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拭子+手機顯微鏡,新冠低成本快速即時篩查

2021-01-15 澎湃新聞

原創 Cell Press CellPress細胞科學

生命科學Life science

2020年1月31日,Cell Press新型冠狀病毒資源中心正式開放。您可以在該資源中心頁面上查找到COVID-19相關論文的投稿政策,以及Cell Press旗下期刊已發表的有關疫情和病毒的論文。網站正在不斷更新中,所有內容都可以免費閱讀。

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微信公眾號對該論文進行了解讀,旨在與廣大科研人員深入分享該研究成果以及一些未來的展望。點擊「閱讀原文」或識別下圖二維碼閱讀英文原文最新在中心上線的發表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Cell上的研究,名為」 Amplification-free detection of SARS-CoV-2 with CRISPR-Cas13a and mobile phone microscopy」。來自Gladstone 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發明了一種免擴增的CRISPR-Cas13a檢測技術,該技術可從鼻拭子RNA中直接檢測SARS-CoV-2,並且可以通過手機顯微鏡對其進行讀取。該檢測方法有可能實現針對SARS-CoV-2的低成本快速即時篩查。

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微信公眾號對該論文進行了解讀,旨在與廣大科研人員深入分享該研究成果以及一些未來的展望,點擊「閱讀原文」或識別下圖二維碼閱讀英文原文。

摘要

2019年12月暴發的新型呼吸道病毒SARS-CoV-2現已發展為全球大流行,部分原因是確定感染該病毒的有症狀患者、無症狀攜帶者和有前驅症狀的攜帶者十分困難。如果CRISPR診斷程序可以快速、便攜和準確地進行,那就可以增強基於PCR的金標準診斷測試。在此,我們報告了一種免擴增的CRISPR-Cas13a檢測技術,該技術可從鼻拭子RNA中直接檢測SARS-CoV-2,並且可以通過手機顯微鏡對其進行讀取。該測定法在30分鐘的測量時間內即可達到約100拷貝/μL的靈敏度,並且能在5分鐘內從一組陽性臨床樣品中準確地檢測出預提取的RNA。我們結合了靶向SARS-CoV-2 RNA的crRNA來提高這一檢測方法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並利用酶動力學直接量化了病毒載量。結合手機讀取設備,該檢測方法有可能實現針對SARS-CoV-2的低成本快速即時篩查。

簡介

目前,SARS-CoV-2感染的金標準診斷方法是定量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qPCR),這也是一種廣泛應用於篩查的成熟檢測手段。基於針對核衣殼(N)蛋白、包膜(E)蛋白和開放閱讀框1ab(ORF1ab)基因的引物,RT-qPCR的分析檢測限度(LOD)為1,000病毒RNA拷貝/ mL,即1拷貝/μL(Vogels et al., 2020)。然而,最新的病毒動力學模型表明,為了控制當前的大流行,我們需要一種能夠快速周轉的高頻檢測手段(Larremore et al., 2020)。值得注意的是,該模型將檢測的敏感性列為較低優先級,估計100,000拷貝/ mL(100拷貝/μL)的LOD就足以達到篩查水平(Larremore et al., 2020)。儘管研究人員對於所需的準確目標LOD尚未達成廣泛共識,但高頻檢測和快速周轉有助於減少病毒傳播,即使檢測的敏感性不高。在臨床研究中,當病毒載量在1,000,000百萬拷貝/ mL(1,000拷貝/μL)以下時,傳染性顆粒幾乎不能檢測到,因此病毒傳播的風險很低(La Scola et al., 2020; Quicke et al., 2020; Wolfel et al., 2020)。

人們亟需一種能夠識別傳染性個體且快速而廣泛的SARS-CoV-2檢測,這一需求促使人們致力於探索基於CRISPR技術的病毒RNA檢測新策略。Cas12和Cas13蛋白是細菌適應性免疫系統的RNA引導成分,它們分別直接靶向單鏈、雙鏈DNA或單鏈(ss)RNA底物(Abudayyeh et al., 2016; Chen et al., 2018; East-Seletsky et al., 2016; Zetsche et al., 2015)。Cas13與含有可編碼間隔序列的CRISPR RNA(crRNA)結合,形成了一種不激活核酸酶的核糖核蛋白複合物(RNP)。當RNP與互補的目標RNA結合時,它能激活Cas13的HEPN基序(高級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核苷酸結合區域),然後不加選擇地切割周圍的任何ssRNA。RNP與目標RNA的結合和隨後的Cas13裂解活性可通過與ssRNA連接的螢光猝滅劑進行檢測,ssRNA在激活Cas13裂解後會發出螢光(East-Seletsky et al., 2016)。

使用細菌誘導細胞休眠以減少噬菌體傳播的成功策略(Meeske et al., 2019)現已廣泛用於病毒診斷(Chen et al., 2018; East-Seletsky et al., 2016; Gootenberg et al., 2018; Gootenberg et al., 2017; Myhrvold et al., 2018)。為了實現檢測的高靈敏度,目前的CRISPR診斷法(CRISPR Dx)依賴於目標RNA的預擴增,以便用於隨後的Cas蛋白檢測。對於RNA敏感的Cas13蛋白,人們需要通過一系列複雜的方法才能對Cas13a或Cas13b進行檢測,這種方法被稱為「SHERLOCK」法(Gootenberg et al., 2018; Gootenberg et al., 2017)。該方法最近被用於SARS-CoV-2的檢測(Joung et al., 2020b),並進一步發展為用於檢測未提取樣品的「SHINE」法(Arizti-Sanz et al., 2020)。通過使用DNA敏感的Cas12進行檢測,可以避免將擴增的DNA轉換回RNA,這種方法稱為「DETECTR」法(Chen et al., 2018),最近已用於SARS-CoV-2的檢測(Broughton et al., 2020)。SHERLOCK和DETECTR法可以使用適用於即時檢測的紙質側向流動條進行讀取,但都需要大約一個小時才能完成,而且目前FDA批准的檢測方法仍然是基於實驗室的。

在此,我們報導了一種基於CRISPR-Cas13a的快速檢測方法並進行了演示,這種方法可直接檢測SARS-CoV-2 RNA。與既往的CRISPR診斷不同,這種方法不需要預先擴增病毒基因組即可進行檢測。無需進行其他操作,該方法就可以進行定量RNA測量,而不是僅僅得出簡單的陽性或陰性結果。為了證明該測定法的簡便性和便攜性,我們使用小型精簡設備的手機攝像頭進行了螢光測試,這種設備使用了低成本的雷射照明和光學採集器件。因為手機攝像頭具有高靈敏度和強連接性,以及GPS和數據處理功能,所以這是一種可以應用到資源匱乏地區的有益工具,有助於即時地診斷疾病(Breslauer et al., 2009; D'Ambrosio et al., 2015; Kamgno et al., 2017; Wood et al., 2019)。通過組合多個crRNA來增強Cas13a的活化並分析螢光隨時間的變化(而不是只分析終點螢光),我們能夠使用該設備在30分鐘的測量時間內檢測到約100拷貝/μL的預提取SARS-CoV-2 RNA。我們還可以使用該設備在5分鐘內正確識別出所有用於測試的SARS-CoV-2陽性患者的RNA樣品(Ct值14.37~22.13)。這種方法或可為即時SARS-CoV-2篩查提供快速、準確、便攜的低成本選項。

結果

用Cas13a直接檢測並量化新冠病毒RNA

當SARS-CoV-2序列於2020年1月公開時,我們著手開發了一種基於Cas13的病毒RNA直接檢測方法,該測定法無需擴增病毒RNA即可進行即時檢測。為此,我們需要通過仔細選擇合適的crRNA來優化Cas13的激活,並為我們的測定方法開發靈敏度高且便攜的螢光檢測系統(圖1A)。最初,我們根據SARS-CoV-2的N蛋白基因設計了12個crRNA(表S1)。每個Cas13-crRNA RNP都能檢測到N蛋白基因中單個長20個核苷酸的區域(圖1B)。

在480 fM(2.89 x 105拷貝/微升)的目標RNA濃度下,我們鑑定出了10個具有活性的crRNA。我們在平板讀取器上通過直接檢測測定法分別測試了每個crRNA,最終選擇了兩個crRNA(crRNA 2和4)進行後續試驗,因為它們對Cas13a活化的作用最大。

接下來,我們對目標RNA進行了稀釋,以分別確定每種crRNA的檢測限度。LbuCas13a在低至10 fM(約6000拷貝/μL)的目標RNA水平上顯示出了可探測到的報告基因裂解,(East-Seletsky et al., 2017)。針對SHERLOCK法的研究曾報導,未進行預擴增的檢測限度為約50 fM(Gootenberg et al., 2017)。與此相符的是,我們發現,對於1,000拷貝/μL的體外轉錄(IVT)目標RNA濃度,使用crRNA 2和crRNA 4製成的RNP似乎不會產生高於RNP對照的螢光信號(圖1D)。通過Cas13a直接檢測產生的信號似乎與測定中目標RNA的濃度成正比。結果證實,crRNA 2和4均促進了至少10,000拷貝/μL的IVT N基因RNA探測(圖1E)。另外,我們證實了Cas13a激活的速率與目標RNA的濃度成比例(圖S1B-D)。

組合crRNA可提高Cas13a的敏感性

接下來,我們在同一反應中組合了crRNA,從而形成兩個不同的RNP亞群,然後我們評估這種方式能否增強Cas13a的整體活化,從而提高測定的靈敏度。研究發現,crRNA 2和4的結合顯著增加了檢測反應的斜率和反應的敏感性(圖2B)。為了確定crRNA組合如何影響檢測限度,我們使用了經過稀釋的一系列IVT N蛋白基因RNA對crRNA 2 + 4進行了測試。與無靶標的RNP對照(RNP 2 + 4)相比,crRNA 2 + 4與RNP的組合將檢測限提高到至少100拷貝/μL IVT目標RNA(圖2C)。我們從SARS-CoV-2感染的Vero CCL-81細胞上清液中分離了病毒RNA並對其進行了相同的測定,發現該測定法可以檢測到至少270病毒拷貝/μL的RNA(圖2D)。

CRISPR診斷的一個主要優點是它們的高度特異性。為了確認我們的crRNA的特異性,我們使用了一組不同於新冠病毒的呼吸道病毒進行了測試,包括α冠狀病毒HCoV-NL63、β冠狀病毒HCoV-OC43,以及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我們將crRNA 2和4單獨或組合使用於Cas13a直接檢測分析時,對於任何測試的病毒RNA,我們都未檢測到高於背景RNP的信號(圖3A)。

討論

在此,我們展示了使用CRISPR-Cas13a和手機直接檢測SARS-CoV-2 RNA的方法,為快速即時檢測提供了一種頗有前景的選項。本研究取得的第一個關鍵進展是證明了crRNA組合可以通過激活更多的Cas13a(以每個目標RNA計)來提高檢測的敏感性。我們的研究表明,兩個或三個crRNA的組合可用於探測低至約30拷貝/μL的目標病毒RNA。充分利用靶向基因組不同部分的各種crRNA也可以避免由於自然發生的病毒突變而導致的不完全檢測。

本研究取得的第二個關鍵進展是將螢光信號直接轉化為病毒載量的量化。我們設計的方法無需對病毒RNA進行擴增,而是採用直接探測的方法。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顯示了反應速率與病毒拷貝數直接相關,因而可用於定量分析。結合高頻檢測,定量數據可能會帶來許多益處:可以監測患者感染的病程,確定感染是在增強還是減弱。既往研究提出,有症狀感染者中,病毒載量隨感染病程的變化而變化(Wolfel et al., 2020)。定量監測病毒載量可以估計患者的感染階段,且有助於實時預測患者的感染力、恢復力和解除隔離的恰當時機。

本項工作的第三個關鍵進展是開發了基於行動電話和低成本光學器件的小型顯微鏡,可用於準確讀取Cas13a直接檢測的分析結果,在30分鐘內可實現約100拷貝/μL的靈敏度;而且,該設備可以在5分鐘內準確診斷從患者樣品中預先提取的一組RNA。這表明可以構建基於消費電子產品而非專業實驗室技術的可攜式診斷設備,並與Cas13a分析一起使用。結合對密切接觸者的有效跟蹤以及上傳至雲系統的數據,移動可攜式SARS-CoV-2診斷程序可以在當前和未來的大流行中發揮重要作用。

雖然我們證明了使用基於現有PCR引物的crRNA可以實現靈敏度較高的快速檢測,但我們也希望能系統地搜索整個病毒RNA基因組中最佳的crRNA組合,從而進一步改善該檢測手段。隨著研究者發現了更多有關病毒變體的信息(Osorio and Correia-Neves, 2020; Vanaerschot et al., 2020),人們可以調整crRNA設計,從而避免假陰性結果。不過,組合crRNA在提高靈敏度的同時也導致意外脫靶的機率升高了。而且,當組合中的一種crRNA與樣品中的病毒序列不完全匹配時,只有較低的病毒載量得到了記錄。未來的研究有望進一步改進報告基因、Cas13蛋白的選擇,以及探測裝置和攝像頭的感光度。這些進展或許能提高反應速率,從而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提高檢測的精度和檢測限度。

最近一項針對超過19,000多名受訪者的全國調查顯示,基於鼻拭子的qPCR測試結果的平均等待時間為4.1天,其中31%的檢測耗費4天以上,而10%的測試耗費10天或更長時間(Lazer et al., 2020)。處理這些實驗室檢測的國家積壓工作清楚地突出了我們對快速即時檢測的需求。由於自然感染或疫苗接種產生的長期免疫力可能會在2-4個月內下降(Ibarrondo et al., 2020; Long et al., 2020),因此對新冠病毒的快速高頻檢測需求可能會持續存在。在未來,我們在此提出的Cas13a直接檢測方法可以迅速進行調整,服務於下一種可能暴發的呼吸道病原體檢測,希望能夠及時遏制傳染性疾病在全球範圍內的擴散。

相關論文信息

原文刊載於Cell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Cell上

點擊「閱讀原文」或掃描下方二維碼查看論文

▌論文標題:

Amplification-free detection of SARS-CoV-2 with CRISPR-Cas13a and mobile phone microscopy

▌論文網址: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0)31623-8#figures

▌DOI: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0.12.001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將智慧型手機攝像頭變成檢測新冠病毒的「神器」
    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間,對檢測的需求給世界醫療界帶來了壓力。當科學家們努力簡化這一過程時,加利福尼亞的一個科研團隊想出了一種新方法,使用普通手機攝像頭來識別病毒。研究人員表示,使用一種與普通智慧型手機相連的特殊設備,就可以準確檢測鼻拭子上的SARS-CoV-2病毒,也就是新冠病毒。
  • 今年5篇CNS主刊,類器官organoids助力新冠病毒研究
    2020年是完全被新冠病毒打亂的一年,早在病毒爆發的初期2月4日,小編寫了一篇「我們是否可以儘早預測病毒能否「人傳人」,讓悲劇不再發生?」,總結了利用新型實驗模型技術,如何助力病毒研究。轉眼2020年即將離去,新冠病毒還未被完全撲滅,但作為新型實驗模型的代表類器官技術已經在實際助力新冠病毒研究,並在代表學術最高水平期刊的CNS主刊上已發表5篇Article研究(1篇Science,2篇Nature,2篇Cell),在向努力在此方面研究先驅致敬的同時,也分享給各位科研夥伴,一同努力讓新技術改變我們的生活和醫學未來。
  • 法國國家衛生管理局: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唾液檢測僅適用於篩查有症狀者
    《法蘭西西部報》報導截圖國際在線專稿:綜合《法蘭西西部報》、法國《西南報》和法國LCI電視臺9月18日消息,9月18日,法國國家衛生管理局(HAS)表示,唾液檢測可用於篩查新冠病毒,但僅適用於有症狀者。
  • 12分鐘新冠快速檢測試劑在英藥店售賣,醫院下月或拿到新冠疫苗
    華輿訊 據英中時報報導 今天英國抗疫又出現一個好消息,連鎖藥妝超市Boots宣布,將在兩周內向市場推出一項快速新冠檢測服務,每次只需12分鐘就能出結果。在之前的試驗中,這種快速測試的準確率高達97%。這種新型快速測試是一種鼻拭子測試,測試者可以現場等待測驗結果。單次的測試價格為120英鎊,而Boots公司高層表示如果需求增加,價格可能會下降。
  • 法國研發出吹氣式新冠病毒檢測儀 預計年底投入使用
    法國LCI電視臺網站報導截圖國際在線專稿:據法國LCI電視臺網站9月7日消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了一種吹氣式新冠病毒相比當下的鼻拭子檢測方式,該儀器檢測新冠病毒完全無痛,且更加快速。報導稱,這種吹氣式新冠病毒檢測儀重250千克,在儀器的末端有一根管子,若測試者向管內吹氣,呼出的氣體會被儀器實時分析,並與新冠病毒特定的分子結構進行即時比較,只需幾分鐘便可得到檢測結果。
  • 新算法檢測新冠合併樣本 即可大規模篩查
    原標題:新算法檢測新冠合併樣本 即可大規模篩查英國《自然》雜誌22日發表一項傳染性疾病相關研究,科學家團隊報告一種利用少量檢測對大量人口進行新冠病毒感染篩查的數學方法。這種方法非常適合於大規模監測感染情況,與此同時,其有助於降低大規模檢測費用,在無法負擔大量檢測的低收入國家可能特別有益。 快速識別和隔離新冠病毒感染者是控制該病毒傳播的重要策略。
  • 美國批准首種新冠病毒家用檢測試劑盒,可在30分鐘內出結果
    據法新社報導,17日,美國為了遏制疫情繼續蔓延,批准了首種可在家使用的新冠病毒自我檢測試劑盒。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了在家自用的檢測試劑盒,它適用於14歲及以上,醫生認為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
  • 明光市全員新冠病毒核酸篩查工作應急預案
    三、啟動條件(一)社區居民中出現一例感染來源不明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適時啟動對其所在社區全員新冠病毒核酸篩查工作;(二)社區篩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疫情出現擴散趨勢,適時啟動全市範圍內全員新冠病毒核酸篩查工作。
  • 人工智慧可讓智慧型手機顯微鏡製作實驗室級圖像
    現在有各種附件可以讓您使用智慧型手機拍攝顯微鏡級別的圖像。不幸的是,手機的鏡頭和圖像傳感器的局限性意味著這些圖像仍然不如實驗室顯微鏡獲得的圖像那麼好。然而,歸功於最近人工智慧的進步,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改變。
  • 蔣士強:點評食品安全快速篩查技術與設備
    應用目的、要求和場合的不同,所用技術和儀器設備是不同的  對於食品安全的實驗室儀器分析檢測、快速檢測、在線質控、和快速篩查及現場速測技術與儀器的定義和分類,國內學界和業界有著不同理解,我建議:宜將能進行定量、定性(確證)或半定性分析的技術定義為檢測;將僅能初步定性(陰、陽性)有時帶有半定量的技術定義多為篩查;而將能快速實施檢測和篩查的方法,冠以快速,將能大通量檢測和篩查的冠以大通量
  •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新研究!訓練狗狗測新冠病毒!還能嗅出無症狀感染者?
    可以提供即時、可靠、低成本的篩查。可以用於檢查醫院工作人員、隔離區或機場的旅客。阿大發表聲明:根據研究,犬類能察覺人類體內某種揮發性嗅覺化合物的存在。這種化合物一般由病毒感染引起。當面臨邊境重新開放時,這個篩查就顯得至關重要。
  • 美國紐約新冠病毒最初大流行的源頭找到!應該還中國清白了
    美國《科學日報》近日發表文章指出,新冠病毒任紐約大學朗格尼健康學院病理學助理教授馬修·莫蘭諾(Matthew Maurano)博士,他也是這份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指出:「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紐約的早期篩查測試方法至少錯過了暴發開始和根源的幾天。這項工作強烈表明,未來要是想消滅還在初期傳染階段的疫情,我們需要一個快速、豐富的實時基因監測系統,以及傳統的流行病學指標。」
  • 鍾南山:注意新冠病毒「環境傳人」,國內防控面臨兩大風險
    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出席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時表示,新冠病毒的傳播出現新課題——環境傳播,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正在討論新冠疫情的第一例究竟發生在哪裡。這尤其需要實驗室的診斷明確,能夠證實它(是第一例)才好。」冬春季是流感高發季節,鍾南山說,這對醫生準確鑑別和診斷提出了更高要求。「流感病人出現發燒流涕、全身疲勞、肌肉酸痛等症狀,這與新冠肺炎的症狀是相似的,到底是流感還是新冠肺炎?一旦診斷錯了就不得了。」
  • 文獻閱讀|體外篩選新技術快速開發新冠病毒單克隆抗體
    高親和力抗體的研發對於新冠病毒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的兩條主要研究策略,一是挖掘已開發的具有交叉保護活性的SARS病毒抗體,這種方法快速但與新冠病毒的親和力較低。另一種方式是從感染患者中分離單克隆抗體,但是難以大規模分離製備。
  • 深圳首次揭秘滅活新冠病毒真實形貌:採用冷凍電子顯微鏡
    IT之家3月6日消息 據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消息,近日,深圳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與南方科技大學聯合,從臨床新冠肺炎病例獲取生物樣本,首次使用冷凍電子顯微鏡觀察到新冠病毒經滅活後的真實形貌,為新冠病毒的識別、鑑定和臨床相關研究提供重要的超微影像基礎。
  • 解藥|讓新冠核酸篩查更準確,離不開DNA聚合酶
    【財新網】(記者 於達維)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核酸檢測成為排查感染者的關鍵手段。6月13日,北京新一輪疫情升級,新發地批發市場查出多例病患,全市新增36人確診新冠。北京對曾前往有關市場的人員連夜進行核酸篩查。  如何精準確診新冠病人,成為困擾從中國到全世界各國政府的重大技術難題。
  • 公衛·速遞|唾液核酸檢測可用於大規模篩查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
    公衛·速遞|唾液核酸檢測可用於大規模篩查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 2020-10-07 15: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快速檢測新冠病毒,有哪些新科技
    中國為什麼能快速檢測新冠病毒?作為生物檢測技術的研究者,筆者希望藉此機會跟大家探討一下,如何診斷一個新發病原體,如何快速檢測新冠病毒。科學家需要對這個新找到的病毒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和生物信息學分析,設計引物(就是一段DNA序列),驗證它的特異性,敏感性,確保它只能識別新型冠狀病毒基因。工業化生產:可以說,除了引物,所有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中的其他組分都是一樣的,所以大量合成適當的引物就是工業化生產試劑盒的關鍵。
  • 100多款新冠肺炎核酸檢測試劑助力患者篩查 快速檢出的可能或藏在...
    對於這類高傳染性的、尚存在知識盲點的病毒,藉助精準快速診斷、快速篩查分流、切斷傳播源、防範交叉感染,無疑是控制疫情發展的關鍵。臨床上最常用的病原體快速檢測技術主要包括兩大類,即核酸檢測和抗原抗體檢測(我們在前期的文章中進行過梳理)。
  • 100多款新冠肺炎核酸檢測試劑助力患者篩查,或藏快速檢出方法
    對於這類高傳染性的、尚存在知識盲點的病毒,藉助精準快速診斷、快速篩查分流、切斷傳播源、防範交叉感染,無疑是控制疫情發展的關鍵。臨床上最常用的病原體快速檢測技術主要包括兩大類,即核酸檢測和抗原抗體檢測(我們在前期的文章中進行過梳理)。核酸(DNA或RNA)作為病毒的遺傳物質,任何物種都有獨一無二的核酸序列,對樣本中核酸特徵序列進行檢測便可確定病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