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或發現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2020-12-01 網易科技


網易科技訊3月29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自今年年初,科學家們不斷尋找證實「第九行星」存在的跡象。在今年一月份曾宣布這一發現的科學家之一、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天文學家麥克·布朗(Mike Brown)教授表示他發現了支持這一行星存在的進一步證據。這顆巨大的隱藏行星被認為位於太陽系邊緣,比地球大10倍,屬於氣體行星,類似於天王星和海王星。

上周,麥克·布朗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張照片顯示新發現的古怪的柯伊伯帶天體(KBO)。在推文中布朗寫道:「第九行星的粉絲們,我們發現了古怪的KBO。」這顆KBO是uo3L91,在圖片中顯示為藍色。據隨後的推文表示,這項發現來自加拿大-法國-夏威夷望遠鏡的外太陽系起源巡天計劃(Outer Solar SystemOrigins Survey)。天文學家解釋道,第九行星的朝向與其它行星相反。「我目前尚未進行數據統計,但我懷疑這一發現純屬統計學上偶然的概率,其概率約為0.001%。」然而,目前尚未出現任何證實這一發現的確鑿性證據,但大量研究人員正在對這顆行星X進行研究。

目前,最令人信服的證據來自於一項由亞利桑那大學的科學家正在進行的研究,他們主要調查遙遠柯伊伯帶天體的高離心率。他們表示這些天體的奇特運行軌道表明它們會在某個點與第九行星的運行軌道發生交錯。科學家們相信第九行星運行著一個高度拉長的軌道,環繞太陽一圈要10000年至20000年的時間。

第九行星距離太陽比海王星遠20倍,環繞距離大約為28億英裡。今年一月,科學家們發現這顆行星對好幾顆具有高度罕見軌道的柯伊伯帶天體施加的引力,從而推斷了這顆行星的存在。這些證據源於一項預測,後者表示第九行星會導致具有與行星平面垂直的運行軌道的柯伊伯帶天體,在過去的三年裡,科學家們發現了四顆具有這一軌道特徵的天體。

「我們確定了這些天體的位置和軌道,它們與計算機模擬結果高度吻合,」布朗說道。加州理工學院的同事康斯坦丁•巴特金(Konstantin Batygin)博士表示:「儘管最初我們非常懷疑這顆行星是否存在,但隨著我們不斷調查它的軌道,我們逐漸相信它的確存在。這是150年來首次有確鑿證據表明太陽系行星普查並不完整。」

而亞利桑那大學的最新研究提出了一種替代性的解釋,後者認為如果第九行星與高度離心的柯伊伯帶天體軌道的確存在交叉點,那麼它很可能與這些天體發生共振。「我們目前觀察到六個天體未受到太陽系已知天體的影響。如果在距離地球幾百AU的位置存在另一個未被觀察到的天體,那麼這六個天體或可能受到這顆行星的影響。」這些發現或可能幫助確定第九行星的位置。

然而,研究人員承認仍然存在好幾項未知,仍需要進行深入研究才能得出結論。「這些極端柯伊伯帶天體的軌道仍是未知數,這是因為它們移動非常緩慢,且我們只能觀察到它軌道運動中非常小的一部分。」(艾米麗

更多有態度內容請下載網易新聞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李德雄_NT2021

相關焦點

  • 發現了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天文學雜誌》研究員巴蒂金和布朗表示,他們通過數學模型和電腦模擬發現了一顆新的太陽系行星。這顆可能存在的行星質量約是地球的10倍,冥王星的5000倍,距離太陽超過900億公裡,比第八行星海王星遠了20倍,該行星繞太陽運行一周需時1萬至2萬年。如果該天體真的存在,將成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如果這一天體被證實,就重現了第八大行星海王星的發現過程。當年海王星也是先進行計算,從理論上發現,後得到觀測證實,所以被稱為「筆尖上的發現」。
  • 太陽系邊發現「極端物體」 或第九大行星
    ­  【環球網綜合報導】歸功於科技的發展,天文學家在太陽系邊緣發現許多「極端物體」(extreme objects),它們群集的情況讓科學家猜測,它們有可能是在一個像木星一樣的大型行星的軌道上迴轉,天文學家因此猜測這個行星可能就是「第九大行星」。圖為藝術家繪製的第九大行星可能的模樣。
  • 太陽系重現第九大行星(圖)
    新華/法新  曾經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說法,隨著2006年冥王星被降格為「矮行星」後而只剩八大行星。不過,美國科學家、「冥王星殺手」麥可·布朗20日發表文章說,第九大行星回來了。不過,這一次可不是要拯救已被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除名的冥王星,而是天文學家新發現了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的證據。
  • 科學家尋找著太陽系中的第九大行星
    科學家尋找著太陽系中的第九大行星 2020-11-22 14:09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雖然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冥王星「開除」出行星行列,太陽系九大行星就此變成了八大行星,但很多科學家依然相信存在另一個沒有被發現的「第九大行星」。一項新研究稱,神秘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應該位於太陽系外緣某個地方,但它可能根本不是行星。
  • 第九大行星出世?NASA:巨大行星暗藏太陽系
    在對於宇宙已經進行了諸多探索的科學家,有一個謎題至今卻還在爭論——我們的太陽系,是否還有第九大行星的存在?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終於被證實,此消息轟動了整個人類世界,冥王星也逐漸進入人類的視野。由於當時的觀測手段十分有限,科學家對冥王星體積進行了錯誤的預估,科學家們認為冥王星是一顆直徑比地球還大的天體,科學家們也認為冥王星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這樣,太陽系被一直認可的八大行星變成了九大行星。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自從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後,人類就從沒停止過尋找替代者的腳步,但可惜的是,至今沒有找到繼冥王星之後的第九大行星。曾經我們認為冥王星就是太陽系的盡頭,我們以為那裡將是一片虛無,但事實是我們錯了,那裡無比熱鬧,遍布著直徑幾公裡到幾千公裡的冰封行星,那裡就是柯伊伯帶。
  • 不是冥王星,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找到了?
    冥王星被除名恢復行星無望,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找到了!
  • 科學家疑發現第九大行星,太陽系或重新定義,地球會有影響嗎
    眾所周知,太陽系目前有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而在此之前,我們還以為太陽系有九大行星,那就是冥王星,它曾被認作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但後來被開除了。為什麼會被開除的呢?主要原因是它不符合行星的條件。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竟然是黑洞?
    據美國「科學日報」網站7月12日消息稱,美國哈佛大學和黑洞倡議組織(BHI)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新方法,用於搜索太陽系外圍區域的黑洞蹤跡,並以此一次性確定理論假設中的第九大行星的真實性質。這篇日前被《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接收的研究論文強調了「未來時空遺產調查」(LSST)任務對吸積耀斑的觀測能力:耀斑的存在有可能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是否是黑洞」提供答案。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在哪裡?或許真的存在,哈勃望遠鏡發現關鍵證據
    2006年國家天文聯合會對太陽系行星做了新的定義,需要滿足三個必要的條件:1、繞太陽公轉;2、清除臨近軌道上的天體;3、自身質量足夠大,呈現流體靜力平衡狀態,保持自身球體形狀。新設定的行星標準讓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黯然神傷,它被降級成矮行星,至此太陽系變成了八大行星。
  • 太陽系真正的第九大行星 或許要出現
    ,他們把這個神秘的未知行星稱為「第九大行星」。不過縱觀太陽系邊緣行星的探索史,這次的「第九大行星」也有天文學家是誤入歧途的結果,最終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如果我自己突然看到這篇論文,我的第一反應一定是『他們瘋了』,」研究組成員,加州理工學院的天文學家邁克·布朗(Mike Brown)說,「但如果你仔細看一看各種跡象和數據統計,你就會發現很難得出其他的結論。」
  • 我們的太陽系或許存在第九大行星
    自從2006年冥王星被取消在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的地位後,我們常識中「太陽系具有九大行星」便變為了「太陽系具有八大行星」,按距離太陽從近到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然而科學家們一直在理論上認為在距離太陽很遠的地方有一個第九大行星的存在。它尚還沒有發現,但是假如它真的被探測到,那麼就可以解釋很多困擾科學家多年的問題。比如太陽的自傳軸與在天王星外圍聚集著的小型冰凍彗星的公轉軌道存在的傾斜角。這塊區域被稱為柯伊伯帶。
  • 第九大行星到底在哪裡?科學家信心滿滿!!
    據外媒《每日郵報》報導,最大的宇宙謎題之一,是許多科學家仍然堅信太陽系存在第九大行星。 目前,研究人員在利用位於美國夏威夷的斯巴魯望遠鏡尋找第九大行星,並希望揭開其起源的秘密。加州理工學院天文學家麥可·布朗(Michael Brown)表示,他對第九大行星將很快被發現,持「樂觀」態度。
  • 太陽系出現第九大行星?神秘天體闖入太陽系,被太陽「控制」
    眾所周知太陽系是有八大行星的,這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不過大家知道嗎?太陽系曾經是有九大行星的,這第九顆行星就是冥王星,只是後來它被重新劃入了矮行星行列,從此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
  • 600億公裡外,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為什麼10年後才能發現?
    人類發現它們的時間跨度很大,水星、金星、火星、木星都是在自然科學觀還沒有建立的古代發現的,然而,自1846年發現海王星以來,快兩百年了,天文學家再沒有發現新的太陽系行星。,科學家發表了兩篇獨立的科學論文,分別預言,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將在未來10-15年內進入天文學家的視野。
  • 太陽系行星軌道傾角謎團將解:或與「第九大行星」有關
    運用假想中第九大行星與其他行星之間的相互作用,我們能夠證明在一定參數條件下,第九大行星的存在將能夠自然地造成太陽自轉軸從最初的垂直黃道面到出現一定的傾角。」因此,第九大行星為科學家們提供了一個關於太陽系傾角謎團的可檢驗的解釋。而根據法國蔚藍海岸天文臺(C?
  • 冥王星是距離太陽最遠的行星,將被取代成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對於太陽系之中運行的行星,相信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之前雖然說是太陽系之中有九大行星,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發現「冥王星」其實是屬於矮星的,冥王星於1930年被發現,被科學家稱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於1930年被發現,被科學家稱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
  • 太陽系是否存在第九大行星?如果存在,它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家園,而太陽系是地球生存的家園。在人類走出地球之後,首先看到的就是廣闊的太陽系,過去科學家對太陽系行星的認知是九大行星,可是後來隨著觀測技術的進步,科學家發現冥王星太小了,如果它也能稱之為行星的話,太陽系還會存在第十顆行星,第十一顆行星。
  • 真的存在第九大行星?科學家回答:有望十年內發現!
    在冥王星被排除出九大行星以來,第九大行星的位置一直無星代替,科學家一直寄希望於太陽系靠近邊緣的柯伊伯帶,希望能夠在那裡找尋到第九大行星的線索,卻始終未能如願。似乎在我們太陽系寒冷的廣闊區域外,軌道上的一些天體與我們太陽系的八顆行星相比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