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4日早上,印度尼西亞海軍所屬的艦船「雅加達灣」號登陸艦(KRI Teluk Jakarta-541) 在東爪哇省的康厄安群島(Kangean,或譯為甘尼安群島)附近執行後勤任務時,因風浪過大而直接沉沒。
印度尼西亞海軍在當地時間今天的書面聲明中表示,「雅加達灣」號登陸艦船在執行任務時,發生了多次的漏水事故,而當時在船附近位置的海浪高度2.5米到4米。這樣的大浪讓艦船排水非常困難。在和風浪搏鬥到當地時間上午9點左右,該艦徹底沉沒,而沉沒位置大概有90米深。
事件中沒有印度尼西亞海軍人員傷亡的報導。海軍表示,所有55名船員已被附近的兩艘民用船隻KM Tanto Sejahtera和KM Dobonsolo救出,船員已經被轉移到前往泗水的埃迪·馬爾塔迪娜塔護衛艦(RE Martadinata)上。
這是印度尼西亞海軍過去兩年內發生的第二起事故。2018年9月11日,一艘快速飛彈艇在海上巡邏時發生了火災後沉沒。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沉沒的雅加達灣號登陸艦,其實是二手的「德國製造」。東德海軍曾經裝備了不少「蛙」I級登陸艦,但20世紀90年代,東西兩德合併後,德國把東德海軍的艦艇大量拋售。而印度尼西亞海軍幾乎把這些艦給全包下了,大約20艘「蛙」I級登陸艦也隨之納入了其麾下。該型艦排水量過千噸,航速18節。但武裝有限,威力太小,只能對付小型艦艇,面對大中型主戰艦艇就只能打出GG了。而這次因為風浪沉沒就很能說明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