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訓練,請你慢慢來

2020-12-04 硬派健身

力量訓練聽起來簡單粗暴,實則複雜精細。重量的選擇、節奏的控制、乃至發力部位的把握……

任何一個環節的改變都會帶來不同的訓練效果或不同的訓後狀態。

套用知乎上的一句話,不說健身目的,談最佳訓練方式就是耍流氓……

所以說,在訓練之前,了解自己的身體和想通過健身來達到的效果,給自己制定合理的訓練目標和訓練計劃,非常重要!

很多童鞋健身的主要目的無非就是改善外形,讓自己肌肉線條清晰,有一定的肌肉維度,穿衣有範兒,脫衣有自信罷了。

關於增加肌肉維度的訓練方式,我們以前說的也不少,動作啦、負重啦、向心收縮的節奏控制啦……但要把這個問題說清楚,這些還不夠。

今天,我就來說說:如果以增加肌肉維度為目標,力量訓練中的離心收縮階段,速度慢點好還是快點好?

· 何為離心運動?·

離心運動(離心收縮階段):所謂離心運動,就是肌肉在對抗外力時,肌纖維被拉長的一種收縮方式。

想像一下,你的肌肉有個中心,所有的肌纖維被拉開,遠離這個中心的肌肉運動,就叫離心運動。

比如你舉著啞鈴緩緩放下,肱二頭肌被外力拉長,做離心收縮。

再比如你跳起下落時,腿部肌肉被重力的衝擊拉長,就在做離心收縮。

離心運動與向心運動相對,向心運動是肌肉纖維在抵抗外力時,肌肉纖維變短的收縮方式。

一般力量訓練中都同時包含有向心運動和離心運動,比如硬拉的時候,用力拉起槓鈴的過程就是向心運動,控制節奏地緩慢放下槓鈴的過程就是離心運動。

我以前介紹過,離心運動有很多的好處,其中包括能有效地增加肌肉維度,促進肌肉力量增長等作用。

離心運動對肌肉維度增長的正面效果我們講了,那麼回到今天的話題,離心運動中,快速和慢速哪一種對肌肉維度增長更有效?

· 增加維度,離心階段快不如慢!·

答案是:要想肌肉長得快,離心階段需得慢!最近有項研究表明:增加肌肉維度,離心訓練階段,慢速比快速更有效!

有科學家找來了有一年阻力訓練經驗的12名健康成年人(他們的年齡、身體素質、體脂率相當),他們被隨機分為兩組,進行了12周的上半身的力量訓練。

快速訓練組 較快的肌肉離心收縮(1s向心收縮,1s離心收縮),向心收縮和離心收縮之間的轉換時間為0s,一次3組,每組8次, 2次/周,共計12周;慢速訓練組 較慢的肌肉離心收縮(1s向心收縮,4s離心收縮),向心收縮和離心收縮之間的轉換時間為0s,一次3組,每組8次,3次/周,共計12周;

在12周的訓練結束後,研究者測量了他們的大臂肌肉維度。

測量結果如上圖所示:相比訓練前,經過12周的力量訓練之後,快速訓練組(快離心)的受試者的上臂肌肉維度增加了6%,而慢速訓練組(慢離心)的上臂肌肉維度增加了17%,慢速訓練組比快速訓練組的大臂肌肉維度增加更多!

也就是說,在力量訓練的過程中,慢速的離心收縮比快速的離心收縮對肌肉維度增加更有效①!

*另外請注意,此研究有一處缺陷,就是此項研究是只針對了上半身,未涉及到腿部。

那麼,增加肌肉維度,為什麼慢速離心訓練比快速離心訓練來得更有效呢?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肌肉維度增長主要訓練的是肌肉的無氧耐力,和訓練過程中身體的乳酸濃度有很大關係。

而更長時間的離心收縮,意味著更充分的乳酸堆積,肌肉無氧耐力和抗疲勞的能力也能更強,同時肌纖維發生的適應性變化和激素變化也更顯著,所以對肌肉維度的增長也更有利。

· 訓練建議,還得慢起慢落!·

我以前講過,離心運動是導致運動後酸痛的主要原因,但是,多做離心運動也會讓我們逐漸適應酸痛。

所以說,要塑形(增加肌肉維度),不僅不要因為肌肉酸痛而放棄離心運動,還要慢慢地離心,享受緩慢放下的過程。

另外,慢速向心對肌肉維度的增長也很有效。所以說我的建議是:為了肌肉維度更有效地增長,應採用慢向心(>2s)慢離心(>2s)的訓練節奏。

最後,介紹一組針對上半身的訓練動作,注意在做這些訓練的過程中,向心和離心階段的速度控制:

>>>彈力帶推舉:

訓練肌群 三角肌、肱三頭肌、胸大肌;

動作特點 雙手持彈力帶握柄,掌心向前,置於肩部兩側;肩部發力,向上推舉彈力帶手柄高過頭部,靜止1-2秒;

訓練節奏 上舉過程(向心運動)>2s;緩慢控制下放過程(離心運動)>2s。

>>>寬距伏地挺身:

訓練肌群 胸大肌、肱三頭肌;

動作特點 雙手撐地,雙手距離1.5倍於肩寬;緩緩下放,使身體接近地面,堅持2~3秒;

訓練節奏 身體下放過程(向心運動)>2s,控制速度緩慢上升(離心)>2s。

>>>正手俯身啞鈴划船:

訓練肌群 上背肌群、背闊肌;

動作特點 上半身俯身站立,膝蓋微曲,雙手持啞鈴自然下垂,手心向內下;上身不動,雙臂沿體側上拉至最高點,堅持1-2秒;

訓練節奏 啞鈴上拉過程(向心運動)>2s,控制速度緩慢下放啞鈴(離心)>2s。

相關焦點

  • 用好離心收縮,力量訓練/健身事半功倍
    也許你是一個女生,認為「健身的目的是減脂和塑體,力量訓練和我沒關係」也許你年過五十,認為「健身就是保持身體健康,每天活動一下就行了,力量訓練是年輕人的事兒」(請參閱力量訓練,越早越好;科學健身,你真的了解嗎?)增肌過程既需要無氧運動,也必須有有氧運動,不僅肌肉體積、肌肉力量增長,同時心肺功能得到鍛鍊,並能減脂,可以滿足運動健身的所有要求。
  • 健身訓練容易受傷怎麼辦?如何恢復訓練?這4大要點要記住
    導語:假如你正在健身,那麼一定或多或少會受到傷害。可能是因為衝壓重量時沒有憋住,可能是因為沒有防護措施導致臥倒,可能是因為拉力過大造成下背部受傷等等。但受傷並不可怕,也不必因此而放棄訓練,訓練是一輩子的事。有些傷病也會讓你自我反省,接下來的訓練你會更加小心。但是當你從傷病中恢復並重新開始訓練時,有幾點需要注意。首先談談為什麼會受傷。
  • No pain No gain是健身的神話還是訓練的真相?
    有在健身的人一定都有看過「NO PAIN, NO GAIN」沒有痛苦沒有收穫這句話,但這句話對於訓練成效真的是這樣嗎?無數健身者都誤解了這句話的真正意義。但我們總不能一直吃低於基礎代謝率的卡路裡,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增加全身運動訓練課程,來增加卡路裡的消耗量。全身訓練無論你是使用有氧運動或是間歇性運動,都非常適合燃燒熱量,雖然,現在很多人都推崇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能讓你在更高的強度之下燃燒更多的熱量,這個觀念與邏輯在學理來說是正確的方式,但你真的沒有必要把自己的身體逼到這種境界,甚至於造成不可預期的運動傷害。
  • 健身缺乏泵感?試試超級組訓練
    都說健身久了會上癮,長期健身的結果不僅僅會對我們的身材有雕塑般的成就感,對我們的容貌,氣質,精神狀態也有會有改頭換面的改變。一件事要長期堅持下去,最大的動力就來自於你在這件事中嘗到了甜頭。就像你身材越來越好,你會越來越自信一樣。健身的結果會讓我們上癮,因為好身材來之不易,必須堅持健身才能保持好身材,也會讓我們變得更自律。
  • Will人物丨吉頁等你來健身
    吉頁酷愛寫作精神亢奮之餘,身體也蠢蠢欲動加之想念女票心切這渾身的精氣神通過健身來發洩簡直再好不過了如此看來健身不僅有強身健體之奇效更有維護感情之妙用吉頁認識每一個常來自由訓練的人就算遇到汶萊 印尼或非洲的同學他也會用「hey,man」打招呼,除此之外涉及槓鈴 深蹲 肱二頭肌這些術語吉頁就只能靠比劃來交流
  • 為什麼要堅持健身?長期健身鍛鍊,你會收穫什麼好處?
    了解到健身的益處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健身行列。人們選擇健身的目的各不相同,但健身的最終目的,大多是殊途同歸。長時間堅持健身鍛鍊,你會收穫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益處,而這種益處,會讓你受益無窮。但手術是有風險的,健身是最安全的,沒有副作用,而且價格便宜的冷凍方式。運動能促進細胞再生,延緩衰老,只要你付出汗水,堅持運動,保持足夠的自律,時間就會反饋給你更好的身體和氣質。一天花上1小時健身,你會發現,自己的身材保持年輕狀態,精神狀態也會更充沛,你的顏值也會逐漸和同齡人拉開差距。
  • 9種訓練前健身補劑,你吃對了嗎?
    很多人對訓練前該吃什麼補劑都存在疑問,比如每次健身前30分鐘,應該攝入哪些營養補劑,才能確保最佳的訓練體能、最大的力量水平以及最充沛的營養物質供應呢?攝入充足的胺基酸不僅能促進肌肉增長,還可以作為力量訓練時的替代能源物質。當你的身體使用來自乳清蛋白的胺基酸作為能源物質時,就不會靠分解破壞肌肉組織來提供能量了。 研究表明:就促進肌肉增長的效果而言,在力量訓練前攝入乳清蛋白要好於力量訓練後攝入。在有氧訓練前攝入少量的乳清蛋白(不要同時攝入碳水化合物),也許還能幫助你在訓練期間燃燒更多的體脂。
  • 健身必戴力量訓練手套?如何挑選大學問
    健身房裡,不少人會戴著力量訓練手套進行訓練,看到這一幕,難免心裡頭會冒出疑問,健身一定要戴力量訓練手套嗎?是真有保護作用還是造型夠潮?這會兒就要來介紹,力量訓練手套有哪些好處,以及如何挑選。相信很多健身初學者都會問「我該買力量訓練手套嗎?」
  • 小編向您總結運動健身採用離心訓練的好處!
    小編向您總結運動健身採用離心訓練的好處!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利用離心收縮能夠承受更大負荷的特點:採用兩個D形把手進行坐姿划船,向心階段雙手一起拉回,離心階段換成單手慢慢放回
  • 高強度健身後,來點拉伸,消耗脂肪的速率更快效果更好
    波姐語錄:這一次,擺脫肌肉腿,拉伸體式讓身體舒服加快燃脂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健身,也都或多或少的健過身,但是健身的效果就是由每個人不同的健身方式來決定的了。健身效果好不好的關鍵要看健身之後你做什麼,很多人在健身之後選擇做瑜伽來拉伸肌肉,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下面就是一些很好的拉伸的瑜伽動作,大家可以收藏起來學習一下。躺著的一字馬難度會比我們平常做的一字馬更有難度,練習者需要先坐在地面上,然後身子往下壓,上半身要稍微側重於身體左側,雙手抓住左腳的腳心,然後身子往後躺,用上半身的重量來拉動左腿,讓兩條腿能夠形成一字馬的動作。
  • 想要進行有氧訓練,但是不想去戶外健身,可以了解室內有氧訓練
    導語:健身的方式有很多種,每一個人所喜歡的健身方式都不太相同,比如說有的人會比較喜歡在健身房訓練,因為健身房各方面相對全面一些,可以達到真正的一站式鍛鍊。愛比如說有的人喜歡去戶外訓練,無論是在戶外跑步還是騎自行車,不僅能夠呼吸新鮮的空氣,欣賞沿途的風景,還能鍛鍊到身體。
  • 健身小白,在不請私教的情況下,該如何科學地鍛鍊?
    導語:想去健身房開始計劃已久的健身計劃,來到健身房,好不容易鼓起勇氣諮詢私教的費用,發現根本hold不住!怎麼辦呢?三個月,減重三十斤,體脂從33%降到21%,這個過程靠自己研究和訓練,下面將分享一下我的乾貨。請收藏觀看哦。
  • 一切訓練的關鍵,超負荷式訓練,讓你的肌肉爆炸式增長
    許多人健身練到一定程度過後基本上肌肉往後就沒有多大的變化了,那是你忽略了進步的關鍵,那就漸進式超負荷訓練,,健身需要漸漸的加大訓練量,想要練出有型的身材不是一開始就做上百公斤就做出來的。他們同樣都忽略了漸進式超負荷訓練的重要性。漸進式超負荷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漸漸地增加並且超過你的身體目前所能負荷的訓練,迫使自己的身體進行成長。那實際在訓練中該如何進行這個概念呢?
  • 新手如何開始健身?基礎很重要,5點建議幫助你把握正確的方向
    如果你是一個剛開始接觸健身的新手,以肌肉增長為目標,最開始可能不知道如何練起,迷茫,不知所措是現階段最直白的感覺,我一開始也是如此。其實對於新手健身者來說,你只要知道健身正確的方向,按照正確的概念去執行,你就可以獲得很好的效果,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新手如何開始健身?
  • 健身什麼時候都不晚,與年齡無關,通過鍛鍊你也可以再次擁有青春
    導語:很多人對健身的看法還停留在練出肌肉上,認為健身不實用,那麼多肌肉也做不了什麼,那麼小編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位74歲的奶奶,大家來一起看看她的74歲和你周圍人的74歲有什麼區別!今天要介紹的74歲老奶奶名叫麥克唐納(Macdonald)。
  • 堅持健身1個月,3個月,1年,3年,你會有什麼不同?
    你為什麼要開始健身?選擇健身的理由有很多,很多人因為肥胖而選擇健身減肥,有的人因為體能素質太差、身材過於瘦弱而選擇健身強身健體。無論你的理由是什麼,當你選擇健身開始,意味著你想要改變,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了,你就比不健身的人強多了。
  • 健身時,有氧和力量怎麼安排,才能提高訓練效果?
    健身訓練的目的是為了練出好身材,健身前我們需要合理定製一份計劃,才能更科學的鍛鍊,更快的練出好身材。盲目健身,健身沒有計劃,訓練效率會很差,很容易讓你中途放棄。健身訓練的時候,我們需要合理分配有氧運動跟力量訓練,才能更快練出滿意的身材。
  • 了解抗阻訓練,奧運冠軍的體能教練來告訴你科學訓練三要素
    這次小編邀請到了業界大腕《抗阻訓練從入門到精通 全彩圖解 第4版》的譯者任滿迎教練來為大家答疑解惑。任:相比抗阻訓練來說,力量訓練的範疇更寬泛,雖然二者都以改善練習者力量、耐力和肌肉形態為目的,但力量訓練不僅可以採用抗阻的方式來實現,也可以藉助現代先進的儀器,但無疑抗阻訓練是力量訓練的主要形式和方法。
  • 牢記這5條健身冷知識,科學掃盲,讓你告別菜鳥級別!
    健身前,如果你不知道一些常識或者是冷知識,那麼你有可能就會陷入誤區。下面這幾個健身的冷知識,健身前一定要知道,可以讓你快速成為一個健身達人,少走一些健身的彎路。現在很多人無論是減肥還是增肌都有個共同點,他們想要快速地達到減肥或者是增肌的效果,但是你會發現,減肥體重掉得太快對身體的傷害還是比較大的,增肌你也是急不來的。健身無論是減肥還是增肌,你都是需要一段時間讓身體去慢慢地改變。健身是需要你堅持下來的一件事,你只有保持足夠的耐心,才能提升你自己的能力,同時體會到健身的樂趣。
  • 如何評估訓練質量?常被訓練者忽視的內部負荷
    這篇文章提出了一個標準,一個簡化訓練質量和主觀疲勞值的標準。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你一些啟發。以下為正文:《量化健身》書中提到:在實際訓練中,如果健身者想要讓自己每次訓練都能夠達到「超量恢復」的效果,那就一定要做好「訓練記錄」。關於給訓練做記錄的重要性教頭已經說了很多了,可以說《量化健身》就是告訴大家為什麼要做記錄以及怎麼做好訓練記錄,包括訓練動作,訓練強度,訓練容量,訓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