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物理筆記 第十章 第二節 阿基米德原理

2021-01-20 物理曹老師

第2節 阿基米德原理

一、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係。

思路分析:用稱重法測出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同時測出物體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然後比較兩者之間的數量關係。

(1)實驗器材:溢水杯、彈簧測力計、金屬塊、水、小桶、細線。

提出問題:物體所受浮力與它排開液體所受重力有什麼關係?

(2)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

(3)實驗步驟:

①如圖甲所示,用測力計測出金屬塊的重力G;

②如圖丁所示,測量出小桶所受的重力G1;

(為避免因沾水而使測得的物體重、空小燒杯重偏大,一定要先測量物體重和空小燒杯重。)

③如圖乙所示,把金屬塊浸沒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讀出這時測力計的示數F。同時,用小桶收集物體排開的水。

(溢水杯中的水一定要注滿,否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等於物體的體積)

④如圖丙所示,測出小桶和金屬塊排開的水所受的總重力G2;

⑤利用公式F浮=G-F,算出金屬塊此時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⑥算出溢出的水的重力G排=G2-G1;

⑦換用不同質量的金屬塊,重複以上實驗步驟,再做幾次實驗,將數據填入表格;

⑧比較F浮與G排的數量關係得出結論。

結論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

結論2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示中ρ液表示液體的密度,V排 是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g=9.8N/kg。F浮表示物體浸入液體中受到的浮力,G排表示被排液體的重力。

二、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

(1) 阿基米德原理闡明了浮力的三要素:

①作用點:浮力作用在浸在液體裡的物體上,

②方向:方向豎直向上,

③大小:大小等於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用公式表示為:F浮=G排=m排g=ρ液gV排。

(2) 原理中所說的「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包含兩種狀態:

一是物體的全部體積都浸人液體裡,即物體浸沒在液體裡;

(浸沒不包括底部沒有與液體接觸的物體,例如:橋墩,大壩,打入河床的木樁等)

二是物體的一部分浸人液體裡。另一部分露在液面以上。

(3)G排是指被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F浮=G排表示物體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於被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

(4)V排是表示排開的液體的體積,

①當物體全部浸沒在液體裡時,V排= V物;

②當物體只有一部分浸入液體裡時,V排<V物。

(5)由F浮=ρ液gV排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隻跟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這兩個因素有關,而跟物體本身的體積、密度、形狀、在液體中的深度、在液體中是否運動、液體的多少等因素無關。

(6)阿基米德原理也適用於氣體,但公式中ρ液要改為ρ氣。

相關焦點

  • 2020中考物理試卷分析:考試難度明顯下降,側重基礎,新初三注意
    4.與往年相比,考查題目的難度變簡單,考查的是學生對八年級下冊第八章運動和力中的生活實例對應知識點——八年級下冊第八章第二節二力平衡。10.與歷年沒有區別,考查的也是多個知識點的理解與應用,涉及八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二章對應知識點——八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三節重力;第九章第三節大氣壓強;第十章第二節阿基米德原理;第十二章第一節槓桿。
  • 第十章第二節《阿基米德原理》知識點歸納及中招真題講解
    阿基米德原理是《浮力》這章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在中招考試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體裡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如圖所示。4.阿基米德原理在中考中的地位阿基米德原理是本章重點,對此規律的理解和記憶對學生來說簡單,但難的是如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進行計算;本節涉及到的計算問題很多,也較難,更重要的是簡單計算題、壓軸計算題大都和浮力有關,此部分內容也是拉開分數的試題。為此,能否很好的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及其計算是本章學習的重點。
  • 中考|2021中考物理一輪分章節真題訓練④:八年級第10-12章
    和麥麥一起#備戰2021中考#1-3章:中考|2021中考物理一輪分章節真題訓練(36套)①:八年級第1-3章4-6章:中考|2021中考物理一輪分章節真題訓練(36套)②:八年級第4-6章7-9章:中考|2021中考物理一輪分章節真題訓練(36套)③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課課練第7-9章(含答案).zip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課課練第7-9章(含答案)7.1力(鞏固)1.如圖所示,將小鐵球從斜面頂端由靜止釋放,觀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運動的軌跡如圖甲中虛線
  • 初二物理下冊學什麼?各章知識要點匯總,這些難點提前知道!
    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學什麼? 各章知識要點匯總,這些難點提前知道!史上大型災難片「開學」已經上映,小編老師在這裡也忍不住提醒大家:「道路千萬條,學習第一條。今天,小編在這裡重點講一下「初二物理下冊學什麼?」八年級物理上冊主要學習了「聲學」和「光學」,到了下冊,物理學習將進入另一個部分——力學。力學是初中物理繞不開的知識重點,也是難點,它和初三學習的「電學」,在中考試卷中的分值比例就佔了70~75%,而且初中物理的難題大部分從這裡出題。
  • 8.2 力的平衡_八年級物理下冊 電子課本(教科版,有筆記)
    感謝您關注「初中物理100分」公眾號,如您尚未關注,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獲取更多學習方法、資料和視頻。每日更新,與您不見不散!
  • 「堂堂練」第十章 浮力 第2節 阿基米德原理(課堂練習及答案)
    「堂堂練」第十章 浮力第2節 阿基米德原理(課堂練習及答案解: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可知,浸入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於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與物體的體積、浸沒的深度、物體的形狀無關,故A、B、C錯誤,D正確。
  • 八年級物理下冊8.1《牛頓第一定律》內容詳解,初二生早預習
    八年級的同學們,這個超長寒假,宅在家裡幹什麼呢?估計寒假作業已經快做完了吧!剩下的時間,趕緊提前預習新學的內容吧。本節內容,小隴老師將分享的是八年級物理下冊8.1《牛頓第一定律》的知識梳理,來幫助初二的同學們提前預習。
  • 「經典習題周周練」第十章 浮力 第2節 阿基米德原理
    「經典習題周周練」第十章 浮力第2節 阿基米德原理1.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係「實驗超市」:A.密度計、B.量筒、C.彈簧測力計、D.天平、E.U形管壓強計、F.溢水杯、G.燒杯、H.小塑膠袋【解題思路】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可確定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什麼,再進一步確定需要選用的器材和明確實驗的操作步驟。
  • 中考|2021中考物理一輪分章節真題訓練(36套)③:八年級第7-9章
    和麥麥一起#備戰2021中考#1-3章:中考|2021中考物理一輪分章節真題訓練(36套)①:八年級第1-3章4-6章:中考|2021中考物理一輪分章節真題訓練(36套)②:八年級第4-6章今天給同學們分享教科版初中八年級物理中考一輪複習第7-9章,這是一套中考
  • 滬科版物理教材與人教版物理教材關於「浮力」的內容對比1
    現在我們學校正在用的物理教材是教育部2012年審定的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以下簡稱:滬科版)的教育教科書物理八年級全一冊,在這之前用的是人教版的義務教育教科書。今天就浮力這部分的內容進行兩個版本的教材做個對比。
  • 八年級下冊物理《重力》一節課中的物理方法
    在學習八年級下冊物理《重力》一節時,同學們要領悟其中的物理方法。我們通過下面的問題來學習實驗數據處理時的圖像法。下圖是某學習小組的同學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關係時,根據實驗數據在坐標上標出的點。請根據這些數據畫出圖像。
  • 八年級物理下:《浮力》全章知識點詳解+提升練習,一篇搞定難點
    轉眼之際,不少同學已經學到《浮力》這章,在學霸君看來,這是本學期中有關力學最難的一個知識點,常被老師們用來出壓軸題。可見,難度係數不小。在開始本章學習的時候,首先,學霸君要跟大家明確一下本章的學習目標,以便後階段的學習和複習。
  • 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五章第1節《透鏡》中的物理方法和物理意義
    在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五章第1節《透鏡》中,關於透鏡的說明如下:很明顯,在這裡應用了觀察法和比較法。關於透鏡的兩個焦點,教材安排如下:對凸透鏡而言,讓學生觀察其結構特點——對稱,再讓學生判斷出凸透鏡應該有兩個焦點,這樣的學習過程,對形成並強化學生的方法意識是非常有效的。
  • 八年級下冊物理寒假自學指南,第一小節《力和力的作用效果》
    八年級下冊物理寒假自學指南,第一小節《力和力的作用效果》。作為八年級下冊物理第一課是和八年級上冊學過的運動的描述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因為力的最直觀效果就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的狀態,而另外一個效果就是改變物體的形狀。我們平時說的力氣大,說明一個人施加的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或者是形狀的程度比較強。
  • 初二物理同步視頻:能量的概念、單位與種類-王尚老師講初中物理八年級
    視頻2:能量的單位與種類視頻1視頻2推薦初二物理同步教學視頻:第七章《力》21講第1節《力的概念》第2節《彈力》第3節《重力》第八章《運動與力》22講第1節《牛頓第一定律》第2節《二力平衡》第3節《摩擦力》第九章《壓強》33講第1節《壓強概念》第2節《液體壓強》第3節《大氣壓強》第4節《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第十章《浮力》21講
  • 關於八年級下冊物理「力」的兩個問題
    八年級下冊物理「力」一節,同學們基本上都能看明白主要內容,在看完之後,要注意歸納總結以下兩點。一、力的物質性力不可能憑空存在,有受力物就必然有施力物。以「想想做做」中的問題為例,如圖所示。該同學用手推牆,牆是受力物,該同學的手就是施力物。二、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就必然有反作用力。
  • 初三物理同步視頻:電話機話筒與聽筒工作原理-王尚老師講初中物理九年級
    視頻2:電話機聽筒的工作原理視頻2:電話機的工作原理視頻1視頻2視頻3推薦初二物理同步教學視頻:第七章《力》21講第1節《力的概念》第2節《彈力》第3節《重力》第八章>第十章《浮力》17講第1節《浮力的概念》第2節《阿基米德原理》第3節《浮力計算方法匯總》推薦初三物理同步教學視頻:第十三章《內能》30講第1節《分子熱運動》第2節《內能的概念》第3節《比熱容
  • 初中數學八年級下冊知識點+例題分析,啃透掌握,考試才能考高分
    這篇文章是{初中數學八年級要點解析}專欄第7節,八年級下冊初中數學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知識要點解析和思維導圖。需要閱讀其他章節或其他科目,可以到專欄文章列表查看全部年級和科目。初中數學第17章「勾股定理」主要包含以下知識點:1、勾股定理概念、勾股定理的應用舉例,用勾股定理證明"HL",用勾股定理在數軸上表示無理數。2、勾股定理逆定理,勾股數,互逆命題與互逆定理,勾股定理逆定理的應用。勾股定理在幾何學習中用得較多,在實際生活中也有不少用處。
  • 八年級下冊物理《牛頓第一定律》中的物理方法
    在八年級下冊物理《牛頓第一定律》的教學中,老師們都把重點放在了「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上,進而得出牛頓第一定律的結論。這樣的教學本身無可厚非,但在由實驗到結論的過程結束之後,若能反思一下過程中所用到的物理方法,這就滲透了物理方法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