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的技術才能在火星上生活?

2020-09-09 迷茫中的迷茫1


火星的勘探工作始終旨在實現自給自足,但是當所穿越的新地形是另一個星球時,這一需求尤其迫切。專家們說,從地球上大量補給的費用實在是太高了,因此,開採紅色星球的資源對於短期內負擔得起的載人任務和長期維持火星定居點至關重要。

「我們希望以與過去類似的方式進行移動和探索,以便我們能夠在陸地上生活,使所有這些任務都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和效率,」該組織代理主任Prasun Desai美國宇航局太空技術任務局戰略整合與分析辦公室上周二(8月6日)說。[ 歷史上最大膽的火星任務 ]

我們的目標是「以更具侵略性的方式進行火星探索,以便使我們真正了解,我們獨自在宇宙中嗎?」 Desai補充說,他在華盛頓特區NASA總部的一次慶祝活動上發表講話,這是該機構的「 好奇號」漫遊車在「紅色星球」上的第一年。

火星資源

火星學會主席兼創始人羅伯特·祖布林說,「紅色星球」可能是乾冷的,但它蘊藏著豐富的資源,而開創性的太空人可以提取和利用。這個非營利組織倡導載人火星探索,並將於8月15日至18日在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舉行第16屆年度會議。

祖布林說,例如,太空人可以通過將原料從紅色星球稀薄的,以二氧化碳為主導的大氣中抽出來產生氧氣和火箭燃料(可能用於返回地球的旅程)。他們可以從靴子下的汙垢中獲得所需的所有水。

「現在我們知道火星土壤中有水,」祖布林告訴SPACE.com。「即使在赤道,水的重量百分比為5%;在北極地區,水的重量百分比為60%。我們已經開發出可以將水從土壤中烘烤出來並加以利用的技術。」

他補充說,這種水,加上火星的大量二氧化碳,至少在某些地區將使種植糧食作物和其他植物以生產諸如衣服之類的產品成為可能。

祖布林說:「火星赤道的日照大約等於挪威的日照。」 「而且還有氮以及製造肥料等所需的所有其他元素。」

他說,氧化鐵和氧化矽在火星土壤中也很常見,因此人類先驅者將能夠製造鐵,鋼和玻璃。而且水和二氧化碳的可用性也將使它們也能夠製造塑料。[ 人類太空飛行的未來願景 ]

祖布林說:「(在地球上)這種文明建立在鐵,鋼和天然纖維上,直到20世紀。」 「我們可以做到所有這些。」

他補充說,諸如計算機晶片之類的複雜產品很可能必須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從地球進口。但是大多數此類物品都是輕量級的,從而大大減少了必要的補給任務的質量,從而降低了成本。

1976年7月25日拍攝的原始「火星面上」圖像為灰度圖。


為新社會供電

當然,在火星上生活將需要相當大的力量。德賽說,雖然太陽能電池板和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電機(將放射性衰變的熱量轉化為電能)已經為「紅色星球」上的NASA漫遊車提供了動力,但載人飛行將需要新的策略。

他說:「當人們站在地面上並擁有更大的車輛時,我們將需要更多的動力,以便能夠操作這些類型的系統。」

德賽補充說,美國宇航局太空技術任務局正在研究多種可能性,包括更高效的燃料電池和更好的電池以改善能量存儲。

儘管此類技術可以幫助支持「紅色星球」上的開創性步驟,但人類長期生存在「紅色星球」上可能需要更強大的動力來源。祖布林認為它可以在地下找到。

他說,一些火星火山最後一次爆發是在幾億年前,火星軌道飛行器已經找到了地下水位的證據,該地下水位只能在內部產生熱量的情況下存在於這顆冰冷的星球上。

祖布林說:「地下有熱的東西。」他指出,地熱能是繼燃燒,核能和水力發電之後地球上第四大能源。「我們應該能夠找到可以向下鑽取和獲取地熱的地方,這也可能給我們帶來液態水,這將很方便。」

他補充說,利用這種熱量進行初步鑽探將利用核能。

變得自給自足

祖布林說,載人的火星哨站一開始可能會得到地球上的政府,基金會或極其富有的個人的財政支持。但是,如果它希望能夠長期持續下去,它最終必須想出一種方法來維持自己並支付其進口費用。

祖布林說,「紅色星球」定居者也許能夠將一些黃金和其他貴重金屬送回被撿拾的地球,但是這種重材料的發射極其昂貴。他認為,火星殖民地的主要出口產品將是智慧財產權。

Zubrin補充說,火星的前沿環境將像美國一樣,成為創新的孵化器。

他說:「通常情況下,勞動力嚴重短缺且環境極具挑戰性,因此您不得不進行創新。」 「在這裡,您可以在18和19甚至20世紀的美國獲得這種發明文化。」

他補充說:「火星邊界將在更大程度上擴大這一點。」

Zubrin說,潛在的紅色星球創新領域已經成熟,包括機器人技術和農業。如果 發現了火星上的土著 生物,其基因組在科學和經濟上都將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去火星

在火星上穿靴子是NASA載人航天計劃的主要目標,航天局並不是唯一一個擁有「紅色星球」夢想的組織。

總部位於荷蘭的非營利組織火星一號(Mars One)計劃在2023年將四人登陸紅色星球,作為在那裡永久定居的先鋒。火星一號(Mars One)估計這項初始任務將耗資約60億美元,並且該組織計劃通過舉辦一場全球媒體活動來承擔大部分費用。

私人太空飛行公司SpaceX的創始人億萬富翁企業家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去年年底表示,他希望幫助建立多達80,000人的火星殖民地。的確,馬斯克表示,他創立SpaceX的主要目的是幫助人類成為多行星物種。

祖布林有信心有人最終會突破,我們的物種將在火星上建立前哨。

他說:「這個想法就在那裡。」 「遲早會發生。」

推送:

相關焦點

  • 15年前,他自稱是火星的男孩,現在的生活怎麼樣?
    前,他自稱是火星的男孩,他的生活怎麼樣了?人類探索未知的世界可能是由於世界的好奇心和想像力。對於無形的傳說中事物往往更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所以有人說自己是靈童的轉世,有人說可以預知未來,甚至有人說可以看到逝去的人。
  • 專家:特定性格的人才能在火星上生存下來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據每日郵報報導,是否想去火星旅行是一碼事,而能否在火星上生存下來則是另一碼事。外星生存專家、澳大利亞火星協會主席喬納森克拉克(Jonathan Clarke)近日接受專訪,他稱只有擁有特定性格和相關技能的人才能在火星上生存下來。
  • 我們怎麼才能在火星上活下來?
    要想移民火星,可遠不止從地球飛到火星那麼簡單,人類想實現半永久或者永久定居火星,而不僅僅是為了火星一日遊,建設火星基地並且保證人們更好的在火星上生存是是否能移民火星的關鍵所在。現在,我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其實都離不開種類繁多的化學品,未來移民火星之後更是如此,跨星球運輸物資固然是可以,但是時效低、成本高的問題迫使人們需要尋找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法。
  • 這6個人在地球上行走,卻過上了火星上的生活
    而現實中,人類對於火星的探索也一刻都沒有停歇。近些年來,人類一直在研究如何才能登陸火星,把火星作為我們的第二個家園。去年八月的時候,美國宇航局啟動了第三輪的火星生存實驗,他們選了6名不同領域的科學家進入一個在地球上模擬的火星基地,生活一年的時間。
  • 地球很危險,還是回火星吧~ 但火星上的家......
    地球這麼危險,還是回火星吧.火星和咱們的地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現在的火星還不適宜居住:天氣太乾燥,氣溫很低,有輻射。然而人類的腦洞無窮大,相信不遠的將來,大概人類還是有機會在上面建房子的。那麼,如果真在火星上住,房子長成怎麼樣呢?
  • 火星的環境怎麼樣?穿了太空衣的人能在火星上自由行走嗎?
    火星的環境怎麼樣?穿了太空衣的人能在火星上自由行走嗎?近些年人類對火星的好奇心越來越強,前些年上映《火星救援》讓小媒介好奇,在火星上穿著太空衣的人能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樣自由行走呢?火星上真的能種植植物嗎?
  • 在火星上又會怎麼樣?
    在火星上又會怎麼樣?按照離地球的遠近來說,火星並不是最近的星球,科學家想要為人類尋找第2個家園的時候,並沒有想到火星,而是看中了看起來離地球最近的金星。無奈金星表面溫度太高,超過400攝氏度,人類是無法靠近的,所以科學家們轉而把目標轉向了火星。那麼目前人類對火星的開發進展到什麼地步了呢?火星能夠成為人類的第2個家園嗎?
  • 在火星上生活是怎樣的體驗?我去嘗試了一天
    即使是私營企業,也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創業公司 Moon Express 希望能夠將機器人送上月球開採能源、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建立的「藍色起源」公司志在讓人類在太空中長久生活,還有大家熟悉的 Space X,馬斯克承諾在2022年把人類送上火星。
  • 科學家要在火星上搞事情,做好這3件事,人類或能在火星上生活
    科學家們曾經試圖在月球上進行更加全面的研究,獲得的線索卻差強人意,於是他們又把目光放在距離我們較近的兩顆行星上。毫無疑問,相對於高溫高輻射的金星,火星是人類的最佳選擇,結合科學家們近年來對它進行的探測數據,火星有望成為人類未來移居的第一顆行星。
  • 火星怎麼才能不穿太空衣或者壓力服生活
    地球上的高度不同的氣壓和空氣密度的變化在火星上同樣如此,所以如果登陸火星需要用盾構機挖掘地下空間,起碼要挖掘到火星地下26公裡就方便住人了。火星地下26公裡雖然還是達不到地球表面的壓力,但是足可以和世界屋脊以及珠穆朗瑪峰相比了,地球上這個高度最大的問題是氧氣供應問題。
  • 火星表面的真實狀況是怎麼樣的?特別像地球上的戈壁灘!
    為了探索火星的奧米,先後發射了機遇號、勇氣號和好奇號火星探測器,這些探測器成功登陸與火星表面,為人類帶來了距離我們數億公裡以外的火星大陸的真實影像。機遇號探測器在這裡發現了灰色結晶的赤鐵礦,而在地球上赤鐵礦常見於溫泉或平靜的湖泊。所以,科學家們相信,火星大陸發現的赤鐵礦,代表了火星在以前是一個擁有液態水和溫泉的古老天體。
  • 馬斯克火星移民計劃:人類只能生活在地下洞穴
    外界很好奇,馬斯克的火星移民到底是怎麼樣的呢?現在SpaceX公司營運長就送出了核心的答案,在火星上建造一座完整的地下城,供人類生活。為什麼要生活在地下呢,火星大氣層比地球大氣層更稀薄,而且缺少磁場,這意味著火星表面保護人類免遭致命宇宙輻射的可能性較低,這可能導致許多健康問題。
  • 3男3女模擬火星旅行,封閉倉無隱私生活一年,出來後怎麼樣了?
    2015年8月,由六名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將在夏威夷一個封閉的圓頂屋生活一年,這是美國迄今為止為期最長的隔離實驗,旨在為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之旅做準備,之前NASA已經分別開展了時長4個月和8個月的共同居住任務。
  • 火星的氣味聞起來怎麼樣?
    事實上,關於這個問題,不僅僅是未來的火星探險者,地球上的人也許也能夠找到答案,因為可以在地球上重建這顆紅色行星的氣味。「利用頂部空間技術可收集分子,然後把這些樣品帶回實驗室進行光譜分析,最後合成一種香味來模擬出那些分子的氣味,」 這家位於美國加州的公司All These Worlds LLC的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Jacquelyn Ford Morie表示。這家公司使用虛擬實境(VR)以及其他技術來為各種不同的應用程創造出「身臨其境的體驗」。
  • 解密|普通人,如何在火星上吃住行
    哪怕是在今天,隱藏在火星沙塵之下的痕跡也充分說明:火星的表面資源豐富,地下蘊藏著充沛的冰凍水、礦物質,這些都是文明發展所需要的要素。不久的將來,火星上將出現火星人——我們地球人類,將前往火星定居。但是如今的火星,生活情況是怎麼樣的?
  • 當初火星一號計劃要送兩男兩女上火星,8萬人給錢報名,結果怎樣
    在如今我們這個越來越發達的時代,有著許許多多古時候人們想要實現的夢想在現在都被我們用人類的智慧給一一實現了,就比如古人在詩詞中所寫的「天涯若比鄰」,古時候由於人們還沒有這麼高的科技水平,所以交通非常的不方便,也沒有什麼特別快的通信手段,所以人們之間的信息交流都十分困難,一旦相隔較遠那麼幾乎就是處於一種難以溝通的狀態,然而這一切都被我們現在發達的網際網路技術給解決了,現在的人們只要擁有一臺手機或者電腦
  • 天問一號,飛向火星!何時人類才能夠移民火星?
    作為太陽系的行星之一,火星與地球在環境等方面的相似性。有專家認為,火星是人類未來移民的首選地。這意味著,火星將是人類的「第二家園」。既然火星是人類孜孜不倦追求的「第二家園」,何時人類才能夠移民火星呢?商業火箭公司 SpaceX 的創始人馬斯克曾經提出個火星移民計劃:希望在火星建立社區,他還喊出如果把一個人的移居成本控制在 20 萬美元左右,預計地球上最少會有 2 萬人願意移民外星球。
  • 如果火星存在生命,他們生活在哪裡?
    火星作為地球的鄰居,火星是否存在生命一直受到大眾的關注。如果火星真的存在生命,那麼他們生活在火星的哪裡?生命存在於隕石中:2011年,NASA科學家發布一篇論文,聲稱在隕石外層發現了藍藻菌的痕跡的生活痕跡,並且找到了細菌的細絲結構。
  • 曾在火星上有重大發現,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未來在火星上生活!
    曾在火星上有重大發現,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未來在火星上生活!宇宙當中的行星數量是非常多的,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星球找到人類可以直接利用的物質,比如說像天然氣石油等等,同時也希望找到第2顆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關於火星這顆紅色的星球上到底存不存在生命,一直受到了科學家們的熱議爭論。在這個星球上找到水資源就成為了科學家的首要目標。曾經科學家們在火星上發現了甲烷氣體,這些高濃度的甲烷就意味著火星上很有可能存在微生物。或許在火星厚厚的冰層之下,還有人類未發現的全新世界。
  • NASA公布火星水冰地圖,可開採水,人類何時才能登陸火星
    因為地球與火星之間的距離比較遠,不可能通過地球上為火星進行補給,所以,最好的方法,其實就是在火星上面尋找水資源、開發水資源。事實上,此前的研究表明,火星上面確實是存在水冰物質。新的研究也表明,在火星上面,有一些區域的水冰物質儲存量很豐富,也很方便開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