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好的人是如何思考的》---畢達哥拉斯數秘術

2021-03-01 老孔與數學的邂逅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無理數---π,我們知道整數和分數組成了我們經常用到的有理數,在小學六年級上學期,學習《圓》一章節的時候,我們學了π,只不過我們對於π的了解較淺,只知道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等一些比較基本的知識點。其實無限不循環小數又稱為無理數(到初一我們就會進行系統的學習),今天我們來簡單聊一聊無理數。

公元前5世紀的古希臘人,堅信世界上所有的數都可以用整數的比(分數)來表示。尤其是以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為首的畢達哥拉斯學派,他們認為「數是萬物之源」,他們就像信仰神明一樣,忠實地堅信整數的比(分數)。甚至給數字1~10給予不同的含義,也稱為「畢達哥拉斯數秘術」。

畢達哥拉斯數秘術

1:理性

2:女性

3:男性

4:正義·真理

5:結婚

6:戀愛與靈魂

7:幸福

8:本質與愛

9:理想與野心

10:神聖的數

畢達哥拉斯數秘術也可用於計算,例如:

2+3=5是「女性+男性=結婚」

2x 3=6是「女性x男性=戀愛」

2+5=7是「女性+結婚=幸福」

3x 3=9是「男性x男性=野心」

萬事不能一概而論,數學家比一般人更能感受到每個數字的 「個性」,因此,他們這樣定義數字也是可以理解的。其實所謂的佔星術和塔羅牌佔卜術都源於畢達哥拉斯數秘術。

雖然當時的絕大部分古希臘人認為,整數和整數的比能描述一切數的概念,但是在已被神化的畢達哥拉斯學派中,已經有人發現,世界上存在無法用整數的比來表示的數。最可笑的是,還是通過畢達哥拉斯定理(也稱勾股定理)證明那個數的存在的。

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希帕索斯發現,下面直角三角形中,兩個直角邊都為1,其斜邊長度c無法用分數(整數的比)表示。

傳說,這個消息傳到畢達哥拉斯耳朵裡的時候,畢達哥拉斯非常震驚(其實還有一些憤怒+害怕),就要求所有弟子不得向外界洩露這個數的存在,甚至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而殺害了希帕索斯。其實希帕索斯發現的這個無法用整數的比(分數)來表示的數,就是無理數( irrational number )。

iratinial number是指無法用比(ratio )來表示的數,所以有些人認為不應該將其翻譯成「無理數」,翻譯成「無比數」更貼切。但是目前我們都稱之為無理數。

就有了我們現在所說的無理數,即無限不循環小數,不能寫作兩個整數之比。

相關焦點

  • 萬物皆數,畢達哥拉斯的宇宙法則
    (米利都學派三哲)在三位哲學家對宇宙爭論不休的時候,希臘東部一個叫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的青年走出了他的故鄉薩摩斯島(Samos)。1.遊歷諸國畢達哥拉斯的父親是個富商,這支持了他青年時遊歷埃及、巴比倫,也來到了米利都。這兒港口的繁華和哲學家們的辯論對他造成了深遠的影響,他開始在這兒求學、思考。
  • 九九乘法表與畢達哥拉斯三元數
    在數學中,我們通常把滿足等式a2+b2=c2的三個正整數(a,b,c)稱作畢達哥拉斯三元數
  • 王冠翔:著名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的故事
    西方理論數學的創始人畢達哥拉斯。講到這兒有些同學可能還不認識他,但是說到「勾股定理」,是不是馬上就熟悉了呢?沒錯,就是他最先證明!而我們直至解放初年,仍引用西方的叫法稱為:畢達哥拉斯定理!畢達哥拉斯是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因為嚮往東方的智慧,經過萬水千山,遊歷了當時世界上兩個文化水準極高的文明古國:巴比倫和印度,吸收了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和印度文明的文化。
  • 【走進數學】畢達哥拉斯定理
    這可真算得上是一個巨大的成就了,畢竟畢達哥拉斯這個人可能是虛構的,他同時還是一樁謀殺案的主要嫌疑人,甚至並沒有對這個使他彪炳史冊的定理進行過系統的陳述。在數學課堂上,除了乘法表和基本的算數運算之外,畢達哥拉斯定理應該是講授的最多的了。這條定理相當的簡潔,因此很容易記住:
  • 穿越時空的思考,神秘的畢達哥拉斯形數
    在眾多的學派中,畢達哥拉斯學派對「形數」的研究最為突出,該項研究強烈地反映了他們將數作為幾何思維元素的精神,有效地印證了「凡物皆數」的觀點。 那什麼是形數呢?即有形狀的數。畢達哥拉斯學派研究數的概念時,常常把數看成砂子或小石子,用它們進行各式各樣的排列來研究數學。
  • 魅力數學,畢達哥拉斯,你不知道的小知識
    很大一部分女生在學習時期會出現一種情況——偏科,尤其是數學,那些函數、微積分、不定積分一串長長的數字讓人一看就眼花繚亂,這其實跟數學它本身有關,數學從一開始就帶有一股神秘色彩。真正意義上的數學是由畢達哥拉斯開創的,在那個時代,沒有詳細地劃分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界限,數學也只是畢達哥拉斯研究的哲學的一部分,這一部分被看做是數學的起源。
  • "中心火"與"對地"——畢達哥拉斯的宇宙
    《淮南子》是西漢時期淮南王劉安召集的一批文人寫的一部雜書,加注的高誘則是東漢時期的人。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宇就是空間,宙就是時間。宇宙就是時間、空間和物質的總稱。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接近科學的宇宙模型,是公元前500多年,古希臘學者畢達哥拉斯提出來的。畢達哥拉斯是泰勒斯的學生。泰勒斯曾在兩河流域(即現在的伊拉克、敘利亞一帶)學習數學和天文學。
  • 畢達哥拉斯學派 與 神奇的三角形數,正方形數 ......
    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學派對形數已有所研究,包括三角形數,正方形數,五邊形數,等等。並且似乎也知道兩個連續的三角形數是一個正方形數。但他們可能沒能給出一般的證明。先介紹最基本的三角形數和正方形數,再來研究五邊形數及任意k邊形數。
  • 畢達哥拉斯三駁天圓地方,最後竟「奇襲」地心說
    作為古希臘的傳說人物,畢達哥拉斯在遊歷愛奧尼亞的時候,顯然不滿足於米利都學派的這些論點。他精心思考,研究數字,並創立了帶有濃厚宗教色彩的哲學學派。通過和門下弟子的共同努力,可以說,到達哥拉斯時代,古希臘已經完全有了大地是球體形狀的確切認知。
  • 一個數字引發2000多年的數學危機,發現者被畢達哥拉斯溺亡於海中
    公元前500年,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的「所有數都能通過分數的形式表示」的觀點引起了其門徒希帕索斯的懷疑。於是他老師最引以為傲的畢達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入手,尋找「不能用分數表示的數」。假設有一個邊長為1的正方形,那其對角線的長度應該可以很容易算出。
  • 第一次數學危機,邏輯鬼才畢達哥拉斯,學霸的另一層意思
    現在大家都管學習好的人,叫學霸,那學霸這個詞大家知道是怎麼來的嗎?我們首先必須從古希臘時代的一個人說起,這個人叫畢達哥拉斯。畢達哥拉斯是誰?是古希臘著名的數學家,他的主要觀點第一個是萬物皆數,萬物皆數有點類似於我們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種。
  • 數學中最著名數學定理:畢達哥拉斯定理是不是畢達哥拉斯發明的?
    連前提都不帶的隨口問下:「a的平方+b的 平方等於什麼」只要有初中的數學知識,幾乎所有人都能不假思索地回答「c平方」!勾股定理但是,能解釋直角三角形斜邊平方等於兩個直角邊平方和是為什麼的人大概就少很多。這個定理在西方被稱為「畢達哥拉斯定理」,這個定理的起源不得而知了。既然不是他幹的,為何還要以他的名字命名?是因為他長得帥嗎?
  • 將畢達哥拉斯定理拓展到無限?
    畢達哥拉斯定理幾乎是所有人最早學到的數學定理之一:一個直角三角形最長的邊(斜邊)的平方,等於另兩條邊(直角邊)
  • 畢達哥拉斯定理的變形
    畢達哥拉斯定理的變形   亞歷山大裡亞的帕普斯,是公元前300年的一位希臘數學家.他證明了畢達哥拉斯定理的一個有趣變形:將畢達哥拉斯定理中論及的,立於直角邊和斜邊上的正方形,變形為他自己定理中論及的,立於直角邊和斜邊上的任意形狀的平行四邊形.
  • 希臘史9:數學之父畢達哥拉斯殺死發現無理數學生,引發數學危機
    從公元前535年到公元前525年這十年中,畢達哥拉斯學習了象形文字和埃及神話、歷史和宗教,並宣傳希臘哲學,受到許多希臘人尊敬,有不少人投到他的門下求學。畢達哥拉斯在49歲時返回家鄉薩摩斯,然後又去了克裡特島,在那裡他用很短的時間研究了法律制度。在薩莫斯島,他建立了一所學校,他把該學校命名為「半圓」(Semicircle)。
  • 穿越時空的畢達哥拉斯形數
    畢達哥拉斯,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他在義大利南部的克羅託內建立了一個政治,宗教,數學,合一的秘密團體——必達哥拉斯學派。他們很重視數學,企圖用數學來解釋一切,畢達哥拉斯本人以發現勾股定理而著名,其實這一定理早已為巴比倫人和中國人所知,但最早的證明可歸功於畢達哥拉斯學派。他的教育思想建立在哲學和科學理論基礎上。
  • 被畢達哥拉斯從音樂中所發現的調和級數
    ▲ 五度音程這個名字起源於希臘人,我們知道希臘人在許多學科上都造詣頗深。畢達哥拉斯是第一個研究由各種長度的弦所發出的音符的人。這些音符和它們對應的弦長是畢達哥裡斯的和聲學基礎。在調和級數中,1,1/2,2/3 的調和均值為 2/3。現在將這些數字取倒數,即形成等差數列,因此,那些取倒數即為等差數列的數列,也就是調和級數。
  • 畢達哥拉斯定理最簡單,最美麗,最受歡迎的一種
    首先在開始之前,我們先進行一些揭穿,畢達哥拉斯定理是一個錯誤的稱呼,關於直角三角形的基本事實,畢達哥拉斯根本沒有發現以畢達哥拉斯命名的定理實際是是古代巴比倫人在畢達哥拉斯出生前一千年就已經發現了,儘管人們通常認為畢達哥拉斯是第一個對此定理進行了嚴格證明的人
  • 課件分享:畢達哥拉斯定理(簡化版)
    最近比較忙,沒時間寫新的文章,就再分享一份關於「畢達哥拉斯定理」的課件簡化版吧!供有需要的讀者朋友學習。
  • 人擇原理和數學之美起作用的內在機理,突然理解了畢達哥拉斯
    突然理解了古代聖賢畢達哥拉斯的「數」是萬物本原的觀點。以前也看到一篇國外科學家(好像還是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寫的文章,說理解宇宙定律不要看它內容怎樣,只需看方程是否具有數學之美即可,不美的就不會是真理(當然是相對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