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電池組快速充電研究

2020-11-23 電子產品世界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5545.htm

  隨著全球氣候惡化, 全人類在討論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節能減排、尋找新能源是減少環境破壞的重要途徑. 目前全球汽車保有量已達10 億, 汽車尾氣是加劇環境惡化的重要因素, 為此, 許多企業機構正在研發無汙染的電動汽車, 而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 是重點研究的方向.

  目前, 大多數電動汽車企業和研究機構均採用鋰離子電池組作為其動力電池. 鋰離子電池有很多優點, 與傳統的鎳鎘、鎳氫電池相比, 鋰離子電池體積小、重量輕、工作電壓高、容量大, 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很高, 它的容量是同重量的鎳氫電池的1. 5~ 2 倍, 而且具有很低的自放電率, 另外, 鋰離子電池幾乎沒有「記憶效應」, 不含鉛、鎘等有毒物質, 因此成為電動車用電池的首選.

  大功率的電動汽車所使用的鋰離子電池組是由多節單體鋰離子電池串聯, 以獲得較高的輸出電壓, 但是, 鋰離子電池組和單體鋰離子電池這二者在使用上是有很大區別的. 在電池組中, 各單體鋰離子電池在生產製造中必然存在個體差異, 在使用中老化程度也不一樣, 若不在充電過程中採取措施, 這種差異將被累積甚至擴大, 導致整個電池組的性能大打折扣或電池組壽命嚴重縮短. 另外, 由於電池組容量較大, 採用傳統的充電方式效率低, 充電時間長, 嚴重阻礙了電動汽車的推廣.

  因此, 快速有效安全可靠的充電系統是目前電動汽車行業重點研發的技術.

  1 傳統鋰離子電池充電方式研究

  不同的充電方式是影響單體鋰離子電池性能和使用壽命的重要因素. 合適的充電方式不僅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電池的容量, 而且可以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 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 電壓的影響. 一方面, 在充電過程中要嚴格控制電池電壓不能超過充電限制電壓, 超過充電限制電壓稱為過充, 輕微過充多次會導致電池容量減小, 電池發生變形, 過充嚴重時會直接導致電池發生爆炸. 另一方面, 在充電結束後, 應使電池電壓儘量接近滿充電壓, 否則會導致電池容量大大降低.

  (2) 電流的影響. 鋰離子電池可接受的充電電流是有限的, 若充電電流高於這個上限值, 會造成電池中電解液發生析氣反應, 大量發熱, 使電池溫度急劇上升.

  (3) 溫度的影響. 鋰離子電池溫度過高, 會導致電池內部發生一系列反應, 電池可能爆炸, 因此在充電過程中, 要及時監測電池溫度情況並對其加以控制.

  選擇合適的充電方法可以提高充電效率, 延長使用壽命. 鋰離子電池的充電方法有很多種, 常用的充電方法有恆定電流充電法、恆定電壓充電法、恆流/ 恆壓充電法、變流充電法、脈衝充電法、間歇充電法等.

  1.1 恆定電壓充電法

  恆定電壓充電法是指在充電過程中以恆定電壓對電池進行充電. 在這個過程中, 充電電流滿足公式: I =(U – E)/R(式中: I 為充電電流, U 為充電電壓, E 為電池電壓, R 為充電迴路電阻) .

  在充電初期, 由於電池電勢較低, 因此充電電流較大, 隨著充電過程的進行, 電池電勢逐漸升高, 充電電流逐漸減小. 恆壓控制系統結構簡單,而且充電電流比較接近可接受充電電流, 具有一定的自適應性, 但在充電初期電流比較大, 有可能造成電池溫度上升過快, 對電池帶來不利影響.

  1.2 恆定電流充電法

  恆定電流充電法是指在充電過程中全程以恆定不變電流進行充電. 鋰離子電池的充電可接受電流隨著充電時間呈指數規律下降, 而充電電流保持不變, 若充電電流較大, 在恆流充電後期可能出現充電電流超過可接受電流而導致電池電解液發生析氣反應, 但若充電電流太小, 就會延長充電時間, 降低充電效率.

  以上兩種方法都比較簡單, 也都有很多不足之處. 恆壓充電初期電流過大而恆流充電後期電流過大, 因此, 可採用先恆流後恆壓的充電方法以克服這兩種方式在這兩個階段的弊端.

  1.3 恆流/恆壓充電法

  這種充電方法將充電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如圖1 所示.

  

 

  (1) 預充階段. 接通直流電源後, 當檢測到電池時, 充電晶片啟動, 進入預充過程, 在此期間充電控制器以較小的電流給電池充電, 使電池電壓、溫度恢復到正常狀態.

  (2) 恆流充電階段. 在充電初期, 充電電路以恆定的電流對鋰離子電池充電, 一般鋰電池大多選用標準充電速率. 恆流充電時, 電池電壓將緩慢上升, 一旦電池電壓達到所設定的終止電壓, 恆流充電終止, 進入恆壓充電過程.

  (3) 恆壓充電階段. 在恆壓充電過程中, 充電電流逐漸衰減, 當監測到充電電流降到設置值以下, 或滿充時間超時轉入頂端截止充電, 此時充電控制器以極小的充電電流為電池補充能量, 一般情況下, 該過程可以延長電池5% ~ 10% 的使用時間.

  這種充電方法中, 為避免電流過大, 電池溫度過高, 在恆流階段, 通常採用較小的充電電流進行充電, 充電效率仍然不高. 為提高充電效率, 可採用變流充電法.

  1. 4 變流充電法

  鋰離子電池可接受的充電電流隨充電時間呈指數規律下降, 若充電電流曲線在電池可接受充電電流曲線(圖2中曲線1) 以上會導致電池電解液發生析氣反應, 影響電池壽命.

  

 

  理想化的充電過程是充電電流始終逼近可接受的充電電流值. 如圖2 中曲線2 為變流充電電流曲線. 圖2 中可以看出, 在充電初期, 充電電流較大, 效率較高, 克服了恆流/ 恆壓充電階段初期充電電流設置較小的缺點, 隨著充電繼續, 充電電流逐步減小, 因此, 可以將其原有的恆流充電階段用分段恆流充電的過程來代替, 達到提高充電效率.

  在變流充電階段, 通過對電池狀態進行檢測,確定起始的電流進行恆流充電, 同時對電池狀態進行檢測, 當電池狀態達到該恆流充電分段終止標準時, 結束該分段, 調整電流值, 進入下一分段,直至電池狀態達到設定的標準時, 終止變流充電,進入恆壓充電, 以確保電池完全充滿.

  變流充電法的主要困難在於確定各階段恆流充電電流值, 選取適當的參數作為階段恆流充電終止的判斷依據.

  在變流充電法中, 通過提高初始階段的充電電流來實現快速充電的目的. 但實際上, 充電電流過大會造成電池產生極化現象而縮短壽命. 為了在保證效率的前提下儘可能的減小極化反應, 研究人員通過對不同充電波形使電池產生的極化情況進行比較, 提出了間歇充電和脈衝充電的方法.

  1. 5 間歇充電法

  間歇充電法是指在充電一段時間後增加一段間歇時間, 減少極化現象. 在間歇階段, 電解液析氣反應產生的氫氣和氧氣有時間得以重新化合,可以有效的減緩電池內電壓升高, 消除歐姆極化,減小內阻, 使電池在接下來的充電過程中能夠接受更多的電量.

  1. 6 脈衝充電法

  在脈衝充電過程中, 在充電電流大小逼近電池充電可接受電流的基礎上, 用脈衝電流對電池充電, 充電電流時有時無, 充電狀態和暫停狀態相互交替. 脈衝充電方式有正脈衝充電和正負脈衝充電兩種方式, 在正脈衝充電方式中, 正脈衝空閒時間內, 電解液中的離子自由擴散, 減小了極化的加劇; 在正負脈衝充電方式中, 正脈衝空閒時間內加上了負脈衝, 電解液中的離子受反向作用力向相反方向運動, 有效的抑制了極化現象.

  2 本文採用的充電方式

  對以上各種傳統充電方法的特點相比較可以看出, 每一種方法都各有優缺點. 電動汽車電池組對充電過程要求很高, 既要要求安全充電, 儘可能延長電池使用壽命, 又必須滿足快速充電的特點,快速、高效、安全、長使用壽命這幾項指標都必須達到, 綜合每一種充電方法的優點, 本文在傳統充電方式上做了變形和改進, 提出了限壓變流脈衝充電方法.

  限壓變流脈衝充電方法的特點是, 將恆流/恆壓充電方式的恆流充電階段改為變流脈衝充電,這一階段電流的大小符合變流充電的特點, 初期電流較大, 儘量逼近充電可接受電流, 以保證電池獲得足夠電流, 同時,採用脈衝式充電電流, 有效抑制極化效應, 減緩電池內壓升高, 減小內阻. 後期採用恆壓充電方式, 以獲得過充電量.

  3 研究電池組均衡充電的意義

  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電池組通過多節鋰離子電池串聯以獲得高輸出電壓. 由於各單體電池在生產製造和使用過程中電池特性必然存在差異, 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有: 在生產過程中, 由於加工工藝等原因, 同批次電池的容量和內阻都可能存在差異; 使用過程中由於溫度等差異造成電池使用不平衡; 不同電池之間的放電情況存在差異, 長時間累積, 造成電池狀態的不平衡. 長期使用必將導致各電池的容量、內阻、端電壓等參數不均衡, 從而影響整個電池組的實際容量, 縮短壽命, 造成浪費, 增大成本.

  和其他電池相比, 鋰離子電池幾乎沒有耐過充的能力, 在電池荷電狀態已滿時, 若繼續充電,電池的電壓將繼續升高. 電壓過高會造成鋰離子在負極積累, 解析出金屬鋰, 使電池的蓄電能力喪失, 而且這一過程是不可逆的, 同時, 電解液發生電解, 析出氫氣和氧氣, 伴隨著大量熱量的產生,電池溫度逐漸升高, 氫氣和氧氣有可能發生爆炸.因此, 鋰電池切不可過充電, 否則會給電池造成致命的損壞或造成安全事故. 實驗數據證明, 過充電將嚴重減少電池的充電循環次數.

  因此, 在對串聯電池組進行充電時, 不能通過過充的方式使各單體電池達到性能均衡. 若以容量大的電池充滿為依據, 必然導致容量小的電池過充電, 損害電池; 若以容量小的電池充滿為依據, 必然導致容量大的電池欠充電, 這兩種方式都不能達到均衡狀態. 同樣在放電過程中, 若以容量大電池放電結束為依據, 必然導致容量小的電池過放, 若以容量小的電池放電結束為依據, 容量大的電池的電量還將剩餘大部分電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電動汽車電池組需要頻繁的充放電, 隨著充放電次數的增多, 將形成惡性循環, 各電池的不均衡將加劇, 造成整個電池組性能明顯惡化

  .為應對以上問題, 就要在充電過程中, 通過某種方法, 使充電完成時電池組的所有電池都能充滿電, 達到均衡狀態, 實現均衡控制.

  4 電池組充電均衡控制研究

  目前均衡控制的方法, 按照能耗主要分能量耗散式、能量轉換式、能量轉移式.

  能量耗散式是指將電池組中電壓較高的電池進行放電來實現均衡. 常使用的方法是電流分流法. 分流法是將每一個電池並聯一個分流電阻, 並通過開關進行控制, 在充電過程中, 當某個電池電壓偏高時, 其分流開關閉合, 電池進行分流. 這種方法結構簡單容易實現, 缺點是分流電阻始終在損耗功率, 能效低, 而且產生熱量比較大. 電動汽車需要考慮能效的問題, 否則無法大規模推廣, 顯然, 這種均衡方法不適用. 能量轉換式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將電池組的整體電壓向飢餓的單體電池進行補充, 另一種是將單體電壓向整體電壓進行轉化. 常用的有線圈能量轉換法, 利用變壓器將能量補充給飢餓的電池, 有開關式、共享式、獨立式三種結構, 線圈能量轉換法對充電電流進行均衡, 充電速率很快, 但在大量電池串聯充電時, 其缺點就突顯出來了, 這時需要大量的變壓器, 磁場損耗大, 均衡設備的體積很大, 效率變低. 因此, 這種方法對電動汽車電池組充電也不適用.

  能量轉移式是利用電容或電感等儲能元件將能量進行傳遞, 在充電過程中, 電池組中容量低的電池端電壓會比其他電池高, 這時容量低的電池會對容量高的電池充電. 常用的有電容法和電感法.

  電容式均衡電路是通過MCU 控制開關的切換, 先由電壓最高的電池向電容充電, 充滿後切換開關, 由電容向電壓低的電池充電, 並多次重複這個過程. 這種均衡電路的優點是結構簡單、體積可以做的很小, 缺點是需要大量的電力電子開關器件, 損耗大, 需要的時間也較長, 因此不適宜電動汽車電池組充電.

  電感式相鄰均衡電路的原理是每一個電池都並聯一個電感, 檢測比較相鄰兩個電池B1、B2 的電壓, 若B1 電壓較高, 由MCU 控制PWM 輸出信號的佔空比來控制開關器件, 使B1 能量儲存在電感, 並對公共電容充電, 然後將能量傳送給B2;反之, 若B2 電壓較高, PWM 輸出的佔空比變化,使能量由B2 流向B1. 這種均衡電路的特點是效率高, 速度快, 體積小, 缺點是控制算法比較複雜.

  通過對以上各種均衡方法的特點相比較, 本文認為電感式均衡電路較適用於電動汽車電池組充電均衡. 電動汽車電池組具有大規模串聯的特點, 因此, 本文在電感相鄰均衡電路的基礎上, 設計了大規模串聯電池組的電感式均衡控制電路( 如圖3) , 實現電池組內各電池之間的電量轉移,達到均衡的目的.

  

 

  系統中, 及時檢測電池組中各電池的狀態信息, 送入MCU 中, 通過算法處理, 控制PWM 的輸出, 驅動開關器件的導通和關斷. 當某個電池電壓較高時, 相應的開關器件導通, 電池將能量儲存到相應的電感中, 當開關斷開後, 能量轉移到下遊的電池, 多餘能量轉移到公共電容上並回饋給充電電路.

  5 鋰離子電池組充電電路設計

  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 本文設計了一種基於限壓變流脈衝充電方法的具有均衡功能的充電系統, 該系統採用MCU 進行控制, 對電池的電壓、電流、溫度等參數進行採樣, 送入MCU 中, 並通過一定的算法, 控制PWM 輸出信號的佔空比, 控制脈衝充電電流, 控制均衡電路的開關器件, 實現均衡充電, 該系統結構框圖如下.

  

 

  6 總結

  本文在通過對多種傳統充電方式的研究, 綜合各種方式的優點, 提出了限壓變流脈衝充電方式, 使實際充電電流接近充電可接受電流, 縮短充電時間, 並有效防止極化, 快速、高效、安全. 同時,應對電池組中單個電池狀態不均衡的問題, 進行了均衡控制研究, 使電池組內電量相互轉移, 保證在充電結束時各電池達到均衡狀態, 並在此基礎上設計了電池組充電系統的結構.

相關焦點

  • 電動汽車充電電壓,電動汽車電壓是多少伏
    電動汽車充電站是為電動汽車充電的站點。隨著電動汽車的普及,電動汽車充電站必將成為汽車工業和能源產業發展的重點。但是你們知道充電的電壓有多大嗎?今天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電動汽車充電電壓,電動汽車電壓是多少伏。
  • 四種高電壓鋰離子電池組的充電方法比較
    在實際使用中,為了獲得更高的放電電壓,一般將至少兩隻單體鋰離子電池串聯組成鋰離子電池組使用。目前,鋰離子電池組已經廣泛應用於筆記本電腦、電動自行車和備用電源等多種領域。  因此如何在充電時將鋰離子電池組使用好顯得尤為關鍵,現將鋰離子電池組常用的幾種充電方法以及本人認為的最適合的充電方法試述如下:  1 普通的串聯充電  目前鋰離子電池組的充電一般都採用串聯充電,這主要是因為串聯充電方法結構簡單、成本低、較容易實現。
  • 基於雙LCC的電動汽車多階段恆流無線充電技術
    編者按:針對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多為恆流充電,且恆流充電對動力電池存在著較大損害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於雙LCC的電動汽車多階段恆流無線充電技術。摘要:針對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多為恆流充電,且恆流充電對動力電池存在著較大損害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於雙LCC的電動汽車多階段恆流無線充電技術。
  • 電動汽車用移動充電寶靠譜嗎?
    相同的,隨著汽車行業在新能源領域的快速發展,很多品牌都推出了電動產品,而選擇電動車出行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遇到電量不足,不能隨時隨地為車輛充電。最近,有一些喜歡動手DIY的「高手」為了能夠實現電動車隨時隨地充電,給自己的電動車DIY「移動充電寶」,也有一些公司抓住這商機,研發出專業的電動車充電寶。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DIY的充電寶和研發公司製備的充電寶,到底他們是否靠譜?
  • 電動汽車續航 鋁空氣電池對比鋰電池
    導讀:電動汽車續航 鋁空氣電池對比鋰電池以鋰離子電池驅動的電動汽車難以普及的最大障礙是行駛裡程有限,太平洋汽車網小編了解到,目前電動汽車電池的續航能力,大多在135公裡(日產Leaf)至480公裡(特斯拉S型)之間,除非大量安裝快速充電站,否則不適宜駕駛電動汽車遠途旅行。
  • 電動汽車充電大戰:一篇文章看懂科技巨頭和汽車製造商的「極限挑戰」
    往往在決定是否購買電動汽車前,他們都繞不開兩個問題:電池的續航裡程有多遠?充電要用多長時間?目前,電動汽車快充電站還未普及,許多電動汽車都是依靠家庭式夜間充電。一臺普通的電動汽車(如大眾eGolf),在家庭電力模式下,通常需要充電26小時,才能提供125米的汽車續航旅程。但符合快充模式超長續航裡程的電池容量正走上正軌,對電動汽車的滲透普及將發揮關鍵的作用。
  • 電動汽車時代就要來了
    這一消息立即引發了現場觀眾和業內人士的強烈關注,該技術非常有望解決電動汽車現有的充電難問題,推動電動汽車的大面積普及。  1.電動汽車普及難題  電動汽車是指以車載電源為動力,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各項要求的車輛。
  • 純電動汽車結構認知,純電動汽車結構及檢修
    純電動汽車結構認知,純電動汽車結構及檢修,純電動汽車是完全由可充電儲能式電池(如鉛酸電池、鋰離子電池等)提供動力源的汽車。它能夠直接利用外電源為蓄電池充電,並通過蓄電池的電能轉換成機械能來驅動汽車行駛。相比於傳統的內燃機汽車,純電動汽車的動力傳遞是柔性的電線連接,結構更加靈活。
  • 電動汽車為何不能太陽能充電,知識介紹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電動汽車為何不能太陽能充電。電動汽車為何不能太陽能充電這是一道看上去很美的腦洞題,在現實中難以實現,然後,這也許是未來的一道答案,成為現實,為什麼這麼說?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電動汽車為何不能太陽能充電吧!
  • 電池管理和連接器對電動汽車有多重要?
    電池管理和連接器對電動汽車有多重要?電池平衡方法還涉及電池化學的一個函數關係:鋰電池更能夠耐受混合電動汽車產生的「微」充放電循環,但卻更容易受到電池間差異的影響。然而,鉛酸電池組和鎳氫電池組卻天然地存在一種電池平衡機制,因為此類電池在充滿電後,會通過放出氣體來釋放多餘的能量,因而只需延長充電時間,就可以讓性能較弱的電池也充滿電。 主動平衡和被動平衡是最常見的兩種電池平衡技術。
  • 電動汽車的充電功率是多少?電動汽車充電功率介紹
    電動汽車的充電問題將受到許多消費者的關注。電動汽車的充電不像加油站那樣普遍和方便。給電動汽車的電池充電需要一段時間。現在,充電堆越來越流行,消費者不會擔心充電的地方,但是很多消費者不知道電動汽車的充電功率有多大,甚至對電力的概念也不太了解,所以它將在今天被引入到人們面前。電動汽車充電電源簡介:充電電源通常是指輸電線路的充電功率,又稱無功率。當線路太長時,會產生接地電容。由線路的接地電容電流產生的無功率,稱為線路的充電功率。當電力線空載或輕負荷時,電壓高於供電電壓。
  • 電動汽車有發動機嗎 電動汽車工作原理介紹
    電動汽車應運而生,而有很多人都不理電動汽車和普通燃料汽車有什麼區別電動汽車是不是和汽油車都有發動機,靠的是什麼驅動。今天電動邦小編就為大家解釋一下電動汽車有發動機嗎 電動汽車工作原理介紹。電動汽車有發動機嗎?
  • 充電樁之芯 | 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及其充放電原理:交流充電樁 or直流...
    問題6:假設用3.3KW車載充電機給特斯拉Model S充電,對應的每節18650的充電電流多大? 充電一次需要多長時間?問題7:兩條技術路線:未來電動汽車是否會不配備「車載充電機」,都用直流充電樁? 還是未來電動汽車的「車載充電機」會做得容量更大,個人乘用車充電以交流充電樁為主?
  • 為什麼電動汽車電池不能精確顯示剩餘電量?
    隨著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消費者開始高度關注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甚至有些用戶產生了裡程焦慮,生怕出現類似手機電池耗盡突然關機的現象。今天讓我們來詳細聊聊汽車電池電量精確測量的難點和應對方法吧。 很多消費者有疑慮為什麼電動車動力電池顯示不「精確」呢?
  •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電磁安全性的最新研究進展
    電動汽車(EV)以其清潔節能、低噪聲、起步平穩等特點受到了廣泛關注,而無線充電技術具有安全、便捷等優點,是電動汽車供電技術未來發展的趨勢之一。但是,隨著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推廣,其安全問題也勢必會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之一,在安全性問題中,電磁洩漏是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電磁洩漏與能量的有效利用、人體健康等都直接相關。
  • 為電動汽車構建充電基礎設施
    (來源:EIA)裡程憂慮提高電動汽車市場份額的一個障礙是對於充電的擔憂。起初的電動汽車裡程數只有100英裡左右,這使電動汽車適用於只做短途旅行的特定類型司機,需要經常返回充電站為電動汽車充電。目前情況已經好轉,對於較好車型來說,續航裡程已經能夠達到300英裡左右,但焦慮依然存在,主要是認為充電點依然很少。
  • 關於電動汽車續航,鋁空氣電池和鋰電池誰更強
    (文章來源:太平洋汽車網) 以鋰離子電池驅動的電動汽車難以普及的最大障礙是行駛裡程有限,太平洋汽車網小編了解到,目前電動汽車電池的續航能力,大多在135公裡(日產Leaf)至480公裡(特斯拉S型)之間,除非大量安裝快速充電站,否則不適宜駕駛電動汽車遠途旅行。
  • 從印度的交通電動化趨勢,淺談太陽能與電動汽車充電系統的應用與布局
    眾所周知,印度政府在全國推行交通工具電動化,積極推廣電動汽車,電子產業看好本土電動汽車的研製活動。大型OEM廠商正在研發電動汽車,同時電動汽車生態系統也在平穩的建設中,老牌企業以及各種初創公司在電動汽車充電器、充電站以及軟體和雲計算服務開發方面開始發力,且初見成效。但是,電子系統還有很多改進機會。
  • 頻率跟蹤式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的研究
    摘要:隨著電動汽車產業的不斷推廣和發展,方便、實用的電動汽車充電系統需求更加迫切。本文基於諧振耦合無線傳輸機理,實現無線傳輸電能的設計。通過對LC諧振電路傳輸過程中出現諧振失諧導致傳輸效率下降現象的分析,提出一種頻率跟蹤式諧振無線傳輸電能模型,實現高效充電的目的。
  • 優能工程師教你認識電動汽車充電區別
    無論是純電動汽車還是插電式混動汽車,都面臨一個充電問題,那麼電動汽車交流電和直流電的區別在哪裡呢?電動汽車在充電方面都有快充和慢充,本質上也是交流電和直流電充電的區別,最明顯的不同就是交流電是慢充,而直流電是快充,喜歡快充但也不能缺少慢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