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城90後姑娘許雲捐獻造血幹細胞!
,港城姑娘許雲正在捐獻幹細胞。許雲是連雲港市定點採集醫院的首位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許雲是家住海州區的一位「90」後姑娘,在花果山景區園林管理處上班,是一名普通的景區講解員。多年來,她一直積極參與公益活動,自2015年第一次無償獻血至今,已經成功捐獻全血2400毫升,2016年主動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成為中華骨髓庫一名志願捐獻者。
-
我國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萬例
來源:中國證券網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記者 黃玥)記者15日從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獲悉,截至目前,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累計庫容量已達280多萬人份,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萬例。當天,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1萬例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在京舉行,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惠玲為全國第1萬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林彬彬頒發榮譽證書。「加入中華骨髓庫時沒想太多。回想起來,能在幾年之內找到匹配的人,為他帶去生命的希望,是一件神奇的事。為此,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林彬彬說。
-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萬例
根據紅十字會最新公布的數據,我國造血幹細胞捐獻已經突破1萬例,資料庫累計庫容量已達280多萬人份。幹細胞是一種沒有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細胞,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和人體的潛在功能。其中,造血幹細胞是血液系統中的成體幹細胞,可以分化成各類成熟血細胞,因此其被廣泛用來治療血液和免疫系統疾病,最典型的就是白血病的「骨髓移植」。捐獻骨髓對供者的健康基本不會產生不利影響。過去捐贈骨髓需要通過骨髓穿刺,對捐贈者會造成很大痛苦。但從幾十年前開始,取骨髓就已經是通過從外周血中分離了,骨髓捐贈和血液捐贈差不太多。
-
造血幹細胞捐獻方法
造血幹細胞捐獻問答捐獻造血幹細胞影響身體健康嗎? 人體內的造血幹細胞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正常情況下,人體各種細胞每天都在不斷新陳代謝,進行著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環往復,失血或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l-2 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恢復到原來水平,因此,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健康。採集造血幹細胞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
捐獻造血幹細胞,沒有那麼可怕!
捐獻造血幹細胞,沒有那麼可怕!10萬例,挽救了無數人生命。現在捐獻造血幹細胞,早已告別了直接從骨髓中抽取細胞的方式,而是通過皮下注射造血幹細胞動員劑,將骨髓中幹細胞動員到外周血。因此,就像獻血一樣,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採集全血,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
-
記者親歷造血幹細胞捐獻過程,40歲南京媒體人為12歲男孩捐髓
新華報業網訊今天上午,南京中大醫院8樓的造血幹細胞採集室內,今年40歲的媒體人邱瑜正躺在病床上,被同事和好友送來的鮮花簇擁著,殷紅的血液從他手臂的血管中緩緩流出,沿著膠管流進了一旁的造血幹細胞分離器中,這臺特殊的機器將提取血液中的造血幹細胞。
-
中華骨髓庫國內捐獻工作已恢復正常 累計造血幹細胞捐獻量破萬
在9月15日舉行的慶祝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1萬例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中,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慧玲透露,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中華骨髓庫累計庫容量超過281萬人份,為臨床提供造血幹細胞10000餘例;2012年加入世界骨髓庫,先後為28個國家和地區的360多名患者提供了造血幹細胞,在世界骨髓庫中,中華骨髓庫位列世界第四。
-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3人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生命
烏魯木齊晚報訊(記者陳彥仿報導)11月份,新疆有3人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了遠在千裡外的3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11月30日,記者通過電話聯繫了3名受捐者的主治醫生了解到,重慶的8歲患者蛋蛋於11月13日凌晨手術,南京的31歲患者白先生於11月26日凌晨手術,北京的10歲患者樂樂於11月28日凌晨手術。3人目前身體恢復狀況都非常好,術後一個月之內如無異常情況,就可出無菌倉,轉入普通病房。待觀察一個月後,無不良反應,即可出院。這意味著他們將開啟新的生活。
-
捐獻造血幹細胞 這些常識需知道
據了解,截至2019年底,中山市一共有3624人成為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截至目前,中山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達39例,其中本地戶籍有20例。國慶假期後,我市獻血人數開始增加,獻血量逐漸上升,有不少市民在獻血的同時詢問如何成為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日前,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員就市民如何捐獻造血幹細胞進行了詳細解讀。
-
造血幹細胞捐獻「雲採集」啟動
記者從團市委獲悉,由團市委、市紅十字會等聯合開展的2020年鎮江造血幹細胞捐獻「雲採集」活動正式啟動。活動採取線上宣傳、線上報名、線下採集方式開展。據悉,2003年起,團市委聯合市紅十字會堅持17年連續開展「生命志願者」鎮江青年造血幹細胞捐獻行動,年年舉辦現場採集活動。
-
揭秘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與移植
1956年,託馬斯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骨髓移植手術,這也是世界上第一例幹細胞移植手術。託馬斯也由此成為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的奠基人。日前,一名來自湖北襄陽的高三男生張文馳,犧牲了緊張的高考複習時間,前往北京為一名福建籍的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該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到底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過程是怎麼樣的?疼不疼?對身體有沒有傷害?
-
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的心裡話:愛心會「傳染」
12月5日,第35個世界志願者日,記者走訪了河南省造血幹細胞捐獻部分志願者,感受他們「志願服務,你我同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志願服務精神。張潔是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2002年採樣進入中華骨髓庫河南省分庫。但是,截至目前她也沒能和患者配對成功,未「真正」進行過造血幹細胞捐獻。
-
「90後」常德女孩捐獻造血幹細胞感動萬千網友
近日,一段「90後」女孩捐獻造血幹細胞的視頻被《人民日報》公眾微信號等媒體轉載,引發網友熱議。視頻中,前來取造血幹細胞的醫生在病床前深深鞠躬的畫面感動了萬千網友。「了不起的姑娘!」「這麼有意義的事情,我也想做!」「人美心善的小仙女!」網友們紛紛為這位「90後」女孩點讚。
-
疫情後江蘇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完成
據了解,陸科錦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後,江蘇省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目前,我國兒童白血病(15歲以下)發病率約為4~5/10萬,每年有18歲以下新發患兒1.5萬人左右,每例療程平均為2~3年,每年在治總人數約4.5萬人。其中,骨髓移植成為治癒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方法。
-
中華骨髓庫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萬例,如何捐獻?影響健康嗎?
2012年加入世界骨髓庫以來,中華骨髓庫已先後為28個國家和地區的360多名患者提供了造血幹細胞。 「加入中華骨髓庫時沒想太多。回想起來,能在幾年之內找到匹配的人,為他帶去生命的希望,是一件神奇的事。為此,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第一萬例捐獻者林彬彬在2017年大二時成為中華骨髓庫志願者,並於今年8月為一名重症血液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
奉獻愛心 點燃生命火種——造血幹細胞捐獻倡議書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至今為止已經建立起一個擁有98萬人份的資料庫,可是這與美國的460萬,歐洲的370萬相比還相差甚遠,也遠遠滿足不了臨床患者的需要,只有參加捐獻的志願者越多,我們資料庫的容量才會越大,患者找到合適配對的機率才會越高。
-
他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金曉軟(化名)是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早在2018年11月,他就加入中華骨髓庫,終於在2019年12月,他接到消息,有一名血液病患者與他初配相合,得知自己的造血幹細胞有可能挽救一人的生命,金曉軟的是開心的。
-
捐獻造血幹細胞是要抽骨髓嗎 大學生直播捐獻全過程
捐獻造血幹細胞是要抽骨髓嗎 90後大學生直播捐獻全過程 「捐獻造血幹細胞,沒想像中那麼恐怖,根本不是抽骨髓,現在都是採外周血……」近日,在某社交平臺,來自重慶大學航空航天學院工程力學專業的90後大學生王向東,開始直播自己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過程
-
劉建營:捐獻造血幹細胞者的自白
2014年4月17日捐獻造血幹細胞,全國第4122例,河南省第419例,鄭州市第169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2018年1月19日捐獻淋巴細胞,全國第7085例,河南省第663例,鄭州市第247例,河南省第六例、鄭州市第四例為同一患者二次捐獻淋巴捐獻者。
-
打造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強磁場」
本報訊(記者 朱 紅 李麗娟 )7月10日,22歲在校大學生李嶽,將在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到河南省腫瘤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一名患白血病的3歲女孩兒。 李嶽是我市第21例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