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叫做軸子的假想粒子可以解釋為什麼宇宙不是空的

2020-12-04 老胡說科學

大爆炸以某種方式造成了反物質的過剩。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旋轉的能量場可以解釋物質與反物質在數量上的不對稱性的。長久以來,物理學家一直假設存在一種叫做軸子的微小粒子,它可以單獨解決兩個謎題。它可以解釋夸克的一個令人困惑的性質,夸克是質子和中子內部的基本粒子,它還可以構成充滿宇宙的暗物質。一篇《物理評論快報》上的論文的作者們指出,軸子可能解釋為什麼宇宙中物質比反物質多得多的問題。

我們發現了軸子的一些新動態,它們產生了物質-反物質的不對稱性,研究人員說。物理學家麥可·丁是研究軸子的主要專家,他稱軸子可能在宇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

這個粒子的想法來自物理學家羅伯託·佩西和海倫·奎因的工作,他們在1977年設想了一個能量場貫穿整個空間。他們證明,這個能量場將解決「強CP問題」——可以說是自然界最大的謎團。這個問題問的是,為什麼強核力對夸克的影響與它對鏡中反夸克的影響完全一樣,這就是為什麼力遵守電荷奇偶性(或CP)對稱性的原因。

這個問題可以歸結為問,為什麼描述這個強大的力的方程中的某個角的值為零。角度θ可能在零到360度之間變化,表示夸克和鏡像反夸克之間的差異度。與弱核力有關的相似角度的值約為43.5度。但是測得的θ小於0.000000001度。

佩西和奎因的能量場使θ在宇宙誕生時自然降至零。諾貝爾獎獲得者弗蘭克·威爾切克和史蒂芬·溫伯格研究了與磁場相關的粒,命名為軸子。研究人員後來意識到,不可見的軸粒子可能具有適合暗物質的性質,即宇宙中缺失的六分之五。軸子現在是暗物質的主要「候選者」之一,它仍然是強CP問題最著名的解決方案。

但是,在宇宙誕生之後的一秒鐘之內,當θ降到零時,又發生了另一件神秘的事情:產生的物質粒子多於反物質粒子。如果這沒有發生,那麼等量的物質和反物質將相互消滅,我們將不存在。

研究還發現在宇宙誕生後的十億分之一秒內,軸離子場穩定下來,θ可能沒有直接降至零;相反,它可能一直在0到360度之間循環。這將導致軸離子場旋轉,產生物質多於反物質。

為了理解軸子場的旋轉如何解釋物質-反物質的不對稱性,可以想像一個酒瓶的底部,想像一頂帽子,有一個非常高的帽簷。這是定義軸力場的數學函數的形狀。θ對應於帽子周圍的角位置,並且帽子的冠部或側面的高度反映了視野中的能量。

從理論上講,當軸流場在宇宙早期出現時,其效果就像一顆大理石落在墨西哥帽沿上。大理石的位置反映了場的性質。

「墨西哥帽」勢是一個數學函數,它定義了早期宇宙中軸子場的可能狀態。一篇新論文認為,當墨西哥帽達到最低能量狀態時,軸離子場會圍繞它旋轉,從而導致宇宙的物質-反物質不對稱。自然,大理石將滾沿向帽子的中心。佩西和奎因的計算表明,帽子——定義磁場的數學函數——將會以某種方式傾斜,使大理石球自然地落在帽子的最低點,角度為0度。墨西哥帽子傾斜的方向為零,因為在這個模型中,任何其他θ值都會消耗能量。

在這項新研究中,Co和Harigaya認為,這頂帽子不會像佩西和奎因想像的那樣。自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研究人員主要是在沒有其他領域投入的情況下,在真空中研究「帽子」。但是Co和Harigaya現在知道了一個猜想,這個猜想越來越得到量子引力研究者的支持,即在自然界中可能不存在完美對稱。因此,定義軸力場的數學函數不可能完全相同。其他的量子力一定以某種方式影響了軸離子場,使得帽沿擺動。

這些擺動意味著大理石在沿邊緣滾動時不會在θ= 0的位置上掉落。相反,大理石會被擺動向側面,這會使大理石繞轉帽子的角度坐標θ在0到360之間循環。隨著磁場與其他物質場相互作用而產生摩擦,大理石的旋轉速度將逐漸降低。軸力場的動能會溢出到其他場中並產生粒子。

因為"大理石"是逆時針方向旋轉的,所以它會在粒子物理方程中加入一個正號,從而產生電子和類電子粒子,而不是反物質粒子。這種電子過剩將導致今天所觀察到的夸克過剩。Co說:「我們必須要有一半的運氣」才能得到正確的旋轉方向和正確的符號。「但事實證明,如果我們走另一條路,我們仍然會稱自己為物質,而不是反物質。」

Co和Harigaya的模型預測存在與希格斯玻色子有關的新粒子,但重量是希格斯玻色子的十倍。如果我們要求通過發現的新動力學解釋暗物質和物質-反物質的不對稱性,那麼這種類似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實際上是一種(確定的)預測。」

預測的粒子質量太大,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無法發現,但它可能與計劃於2027年啟動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或未來更高能量的粒子對撞機一起被發現。

即使粒子沒有出現,Co和Hariyaga模型的變化也可能做出不同的預測。旋轉軸離子場是一個相對簡單的概念,儘管計算起來很複雜。人們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逐漸減少這種運動,而是軸子擺動這頂墨西哥帽子的可能性,以及可能產生的後果。」

但無論軸子能否解決兩個或三個關於自然的大難題,也許在基礎物理學中即將出現的最重要的實驗是尋找軸子。如果這能起到鼓勵作用,那就再好不過了。

相關焦點

  • 暗物質粒子——軸子:在實驗室中顯示弦狀的效果
    為了解決量子色動力學中保持電荷奇偶性對稱問題,物理學家提出了軸子這一假想的亞原子粒子概念,因為它有助於清除這一理論上的混亂。按照弦理論,軸子似乎為量子色動力學中的強CP問題提供了最合理的解決方案。宇宙中超過80%的物質被認為是由一種神秘的看不見的暗物質組成。如果軸子存在並在特定範圍內具有較低質量,則軸子最有可能會成為冷暗物質的可能組成部分。
  • 它會改變宇宙命運?理論物理學家稱一種「全新」粒子已經出現
    一位理論物理學家提出,一種全新粒子已經出現,並且正在改變我們整個宇宙的未來命運。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0月30日刊文稱,自從我們的宇宙從一顆擁有無限密度和重量的微小顆粒的爆炸中誕生以來,它一直在像氣球一樣膨脹著,而且不是以一種穩定的速度——宇宙的擴張始終變得越來越快。但是宇宙擴張有多麼快的問題一直沒有定論。
  • 它會改變宇宙命運?理論物理學家稱一種「全新」粒子已經出現
    一位理論物理學家提出,一種全新粒子已經出現,並且正在改變我們整個宇宙的未來命運。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0月30日刊文稱,自從我們的宇宙從一顆擁有無限密度和重量的微小顆粒的爆炸中誕生以來,它一直在像氣球一樣膨脹著,而且不是以一種穩定的速度——宇宙的擴張始終變得越來越快。
  • 物理學家仍然無法找到暗物質粒子,但縮小了假想粒子的質量範圍
    如果存在,這種亞原子粒子可能是宇宙難以捉摸的質量的來源ADMX實驗(如圖所示)排除了另一種可能的質量,這些可能的質量是被稱為軸子的可構成暗物質的粒子。物理學家正在一點一點地挖掘出被稱為軸子(axion)的假想粒子的可能質量。如果它們存在,則這種亞原子粒子可以組成暗物質,暗物質是遍布宇宙的神秘質量源。預計軸子將非常輕巧 – 相當於電子質量的十億分之一到萬億分之一。
  • 天文學家對中子星進行掃描以尋找被稱為軸子的暗物質粒子信號
    但如果你知道去哪裡看的話也許會找到發現它們的辦法,現在天文學家已經對中子星進行了掃描以尋找一種被稱為軸子的暗物質粒子的信號。幾十年的天文觀測讓科學家們得出結論:宇宙充滿了巨大的、看不見的粒子。直接探測暗物質粒子被認為是物理學的聖杯,但很顯然,找到一種「看不見的」物質絕非易事。更困難的是,人類對暗物質知之甚少--暗物質可以是任意數量的假想粒子如超重引力子、惰性中微子、暗光子或大質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IMP),每一種都有其自己的特性。
  • 用新型腔體探測器尋找隱形軸子暗物質
    軸子(axion)是一種假想的亞原子粒子,大約是1970年代為了解決CP守恆問題所提出的一個假想粒子,目前科學家們正在不停努力地尋找它,這是由於認為可以解釋理論和描述基本對稱性的實驗之間的矛盾的特定機制導致的。這種對稱性與宇宙中物質與物質的不平衡有關,反映在不同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中。
  • 軸子和暗物質被發現了?先別急
    一時間引起了各類媒體的廣泛關注,其中不乏「探測器發現潛在假想粒子「 、」發現軸子的第一個直接證據「、」會是暗物質嗎?「 等科普解讀文章。但這次實驗結果究竟意味著什麼?大家眾說紛紜。其實,只要仔細看過實驗組的論文摘要,便知這離真正的科學發現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Xenon-1T 的「發現」?
  • 軸子是什麼?帶你了解尋找軸子的有趣實驗
    一、軸子的來歷自然界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物質,它們都是由各種原子分子等組成的;而原子則是由更基本的粒子,例如質子、中子、電子等組成的。除此之外,像是太陽產生的光,磁鐵產生的磁場等,這些沒有實體的場,也是構成宇宙的物質。那麼,宇宙裡究竟有多少種組成物質的基本單元呢?像是之前所說的,原子可以分為更小的質子、中子、電子,那麼這些粒子又可以再細分嗎?
  • 用軸子解釋拓撲絕緣體上的異常霍爾效應
    16 13:29:16 來源: 煎蛋網 舉報   為了回答當代宇宙學最重要的問題而引入的假想粒子
  • 用42年前預測,現在發現的軸子,或將能「聽到」暗物質
    暗物質約佔宇宙物質的85%,最初引入軸子是為了解釋為什麼將質子和中子聚集在一起的強力在時間上是相同的,所謂的軸子將為暗物質提供一個自然解釋。而不是離散的粒子,軸子暗物質將形成一種在空間中流動無處不在的波。關於「軸子」基本粒子的存在,我們「博科園」去年10月發表文章說明關於發現42年前預測的基本粒子「軸子」被發現。
  • 用42年前預測,現在發現的軸子,或將能「聽到」暗物質!
    暗物質約佔宇宙物質的85%,最初引入軸子是為了解釋為什麼將質子和中子聚集在一起的強力在時間上是相同的,所謂的軸子將為暗物質提供一個自然解釋。而不是離散的粒子,軸子暗物質將形成一種在空間中流動無處不在的波。關於「軸子」基本粒子的存在,我們「博科園」於10月8日已發表文章說明發現42年前預測的基本粒子:軸子。
  • 我們真的能找到軸子嗎?
    軸子是一種未經確認,存在於假設中的超輕粒子,這種粒子不存在於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之中,這個模型描述了亞原子粒子的狀態。理論物理學家首次在上世紀70年代為了解決強相互作用力(這種作用力將夸克基本粒子結合起來組成質子等強子)存在的數學問題提出了軸子的存在,但是,自從軸子被提出之後,這種基本粒子成為佔據85%宇宙質量卻不會發光的暗物質的一種流行解釋。
  • 暗物質粒子或被科學家發現,不明信號揭示出軸子,新發現讓人驚嘆
    當然,想要揭開宇宙終極奧秘,就需要了解宇宙中最神秘的一種物質,這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暗物質。 最近科學家在研究暗物質方面有了全新發現,很可能會揭示暗物質的狀況。目前暗物質的研究存在著很多解不開的謎題,所以科學家必須找到暗物質粒子,這樣才能夠解釋很多。
  • 暗物質探測器發現潛在假想粒子
    因此,XENON研究小組的物理學家在線研討探測器觀測到的來源不明的意外結果時,推測其或為來自太陽的新粒子——軸子(一種假想的亞原子粒子)。但是由於證據不足,XENON研究小組並未蓋棺論定。美國普渡大學物理學家、XENON研究小組成員Rafael Lang解釋道:「我們所報告的是探測器得到了一些出乎意料的東西,但還沒人知道它究竟是什麼。」
  • 暗物質探測器發現潛在假想粒子
    暗物質研究中最主流的模型是一種被稱為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WIMP)的粒子。 XENON1T中有3.2噸超純液氙,其中2噸用於碰撞。 一旦WIMPs與探測器中一個氙原子發生碰撞,就會產生光電信號被探測器捕捉記錄下來。
  • 希格斯粒子也沒什麼:科學家正在尋找夠拿5次諾獎的粒子
    希格斯場和希格斯玻色子就是這種情況,它們最初於 1964 年被提出,基於基本粒子的質量解釋弱核力的範圍。此後 50 年人們才找到希格斯粒子。但與此同時,更多的理論漏洞出現了,物理學家只能用更多假想的粒子來填補這些漏洞。
  • 科學家模擬「磁星」搜尋軸子「芳蹤」
    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官網近日消息,MIT物理學家們打算進行一項新實驗,來探測一種名為「軸子(Axion)」的粒子。如果實驗成功,將破解粒子物理學領域一個複雜的未解之謎——強電荷宇稱破壞,並進一步釐清暗物質的屬性。
  • 中國科學家參與發現「軸子」粒子,42年前預測的基本粒子
    42年前,軸子首次被預測為基本粒子,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的擴展。最初自由的Weyl費米子現在是局域化的,並且初始Weyl半金屬(TaSe4)2i成為軸子絕緣體。與金屬原子晶體中自由電子的存在類似,Weyl半金屬基電荷密度波晶體具有可以傳導電流的軸子。
  • 中國科學家參與發現「軸子」粒子,42年前預測的基本粒子
    42年前,軸子首次被預測為基本粒子,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的擴展。#科學最新動態#其研究驗結果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研究小組在相關Weyl(外爾)半金屬(TaSe4)2i中發現了由Weyl類型電子(Weyl Fermions)組成的軸子粒子特徵。在室溫下,(TaSe4)2i是一維晶體,其中電流由Weyl Fermions傳導。
  • 探索暗物質粒子奧秘 酷似黑洞吃「零食」
    騰訊科技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近日發現了一個探索宇宙粒子的新途徑,通過黑洞的引力波輻射揭開宇宙亞原子粒子的奧秘。在此之前,粒子物理學家希望通過位於瑞士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被喻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