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自救大法到底是不是救命寶典?商報記者請專家一一點評,並介紹了遇到心梗、腦梗、腦出血病人時該如何急救。畢竟人命關天,我們要學會自救,但也不能輕易迷信。
不過一位專家的話請你記住,要想躲過一劫,最關鍵還是你的平常生活。
深呼吸自救心臟病不太靠譜
這幾日,大家都在爭相轉發@娟然塵外的救命寶典。
「@行走者在新浪」提出質疑:一個事關生命救治的醫學專業知識,卻來自一個完全沒有任何醫學教育背景的人,不僅荒謬,還可能造成對生命的危害。建議@微博小秘書@微博闢謠給個說法。
這究竟是救命寶典還是「葵花寶典」,河南商報記者昨日採訪多位專家,對著微博原文一一點評。
原文:突然,你感覺胸口有一股劇痛,並且開始蔓延到手臂和下巴。
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徐予:這是典型的冠心病症狀,不過有些胃疼、牙疼,都可能是冠心病的前兆。比如,如果是心梗導致的牙疼,通常3分鐘左右疼痛就會消失,如果是牙周炎則不會這麼短時間就好。
原文:一個人若是心臟不能正常跳動,並且還是感到快昏過去時,大概只有10秒鐘時間,然後失去知覺,不省人事,患者一定要把握這10秒鐘短暫黃金時間自救。
徐予:一旦發作冠心病甚至心梗,越早救治越好。
原文:這10秒鐘,一定不要驚慌、要不停地用力咳嗽,每次咳嗽前一定要深吸一口氣,一直堅持到被醫院急救或恢復正常。
徐予:突發心梗,最有效的辦法是儘量穩定情緒,靜臥,然後趁清醒的時候撥打120。如果光靠深呼吸咳嗽自救,實在不太靠譜。
此外,網上還有種說法流傳甚廣:如果突發心臟病,立刻口含兩顆阿司匹林讓它化開,然後喝一點水吞下。接著立刻聯絡120,坐在椅子或者沙發上靜候救護車援助,千萬別躺下。
徐予:服用阿司匹林是為了防止血栓,而且並不是以幾顆為標準,應確保300毫克嚼服。但是對於心絞痛或者心梗患者,這時最重要的是服用硝酸甘油或者速效救心丸,緩解供血情況。但到底是坐還是躺要因病情而異,心梗或者心絞痛患者應該靜臥,伴有悶氣的心衰才應該靜坐。
判定中風四標準可以照章執行
網絡原文:
只要問三個簡單的問題,就可以辨識中風:
S:(Smile)要求患者笑一下;
T:(talk)要求患者說一句簡單的句子(要有條理,有連貫性);
R:(raise)要求患者舉起雙手。
另外一項中風徵兆是:要求患者伸出舌頭,如果舌頭彎曲或偏向一邊,那也是中風的徵兆。
上面四個動作,患者如果有任何一個動作做不來,就要立刻打120!
解析
河南省人民醫院介入科副主任醫師薛絳宇:因為中風會影響神經功能,所以這些判斷是有道理的,可以作為判定中風的標準。根據醫學研究,在腦神經沒壞死前就開始打通腦梗,人基本就沒什麼影響,這個黃金搶救期,根據不同部位,一般在4小時到12小時之間。
心梗如何急救
病人突然暈倒,到底是心血管疾病,還是腦血管疾病,如何施救?
在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範萍看來,一般而言,腦出血影響比較大,病人一般會暈倒,失去知覺。如果出現暈倒,一般是腦部疾病。
心梗則不同,心梗病人一般會感覺到心絞痛,會疼一段時間,有瀕死的感覺,很少有昏迷情況。
如果發現病人心臟疼痛,判斷為心梗的話,應該這樣做:
首先,撥打120,叫急救人員。
其次,病人如果坐在沙發上,或者歪在地上,要將病人就地平放,頭歪向一邊。
解開病人的衣領,保持其呼吸道通暢。如果病人臉朝下趴著,也要將病人翻過來讓其平躺。病人口中如有異物,可以幫他清理出來。
再次,找出病人平時服用的藥品,如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讓病人壓在舌下含服。
最後,在等待急救車到來的時候,如果家裡有血壓計,給病人測下血壓,等大夫來後告訴大夫。
注意
對心梗患者,不要將其來回移動。
此外,不要讓患者情緒激動。
而且,病人意識不清醒的話,不要來回搖晃、掐病人等,想辦法將其叫醒。對待昏迷的病人,更不要隨意給其灌水。
如遇病情比較重、心臟驟停的病人,市民可以考慮做心肺復甦。
心臟驟停後6分鐘內搶救為黃金急救時間。
腦梗腦出血如何急救
在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內科六病區主任李青看來,腦梗腦出血患者一旦發病後,家人掌握急救知識也非常重要,但腦梗腦出血並沒有黃金急救時間,一般是越快越好。
首先,家人要迅速撥打120,等待急救車到來。
其次,讓病人就地平躺,將頭側向一邊。
不過,腦梗患者比腦出血患者病情會輕一些,剛開始會出現身體動不了的情況,噁心嘔吐等。腦出血患者一般是立即暈倒。家屬可以通過此判斷到底是那種病情。
如果是腦出血,等待急救車時,家屬可拿出血壓計給病人量血壓。如果腦出血患者的血壓不超過180mmHg,那麼家人就耐心等急救車。
如果超過180mmHg,那麼家屬考慮給病人吃降壓藥。
提醒
管住自己的嘴 活動自己的腿
徐予說,掌握正確的急救知識,確實可能救人一命。但是,目前成功心肺復甦率不到10%,可以說是九死一生,所以一定要早發現早控制。
她說,40歲以上、或者有家族遺傳史、高血壓、高血脂、肥胖、吸菸、喝酒的人,都是心腦血管高危人群,最好每年體檢一次,一般心電圖就可以發現心臟的異常。
如今,心腦血管越來越呈年輕化趨勢,我國40歲以下的中風患者能佔到一成以上,年紀輕輕就犯病的人,大都是頻繁飲酒、吸菸、運動量少、高熱量飲食、夜生活過度等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
徐予說,其實,現在更提倡零級預防,健康人也讓防治這兩種病,而且通過生活規律,確實可以有效防治。她提醒,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少油膩,但可以多吃魚,多吃蔬菜水果,多運動。
「總之一句話,就是管住自己的嘴,活動自己的腿。」徐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