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提醒|小麥基因組與分子育種講壇(二)「題目有更新」

2020-09-24 小麥研究者

報告題目:泛基因組時代的同源基因推斷新策略及小麥族同源基因資料庫的構建

報 告 人:郭偉龍副教授

時 間:2020年9月24日 (周四)上午10:00

承 辦:全國小麥基因組學與分子育種組委會

騰訊會議ID:611 434 864

點擊連結直接加入會議(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https://meeting.tencent.com/s/strwCuNHp1o5

直播連結:

https://meeting.tencent.com/l/NkAvQ8MRTIEk

溫馨提示:由於騰訊會議限額300人,超過限額將不能進入會議,請點擊直播連結收看

郭偉龍,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主要以小麥為研究對象,結合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表觀遺傳學的手段,開展一系列原創性研究。已開發的DNA甲基化數據比對工具BS-Seeker2和和分析軟體包CGmapTools已被國際同行廣泛使用。2020年在GigaScience雜誌上發表了SnpHub資料庫模型和小麥變異查詢分析資料庫Wheat-SnpHub-Portal。目前的主要研究包括:(1)整合小麥多組學數據進行分析,回答小麥的多倍體進化、基因互作網絡、表觀遺傳調控等方面問題;(2)開發生物信息學計算工具,搭建數據可視化平臺,提高小麥多組學研究效率;(3)結合算法和統計學,為小麥多倍體進化、複雜調控網絡、DNA甲基化等研究問題開發新的生物信息學研究方法。

中國農業大學揭示茉莉酸信號途徑調節植物高溫脅迫響應的分子機制

新年伊始,重磅襲來——Plant Cell在線發表中國農大孫其信和辛明明團隊關於小麥基因組印跡方面的研究

一作解讀|GigaScience:可快速部署的SNP數據檢索分析資料庫模型SnpHub及在小麥中的應用

掃描二維碼

關注我們

小麥族多組學網站:http://202.194.139.32

投稿、合作等郵箱:13148474750@163.com

微信群: 加群點擊小麥研究聯盟交流群

雜誌影響因子查詢:點擊查詢

相關焦點

  • 預告|小麥基因組與分子育種講壇(四)
    報告題目:小麥適應性進化:分化與融合報 告 人:魯 非 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時 間:2020年10月30日 上午10:00承 辦:全國小麥基因組學與分子育種組委會主 持 人:張愛民教授(有關內容將於本月26日在Nature Genetics 發表)
  • 育種效率將大幅提高!農科院(深圳)基因組所構建高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圖譜
    9月28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在線發表了由中國農科院(深圳)基因組所(以下簡稱「基因組所」)關於「優薯計劃」的最新研究成果。這篇題為「Haplotype-resolved genome analyses of a heterozygous diploid potato」(解析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的論文,結合多種測序數據,首次完成了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品系 RH 的全基因組序列,並解析出兩套單體型。
  • 分子育種與全基因組選擇育種
    1、什麼是分子育種?  所謂分子育種主要包含兩部分內容:一是分子標記輔助育種,二是基因工程或者叫轉基因。  其中,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是將生物技術與傳統育種技術相結合而形成的,在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油菜等重要作物上,通過尋找與重要農藝性狀緊密連鎖的DNA分子標記,從基因型水平上實現對目標性狀的直接選擇,從而加快育種進程,提高育種效率,選育抗病、優質、高產的品種。
  • 小麥育種 「骨幹親本」突破口找到了
    3000多個小麥品種中精選145份代表性品種進行重測序,揭示了其基因組重塑和優化的過程,為解析小麥育種「骨幹親本」找到了突破口。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  團隊首席科學家、中國農科院作物所研究員張學勇介紹,目前基於規模化品種的重測序,成為系統解析優異種質資源和重大品種形成和演變的重要技術和方法。70年來我國育成了3000多個小麥品種,老一輩科學家從遺傳學角度總結了它們的形成和演變規律。但迄今,很少有研究從基因組學的角度來客觀闡述小麥育種規律。
  • 我國科學家構建小麥基因定位與基因組研究平臺
    新京報訊(記者 周懷宗)隨著科技的發展,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學等在育種中使用的越來越廣泛。近日,一個小麥基因定位與基因組研究平臺—WheatGmap構建成功,該平臺由中國農科院作科所小麥基因資源發掘與利用創新團隊牽頭構建。據介紹,這一成果為高效克隆小麥功能基因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數據利用、分析和共享平臺。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
  • 多個小麥基因組揭示現代育種的全球變異
    多個小麥基因組揭示現代育種的全球變異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3:55:57 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Curt A.
  • 史上最全小麥基因組序列圖集問世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馮衛東)據最新一期《自然》雜誌報導,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領導的國際團隊在一項對全球小麥生產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10+基因組計劃中,對代表全球育種計劃的15個小麥品種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這將使科學家和育種人員能夠更快地識別出具有影響力的基因,從而提高小麥產量、害蟲抗性和其他重要的農作物性狀。
  • Nature | 迄今最為全面的小麥基因組圖譜,揭示小麥現代育種進程中...
    ,從多個不同品種中獲取比較基因組學信息對於普通小麥 (bread wheat) 的研究和育種十分必要。  為了拓展小麥基因組學信息資源,該研究選取了全球小麥育種進程中具有代表性的15個品種 (除「中國春」之外) 進行全基因組測序,並組裝了10個高質量的染色體水平參考基因組序列(RQAs) 和5個scaffold水平的六倍體小麥基因組序列。這些完成組裝的基因組的大小和結構與「中國春」相似,並且各基因組之間具有較高的共線性。
  • ...最為全面的小麥基因組圖譜,揭示小麥現代育種進程中的遺傳變異
    (來源於百度圖片)儘管最近幾年完成的四倍體小麥和六倍體小麥染色體水平的基因組組裝序列可供利用 【1,3】 ,但是從這些組裝結果中並不能完全獲取種內的基因組變異信息用於作物改良,從多個不同品種中獲取比較基因組學信息對於普通小麥 (bread wheat) 的研究和育種十分必要。
  • 史上最全小麥基因組序列圖集問世---中國科學院
    ——10+基因組計劃中,對代表全球育種計劃的15個小麥品種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這將使科學家和育種人員能夠更快地識別出具有影響力的基因,從而提高小麥產量、害蟲抗性和其他重要的農作物性狀。  小麥是世界上種植最多的穀類作物之一,在全球糧食安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約佔全球人類熱量攝入的20%。據估計,到2050年,小麥產量必須增長50%以上,才能滿足不斷增長的全球需求。
  • 麵包小麥精細表觀組圖譜繪製及全基因組順式作用元件鑑定
    (Triticum aestivum)是世界上產量第二高的穀物,全球種植面積超過2.15億公頃,是人類食物中植物蛋白的主要來源。深入解析小麥功能基因表達調控元件及調控網絡,將助力於精準分子輔助育種,加快優質高產多抗小麥的種質創新進程。
  • 技術「一步到位」 雜交小麥育種產業化再下一城
    據預測,如果雜交小麥推廣應用達到雜交水稻同等水平,我國每年可新增小麥產量約1200萬噸(按照中國小麥年總產量1.2億噸,10%增產來估算),將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大意義。但是,同為世界三大糧食作物之一的小麥,受基因組複雜性(異源六倍體)所限,其雜交育種長期停滯不前。同時,制種成本過高也大大制約著雜交小麥的產業化推廣。
  • (21)歐洲絕對禁止轉基因?錯,英國準備大力發展轉基因
    本人是業內資深媒體人士,報導轉基因近10年,採訪過國內外眾多科學家和業內專家,參觀過眾多實驗室和育種基地,準備全面講解轉基因問題,保證你只要具備初中水平,就能完全看懂!這是一個系列,每篇就講一個問題,會持續更新40個問題。文/洪廣玉21、歐洲絕對禁止轉基因嗎?答:這並不屬實,歐洲有很多國家,各國對轉基因的態度是不同的,有反對,也有偏向支持的。
  • 遺傳發育所——分子育種生涯從這裡啟航
    大家都很好奇,一是因為這個系列報告的題目很新穎,二是在遺傳所的歷史上,很少見到既沒有高級職稱又沒有博士學位的人來舉辦歷時數月的系列講座。壓力變動力,這些系列講座促使我系統地總結利用分子標記開展數量基因定位、分析和選擇的理論與實踐。在此基礎上,與朱老師合作,完成了《分子數量遺傳學》一書的撰寫(圖3)。
  • 育種效率將大幅提高!農科院(深圳)基因組所構建高雜合二倍體馬鈴薯...
    9月28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在線發表了由中國農科院(深圳)基因組所(以下簡稱「基因組所」)關於「優薯計劃」的最新研究成果。這篇題為「Haplotype-resolved genome analyses of a heterozygous diploid potato」(解析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的論文,結合多種測序數據,首次完成了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品系 RH 的全基因組序列,並解析出兩套單體型。
  • 科學家繪製有史以來最全面的小麥基因組序列圖集
    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的研究團隊對小麥進行基因組測序,繪製了有史以來最全面的小麥基因組序列圖集。
  • [重磅] Nature|一作解讀|10+小麥基因組項目:揭示全球小麥當代育種材料豐富的變異
    小麥10+基因組初步成立於2017年並且與2011年20國集團(G20)農業部長會議後成立的Wheat Initiative有很大淵源。我們還對所組裝的15個六倍體小麥在全球小麥資源中的定位(註:部分變異數據來自He et al 2019) 進行了分析, 發現其遺傳距離或資源定位與系譜、地理位置、生活習性(春小麥冬小麥)等相符, 且大部分組裝小麥品種與中國春小麥有較遠遺傳距離,提示其可能包含了不同於中國春參考基因組的遺傳變異(圖1a)。
  • 小麥基因定位與基因組研究平臺構建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作科所)小麥基因資源發掘與利用創新團隊牽頭構建了小麥基因定位與基因組研究平臺-WheatGmap(https://www.wheatgmap.org),為高效克隆小麥功能基因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數據利用、分析和共享平臺。近日,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分子植物》。
  • 《刀劍神域彼岸遊境》免費更新「遠古使徒」《貓咪大戰爭》發售|...
    |《刀劍神域彼岸遊境》 公開免費更新內容「遠古使徒」!臺灣萬代南夢宮娛樂今日宣布,PS4/Xbox One/STEAM版《刀劍神域彼岸遊境》繁體中文版即將推出收錄全新劇情的連續免費更新「遠古使徒」,並公開付費大型擴充DLC前篇的預告影片。
  • 小麥圈的大咖們都聚在這裡了,到底發生了什麼?
    第八屆小麥全國基因組學及分子育種大會  大會現場不得不說此次會議非常精彩,匯集了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等多家單位800多位專家學者們紛紛到此,大咖們分別對小麥基因組學領域的研究以及行業的進展做了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