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畢達哥拉斯定理)
左圖中的直角三角形ABC,
a 2 +b 2 =c 2
成立。即,斜邊以外的2邊的平方和=斜邊的平方是成立的。
畢達哥拉斯出身於希臘的薩摩斯島。有一天,他漫步在薩摩斯島的赫拉神廟,他的腳下鋪滿了下面這種紋理的地磚:
地磚的紋理其實很簡單。畢達哥拉斯發現,一邊為a的正方形面積(a 2 ),其4倍的一半(也就是2倍),正好等於灰色部分的正方形面積(見下圖)。
即,
這就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
畢達哥拉斯果然名不虛傳。
如果地磚上的三角形是一般的直角三角形,可以用下圖表示:
請大家參照這張圖,試著證明一下普通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吧。
注意,考慮面積是關鍵
勾股定理的證明方法並非只有一個,據說有100多種。我挑2個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吧:一個是歐幾裡得法,另一個是愛因斯坦法。
通過這些證明,我希望大家能明白,通往真理的道路並非只有一條,希望大家能親身感受到邏輯的「強大」力量,即使選擇的道路或方法不同,只要你的思路合乎邏輯,最終一定能發現真理。
證明1(歐幾裡得法)
首先,以直角三角形ABC的3條邊為邊,畫出3個正方形。接下來,畫直線CG,使BD∥CG。這些只是準備,證明過程尚未開始。
∠ABE=∠ABC+90°
∠DBC=∠ABC+90°
∴∠ABE=∠DBC……①
因為□AHDB和□BEKC是正方形,
AB=DB……②
BE=BC……③
根據①~③,2邊的夾角相等,因此,
△ABE≌△DBC
由於全等三角形的面積也相等,因此,
S△ABE=S△DBC……④
AK∥BE,所以根據等積變形可以得到,
S△ABE=S△CBE……⑤
同樣,BD∥CG,因此,
S△DBC=S△DBF……⑥
根據④~⑥,
S△CBE=S△DBF
將2邊乘以2(直角三角形×2=長方形)
S□CBEK=S□GDBF
同上,
S□ACIJ=S□HGFA
綜上所述,
因此,
a 2 +b 2 =c 2
搞定!雖然步驟有點兒多,但是順利得出結論啦。證明過程中用到了許多英文字母,大家都看花眼了吧?該證明的關鍵也是面積,這裡使用了三角形的全等和等積變形這2個知識點。
證明2(愛因斯坦法)
作為證明前的準備,先從C點向AB畫垂線CP。
在△ABC中,
∠CAP+∠CBP=90°……①
在△ACP中,
∠CAP+∠PCA=90°……②
①-②得到,
∠CBP-∠PCA=0
∠CBP=∠PCA……③
接下來是△ABC和△CBP,根據上述方法可以得出,
∠CAP=∠PCB……④
通過③、④得到2角相等,所以,
△ABC∽△ACP
△ABC∽△CBP
由於對應邊的比是相等的,所以根據△ABC∽△ACP可以得出,
⑤+⑥得到,
哇!相似圖形的比例式果然很強大啊!
著名的直角三角形
著名的直角三角形是做成三角尺的2種直角三角形。這2種直角三角形的邊長比例堪稱完美。接下來,讓我們用勾股定理來證明一下吧。
(ⅰ)等腰直角三角形
根據勾股定理,
a>0,c>0,所以,
因此,
綜上所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邊的比,如下圖所示。
(ⅱ)30°和60°的直角三角形
同樣根據勾股定理,
a 2 +b 2 =c 2 ……①
另外,把2個這樣的直角三角形排列在一起,如下圖,
上圖中,所有的角度都是60°,所以這是個正三角形,因為3邊長度相等,所以,
c=2a……②
把②代入①,
因為a>0,c>0,所以,
根據②、③得到,
綜上所述,在30°和60°的直角三角形中,各邊的比如下圖所示:
最重要的是,無論三角形是變大還是縮小,各邊的比是固定的,不會改變。
這2個直角三角形的3邊之比很容易記住。無論你看到什麼樣的直角三角形,只要直角以外的角度相同,就說明它們彼此相似(2角相等),所以3邊之間的比也是固定的。學習的三角函數對此會展開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