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訪,鄧小平的上海足跡

2020-12-02 人民網上海站

從黃浦江畔起航,踏上追尋革命真理的道路那一刻起,鄧小平的一生便與上海這座城市有著無法割捨的聯繫。再一次,尋訪鄧小平在上海的一些足跡,在時光交錯中,看到的是一位偉人的堅持、理想與期待。

法蘭西碼頭

黃浦江畔,金陵東路渡口。

載著數百遊客的過江船隻,是現代的白色小艇,15分鐘一班。檢票後的乘客們,在甲板上安靜地排隊等候。待上船,有人選擇一樓的船艙倚窗而坐; 有人登高至二樓甲板一覽浦江兩岸風光,感受上海的節奏。

今天在這裡排隊上船的遊客大概並不知道,1920年9月,在這個當時被稱為「法蘭西碼頭」的渡口,有一批赴法勤工儉學的青年學生,也在這裡排隊等候。16歲的鄧小平,就在其中。那時他叫鄧希賢,就在幾天前,他從四川廣安來到上海。上船後,沿著黃浦江順流而下,在楊樹浦碼頭鄧小平乘坐法國輪船「盎特萊蓬」號,就此踏上留學異國、追尋救國之路的航程。那時候的鄧希賢恐怕還不知道,自己與上海這座城市,未來還有著數不清的人生交集。

而如今,望向穿行而過的黃浦江輪船,依稀可以想像94年前那艘漸行漸遠的船,在那艘船上,一個偉人偉大的夢想,正徐徐展開。

普慶裡

行至馬當路306弄,「普慶裡」三個字依然清晰地高懸於弄堂口。這裡曾是革命時期,鄧小平與胞弟秘密重逢的地方。

這條建於1925年的裡弄,今天還保留著上海老弄堂的面貌:靠牆停放的自行車、倚牆設置的洗衣池、水泥路面、閒適的居民。依然是百姓人家、尋常巷落。從位於淡水路的弄堂後門,左轉,馬當路306弄57號的門牌便出現眼前,黑色的傳統木質大門略顯陳舊,上面還用粉筆字寫著「回收舊物」等字樣。

尋蹤而來,可即使住在附近的居民也很少有人知道,鄧小平曾經來過這裡。

1931年5月2日,鄧小平的胞弟鄧墾來到上海,為了找被派至上海向中共中央匯報工作的鄧小平,他在《時事新報》上刊登尋人啟事,兩行字:鄧希賢兄鑑,弟已來滬,希見報速至法租界薩坡賽路辣裴德路口普慶裡五十七號一晤,弟先修啟。」那時候國民黨特務也常假用這種方法抓人。鄧小平派了一些人,化了裝,去打聽,確定真的是鄧墾。那天,鄧小平穿著布長袍、戴禮帽、穿西裝褲子和皮鞋,前去赴約。他敲了門之後就問:有沒有個鄧先修?儘管多年不見,但鄧墾馬上就認出了他。當時人很多,鄧小平沒多說話,只道:你收拾收拾跟我走,馬上跟我走。

同年六七月間,27歲的鄧小平離開上海。沒想到一走就是18年,再次歸來時,他參與指揮了這座城市的解放。

上海寶鋼

今天的上海寶鋼集團,是中國最大、最現代化的鋼鐵聯合企業。這個在十一屆三中全會閉幕第二天就打下第一根樁的企業,被稱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產物」,曾留下鄧小平的殷殷關切。

時任寶鋼工程指揮部黨委副書記、副指揮的張浩波今年已86歲高齡,回憶起30年前鄧小平視察正在建設中的寶鋼的場景。張浩波告訴記者,他參與了前期的準備工作,當時有一點要求他記得很清楚,不要列隊歡迎,形式簡單一點。

1984年2月15日那天一早,寶山地區起了霧,「我們都很擔心是否會影響小平同志的行程,好在霧在8點左右慢慢消散了。」

上午9點半,鄧小平、王震乘坐的乳白色麵包車徐徐駛進牡丹江路上的寶山賓館。小平同志健步走下車來,即同大家一一握手,很有興致地說,對寶鋼這麼大的建設項目,得增加點感性知識,不親眼看看不行。

當時的匯報會安排在賓館的北樓,時任冶金部副部長、寶鋼工程總指揮黎明重點匯報了一期工程的進展,按照原定進度,一號高爐計劃於1985年9月點火,黎明告訴小平同志,對一期工程按時投產很有把握。當匯報到一期工程投產後,高爐一年有幾十萬噸水渣時,鄧小平說:水渣可以搞水泥嘛!現在水泥很緊張。

匯報結束,黎明提出請小平同志題字,他愉快地答應了,稍微思考了一下便寫下:「掌握新技術,要善於學習,更要善於創新。」

談及小平那次視察中,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幕,張浩波說:「就是小平同志題詞的情景,他思維敏捷,稍稍思索一下,便把寶鋼建設的要點寫了出來,用簡潔明了的幾句話指明了方向,這就是領袖的高瞻遠矚。」

南浦大橋、楊浦大橋

今天的南浦大橋和楊浦大橋,橫跨浦江兩岸,車輛川流不息。它們構成了上海兩個最重要的過江樞紐,對促進浦東開發開放,意義重大。

曾擔任上海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工程總指揮的建設功臣朱志豪,把三次陪同鄧小平同志視察兩橋的時間記得清清楚楚:1991年2月18日、1992年2月8日和1993年12月13日。

第一次視察是建設中的南浦大橋,那是1991年。「其實他非常希望到浦東去看,但是當時浦東條件比較差,南浦大橋正好是造在南碼頭的擺渡口,橋墩的兩邊都是煤場,風一刮都是煤灰,環境確實不太理想。後來就在南碼頭的浮橋上,他站在那裡看了一下。」朱志豪回憶,「我把南浦大橋什麼時候開工,什麼時候完工,投資多少,進行得怎樣向他作了匯報,他微笑地點點頭。」

第二次視察是在1992年南浦大橋通車後不久。「老人家上了大橋,很關心大橋建設情況,我就向他做了匯報,並且談到大橋通車後的社會效益。」朱志豪告訴鄧小平,他們站立處的橋面離開黃浦江江面有58米,鄧小平馬上問了句:「這個大橋是不是世界第一啊?」「我告訴他,不是第一,是世界第三。第一在加拿大,跨度是465米;第二在印度的加爾各答,跨度是457米;我們是423米,是老三。他聽了以後,沒有吭聲。當我指給他看他為南浦大橋的題字時,他才哈哈笑了。」

1993年小平到楊浦大橋視察,這是朱志豪第三次與小平面對面。當天風特別大,還下著細雨,氣溫只有攝氏零度左右。朱志豪建議鄧小平不要下車了,但他堅持要下。「我告訴小平同志,現在站的橋面離開江面有62米,比南浦大橋更高,質量比南浦大橋還要好,而且這楊浦大橋是當今世界上同類型的斜拉橋的第一。他聽了以後很激動,當時他已經90歲了,緊緊地握住我的手。他說,這是上海工人階級的勝利,我向上海工人階級致敬!」

上海貝嶺微電子公司

今天的漕河涇開發區,匯集了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中外合資上海貝嶺微電子製造有限公司便是其一。很多人知道這家公司,是因為1992年2月10日鄧小平視察了這家公司後,發表了著名的姓「資」、姓「社」的講話。

憶及當年,那時的貝嶺總經理陸德純仍很感慨,「鄧小平來視察,不僅增強了我們合資企業發展的信心,同時也堅定了我們引入先進技術的發展道路。」

陸德純回憶當時鄧小平臨上車時,看到大樓前聚集的年輕技術人員,主動走向他們,並和前排的人一一握手。測試部女大學生周劍鋒見到鄧小平就熱情問候:「鄧爺爺好!」質量部女研究生華劍萍說:「您在我們年輕人心目中是最德高望重的。」鄧小平微笑道:「這不好說吧!有一點貢獻,做了一點事,很多事情沒有做,來不及做,也做不完。」他語重心長地說:「21世紀靠你們年輕人。」

閔行旗忠村

1992年2月12日,鄧小平視察上海閔行開發區和上海縣馬橋鄉旗忠村。在旗忠村,他在一個孩童的面頰上留下的一吻,讓人們記憶深刻,而對中國發展更為意義深刻的是,他在談話中道出了農村發展的大方向:農村改革是一大創舉。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問題是用實踐來回答的,實踐這個標準最硬,它不會做假。

22年過去了,素有「華東第一村」之稱的旗忠村在實踐中換了新顏,上海旗忠森林體育城網球中心便是如今旗忠村最好的「代言」。每年網球大師賽舉行期間,這裡可以說是全世界網球迷關注的焦點。除了網球中心,這裡還有高爾夫球場、高檔別墅,優美的環境甚至已使旗忠村成為上海市內一個重要的旅遊觀光地。

新錦江大酒店旋轉餐廳

在新錦江大酒店的41層俯瞰上海,遠處的東方明珠若隱若現,周邊高樓林立,一派繁華。

1994年的那個元旦之夜,鄧小平也是在這裡,最後一次眺望上海。

旋轉餐廳裡掛著兩張大幅地圖,一張是上海地圖,另一張是浦東新區地圖,地圖旁擺著浦東開發的模型。那一夜,對著上海的璀璨景色,鄧小平感慨:上海大變樣了。寥寥數語,滿是欣慰。

此前,他剛視察了楊浦大橋、羅山路立交橋。看見浦東熱氣騰騰的建設景象,鄧小平喜不自勝,道出了兩句詩:「喜看今日路,勝讀百年書。」女兒風趣地問:「今日怎麼詩興大發?」他認真地答:「這是出自我內心的話。」

春節過後,鄧小平乘車遠去,再未歸來。如今,20年過去了。

部分參考資料:上海學習網人文頻道「鄧小平在上海」網站

http://renwen.shlll.net/SH/dxp.html

(記者 陸綺雯 龔丹韻 實習生 孫夢文)

相關焦點

  •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
    鄧小平著作、講話選集。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輯,人民出版社出版。至1993年 ,已出版3卷。《鄧小平文選 (一九三八-一九六五)》,1989年8月20日在全國公開發行。《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1983年7月1日在全國公開發行。《鄧小平文選》第三卷,1993年11月2日在全國公開發行。前2卷再版時,分別改稱為《鄧小平文選》第一卷 、《鄧小平文選》第二卷。
  • 1984年鄧小平深圳特區行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 1992年鄧小平南巡發表...
    原標題: 1984年鄧小平首次深圳特區行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 1992年鄧小平南巡發表重要講話  1984年1月24日,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首次親臨深圳特區視察,這在中國改革開放歷史中,是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重要事件。
  • 鄧小平檔案文獻回顧:偉人光輝一生的真實記錄
    偉人光輝一生的真實記錄——關於鄧小平同志一些檔案文獻的回顧今年是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鄧小平同志是一位偉人,在中國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在世界上有著重要影響。這不是鄧小平同志曾經用過的名字嗎?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過來。鄧小平同志原名鄧先聖,5歲上私塾時先生說這個名字有對聖人不敬之嫌,給他改成了鄧希賢。這個名字一直用到1927年,為適應當時地下工作需要才改名鄧小平。翻過籤名的第一頁,正文是用藍黑墨水書寫的,一共10頁。經過核對,這是鄧小平同志1926年1月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時根據學校黨組織要求寫的一份自傳。
  • 關於鄧小平一些檔案文獻的回顧:偉人光輝一生的真實記錄
    這不是鄧小平同志曾經用過的名字嗎?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過來。鄧小平同志原名鄧先聖,5歲上私塾時先生說這個名字有對聖人不敬之嫌,給他改成了鄧希賢。這個名字一直用到1927年,為適應當時地下工作需要才改名鄧小平。翻過籤名的第一頁,正文是用藍黑墨水書寫的,一共10頁。經過核對,這是鄧小平同志1926年1月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時根據學校黨組織要求寫的一份自傳。
  • 貼身翻譯談鄧小平:從未見過這麼精彩的人
    中新網8月21日電 8月15日,復旦大學中國發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科院中國學所所長、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維為教授在上海社聯大樓群言廳舉辦了主題為「鄧小平時代與中國大轉折——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的講座。80年代中期,張維為教授曾擔任鄧小平等領導人的英文翻譯。
  • 從《足跡——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看青年演員如何解讀歷史
    除卻電視劇和電影,近日電影頻道剛剛開播的大型專題片《足跡——銀幕上的新中國故事》也是通過對具有重大時代節點、反映新中國各方面建設成就和人民精神面貌的經典影片的一次梳理和回顧,通過新視角、新老影人介紹訪談、影片外景地故事發生地重訪的形式,勾勒出了新中國70年的光影足跡。青年演員如何為歷史代言?
  • 在鄧小平家打橋牌是有「紀律」的
    ▲1990年秋,本文作者在北京同鄧小平一起打橋牌,左起:蔡公期、鄧小平、鄧楠、喬廷相。我和鄧小平打橋牌15年作者簡介:蔡公期,1922年11月28日生於北京一書香門第,祖父蔡金臺為光緒恩科二甲第四名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外祖父吳錡,清朝政府駐俄羅斯大使。父親蔡孝肅1918年北大工科畢業,從事鐵路技術工作。
  • 陳香梅追憶鄧小平
    美籍華人陳香梅女士1980年底作為美國當選總統裡根的特使訪問北京,拜會了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已年近八旬的陳香梅女士對當時的會見情景仍然記憶猶新。她說,鄧小平是她最尊敬的中國領導人之一,在她後來和鄧小平的幾次會面中,鄧小平的遠見卓識和對中國社會發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更令她由衷地敬佩,同時鄧小平的幽默風趣也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世界公民鄧小平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也表示,想想當今之中國的發展和對世界的影響力,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鄧小平是應該載入世界史的偉人。 人們不會忘記,美國《時代》周刊分別於1978年和1985年,兩度評選鄧小平為「世界風雲人物」。1987年,第三世界科學院授予他特別榮譽勳章。1992年12月,英國《金融時報》宣布,該報評選鄧小平為年度風雲人物。
  • 會議回顧 | 「重訪列斐伏爾:法國理論與中國道路」全國學術研討會...
    2019年6月1日,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研究中心、南京大學哲學系主辦的「重訪列斐伏爾:法國理論與中國道路」全國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大學召開。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社會科學聯合會、上海財經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臺灣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閩南師範大學、溫州大學、中山大學、臨沂大學、蘇州大學、江蘇師範大學、江蘇大學、淮陰師範學院、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體育學院、南京大學以及《哲學動態
  • 鄧小平與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64)
    1978年,鄧小平訪問了日本、朝鮮、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1979年初又訪問了美國,這些外事活動使他清楚地看到了中國與世界的距離。1978年10月24日,在參觀了日本日產汽車公司後,他說:我懂得什麼是現代化了。 1979年3月30日,鄧小平在黨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論斷:「中國式的現代化,必須從中國的特點出發。」
  • 偉人光輝一生的真實記錄——關於鄧小平同志一些檔案文獻的回顧
    特別是能找到66年前鄧小平同志寫的自傳,為世人了解他的革命足跡和崇高風範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大家都非常高興。回到北京後,我們將這份自傳的複製件報送鄧小平同志辦公室。鄧小平同志辦公室主任王瑞林同志告訴我,鄧小平同志看到後非常高興,連連表示,這份材料反映的情況都是真實的,60多年前的檔案能保存至今,實在不容易。
  • 他40年前大膽諫言讓鄧小平一錘定音:今年恢復高考-鄧小平,劉西堯...
    原標題:40年前,他的大膽諫言讓鄧小平一錘定音:「今年就恢復高考!」  每年此時,社會和媒體的注意力都會集中於中國人最重要的考試---高考。而今年恰逢恢復高考制度40周年,與高考有關的人和事更是鋪天蓋地。然而,有一個人,最應該被關注,最值得被致敬。40年前,在鄧小平親自主持召開的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上,他大膽諫言,鄧小平當場拍板恢復高考。他是誰?
  • 土耳其"國舞"明年1月登陸上海 百變《火舞》來賀歲-中國 土耳其...
    從北京起跑,2014年1月19日將登陸上海大舞臺。   古老神話融入其中   繼12月初《大河之舞2舞起狂瀾》在中國燃起一股舞蹈熱之後,土耳其「國舞」《火舞》「乘東風」巡演17個城市,上海觀眾在領略了《大河之舞》愛爾蘭民族風情之後,有幸在同樣的上海大舞臺,享受由土耳其創作團隊帶來的風格迥異的藝術。
  • 經濟學人評鄧小平:偉大的穩定者
    為此,中國共產黨必須感謝一位小個子:鄧小平。他是1978年到1992年期間中國的最高領導人,傳記作家傅高義認為,鄧小平不但是現代化中國的締造者,亦是世界現代史上最舉足輕重的人物之一。在國內,鄧小平建立了自由貿易區,吸引外資。這是令人振奮的重大轉折,是鄧小平務實的典型表現,因為在那個時候根本沒錢可花。鄧小平如是說:「中央沒有錢,你們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
  • 施燕華:回憶法拉奇採訪鄧小平
    現在全世界都對中國感興趣,許多人揣測中國要走當年赫魯雪夫的路了,中國正處於大變革時期,而開始這一變革的是鄧小平。世界不大知道鄧小平,究竟鄧小平要幹什麼?她覺得要了解中國的走向,鄧小平是關鍵人物。  法拉奇還自我介紹了一番,她是義大利《晚郵報》的記者,也是世界各國重要報紙的自由撰稿者。
  • 鄧小平走出江西謫居地 【3】--黨史頻道-人民網
    這幫狂妄的激進分子決不會服輸繳械,總是想窺測時機,繼續興風作浪,與鄧小平等進行殊死的較量。 1975年3月1日,張春橋在全軍政治部主任會上鼓吹:「經驗主義仍是當前的主要危險。」接著,姚文元發表文章宣揚同樣的論調,並且指示新華社就此「組織宣傳,要搞典型,配評論,這樣才效果好」。江青在與鄧小平反覆較量後,一直沒有佔上風。
  • 上海熊貓香菸,中國菸草界的超級大明星!簡直就是有市無價!
    但是想要買到也是有錢也沒用的,它就是產自上海的熊貓香菸!下面就讓我們來說說這款熊貓香菸。上海熊貓香菸,中國菸草界的超級大明星,此款品牌至今誕生已經有很多年了。一般主打中高檔奢侈產品。在中國菸草它的地位性在奢侈香菸之中是很有名望的!熊貓香菸其中又以綠殼的口碑是最佳的,售價不止是貴,更是貴也買不到的產品。說白就是有錢也沒貨!
  • 我愛單詞|[重訪《變性人帝國》]文本詞頻分析
    譯文回顧——譯文|重訪《變性人帝國》:梅根·墨菲與珍妮絲·雷蒙德的對話(上)譯文|重訪《變性人帝國》:梅根·墨菲與珍妮絲·雷蒙德的對話(中)譯文|重訪《變性人帝國》:梅根·墨菲與珍妮絲·雷蒙德的對話(下)原文地址——https://www.feministcurrent.com
  • 電影《旋風九日》揭鄧小平訪美細節:一偷襲者為FBI通緝犯
    1979年1月31日,美國華盛頓,鄧小平與時任美國總統的吉米·卡特合影。       「所有的情節都是真實的,鄧小平訪美這九天,是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九天。」事發前後只有幾分鐘時間,卡特並沒有中斷講話,儀式照常進行,鄧小平面色平靜。       騷動對這九天來說,只是小插曲。2月2日,在鄧小平下榻的休斯敦市區的酒店附近,有約20名「革命共產黨」成員呼喊反對口號並與警察發生衝突。下午,當鄧小平應邀去西蒙頓市競技場晚餐並觀看競技表演時,一到酒店大堂,就衝出一人掏出一包東西扔向鄧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