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數學】畢達哥拉斯定理

2021-02-23 菁英初中

有一個人的名字在多個世界最著名數學家排行榜上都列在榜首,他就是畢達哥拉斯。這可真算得上是一個巨大的成就了,畢竟畢達哥拉斯這個人可能是虛構的,他同時還是一樁謀殺案的主要嫌疑人,甚至並沒有對這個使他彪炳史冊的定理進行過系統的陳述。

在數學課堂上,除了乘法表和基本的算數運算之外,畢達哥拉斯定理應該是講授的最多的了。這條定理相當的簡潔,因此很容易記住:。考慮到有些讀者手頭沒有教科書,又記不起來這是什麼意思,特提醒如下:本公式告訴我們,對於一個直角三角形,如果把兩條直角邊的平方求和,則這號等於斜邊的平方——斜邊就是直角三角形最長的那條邊。所以,如果你知道了兩條邊的長之後,很容易算出第三條邊的長度。

先實踐後證明

我們將該定理用來自薩摩斯的畢達哥拉斯來命名,2500年前他生活在義大利南部。在此前幾個世紀改定就廣為人知了,但是據我們所知,畢達哥拉斯是第一個證明其成立的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年輕的時候遊歷廣泛,去過埃及和巴比倫,甚至最遠可能到達過印度。在這些地方他可能見過「他的」定理作為一種實踐工具應用在土地測量和建築上。埃及的測量員習慣使用3、4和5個單元固定繩結的繩子。當建築過程中同時使用這三根繩子的時候,他們總是能夠做出完美的直角三角形來。遵從這個定理的邊長為整數的「畢達哥拉斯三角」有無限個,而3、4和5構成的三角形則成為其中的第一個。

2002年,在一個紐約法庭裡,畢達哥拉斯定理在一個完全現代的環境下的到了應用。法官們收到指令,任何在距離學校大門1000步之內經營的毒販都將被判處重罰。但是距離按照所謂的「曼哈頓距離」(即格子狀的街區之間直線組成的距離)呢,還是按照根據畢達哥拉斯定理計算的對角線作為距離?法官們選擇了畢達哥拉斯。

無理的哲學

畢達哥拉斯將數學視為神聖之物,自然界的萬物都能用整數來描述。他有很多追隨者,還建立了一個秘密的數學家協會,協會的目的主要在於揭示數字的絕對真理。畢達哥拉斯定理確定了他數學家的地位,卻毀了他的哲學。畢達哥拉斯學派有一名成員叫希伯索斯,他指出如果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為1,則斜邊為。2的平方根由無限的一組數組成,因此沒有確切的值(所以叫無理數)。這對畢達哥拉斯的權威可是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因此有傳聞說畢達哥拉斯邀請這個多事的希伯索斯共赴垂釣之旅,但卻一個人回到了岸上……

相關焦點

  • 數學中最著名數學定理:畢達哥拉斯定理是不是畢達哥拉斯發明的?
    勾股定理是最為著名的數學基本定理。連前提都不帶的隨口問下:「a的平方+b的 平方等於什麼」只要有初中的數學知識,幾乎所有人都能不假思索地回答「c平方」!勾股定理但是,能解釋直角三角形斜邊平方等於兩個直角邊平方和是為什麼的人大概就少很多。
  • 畢達哥拉斯定理的變形
    畢達哥拉斯定理的變形   亞歷山大裡亞的帕普斯,是公元前300年的一位希臘數學家.他證明了畢達哥拉斯定理的一個有趣變形:將畢達哥拉斯定理中論及的,立於直角邊和斜邊上的正方形,變形為他自己定理中論及的,立於直角邊和斜邊上的任意形狀的平行四邊形.
  • 將畢達哥拉斯定理拓展到無限?
    滿足這一定理的第一個整數組合是三邊分別為3、4和5的三角形:3² + 4² = 5²。其他一些同樣滿足這一關係的整數組還包括:當然這樣的整數組還有很多。但3、4和5是其中最特殊的一組,因為它們是唯一滿足畢達哥拉斯定理的連續整數。○ 這個簡單的乘法表沿對角線展示了前20個正整數的平方數。
  • 畢達哥拉斯定理最簡單,最美麗,最受歡迎的一種
    首先在開始之前,我們先進行一些揭穿,畢達哥拉斯定理是一個錯誤的稱呼,關於直角三角形的基本事實,畢達哥拉斯根本沒有發現以畢達哥拉斯命名的定理實際是是古代巴比倫人在畢達哥拉斯出生前一千年就已經發現了,儘管人們通常認為畢達哥拉斯是第一個對此定理進行了嚴格證明的人
  • 課件分享:畢達哥拉斯定理(簡化版)
    最近比較忙,沒時間寫新的文章,就再分享一份關於「畢達哥拉斯定理」的課件簡化版吧!供有需要的讀者朋友學習。
  • 說文解圖|第一期:畢達哥拉斯定理
    勾股定理的證明是論證幾何的發端;是歷史上第一個把數與形聯繫起來的定理,即它是第一個把幾何與代數聯繫起來的定理;導致了無理數的發現,引起第一次數學危機,大大加深了人們對數的理解;是歷史上第—個給出了完全解答的不定方程,它引出了費馬大定理;勾股定理是歐氏幾何的基礎定理,並有巨大的實用價值.這條定理不僅在幾何學中是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被譽為「幾何學的基石」,而且在高等數學和其他科學領域也有著廣泛的應用
  • 希臘史9:數學之父畢達哥拉斯殺死發現無理數學生,引發數學危機
    大家也許對畢達哥拉斯這個名字陌生,但是大家一定聽說過勾股定理。《周髀算經》記載公元前十一世紀,漢朝的高商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而在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也發現了這一定理,並將其驗證,因此西方把勾股定理被稱為畢達哥拉斯定理。本文就講講畢達哥拉斯定理的主人公畢達哥拉斯。
  • "中心火"與"對地"——畢達哥拉斯的宇宙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接近科學的宇宙模型,是公元前500多年,古希臘學者畢達哥拉斯提出來的。畢達哥拉斯是泰勒斯的學生。泰勒斯曾在兩河流域(即現在的伊拉克、敘利亞一帶)學習數學和天文學。那裡是人類文明最早的發源地,蘇美爾、巴比倫等文明就產生、繁榮並延續於那一地區。公元前584年,也就是中國古代的春秋時期,泰勒斯首次成功地預報了日全食,震驚了他的同胞。
  • 王冠翔:著名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的故事
    數學成為一門科學是誰的功勞呢?嗯,就是他!西方理論數學的創始人畢達哥拉斯。講到這兒有些同學可能還不認識他,但是說到「勾股定理」,是不是馬上就熟悉了呢?沒錯,就是他最先證明!而我們直至解放初年,仍引用西方的叫法稱為:畢達哥拉斯定理!畢達哥拉斯是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
  • 第一次數學危機,邏輯鬼才畢達哥拉斯,學霸的另一層意思
    我們首先必須從古希臘時代的一個人說起,這個人叫畢達哥拉斯。畢達哥拉斯是誰?是古希臘著名的數學家,他的主要觀點第一個是萬物皆數,萬物皆數有點類似於我們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種。而且他認為萬物皆數,這個數是什麼數呢?是整數,萬物皆是整數。那就有人說了,那我0.5這個分數怎麼表示?
  • 萬物皆數,畢達哥拉斯的宇宙法則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能將發明這一定理的人,捧到如此高度,讓畢達哥拉斯仿佛受到了君王的待遇,這是古希臘開明的文化,和自然主義精神所孕育出的寶貴財富,這將永遠銘記在史冊。人們叫畢達哥拉斯「智者」,畢達哥拉斯謝絕了這一稱號,他說:「我並不是智者,我只是一名哲學家(愛智慧的人)。」至此,哲學一詞,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 一個數字引發2000多年的數學危機,發現者被畢達哥拉斯溺亡於海中
    公元前500年,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的「所有數都能通過分數的形式表示」的觀點引起了其門徒希帕索斯的懷疑。於是他老師最引以為傲的畢達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入手,尋找「不能用分數表示的數」。假設有一個邊長為1的正方形,那其對角線的長度應該可以很容易算出。
  • 畢達哥拉斯定理誕生之時 - 初中化學大師
    【勾股定理】(畢達哥拉斯定理)左圖中的直角三角形ABC,a 2 +b 2 =c 2成立。即,斜邊以外的2邊的平方和=斜邊的平方是成立的。畢達哥拉斯出身於希臘的薩摩斯島。畢達哥拉斯發現,一邊為a的正方形面積(a 2 ),其4倍的一半(也就是2倍),正好等於灰色部分的正方形面積(見下圖)。即,這就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畢達哥拉斯果然名不虛傳。如果地磚上的三角形是一般的直角三角形,可以用下圖表示:請大家參照這張圖,試著證明一下普通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吧。
  • 魅力數學,畢達哥拉斯,你不知道的小知識
    很大一部分女生在學習時期會出現一種情況——偏科,尤其是數學,那些函數、微積分、不定積分一串長長的數字讓人一看就眼花繚亂,這其實跟數學它本身有關,數學從一開始就帶有一股神秘色彩。真正意義上的數學是由畢達哥拉斯開創的,在那個時代,沒有詳細地劃分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界限,數學也只是畢達哥拉斯研究的哲學的一部分,這一部分被看做是數學的起源。
  • 《數學好的人是如何思考的》---畢達哥拉斯數秘術
    尤其是以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為首的畢達哥拉斯學派,他們認為「數是萬物之源」,他們就像信仰神明一樣,忠實地堅信整數的比(分數)。甚至給數字1~10給予不同的含義,也稱為「畢達哥拉斯數秘術」。畢達哥拉斯數秘術1:理性2:女性3:男性4:正義·真理5:結婚6:戀愛與靈魂7:幸福8:本質與愛9:理想與野心10:神聖的數畢達哥拉斯數秘術也可用於計算,例如:2+3=5是「女性+男性=結婚」2x 3=6是
  • 勾股定理竟然引發了第一次數學危機?
    根號2是否是有理數"這樣一個問題,引起了古希臘先賢們的爭論,並逐漸演變成一場巨大的風波,最終竟然引導古希臘的數學走向了一條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事件的起因,卻要從勾股定理說起。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的天才人物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創建了宗教、政治、學術合一的畢達哥拉斯學派。
  • 這個等式10+11+12=13+14,把畢達哥拉斯帶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任何人在數學中學到的第一個定理是勾股定理(西方人稱畢達哥拉斯定理):如果有一個直角三角形,那麼最長邊(斜邊)的平方總是等於另外兩條邊的平方和。它適用的第一個整數組合是邊為3、4和5的三角形:3^2+4^2=5^2。還有其他的整數組合,包括:5 、12、13,6 、8 、10,7 、24、25,但是3、4、5是特殊的:它們是唯一遵循勾股定理的連續整數。
  • 數學史上的「惡作劇」——費馬最後定理
    說起畢達哥拉斯定理,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直角三角形中的畢達哥拉斯公式看上去極其簡單,即a+b=c,其中的a、b、c代表直角三角形的三條邊,c為斜邊,abc為三個整數,我們現在稱之為「畢達哥拉斯三數組」。
  • 2018初中數學公式之勾股定理的來源和歷史
    下面是《2018初中數學公式之勾股定理的來源和歷史》,僅供參考!   來源     畢達哥拉斯定理是一個基本的幾何定理,傳統上認為是由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所證明。在中國,《周髀算經》記載了勾股定理的公式與證明,相傳是在商代由商高發現,故又有稱之為商高定理;三國時代的趙爽對《周髀算經》內的勾股定理作出了詳細注釋,又給出了另外一個證明。埃及稱為埃及三角形。
  • 九九乘法表與畢達哥拉斯三元數
    在數學中,我們通常把滿足等式a2+b2=c2的三個正整數(a,b,c)稱作畢達哥拉斯三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