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8月,鄧小平百年誕辰到來之際,人們不禁又想起他的一句名言:「我榮幸地以中華民族一員的資格,而成為世界公民。」的確,這位偉人的影響遠遠超越了中國國界,達及五大洲。世界各地的政治要人、知名人士以及華僑華人紛紛發表談話,撫今追昔,緬懷這位曾在國際舞臺上叱吒風雲的中國人。
鄧小平享譽全球,在世界人民的記憶中永生,不僅僅反映了一個人的成功,更代表了一個黨、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成功。
一個在世界永遠閃亮的名字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知道鄧小平是世界上一個主要政治人物。我這一代人沒法不記得他。」第58屆聯合國大會主席亨特對新華社記者說。日本前首相中曾根也表示,想想當今之中國的發展和對世界的影響力,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鄧小平是應該載入世界史的偉人。
人們不會忘記,美國《時代》周刊分別於1978年和1985年,兩度評選鄧小平為「世界風雲人物」。1987年,第三世界科學院授予他特別榮譽勳章。1992年12月,英國《金融時報》宣布,該報評選鄧小平為年度風雲人物。此外,一些著名大學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英國、美國、法國、日本、德國等爭相出版他的著作。1997年2月,聯合國為鄧小平的辭世默哀,並下半旗。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者,鄧小平深受中國人民的愛戴是順理成章的。那麼,他為什麼也贏得了全世界的敬佩?
通過改變中國而影響了世界
鄧小平不但把他的思想和智慧獻給了偉大的中華民族,也獻給了當今世界。在人類綿延不絕的思想長河中,留下了他閃光的思想瑰寶。聯合國前秘書長加利在接受專訪時說,鄧小平的理論不僅為所有中國人,而且為所有發展中國家留下了寶貴遺產。
中國在踏上鄧小平開闢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後,整個國家發生了巨變。中國是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面貌的煥然一新當然也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同時,在鄧小平的領導下,中國經濟取得了成功,這無疑也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正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所說,中國已成為許多亞洲國家的大市場。
中國的巨大進步增強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分量,中國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孟加拉國前總統艾爾沙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隨著中國實力的增長,中國在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及穩定方面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中國在國際事務中說話的分量越來越重」。
胸懷全球實行對外開放政策
鄧小平早年就留學海外、後又馳騁國際政壇,是一個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國領導人。對於對外開放問題,鄧小平多有論述,例如,1988年6月3日,鄧小平在會見「九十年代的中國與世界」國際會議與會者時說:「中國要謀求發展,擺脫貧窮和落後,就必須改革開放。開放不僅是發展國際間的交往,而且要吸收國際的經驗。」
《鄧小平傳》作者弗蘭茨指出,鄧小平通過實行對外開放,不僅改變了中國過去閉門搞建設的錯誤做法,也成功引入了發達國家的機器、資金、技術和市場經濟體制,為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提供了必要「前提」。
印度前總統納拉亞南在接受採訪時指出,鄧小平在上世紀80年代就洞悉當代世界的發展趨勢,並設法讓中國去融入和適應當代世界的發展。中華戰略學會副理事長李正中教授說,鄧小平的開放政策使中華民族生存發展與歷史接軌,融入時代潮流,並奠定了世界和平的基礎。
在國際舞臺上展現獨特魅力
在國際事務中,鄧小平提出了許多創造性見解。他曾指出,世界上真正大的問題,帶全球性的戰略問題,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發展問題。他說,要爭取和平就必須反對霸權主義,反對強權政治。世界上有兩件事情要做,一個是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一個是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鄧小平先後去過法國、蘇聯、美國、日本等世界大國和許多發展中國家,並多次代表中國出席重大國際活動。1974年4月,鄧小平受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重託,在聯合國講壇上全面闡述了毛澤東關於「三個世界」的理論和中國的對外政策,引起了世界的關注。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指出,鄧小平認為,中美兩國發展友好合作關係對於維護世界和平至關重要。中美建交後,鄧小平特別選擇了1979年1月28日(農曆羊年正月初一)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表明中國高度重視兩國關係的發展。俄羅斯漢學家斯米爾諾夫說,正是由於鄧小平提出「結束過去,開闢未來」的著名論斷,中蘇兩國才結束了敵對狀態。(包爾文)
(摘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