號在位於義大利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的XENON1T被發現,這是一個裝滿3.5噸(3.2公噸)液氙的地下避光實驗裝置。XENON1T的數據可以至少被兩個物理現象所解釋。但是,之後研究人員根據實驗數據測試了幾種理論,發現這是從太陽中流出來的軸子的可能性最大。

因為實驗數據在今天(6月17日)美國東部時間10:00公布,沒有參加實驗的研究人員還未對數據進行審核工作。在實驗數據宣布之前,已經向記者概述了這一發現,但是關於實驗的數據和文件還未公開。

《Live Science》與兩位軸子研究專家共同撰寫了XENON 合作的新聞稿。

「如果這一點能夠被證明,況且『如果』還是個大問題,那麼這將是自發現宇宙正在加速膨脹以來在我所在的物理學領域最大的改變,」新罕布夏大學物理學家Chanda Prescod-Weinstein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Live Science,他並不是這項合作的參與者。(宇宙加速膨脹在1998年被發現,這表述了宇宙不僅在膨脹,而且膨脹的速率還在加速。)XENON協作觀察在絕緣避光液氙罐中的微弱閃光,其中,最明顯的案例是在2016年-2018年間運行的XENON1T。

因為地層將大多數輻射源隔絕開來,只有少數顆粒(包括暗物質)才可能進入位於地下的液氙罐並於罐中的原子碰撞,從而發出了閃光。其中,大多數的閃光非常容易解釋,因為這些閃光是由物理學家已經知道的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的結果。儘管實驗室處於地下,有著地層作為屏蔽,但是各種粒子還是能穿透地層從而被XENON檢測到。XENON的研究人員正在尋找「多餘」的閃光,這些閃光的數量比已知的粒子物理學所預測的閃光要更多,從而暗示新粒子存在的可能性。

這是XENON第一次檢測到過量的閃光,這種在低能量範圍內的活動峰值是符合物理學家對於太陽軸子存在的預測的。知道現在,XENON的結果已經排除了另一類暗物質的可能性,及「弱相互作用的大顆粒」(WIMPS)。XENON並未在大多數WIMP所能產生的能量水平上檢測到足夠的閃光來支持它們的存在,從而排除了大多數WIMP種類。但是實驗在以前還沒有發現任何能夠支持新粒子的證據。

「儘管WIMP多年以來一直是發現的暗物質的大頭,但尋找軸子的時間已經很久了,在近些年,尋找軸子的實驗數量急劇增加,」 俄勒岡大學的物理學家Tien-Tien Yu說到,但他並未參加XENON實驗。所以,如果得到證實,軸子的檢測將符合暗物質研究的最新發展(包括以前的XENON數據)從而使得之前流行的WIMPs如同長曝光照片一樣。

但是,Yu告訴《Live Science》,這並不能令人信服。「如果這是真的,那將令人興奮,但是因為可能會有一些之前從未考慮過的背景輻射來源導致我對這個實驗結果表示懷疑。」Yu說(她補充道:同時也很難在不查看數據的情況下來評價數據。)

譬如說,某些放射源可以使XENON1T的傳感器跳閘,從而模擬了預期中的太陽軸子和液氙的相互作用。Yu指出,以前有一些沒有被證實的暗物質粒子被發現。此次XENON探測到的太陽軸子可能並不是真正的冷暗物質(起源於早期宇宙並「冷卻」),而是太陽中產生的熱軸子。

(Martens認為這是真的,但是在許多方面,太陽軸子雖然是從未被發現的大量存在於宇宙中,如同鬼影一般的粒子,但它還是被視為暗物質。但是Martens承認它們的存在並不能解釋為什麼宇宙中由如此巨大的質量缺失。)

此次XENON協作本身針對液氙管中出現「過多」的低能量時間現象提出了三種可能的解釋,XENON認為,其中最符合他們看到的過多現象的解釋是那確實是太陽軸子。他們認為這個假設表示出了「西格瑪3.5」的置信區間。Martens認為,這意味著隨機背景輻射產生的信號中只有萬分之二的概率不是太陽軸子本身。通常,物理學家只會在結果的顯著性達到了西格瑪5的時候宣布「發現「新粒子,這意味著信號產生隨機波動的概率為350萬分之一。

雖然其他的潛在結果可能不太令人信服,但是仍然指的認真對待。XENON1T中可能有著沒有被檢測到的放射性氚(氫氣的一種,原子核內有兩個中子),從而導致周圍的夜裡閃爍。自從開始。XENON團隊就已經致力於減少放射性氚引起的噪聲,Martens說到。但是,問題是依然有微量的氚不能被完全屏蔽掉。再加上XENON1T現在正在參與一個規模更大的實驗,所以回溯實驗是不可能的。

賓夕法尼亞州維拉諾瓦大學的物理學家Joey Neilsen指出,氚假設的數據擬合的置信區間大概在西格瑪3.2左右,這意味著隨機波動產生信號的概率約為700分之一。他並未參與XENON的研究。同樣,中微子(一種來自太陽並會流過地球的微弱已知粒子)也可能回合磁場發生比預期更強烈的相互作用。根據XENON協作的聲明,中微子理論也可以解釋他們所看到的信號,而這個假設的置信區間為西格瑪3.2。

Yu指出,即使XENON的結果可以通過中微子理論來解釋,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也必須被重置來解釋這種意想不到的中微子行為。一個有說服力的線索可以按時是否應該認真對待太陽軸子的假說,那就是數據的季節性變化。她說:「如果這個信號確實是由太陽軸子產生,那麼隨著太陽與地球的相對位置的變化,產生的信號也會隨之變化。「

隨著我們的星球與恆星的距離越來越遠,太陽軸子的流量將減弱。隨著地球離太陽的距離變近,Yu說到,信號的強度則會增加。Martens說,在目前的XENON1T的信號中並未發現季節性變化。信號強度過於微弱和只有兩年的實驗運行時間使得XENON1T難以察覺這種變化。物理學家們可能將會把這次XENON1T的結果視為近期的初步結果。研究小組指出,一個即將完成的,更大的XENON實驗將被稱為XENONnt,這個實驗裝置仍在義大利進行建設中,在完成後將會提供更加清晰的統計數據。美國和中國也在進行進一步的實驗,這些實驗數據將會補充現有數據。

Martens說,希望在XENONnt探測器完成5年運行後,在其收集的數據中可以發現季節性變化。他說到,如果這樣將會是實驗結論更加偏向於太陽軸子。在此之後,所有國際實驗室將可以把他們的原始氙氣(從全球供應中抽取相當一部分)整合到一起來建造一個30噸的探測器。也許這樣就可以詳細研究此信號(如果這是真實的)或者用來探測其他的暗物質粒子。

因此,這些結果仍然是初步的,但是儘管如此,Prescod-Weinstein說,在宣布這一消息之前,物理學界已經有很多質疑聲了。「能夠證明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她寫道」我對這種沒有時間檢查結果並與同行討論就對數據的強度進行評價的行為是持保留態度的。當然,我希望結果是西格瑪5。「

相關焦點

  • 科研人員宣稱發現了太陽軸子,這是真的嗎?
    該數據包含令人驚訝的過剩事件,這可能暗示了從未發現過的粒子(例如太陽軸子)的存在。德意志電子同步加速器(DESY),巴塞隆納大學、巴裡大學和納斯卡納利·迪·弗拉斯卡蒂實驗室(INFN)的研究人員最近檢查了氙1T(XENON1T)檢測器收集的數據,希望能更好地了解實際上檢測到的過量物質是否可能太陽軸子的體現。
  • 軸子是什麼?帶你了解尋找軸子的有趣實驗
    一、軸子的來歷自然界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物質,它們都是由各種原子分子等組成的;而原子則是由更基本的粒子,例如質子、中子、電子等組成的。除此之外,像是太陽產生的光,磁鐵產生的磁場等,這些沒有實體的場,也是構成宇宙的物質。那麼,宇宙裡究竟有多少種組成物質的基本單元呢?像是之前所說的,原子可以分為更小的質子、中子、電子,那麼這些粒子又可以再細分嗎?
  • 用42年前預測,現在發現的軸子,或將能「聽到」暗物質
    暗物質約佔宇宙物質的85%,最初引入軸子是為了解釋為什麼將質子和中子聚集在一起的強力在時間上是相同的,所謂的軸子將為暗物質提供一個自然解釋。而不是離散的粒子,軸子暗物質將形成一種在空間中流動無處不在的波。關於「軸子」基本粒子的存在,我們「博科園」去年10月發表文章說明關於發現42年前預測的基本粒子「軸子」被發現。
  • 用42年前預測,現在發現的軸子,或將能「聽到」暗物質!
    暗物質約佔宇宙物質的85%,最初引入軸子是為了解釋為什麼將質子和中子聚集在一起的強力在時間上是相同的,所謂的軸子將為暗物質提供一個自然解釋。而不是離散的粒子,軸子暗物質將形成一種在空間中流動無處不在的波。關於「軸子」基本粒子的存在,我們「博科園」於10月8日已發表文章說明發現42年前預測的基本粒子:軸子。
  • 用軸子解釋拓撲絕緣體上的異常霍爾效應
    RIKEN的物理學家和兩位同事為軸子構建了數學基礎——可以描述所謂的軸子如何生成類似弦的實體,從而在實驗室材料中產生奇怪的電壓。  軸子最早由物理學家在1970年代研究量子色動力學理論時提出。量子色動力學(Quantum Chromodynamics,簡稱QCD)描述了一些基本粒子如何在原子核內相互作用。問題在於理論預測了尚未被觀察到奇怪特性。
  • 暗物質粒子或被科學家發現,不明信號揭示出軸子,新發現讓人驚嘆
    我們的宇宙存在著很多神秘的現象,科學家正試圖解開這些神秘現象,因為這關係到我們人類,未來在宇宙中繁衍生息的關鍵問題。對於人類來說,宇宙到底走向何方,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因為如果宇宙最終走向毀滅的話,那麼人類將要如何應對,這才是一個關鍵的事情。科學家在這方面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止,大家希望解開宇宙最終的奧秘。
  • 暗物質粒子——軸子:在實驗室中顯示弦狀的效果
    為了解決量子色動力學中保持電荷奇偶性對稱問題,物理學家提出了軸子這一假想的亞原子粒子概念,因為它有助於清除這一理論上的混亂。按照弦理論,軸子似乎為量子色動力學中的強CP問題提供了最合理的解決方案。如果軸子存在並在特定範圍內具有較低質量,則軸子最有可能會成為冷暗物質的可能組成部分。
  • 軸子和暗物質被發現了?先別急
    一時間引起了各類媒體的廣泛關注,其中不乏「探測器發現潛在假想粒子「 、」發現軸子的第一個直接證據「、」會是暗物質嗎?「 等科普解讀文章。但這次實驗結果究竟意味著什麼?大家眾說紛紜。其實,只要仔細看過實驗組的論文摘要,便知這離真正的科學發現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Xenon-1T 的「發現」?
  • 天文學家對中子星進行掃描以尋找被稱為軸子的暗物質粒子信號
    但如果你知道去哪裡看的話也許會找到發現它們的辦法,現在天文學家已經對中子星進行了掃描以尋找一種被稱為軸子的暗物質粒子的信號。幾十年的天文觀測讓科學家們得出結論:宇宙充滿了巨大的、看不見的粒子。直接探測暗物質粒子被認為是物理學的聖杯,但很顯然,找到一種「看不見的」物質絕非易事。更困難的是,人類對暗物質知之甚少--暗物質可以是任意數量的假想粒子如超重引力子、惰性中微子、暗光子或大質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IMP),每一種都有其自己的特性。
  • 科學家模擬「磁星」搜尋軸子「芳蹤」
    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官網近日消息,MIT物理學家們打算進行一項新實驗,來探測一種名為「軸子(Axion)」的粒子。如果實驗成功,將破解粒子物理學領域一個複雜的未解之謎——強電荷宇稱破壞,並進一步釐清暗物質的屬性。
  • 反物質和暗物質到底是啥玩意,它們真的存在於我們的世界嗎?
    那麼它們到底真的存在於我們這個世界嗎?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先說說反物質。這種爆發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最完美完全的質量能量釋放,是最乾淨徹底的能量爆發,符合愛因斯坦質能方程智能轉換規律。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為:E=MC根據這個方程,我們可以計算出1克的質量完全釋放可以得到90000000000000(90萬億)焦耳的能量,相當於2500萬度電,或者21510噸TNT炸藥威力。反物質與正物質湮滅是同質量進行的,因此1克反物質與1克正物質湮滅的能量就是180萬億焦耳。
  • 重要性堪比引力波:美科學家利用超靈敏裝置探測軸子
    據Space北京時間7月2日報導,美國物理學家表示,他們已經對第一個靈敏度足以探測到軸子(假想的一種亞原子粒子)的試驗裝置進行了測試。部分科學家認為,軸子是暗物質成分之一。當我們看到信號出現時——信號會定期出現,原因就在於幹擾,或有計劃地給設備加虛假信號,目的是確保設備能正常發揮作用——就有可能代表著重大突破的出現。」裡布卡表示,軸子的發現具有重要意義,在改變我們對宇宙的理解方面,其重要性堪比引力波。他說,「一旦我們看到信號出現,就會關注信號形狀和如何隨時間變化,我們將積極研究我們所處區域的暗物質的作用。」
  • 強CP軸子或許是暗物質
    研究的合著者、華盛頓大學研究員尼克·杜(Nick Du)說:我們的研究是由兩個不同的物理學謎團推動,這兩個謎團都將通過探測軸子暗物質來解決,首先是暗物質之謎。過去的物理學研究證據表明,通常認為的普通物質只佔宇宙總質量的大約15%。
  • 用新型腔體探測器尋找隱形軸子暗物質
    軸子暗物質實驗(Axion Dark Matter Experiment,縮寫ADMX)在大型超導磁體中使用共振微波腔,以搜索局部銀河暗物質暈中的冷暗物質軸子。 如果這種機制發生在早期的宇宙中,那麼這種粒子的質量可能很小並且是「不可見的。」隨後,研究人員提出,軸子也可能是暗物質的一種有前途的候選者,暗物質是一種難以捉摸的,假設的物質不發射、反射或吸收光。
  • 重磅:中國科學家參與發現「軸子」粒子,42年前預測的基本粒子!
    42年前,軸子首次被預測為基本粒子,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的擴展。    其研究驗結果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研究小組在相關Weyl(外爾)半金屬(TaSe4)2i中發現了由Weyl類型電子(Weyl Fermions)組成的軸子粒子特徵。
  • 一種叫做軸子的假想粒子可以解釋為什麼宇宙不是空的
    長久以來,物理學家一直假設存在一種叫做軸子的微小粒子,它可以單獨解決兩個謎題。它可以解釋夸克的一個令人困惑的性質,夸克是質子和中子內部的基本粒子,它還可以構成充滿宇宙的暗物質。一篇《物理評論快報》上的論文的作者們指出,軸子可能解釋為什麼宇宙中物質比反物質多得多的問題。
  • 有生之年,我們能找到外星人嗎?
    弗蘭克·德雷克丨futurism.com這個數字跟一系列問題有關,包括:1.每顆恆星平均擁有多少顆行星或衛星適宜生命生存;2.適宜生存的行星或衛星,有多大的概率真的孕育出生命;3.誕生的生命又有多高的可能性會演化出智慧;4.智慧文明有能力或意願向外通訊的時間又能持續多久
  • 中國科學家參與發現「軸子」粒子,42年前預測的基本粒子
    42年前,軸子首次被預測為基本粒子,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的擴展。最初自由的Weyl費米子現在是局域化的,並且初始Weyl半金屬(TaSe4)2i成為軸子絕緣體。與金屬原子晶體中自由電子的存在類似,Weyl半金屬基電荷密度波晶體具有可以傳導電流的軸子。
  • 中國科學家參與發現「軸子」粒子,42年前預測的基本粒子
    Institute For Chemical Physical Of Solid)、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和中國科學院大學(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眾所周知難以捉摸的粒子:軸子
  • 暗物質的候選者:軸子和暗光子之間,竟能夠相互作用!
    宇宙暗物質的候選者,軸子和暗光子是揭開新物理學「暗物質」神秘面紗兩種最有希望的粒子類型,軸子標量場解釋了中子沒有電偶極矩的原因,而暗光子類似於產生電磁的規則光子,但它的質量和耦合程度要弱得多。在過去,許多研究早期宇宙動力學的宇宙學家提出了專注於軸子或暗光子的理論。另一方面,探索早期宇宙中這兩種粒子之間相互作用的研究仍然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