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賊,首錄於《嘉祐本草》,為木賊科多年生常綠草本隱花植物木賊的乾燥地上部分。主產於黑龍江、吉林、遼寧、陝西、湖北。夏、秋二季採割,除去鬚根,切段用。木賊氣微,味甘淡、微澀,嚼之有沙粒感。以莖粗長、色綠、質厚、不脫節者為佳。生用。
[木賊:疏散風熱,明目退翳,止血。]
《本草求真》:「形質有類麻黃,升散亦頗相似,但此氣不辛熱,且入足少陽膽、足厥陰肝,能於二經血分驅散風熱,使血上通於目,故為去翳明目要劑。」
一、性味歸經:甘、苦,平。歸肺、肝經。
二、功效應用:疏散風熱,明目退翳,止血。
1、疏散風熱,用於外感風熱所致目赤多淚,迎風流淚,目生雲翳等證。木賊較少用於一般風熱感冒,而主要用於風熱上攻於目,目赤腫痛,多淚,目生翳障。木賊有疏散肝經風熱以明目退翳之效。
1)與蟬蛻、谷精草、黃芩等配伍,以疏風清熱,退翳明目,如神消散。
2)若肝熱目赤,可與決明子、夏枯草、菊花等清肝明目藥配伍使用。
2、止血,用於便血、痔瘡出血等出血證。木賊能止血,但藥力薄弱,較少單獨使用,宜與黃芩、地榆、槐角等清熱止血藥配伍。
1)治療腸風下血,可與地榆、槐角、荊芥等配伍;
2)治療外傷出血,用本品配伍三七、黃柏、五倍子等藥。
三、用法用量:煎服,3~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