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現在共發現了八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人類發現它們的時間跨度很大,水星、金星、火星、木星都是在自然科學觀還沒有建立的古代發現的,然而,自1846年發現海王星以來,快兩百年了,天文學家再沒有發現新的太陽系行星。

第九大行星存在的機率是99.8%
近日,科學家發表了兩篇獨立的科學論文,分別預言,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將在未來10-15年內進入天文學家的視野。

一篇論文發表在《天文學雜誌》(The Astronomical Journal)上,論證了第九大行星存在的可能性是99.8%,主要依據是,它的引力影響了周圍一些小行星的運行軌跡。
另一片論文發表在《物理學報告》(Physics Reports)上,估計了第九大行星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十倍,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大約是600億公裡,這相當於地球和太陽之間距離的400倍。這顆神秘的第九大行星位於位於柯伊伯帶(the Kuiper Belt),這裡是太陽系的邊緣地帶,比冥王星距離太陽還要遙遠。

海王星就是先計算再發現的
通過數學計算的結果去尋找星體,聽起來有點玄,但確實已經有先例。海王星就是用數學法發現的,當時的過程是這樣的:天文學家觀測到海王星後,認為它的軌道不符合常理,感到十分困惑。1845年,一位數學和物理理論比較強的法國天文學家勒威耶,建立了9個條件方程,用最小二乘法算出了一個未知行星的軌道、參數、質量和出現的位置。然後,另一位在柏林天文臺工作的、擅長觀測的天文學家伽勒,根據計算結果,在1846年,找到了海王星。

為什麼明知道有,卻看不到呢?
那麼,為什麼科學家可以觀察到若干光年外的、太陽系以外的星體,卻找不到相對來說「近在咫尺」的第九大行星呢?這很容易解釋。人們抬頭就可看到漫天的星光,找準方向再去聚焦、觀測、甚至解釋它為什麼存在,都比較容易,但是,感覺有卻看不到,需要去廣闊的宇宙空間裡搜尋就很難。這就好比你走在街上,看到大街上全是人,但是,你明知道某位明星就在同一座城市,想把她找出來見她一面卻很難。太陽系這顆第九大行星就相當於這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明星。

結語
未來十年,隨著觀測技術的靈敏度提高,人類可以看得更遠。或許第九大行星在等著我國科學家來發現它呢?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