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陸小行星進入倒計時!美國將採集外星資源,十幾天後便能實現

2020-10-04 三體使者

太陽系中存在著多種多樣的天體,比如位於太陽系中心唯一的一顆恆星太陽、太陽周圍八大行星,以及八大行星外圍的矮行星冥王星。此外,太陽系中許多地方還存在著不起眼的小行星,它們有些位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有些位於太陽系邊緣的柯伊博帶。就在地球與火星之間,科學家們關注了一顆名為貝努的小行星。



根據外媒報導,今日美國宇航局對外宣布,他們前段時間所發射的OSIRIS-REx探測器按照原計劃將於10月20日在小行星貝努的表面登陸。據了解OSIRIS-REx的整個降落過程將會持續大概4.5個小時左右,安全著陸後進行快速的樣本收集,然後再次起飛返回地球。那麼OSIRIS-REx探測器是什麼來頭?它為什麼要對貝努進行樣本採集呢?



OSIRIS-REx將在哪裡降落?

OSIRIS-REx這個名字由多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組成,而這些英文單詞正是這臺探測器的主要功能和任務,比如探索太陽系的起源、進行光譜分析和資源識別、對小行星的風化層進行探索等等。根據NASA發言人的介紹,OSIRIS-REx將會在貝努表面一個名為「夜鶯」的地方降落,而這個地方位於貝努北半球的一個巖石區域。



之所以選擇這個區域,是因為那裡的土壤顆粒十分細膩,有利於探測器的樣本採集。OSIRIS-REx的大小和一輛卡車一般,工程師還為它裝配了一個機械臂,該機械臂的作用是收集小行星的樣本。而降落點「夜鶯」的周圍存在較多大石塊,有些石塊的大小甚至比一棟建築物還要高大,OSIRIS-REx降落需要十分準確,否則就會出現事故。

為什麼要對貝努星進行探測?

據了解,這次美國宇航局在OSIRIS-REx探測器上耗費了至少8億美元的資金,這讓外界對美國宇航局探索小行星的動機感到懷疑,難道他們只是想要採集貝努表面上的樣本嗎?對此NASA的科學家表示,他們之前就從拍攝貝努星的圖像中發現了它的表面存在著一些小行星碎片,而且這些碎片很可能不是貝努星自己產生的,可能屬於另外一顆小行星。



對此NASA的研究人員提出了猜測,貝努星表面的小行星碎片可能是灶神星的,它可能曾經被灶神星撞擊了,然後灶神星的一些碎片遺留在貝努星上。而外界有觀點認為,NASA可能在貝努星上發現了豐富的礦產資源,因此想要搶先發射探測器去進行樣本收集,然後運回地球進行成分分析。一旦確定貝努星上存在豐富的礦產資源,他們可能會制定開採計劃。

美國近些年在小行星探測方面的動作越來越多,這說明了什麼?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在航天方面的發展一直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冷戰格局瓦解之後美國的航天實力更是無人能敵。但在上個世紀和蘇聯進行了一番太空競賽後,美國除了對火星感興趣之外,很少對其它星球表示出濃厚的興趣。近些年來從新聞上我們可以看到美國有意重新返回月球,而且他們不但堅持發射火星探測器,還成功發射了小行星探測器。



這一系列航天動作在外界看來是美國太空人的常規操作,但是從他們涉及到的空間來看美國有意將自己的足跡遍布所能到達的任何一個太空空間,以鞏固美國在宇宙中的權威和地位。當然這是網絡上的一類看法,還有一類人的看法更傾向於科學探索的本質,他們認為美國宇航局純粹是為了探測貝努星上是否存在與水相關的痕跡。



人類之所以要探索這些不起眼的小行星,是因為它們表面可能存在和地球產生聯繫的物質,例如冰水混合物,通過採樣這些物質然後進行研究分析,最後揭露過去地球的情況,讓人類對地球的演變有進一步的認識。

相關焦點

  • 登陸小行星進入倒計時!在未來的十多天後,美國將收集外星資源
    另外,在太陽系的很多地方都有一些不起眼的小行星,一些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另一些則位於太陽系邊緣的柯伊博帶。僅僅在地球和火星之間,科學家們觀察到了一顆叫做貝努的小行星。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航天局今天對外宣布,他們在前段時間發射的OSIRIS-REx探測器將按原定計劃於10月20日登陸小行星貝努表面。
  • 人類首次小行星著陸:NASA深空探測器成功在小行星本努星著陸
    (April 2015), Meteoritics & Planetary Science, 50 (4): 834–849, Bibcode:2015M&PS...50..834LNASA的OSIRIS-REx太空飛行器,於美國時間2020年10月20日下午,在小行星本努(英文名:Bennu)上進行了歷史性著陸,並在小行星上收集到60克土壤樣本將返回地球。
  • 美探測器抵達小行星「貝努」 將挑戰著陸和巖石採集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 據日本「共同社」12月4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3日宣布,探測器「OSIRIS-REx」已抵達目的地小行星「貝努」的上空。將與正在探測小行星「龍宮」的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一樣,挑戰在小行星上著陸和巖石採集,2023年將巖石帶回地球。此外還計劃與日本團隊合作,交換巖石並展開相互研究。
  • NASA首個小行星樣本採集返回任務正式確定著陸地點 中文名叫「夜鶯」
    這張圖片展示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OSIRIS-REx任務在本努(Bennu)小行星上的優先樣本採集地點,該地點名為夜鶯(Nightingale)。圖片上還有一個OSIRIS-REx太空飛行器的圖片,用來參考該地點的實際規模。
  • 美國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日本已成功,中國何時能做到?
    當真正進行著陸操作時,自然特徵跟蹤系統將對小行星的表面特徵進行實時成像,並將這些圖像與此前保存和分析的圖像進行比對,以確定飛船自身的方向,並保證飛船準確地瞄準著陸點。塔薩姆是中文的音譯,其原本全名為「即插即用的樣本採集機制」,這是一個類似機械臂的裝置。通常情況下塔薩姆會摺疊在飛船上,當需要其工作時,奧西裡斯會儘量下降到表面但不會著陸,同時釋放出塔薩姆。
  • 人類首次,在太空中採集到小行星石塊,將幫助我們了解宇宙起源
    據外國媒體10月23日報導,日前美國國家航空太空總署NASA,再次完成了一項驚人壯舉,成功在一塊飛行的小行星上面,採取到了石塊樣本。,這將幫助我們了解宇宙起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距離把控非常嚴格,遠了無法進行採取,近了可能會直接被撞毀,想成功採集到樣本,必須要做到「一觸即離」,在十幾秒的時間裡完成所有工作。
  • 僅距離75米,美國深空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中國何時能做到?
    當真正進行著陸操作時,自然特徵跟蹤系統將對小行星的表面特徵進行實時成像,並將這些圖像與此前保存和分析的圖像進行比對,以確定飛船自身的方向,並保證飛船準確地瞄準著陸點。塔薩姆是中文的音譯,其原本全名為「即插即用的樣本採集機制」,這是一個類似機械臂的裝置。通常情況下塔薩姆會摺疊在飛船上,當需要其工作時,奧西裡斯會儘量下降到表面但不會著陸,同時釋放出塔薩姆。
  • 美國宇航局計劃在小行星表面採集巖石樣本
    美國宇航局(NASA)19日宣布,「奧西裡斯-雷克斯」探測器將於20日在小行星「本努」(Bennu)表面收集太空巖石樣本。NASA稱,這顆被命名為「本努」的小行星,其表面有許多礫石堆積。NASA的探測器「奧西裡斯-雷克斯」繞著它運轉了近兩年。
  • 登陸Bennu小行星採集樣品 2023年返回
    登陸Bennu小行星採集樣品 2023年返回美國將對這一登錄採集活動從10月19日開始直播,由科學家對OSIRIS-REx飛往Bennu進行了一系列的預告簡報。它們從美國東部時間下午1點(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700)開始,全天運行,內容涵蓋任務的科學知識,針對小行星的行星防禦等等。
  • 進入倒計時!我國航天挑戰高難度動作,10月份從月球拿點東西回來
    ,並且嫦娥五號還將完成一項特別的任務——從月球上採集土壤樣本返回地球。因為相較於上世紀60-70年代,美國為了和前蘇聯爭奪航天強國的位置,為了登月而登月不同,如今伴隨著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人類登月的目的,早已變成了在月球上進行科學考察研究,並且在月球上建造基地,在月球上實現長期工作居住。
  • 日本「隼鳥2號」成功將小行星樣品帶回地球
    2019年7月,第二次成功著陸並收集了之前撞擊中暴露出來的深層塵土樣本。2019年11月,進行軌道調整,啟程返航。2020年12月4日,在距離地球22萬千米的地方釋放了裝有小行星採樣的返回艙。2020年12月6日,返回艙成功在澳洲著陸。在釋放返回艙後不久,「隼鳥2號」點火轉向離開地球再次返回深空執行延長任務,計劃將在2026年和2031年訪問另外兩顆小行星。
  • 美國宇航局小行星塵埃搜集任務的樣本出現洩漏
    美國宇航局的「奧西裡斯-雷克斯」任務本周二成功從一顆名為 "貝努"的小行星上搜集到了細小的塵埃和砂礫樣本,這是美國宇航局首次從一顆小行星上採集樣本。然後,在著陸後大約6秒鐘,「奧西裡斯-雷克斯」啟動了推進器,再次將自己推離「貝努」。
  • 意外發生了,美國飛船剛採集的小行星礦石,沒放熱就溢出60克
    小行星礦石,然後計劃在2021年將礦石送回地球,創造新的裡程碑,但現在意外發生了。,美國OSIRIS-REx號和日本隼鳥2號,日本隼鳥2號在2019年就完成小行星採礦任務,現處在返回地球的旅途之中,離地球僅剩最後1千多萬公裡,因此大家把注意力投向現在才完成小行星採礦的美國OSIRIS-REx號。
  • 小行星採礦成美國財富密碼?100億億美元小行星能解資源危機?
    基於已知的陸地儲量,以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消費增長,現代工業和糧食生產所需的關鍵要素將在本世紀末告急。這些資源包括磷,銻,鋅,錫,鉛,銦,銀,金以及銅。在我國,也有很多城市因礦物資源枯竭而衰落。OSIRIS-REx而就在不久前,美國成功實現其第一次小行星採樣
  • 到外星去「挖土」,真人和機器誰更強
    據國家航天局介紹,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國際上開展過哪些外星「挖土」的嘗試?有人採集和無人採集哪種方式更好?航天專家向科技日報記者進行了介紹。
  • 「冥王號」探測器完成採集小行星貝努樣本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新媒體專電 德新社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個太空飛行器20日從一顆小行星上採集了樣本。這是NASA首次採集小行星樣本。在這次歷時約4個半小時的活動中,「冥王號」探測器以每小時0.3公裡的緩慢速度接近貝努小行星,隨後著陸,停留5秒鐘收集碎石。NASA稱,該太空飛行器隨後成功發射推進器,使其離開小行星表面。
  • 本周二,NASA將在距離地球數百萬公裡遠貝努小行星上採集樣品
    10月20日,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奧西裡斯-REx(OSIRIS-REx)太空飛行器降落至貝努(Bennu)表面時,這將是美國領導的任務首次嘗試從小行星上採集原始物質的樣品。貝努(Bennu)可能是太陽系形成後原始殘留物的外星聚集小行星。
  • 隼鳥2號探測器再次著陸小行星「龍宮」,它會帶給人類哪些驚喜?
    科學家研究發現,最有可能存在太陽系早期物質的只有一些小行星,彗星等。這類小行星個頭小,沒有大氣層直接暴露在太空中,所以它們無法形成自己的生態環境,即使過去了幾十億年,它們仍然可能還保存著太陽早期的物質構成。太陽系的小行星非常多,日本科學家將目光放在了一顆名叫「龍宮」的小行星上,這顆小行星距地球約3億公裡,它上面仍然保存著太陽系早期的物質構成。為了探索龍宮小行星。
  • 「隼鳥2號」開始在小行星「龍宮」降落 將於22日著陸
    中新網2月21日電 據日媒21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1日宣布,探測器「隼鳥2號」為了在小行星「龍宮」上著陸,已從當天下午1點多開始向表面降落。探測器從龍宮上空20公裡處緩慢降低高度,將於22日上午嘗試著陸。
  • 日本隼鳥2號於昨天降落Ryugu小行星 採集小行星樣本
    日本隼鳥2號於昨天降落Ryugu小行星 採集小行星樣本  Connor Feng • 2019-02-22 12: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