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南昌12月3日消息(記者鄧玉玲 通訊員寧志 劉桃英 白芸)紅瓦、灰牆、喜慶的對聯,一處堅固樸素的蝸居被初冬暖陽照耀,透出陣陣生活氣息。走進屋內,一晃吱吱作響的長凳,表面落漆斑斑的古樸柜子,這是過去艱苦存留的印記,而一臺小小的冰箱,連通網絡的電視,則在訴說現在生活的變化。
「生活變好了,以前沒想過。」40多歲的江西南昌市安義縣龍津鎮喻家村村民喻貴根,從小患有白癜風,發病會肢體抽搐,重體力活幹不了,父母又去世得早,生活一直困頓。經過菸草部門幫扶,他甩掉了貧困帽子,相信以後的日子會更好。
喻貴根的生活,是南昌市菸草專賣局(公司)結對幫扶、定點扶貧成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在精準扶貧方略指引下,南昌市局(公司)始終把扶貧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動真情,扶真貧,給幫扶戶帶去生活的便利和小康的希望。
打卡點卯,心與心更貼近
11月11日,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的首個「雙11」,南昌市局(公司)黨組書記、局長(經理)揭東軻、紀檢組長餘文華一行早早驅車來到距離南昌60公裡的喻家村,對掛點幫扶戶走訪慰問。
2016年,喻家村成為安義縣局(分公司)的精準扶貧幫扶點,儘管4戶幫扶戶已於2018年底實現了脫貧,但揭東軻仍心有牽掛,他逐戶噓寒問暖,鼓勵幫扶戶保持鬥志和信心,努力奔跑過好日子。
「領導幹部深入扶貧一線,調研督導,走訪慰問,不是偶爾為之,而是常態,更是制度。」牽頭扶貧工作的南昌市局(公司)黨建科科長劉桃英介紹,扶貧工作責重如山,領導幹部把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裡,定期到幫扶村、幫扶戶打卡點卯司空見慣。
每月1號,安義縣局(分公司)「1號大調研」活動啟動,幫扶幹部與幫扶戶同坐同勞動,拉家常聽心聲,解決他們生活和思想上的困難。
疫情初期口罩難求,新建區局(分公司)班子成員上門為5戶幫扶戶捐贈了100隻口罩和10瓶酒精消毒液。
南昌縣局(分公司)、進賢縣局(分公司)幫扶幹部把每月定期走訪、重要節日上門慰問作為必修課,雷打不動、時刻準備為幫扶戶提供幫助。
「經常要走訪有時候確實煩,說不煩那是假話,一開始幫扶戶也不理解,走過場見多了,但接地氣很管用、有必要。」安義縣局(分公司)辦公室主任楊曉輝是喻貴根的幫扶人,過去生活艱難,喻貴根其實有想不開的念頭,正是談心交流的關懷讓他感到溫暖、重拾信心。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有時候,脫貧很複雜,給錢送物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定期走訪調研慰問,清掃、下廚、種菜、座談,看似細枝末節卻使心與心更貼近,從思想上摒除「等靠要」,讓脫貧的內生動力迸發。
守望相助,活計就是生計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與諸多大山深處貧困地區扶貧工作重點放在配套基礎設施、發展產業不同,地處省會城市,南昌市局(公司)按照地方政府安排幫扶的5個村,交通便利,設施完善,發展問題並不凸顯,貧富不均才是重點。
拿安義縣來說,鋁合金加工發達,因此致富的人比比皆是,映襯出因病、因殘致貧群體的生活之艱,而這樣的貧中之貧在南昌市局(公司)幫扶的43戶、110人中是普遍現象。
根據走訪摸清的情況,南昌市局(公司)各單位「一戶一策」開展針對性的精準幫扶。首先是解決基本生活問題,通過政策協助患病、無勞動能力的張德民、吳慶普之類的幫扶戶申請低保、社會救助、納入醫保,抓好危房改造等措施落實,為沒有建房用地的孤寡老人申請安置住房,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在此基礎上,讓幫扶戶有活幹,自力更生取得持續穩定的收入。腰椎殘疾但能幹輕微體力的喻子典,當上了保潔員;因病致貧的吳龍雲康復,夫婦倆有了工作生活明顯好轉;因殘致貧的許雲平開起小賣部,專人指導經營增加收入;照顧讀書小孩只能在家的晁金英,就近安排打工崗位,等等。
對有資源、有勞動力的幫扶戶,則幫助開發特色種植、養殖,並積極在科教文衛、資助困難學生、送溫暖等方面,想其所想、急其所急,從多方面落實幫扶措施。
老弱病殘的幫扶對象,勞動能力十分有限,想幹活可沒活幹、沒人讓幹的無奈十分現實。作為幫扶單位,每一戶幫扶戶有固定經濟收入的背後,是南昌市局(公司)的守望相助,是幫扶幹部反反覆覆的溝通協調,是過硬作風的有力落實。活計就是生計,只要幫扶戶有活幹,再有南昌菸草人的傾情相助,不愁沒出路。
鞏固拓展,終點變新起點
脫貧之後,鞏固扶貧成果,防止脫貧人口返貧成為又一緊要任務。
南昌市局(公司)結對的幫扶戶,因病、因殘、無勞動能力和勞動能力不足者眾多,老弱病殘自身「失血」「缺血」的特性,導致脫貧基礎薄弱、返貧風險較大。決戰決勝的關鍵時刻,南昌市局(公司)把工作重心從絕對貧困的集中攻堅轉為對相對貧困的日常幫扶,打好主動仗,保持連續性,讓幫扶戶擁有「穩穩的幸福」。
領導帶頭、自上而下、明確任務、分級負責、整合力量,南昌市局(公司)黨組始終將扶貧工作納重要議事日程,對幫扶助困統籌安排,將各單位落實完成情況作為年度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確保幫扶不鬆勁。
各單位對幫扶戶定期回查,著重關注存在返貧風險、非貧困邊緣戶和患病殘疾三類特殊群體,防範疫情影響,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切實將幫扶做實做細。雙腿殘疾的喻子珍2019年到上海看病,幫扶幹部與村委會溝通報銷了其往來路費,幫扶之細令人感動。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南昌市局(公司)立足當下、著眼長遠,捐贈資金協助幫扶村開展道路硬化、亮化、美化、綠化,動員村民參與農田水利、防洪、環境衛生整治,文化長廊、岸堤修復等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項目,既扮靚了鄉村,又為村民休閒提供了場所。
特別是南昌市局(公司)創新舉措,把黨建與幫扶緊密結合,各黨支部開展為幫扶戶實現「微心願」主題黨日活動,一支支志願者服務隊進村入戶,協助村組打掃衛生,清理垃圾,為幫扶戶粉刷牆面、修整門窗,通過實踐活動讓黨員受教育,群眾得實惠,形成全員參與、各方聯動、共同推進的幫扶合力。
脫貧攻堅越到最後越要繃緊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鬆。堅持脫貧責任、政策、幫扶和監管「四不摘」,南昌市局(公司)以有溫度的工作更好鞏固脫貧成果,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工作不斷檔,幫扶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