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藥物對健康老化具有意想不到的廣泛性的意義

2021-02-13 大連市體檢中心

科學家們在廣泛使用的糖尿病藥物二甲雙胍中發現多重起作用的機制。

2019年12月4日《每日科學》網站報導,據英國索爾克研究所一項研究,二甲雙胍是最常見的2型糖尿病的處方藥物,然而科學家們依然沒有完全了解它是如何控制血糖水平的。現在研究人員已經利用新型技術來研究它發揮如此好的作用的原因。這些發現還可能解釋近來研究中所顯示的有關二甲雙胍延長健康壽命的原因。

在一個合作研究中,索爾克研究所、斯克瑞普研究院和維爾康奈爾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採用一種新型的技術來研究它的作用為何如此之好。 這些發現結果確定了有關各種細胞過程的一個驚人數量的生化學「開關」,這也可能解釋為何在近期的研究中二甲雙胍一直被顯示可以延長健康壽命。

該研究於2019年12月3日發表在《細胞》雜誌子刊《細胞報導(Cell Reports )》上。

「這些結果為我們提供了探索路徑進而認識二甲雙胍是如何作為一種抗糖尿病藥物發揮作用的,以及它延長健康壽命的作用」,論文通訊作者、索爾克研究所NCI指定癌症中心主任Qeuben Shaw教授說。」這些通路是我們和其他人未曾想像到的。」

在過去,已知的唯一的被二甲雙胍激活的生化通路是 AMPK通路,Shaw發現當營養素缺乏時二甲雙胍暫時阻止細胞生長和代謝,在癌症情況下也是如此。但是科學家們相信,可能有除了AMPK通路之外的通路參與其中。

科學家們研發了一個新型的篩查平臺,來檢測激酶,是一類轉運磷酸基團的蛋白質,這對細胞內開關至關重要,可以迅速地被二甲雙胍所改變。利用這種技術,研究人員可以對數百種影響健康老化的調控性「輕開關」事件進行解碼。

「在世界上頂尖質譜儀研究者之一John Yates和代謝專家Reuben Shaw指導下,我有能力研發和應用這個新技術來解決這個關鍵性的生物學問題:二甲雙胍在肝內調控哪些通路?」第一作者、維爾康奈爾醫學院博士後助理研究員Ben Stein說。

二甲雙胍開啟未曾預料到的激酶和通路,其中許多是獨立於AMPK。兩種被激活的激酶叫做蛋白激酶D和MAPKAPK2。對這些激酶知之甚少,但是已知它們與細胞應激有一定關係,這可以把它們與其它研究所觀察的健康壽命延長作用聯繫起來。事實上,目前二甲雙胍正在接受多個大規模的臨床試驗中作為健康壽命和壽命延長藥物的觀察,但是有關二甲雙胍如何影響健康和老化的機制尚不清楚。

目前的研究表明,

在提供這些治療作用方面,

蛋白激酶DMAPKAPK2可能是兩個參與者。

「我們未曾想像過這兩種激酶可能會與二甲雙胍有什麼關係」,Shaw說。」這些結果拓寬了我們對二甲雙胍如何誘導輕度應激進而觸發傳感器恢復代謝平衡的機制的認識,對前期報告的有關使用二甲雙胍模型生物中延長健康老化所帶來部分益處進行解釋。目前大問題是,哪些二甲雙胍的作用靶位可以有益於所有個體的健康,而不單單是2型糖尿病。」

下一步,研究人員計劃對他們所發現的新的信號通路做更詳細的研究,以便更好地認識二甲雙胍有益的作用。

參考文獻:

Benjamin D. Stein, Diego Calzolari, Kristina Hellberg, Ying S. Hu, Lin He, Chien-Min Hung, Erin Q. Toyama, Debbie S. Ross, Björn F. Lillemeier, Lewis C. Cantley, John R. Yates, Reuben J. Shaw. Quantitative In Vivo Proteomics of Metformin Response in Liver Reveals AMPK-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Signaling Networks. Cell Reports, 2019; 29 (10): 3331 DOI: 10.1016/j.celrep.2019.10.117

本平臺部分圖片來源或改編自網際網路,主要目的在於信息分享,讓更多人獲取所需資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權益或版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

相關焦點

  • 新的研究表明,瑜伽可以改善廣泛性焦慮症的症狀
    主要研究作者,紐約大學朗格健康學院精神病學教授內奧米·西蒙(Naomi M.Simon)博士說:「廣泛性焦慮症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疾病,但許多人不願或無法獲得循證治療。」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瑜伽是安全且廣泛可用的,它可以改善某些患有這種疾病的人的症狀,並且可能是整個治療計劃中的寶貴工具。」
  • 可治療糖尿病的設計藥物問世
    被稱為不可逆轉的糖尿病,或出現新的治療希望。據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一種用於治療Ⅱ型糖尿病的潛在新藥,對小鼠的健康和代謝具有多重正面影響。不僅如此,它還有可能治療除了Ⅱ型糖尿病之外的其他多種疾病,如肌萎縮。科學家表示,目前需要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 警示:糖尿病藥物的利與弊
    2009年,世界糖尿病學會兩大巨頭美國糖尿病學會、歐洲糖尿病研究會對糖尿病藥物副作用及臨床意義聯合發表申明與共識,指出:「要考慮到多種藥物治療和強化胰島素治療固有的可能風險,特別是在病程長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他們經常有多種合併症。
  • FASEB J:科學家成功揭示促進機體糖尿病和老化發生的機制
    2020年2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The FASEB Journa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俄勒岡州立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無論通過高脂肪飲食或劇烈運動給小鼠施加多大壓力,小鼠機體細胞的線粒體都能夠適應並繼續保持其正常的功能;相關研究結果對於多種疾病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比如糖尿病、帕金森疾病和阿爾茲海默病
  • 一種雷帕黴素類藥物具有抗衰老效果
    原標題:一種雷帕黴素類藥物具有抗衰老效果  科技日報訊 最近一項新研究顯示,科學家正在向「青春泉」不斷靠近。據製藥企業諾華公司(Novartis)報告,他們正在實驗的這種藥瞄準與老化和免疫功能有關的基因信號路徑,能明顯提高老年人免疫系統功能,有望延緩衰老對人體的影響,增進老年人健康。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出版的《科學·轉化醫學》上。
  • 糖尿病治療藥物開發有進展
    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記者2020年12月30日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王俊峰課題組對糖尿病候選藥物FGF21進行改造後製成FGF21SS,糖尿病小鼠實驗結果表明FGF21SS表現出更加優異的降血糖、減體重效果,具有良好的成藥性。研究成果日前發表於國際期刊《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報告》上。
  • 妊娠期糖尿病如何進行藥物治療?
    本期問答:妊娠期糖尿病如何進行藥物治療?參考答案目前,可用的幾組降低血糖水平的口服藥物如下,每組藥物都有不同的藥理特性和作用機制。1. 磺脲類藥物自 1942 年以來,磺脲類藥物被用於治療 2 型糖尿病。這類藥物可使胰腺 β 細胞分泌胰島素增加。
  • 艾爾曼健康博士體驗店:高電位療法延緩老化進程
    據艾爾曼健康博士體驗店負責人說:「衰老是人體的必然發展過程。日久天長,人的細胞老化,功能下降,代謝水平也隨之下降,從而出現組織器官的老化狀態和功能下降,產生多種老化慢性疾病。」
  • 治療HIV和B肝的藥物將糖尿病風險降低33%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一組用於治療愛滋病毒和B型肝炎的藥物可以用於預防2型糖尿病。研究人員發現,服用這些藥物的患者患糖尿病的風險降低了33%。科學家們說,基於藥物的工作原理,降低風險是有意義的,並指出其中一種藥物拉米夫定(lamivudine)顯著提高了人體細胞樣本和糖尿病小鼠模型的胰島素敏感性。
  • 【健康微課堂】未雨綢繆,預防糖尿病低血糖
    經過系統的治療,張阿姨的血糖逐漸穩定,也終於掌握了科學的服藥、控制飲食及運動的方法,這一系列改變都得益於糖尿病腎病科醫生根據其身高體重及BMI數值,核算出的主食總量(早、午、晚的飯量)、輔食量,適合的運動方式及時長,控制血糖、避免低血糖等注意事項的健康宣教。住院期間,醫生還根據個人實際情況、經濟能力,為她制定個體化降糖方案。張阿姨說道:「治療糖尿病,就得到專科,中醫院的糖尿病科果然名不虛傳!」
  • 超180個糖尿病藥物在研,口服型胰島素將是大贏家?
    我國有超過1億人患有糖尿病,該病是僅次於癌症的第二大慢性疾病。治療糖尿病最常見用的藥物就是胰島素及其類似物,但單純的胰島素治療已不能符合患者的需求了。隨著製藥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對糖尿病患病機制了解的深入,新型糖尿病藥物越來越受重視。
  • DPP-4抑制劑類糖尿病藥物的合成路線匯總
    筆者在SGLT-2抑制劑類糖尿病藥物合成路線匯總中簡單的總結了SGLT-2類藥物的合成路線,筆者認為作為治療2型糖尿病的重要利器,目前備受關注的一類新型口服降糖藥物--DPP-4抑制劑也是值得大家關注的。DPP-4抑制劑具有雙向調節胰島α細胞和β細胞的作用,強效降糖同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並可以改善胰島功能,對體內眾多其他底物也有作用,具有降糖之外的多重獲益。
  • 一種特殊的糖尿病——線粒體糖尿病
    在聽完小林的自述病情後,醫生先詢問了下小林的母親、外婆那一系的親戚是否有糖尿病,且具有聽力下降病史。在小林驚訝的說確實都有後,醫生安排小林做了檢查。最後,醫生拿著報告單和小林說,他得了糖尿病,並且還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糖尿病,叫做線粒體糖尿病,正式名字叫做母系遺傳的糖尿病伴耳聾(MIDD)。
  • 未來5年最暢銷的糖尿病藥物TOP10
    糖尿病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全球糖尿病的市場規模已經接近600億美元,糖尿病藥物也是琳琅滿目,令醫生和病人眼花繚亂,不知如何選擇。由此,從銷售額的角度出發,來盤點一下未來5年全球最暢銷的10種糖尿病藥物,看看哪些將在未來市場上稱霸呢?
  • 新發現化合物望成為新的治療糖尿病藥物先導結構
    河北大學教授羅都強團隊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趙友興團隊合作,發現四個對蛋白質酪氨酸磷酸酶有較強活性的新骨架吲哚萜類化合物,該化合物有望成為新的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先導結構
  •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最新版發布,藥物方面有何推薦?來看此文
    我國的《糖尿病防治指南》已經歷經了多次的版本更新,在11月下旬,2020年最新版的《糖尿病防治指南》,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的第二十四次全國學術會議上重磅發布了,在本版指南中,結合最新的糖尿病防治相關研究,對很多內容都進行了更新,其內容更具有科學性和時效性,可以說,不管是相關學科的醫療工作人員,還是本身就是糖尿病患者的朋友,
  •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最新突破:免去胰島素注射不再遙遠【糖尿病治療...
    臨床數據顯示,糖尿病發病後10年左右,將有30%~40%的患者至少會發生一種併發症,且併發症一旦產生,藥物治療很難逆轉,因此強調儘早預防糖尿病併發症。 目前開展的幹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指的是將從自體脂肪或血液中分離出的幹細胞在體外培養後輸入人體,使幹細胞能在體內分化成具有分泌胰島素功能的細胞。
  • 2030年我國糖尿病藥物或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
    【中國製藥網 行業動態】糖尿病是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血糖升高為主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數已經突破4.5億,而中國作為糖尿病的高發地區,目前,中國的糖尿病患者人數已經突破1.2億。
  • 2018全球研發:糖尿病複方/多靶點藥物
    本期則主要對2型糖尿病複方製劑和多靶點單分子治療藥作一介紹。目前上市的T2D藥物在給藥前期都是有效的,有的可降低併發症發生率,但β細胞的進展性功能障礙使這些藥物無法長期控制血糖,即無法實現在大多數患者中逆轉疾病。對飲食行為、能量消耗、血脂異常和胰島素抵抗的分子機理的研究表明疾病逆轉很可能依賴於多種信號通路的協調靶向作用,複方和多靶點藥物便符合這一思路。
  • 我國新型高效糖尿病治療藥物開發取得重要進展
    光明日報訊 記者常河近日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王俊峰課題組對糖尿病候選藥物FGF21進行改造後製成FGF21ss,糖尿病小鼠的實驗結果表明,改造後的藥物表現出更加優異的降血糖、減體重效果,具有良好的成藥性,未來有望為糖尿病患者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