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EA》鋅合金劇烈塑性變形的組織性能研究!

2020-10-18 材料科學與工程

劇烈塑性變形(SPD)作為一種新興的塑性變形方法,可以在變形過程中引入大的應變量,從而有效細化晶粒,在變形過程中通過控制微觀組織,可以獲得同時具有高強度與大塑性的塊體材料。其中高壓扭轉(HPT)與等徑角擠壓變形(ECAP)是目前研究最熱最多的兩種劇烈塑性變形方法。鋅合金是前景可觀的可生物降解的結構材料,最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Zn基合金的製造和加工上。鋅合金通常使用常規的熱軋、冷軋或擠壓工藝進行加工,而劇烈塑性變形加工方法的應用較少,目前關於使用高壓扭轉加工Zn及其合金的報導非常少。

波蘭克拉科夫AGH科技大學首次使用HPT加工低合金準單相Zn基合金,系統地分析了HPT處理不同圈數後的Zn-0.5Cu合金微觀結構和織構的演變,探討了HPT處理後機械性能的變化機理。相關論文以題為「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 Zn-0.5Cu alloy processed by high-pressure torsion」於3月3日發表在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

論文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21509320301350

研究人員製備了鑄態Zn-0.5Cu合金,退火後進行室溫高壓扭轉試驗。研究發現在HPT處理過程中,最初變形的晶粒和孿晶會發生再結晶,從而產生高度取向的未變形晶粒。研究者認為孿晶發生在初始應變過程中,隨後的連續剪切引入了高位錯密度,進而導致了高度變形的粗晶粒的動態再結晶,合金中的銅元素具有阻礙動態再結晶的作用。

扭轉開始時合金中出現孿晶和連續晶粒細化;進一步扭轉會產生大量晶粒生長,Zn-0.5Cu合金與純Zn晶粒生長之間的主要區別是合金中形成了亞結構;嚴重扭轉變形後,高角度晶界分離的小晶粒轉變為由初始小晶粒相同大小的亞晶粒組成的粗晶粒。扭轉過程中,基層面滑移是首選的滑移系統,因此基層面平行於剪切面定向產生典型的基層纖維織構,加大扭轉會增強織構的強度。

圖1 HPT加工前後Zn-0.5Cu合金的IPF圖

圖2 HPT加工前後Zn-0.5Cu合金中晶界取向差的分布

HPT加工可顯著減小晶粒尺寸並引起織構銳化,兩者都對材料的機械性能產生重大影響。雖然HPT與等通道轉角擠壓(ECAP)處理後晶粒尺寸相近,但是HPT產生的異常晶界取向差分布能夠有效阻礙晶界滑動,從而導致HPT處理的合金機械性能顯著提高。合金加工處於低應變時能夠顯著增加硬度,進一步的應變導致硬度值降低到退火態以下。

圖3 扭轉10圈後Zn-0.5Cu合金不同位置的顯微組織

綜上所述,研究人員通過微觀組織,織構和力學性能分析,探討了高壓扭轉對Zn-0.5Cu合金的影響。合金隨著扭轉次數的增加,形成了纖維微結構。扭轉後期出現明顯晶粒長大,而亞晶粒尺寸能夠穩定到1.9μm。應變率敏感性隨著晶粒的生長和亞晶粒的增加而增加。本研究對Zn-0.5Cu進行高壓扭轉加工,強度高於等通道轉角擠壓,為後續高壓扭轉實際應用於鋅合金提供了理論基礎。(文:破風)

相關焦點

  • 北理工《MSEA》:動態塑性變形對Al-Zn-Mg合金組織性能影響
    動態塑性變形(DPD)是一種有吸引力的技術,可以在102-103s-1的應變速率變形後實現晶粒細化的能力。目前已經開發了許多不同的DPD方法,包括分離式霍普金森壓杆(SHPB)或高速錘衝擊,動態通道角擠壓(DCAP)和動態高壓扭轉(DHPT)。
  • 東北大學研究出製備具有良好塑性的大型非晶合金板材的有效方法
    非晶態合金具有多種獨特的力學性能,如高彈性極限(2%)、高強度和高硬度,作為結構材料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然而,非晶合金產品尺寸和形狀的限制以及非晶合金缺乏塑性,阻礙了其廣泛應用,同時目前還沒有成熟的工藝來連續生產非晶態合金的板材或板材產品。
  • 《MSEA》粉末冶金工藝,製備高強高塑性異質結構材料
    導讀:本研究以粉末冶金製備Fe-Cu複合材料,微觀結構為非均質片層狀,異質結構可獲得高強度和高延展性的優異性能。一般來說具備包括梯度結構,諧波結構,異構層狀結構,雙峰結構,雙相結構和層壓結構等特殊結構的材料均被認為是異質結構材料,其中異構層狀結構(HLS)被認為是近乎理想的結構,具有出色的機械性能,在工程應用中極具潛力,為了進一步研究HLS材料的異質變形引起的強化機理並優化其機械性能,從這三個方面(界面密度,強度差異以及幾何形狀)對HLS進行優化。
  • 《MSEA》粉末冶金工藝,製備高強高塑性異質結構材料
    一般來說具備包括梯度結構,諧波結構,異構層狀結構,雙峰結構,雙相結構和層壓結構等特殊結構的材料均被認為是異質結構材料,其中異構層狀結構(HLS)被認為是近乎理想的結構,具有出色的機械性能,在工程應用中極具潛力,為了進一步研究HLS材料的異質變形引起的強化機理並優化其機械性能,從這三個方面(界面密度,強度差異以及幾何形狀)對HLS進行優化。
  • 難熔高熵合金獨特的彈塑性變形行為
    導讀:刃型位錯被認為是BCC難熔高熵合金的主要位錯類型,與傳統的BCC合金不同。BCC結構NbTaTiV難熔高熵合金,獨特的彈性和塑性變形行為新發現,可能是導致其整體力學性能優異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也為新型多晶材料的開發和生產提供了用於結構材料應用的路線。
  • 鋅合金成分及鑄件品質
    鑄造性能好,可以壓鑄形狀複雜、薄壁的精密件,鑄件表面光滑。 3. 可進行表面處理:電鍍、噴塗、噴漆、拋光、研磨等。 4. 熔化與壓鑄時不吸鐵,不腐蝕壓型,不粘模。 5. 有很好的常溫機械性能和耐磨性。 6. 熔點低,在385℃熔化,容易壓鑄成型。使用過程中須注意的問題: 1. 抗蝕性差。
  • 《MSEA》穩定的中熵合金!1000°C時效1000小時,強度幾乎不變
    高熵合金(high entropyalloys,HEA)的概念在2004年出現,經過多年的論證應用,被認為是通過組合設計全面提高工程合金潛在性能的有用的可行方法,高熵合金的最初想法是設計一種熱力學穩定的單相固溶體,不易析出的合金。而且,由於晶格畸變的增加以及元素的協同效應,機械強度會有改善。
  • 難熔高熵合金獨特的彈塑性變形行為!
    導讀:刃型位錯被認為是BCC難熔高熵合金的主要位錯類型,與傳統的BCC合金不同。BCC結構NbTaTiV難熔高熵合金,獨特的彈性和塑性變形行為新發現,可能是導致其整體力學性能優異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也為新型多晶材料的開發和生產提供了用於結構材料應用的路線。
  • 弘益大學:強塑性變形+退火製備高熵合金!性能堪比TWIP鋼
    導讀:本文通過對Al0.5CoCrFeMnNi高比例差速軋制(HRDSR)的強塑性變形(SPD),然後進行退火處理,以設計可同時實現高強度和高均勻應變的顯微組織。這些拉伸性能可與相變誘發塑性鋼相媲美。通過嚴重塑性變形(SPD)製成的超細晶粒合金具有較高的強度,但通常具有較差的均勻延展性。這些原因之一是SPD期間高位錯密度的積累,這降低了拉伸變形過程中的應變硬化能力和均勻的延伸率。
  • 鋅合金和鋁合金的區別
    【鋁道網】鋅合金是以鋅為基加入其他元素組成的合金。常加的合金元素有鋁、銅、鎂、鎘、鉛、鈦等低溫鋅合金。鋅合金熔點低,流動性好,易熔焊,釺焊和塑性加工,在大氣中耐腐蝕,殘廢料便於回收和重熔;但蠕變強度低,易發生自然時效引起尺寸變化。熔融法製備,壓鑄或壓力加工成材。按製造工藝可分為鑄造鋅合金和變形鋅合金。
  • 鋅合金大門能用多少年 鋅合金大門有什麼特點
    鋅合金大門這幾年來還是挺受歡迎的,不過對於沒有用過的朋友,不知道鋅合金大門的使用壽命,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介紹下鋅合金大門能用多少年?鋅合金大門有什麼特點?鋅合金大門能用多少年用鋅合金這種材質所製成的大門,我們就稱之為鋅合金門。
  • 《MSEA》Al3(Sc,Zr)彌散相對6系鋁合金熱變形行為的影響
    然而,由於工業化發展對材料機械性能和外形複雜程度的需求越來越高,需要一系列具有更強加工性能的新型高性能合金。目前高強度6xxx系鋁合金中含有大量的鎂(Mg)、矽(Si)以及銅(Cu)、錳(Mn)和鉻(Cr)。這些元素在提高合金室溫強度的同時,也顯著提高了變形抗力,從而限制了擠壓或熱軋等製造工藝允許的工藝參數範圍。
  • 鎂科研:往復擠壓工藝對工業純鎂進行室溫劇烈塑性變形
    論文概述鎂合金由於其密排六方結構,室溫變形困難。在室溫下採用傳統的軋制或擠壓等加工方式容易導致鎂及其合金開裂失效,而在較高溫度下進行加工會導致材料發生回復和動態再結晶,減弱加工硬化效應。往復擠壓(CEC)工藝是室溫下最有潛力的大塑性變形方法之一,可顯著細化晶粒,同時由於靜水壓力的作用實現材料在大應變下變形不發生破裂。研究表明,AM60鎂合金經過4道次的往復擠壓後,力學性能提高了四倍。然而,該方法存在臨界往復擠壓次數(通常是4)和最小晶粒尺寸,超過臨界次數後,後續往復擠壓變形既沒有明顯的晶粒細化效果,也沒有較大的加工硬化效應。目前對於該過程的了解仍然不夠深入。
  • 超塑性變形技術應用於GH4169合金
    GH4169合金細晶工藝的難度大、成本高,直接影響了超塑成形工藝的推廣應用。恆速、恆應變速率超塑性變形為大多數研究者所採用。相關研究表明,最大m值法及應變誘發超塑性法的拉伸變形可以提高合金的超塑性能,在鈦合金中效果較明顯,最大m值法是通過超塑拉伸過程的應變速率始終在最大m值相對應的最佳應變速率附近循環變化。
  • 可能是未來較重要的三種合金 鎂、鋅、鋁合金對比
    鋅合金    鋅合金主要以鋅金屬為基底,添加的金屬元素主要有鋁、銅、鎂、鈦等。    鋅合金較主要的優點就是:    1.熔點是三種合金中較低的,且熔化後流動性好,容易熔焊,釺焊和塑性加工。    4.很好的常溫機械性能和耐磨性。    但是鋅合金在使用中需要注意一些問題。    1.鋅的密度遠比其他兩種金屬大,與鐵的密度已經比較相近了,這就對其使用環境有著很大的限制。    2.抗腐蝕性較差。
  • 金屬黃銅簡介_黃銅的種類及其性能介紹
    若再進一步增加含鋅量,則由於合金組織中出現了脆性更大的r相(以Cu5Zn8化合物為基的固溶體),強度急劇降低。(α+β)黃銅的室溫塑性則始終隨含鋅量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含鋅量超過45%的銅鋅合金無實用價值。含鋅低於36%的黃銅合金由固溶體組成,具有良好的冷加工性能,如含鋅30%的黃銅常用來製作彈殼,俗稱彈殼黃銅或七三黃銅。
  • 浙大學者破解高熵合金強度與塑性兼得奧秘!
    所謂「千錘百鍊」也就是說的這個改變結構以求更好性能的本徵關係。近年來,這個歷史悠久的金屬結構材料研究領域又被激起了一朵浪花。人們研究發現,如果打破傳統的合金設計方法(少量合金元素添加進主元素中),將多種元素等原子比固溶在一起,理論上會製得原子排列有序而元素排列無序的所謂高熵合金。
  • 物理所非晶合金中流動單元與室溫塑性變形研究獲進展
    要深入研究和理解非晶合金中的變形機制,首先就要研究其微觀結構特徵。在晶體材料中,塑性變形通過缺陷的運動來實現,但是非晶中的原子排列長程無序,沒有平移對稱性,在結構無序中尋找缺陷顯得尤為困難。另一方面,制約非晶合金大規模商業應用的關鍵問題除了尺寸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金屬玻璃往往表現出室溫的脆性。在低溫和常溫下,金屬玻璃的塑性變形集中在剪切帶中,導致加工軟化和缺乏明顯的宏觀拉伸塑性。
  • 識得「廬山」真面目,浙大學者破解高熵合金強度與塑性兼得奧秘...
    所謂「千錘百鍊」也就是說的這個改變結構以求更好性能的本徵關係。近年來,這個歷史悠久的金屬結構材料研究領域又被激起了一朵浪花。人們研究發現,如果打破傳統的合金設計方法(少量合金元素添加進主元素中),將多種元素等原子比固溶在一起,理論上會製得原子排列有序而元素排列無序的所謂高熵合金。部分高熵合金可以同時具備高強度和高塑性,從而打破傳統金屬中強塑性難以兼得的困境。
  • 固溶強化變形鈷基高溫合金鈷合金GH5188/HS-188合金
    只是由於少數幾個從西方引進的航空發動機上要使用,才試製了相應牌號的鈷基合金。GH5188就是其中的一個固溶強化變形鈷基高溫合金。GH5188合金中加入的La雖然只有0.03%~0.12%,但對力學性能特別是塑性影響很大,改善塑性的效果非常明顯,同時,也有效改善抗氧化性能。加入合金中的La形成富La的化合物,它與MC結合成La,M,相,作為一種夾雜物相存在於γ奧氏體,其餘的La主要富集在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