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曼青院士:中國電科形成從芯到雲自主安全完整解決方案

2020-12-0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網絡信息安全科技創新發展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科)總經理吳曼青院士透露,中國電科已形成從芯到雲的自主安全完整解決方案,一大批關鍵核心技術和市場商用化領域也取得一些突破。

2020年10月,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導下,中國電科牽頭成立中國網絡信息安全科技創新發展聯盟。該聯盟近日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期間舉行主題為「融入新發展、共建新安全」的首屆年度論壇,吳曼青為論壇致辭時透露了上述信息。

他說,一直以來,中國電科始終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以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築牢國家安全屏障作為網信事業發展的前置條件,進行全面布局。

中國電科重點打造了從電子功能材料生產到晶片IC設計、從伺服器到解決方案的信創生態體系,形成從芯到雲的自主安全完整解決方案。其中,一大批關鍵核心技術和市場商用化領域也取得一些突破,如山西碳化矽材料產業基地正式投產,產能、技術水平居全國第一,安全運營平臺今年底將完成97家中央企業總部全覆蓋等。

吳曼青指出,作為國家網信體系的戰略科技主力軍,中國電科當前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關鍵核心技術相對落後的問題依然存在。「我們已經認識到了這些問題,並在逐步解決這些問題」。中國電科牽頭成立網絡信息安全科技創新發展聯盟,就是要通過聯合的力量,集聚優勢資源,形成體系優勢,解決歷史性難題。

成立聯盟很重要的一點是構建產業生態體系,其優勢在於聚合國資國企和網絡信息安全領域的國家資源,開展科技合作與創新共治。中國電科將促進網絡信息安全領域產學研用融合和科技成果轉化,打造國內網絡信息安全產業資源整合與共享發展平臺。同時,牽頭聯盟成員單位與世界各國深化合作,提出具有「中國智慧」的解決方案,形成國際合作創新共治的共識。

吳曼青表示,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特別是在後疫情時代,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與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加速融合,全球網絡空間激烈交鋒、大國博弈風起雲湧,網絡信息安全面臨的外部環境極其嚴峻。

他倡議中國網絡信息安全科技創新發展聯盟成員推動科技創新、促進融合發展,通過聯合的力量,開創數字合作新局面,打造網絡安全新格局,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攜手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完)

相關焦點

  • 吳曼青院士:中國應做好承接世界科技中心轉移任務
    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他31歲獲得中國雷達學會最高獎「申仲義雷達獎」、32歲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36歲擔任國家一類骨幹雷達研究所所長、44歲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領銜的團隊通過創新突破和軍民融合,打造出「中國雷達第一股」,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推動中國雷達技術和公共安全產業實現跨越發展。
  • 中國電科深度解析:軍工電子國家隊,自主可控核心力量
    國產作業系統:「十一五」期間,中國電科通過成立普華公司負責中國電科基礎軟體的投資、研發和產業化推廣等工作。中國電科普華成功研發了作業系統系列產品、資料庫系列產品以及相關虛擬化等解決方案,涵蓋桌面作業系統、伺服器作業系統、高可用集群、虛擬化以及符合國標四級安全認證的高安全等級產品,在黨、政、軍等重點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 【十九大精神進央企】從「可用」到「好用」 中國電科致力做國家...
    作為信息化建設的「大國重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科」)在保障網絡和信息安全方面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11月22日,由中央網信辦、國務院國資委聯合組織的「十九大精神進央企」活動走進中國十大軍工企業之一的中國電科,深入致力做IT服務國家隊的下屬上市公司——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極股份」),近距離感受安全可靠系統從「可用」走向「好用」。
  • 中國電科集團:以創新驅動戰略履行軍工央企神聖使命
    中國電科著力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隊伍,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形成了推動技術創新發展的強大合力。「十二五」末,中國電科科技人員數量已達6.5萬人,這其中包括院士11人,集團公司首席科學家37人,首席專家100人,表明中國電科初步建立了一支高層次科技專家隊伍。
  • 星雲互聯與宸芯科技聯合打造全棧式V2X軟硬體量產解決方案
    日前,專注車路協同產品和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北京星雲互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星雲互聯),與聚焦信息通信集成電路領域SoC晶片和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宸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宸芯科技」)籤訂合作協議。
  • 安全系統解決方案 欣旺達「不起火電池」引發行業關注
    視頻展示其「只冒煙、不起火」電池包實驗,通過加熱一顆電芯,引起熱失控冒煙,實驗結果顯示,周邊電芯溫度升高但不觸發熱失控。  在欣旺達電池研究院院長陳斌斌看來,電池安全是一種狀態,是通過持續的危險識別和風險管理過程,使這個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以內。對電池系統而言,安全就是不能發生熱蔓延,不能因為起火或者是爆炸危害人身安全,或者是財產安全。
  • 中星技術IPO受理,鄧中翰院士攜「中國芯」衝擊創業板
    招股書及官網資料顯示,中星技術於2007年成立,2016年上半年重組了中星微集團旗下視頻安全業務,成為視頻安全領域從專利核心技術、行業標準、全線產品到整體解決方案的領軍企業,涉及物聯網安防,雲計算大數據分析,智慧城市建設及運營多項業務板塊。 中星技術控股股東為堆龍中星微,堆龍中星微直接持有中星技術公司34.61%的股份。
  • 中國電科(8月10日-8月16日)要聞回顧 | 資訊輕閱讀
    集團要聞趙樂秦費志榮會見工信部副部長張克儉和中國電科董事長陳肇雄中國電科再入世界500強中國電科掀起《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學習熱潮中國電科各成員單位抓緊落實年中工作會部署要求拒絕「舌尖上的浪費」!中國電科這樣厲行節約,保障糧食安全強健創新鏈、培育產業鏈,在「雙循環」格局中謀新機綜合黨建+特色產業+志願服務,精準扶貧的「電科樣本」電科裝備:豎起全球光伏整線高端裝備領域的「中國名片」中國網安入選工業信息安全監測預警網絡建設支撐機構名單中電國睿籤約大型國際賽事體育場館項目
  • 最年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芯之父」——鄧中翰院士
    他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建校130年來第一位橫跨理、工、商三學科的學者; 研製出第一批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集成電路晶片,結束了中國無「芯」的歷史; 41歲當選院士,成為最年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確立了以數字多媒體晶片為突破口、實現核心技術產業化、將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芯」打入國際市場的戰略目標。
  • 中國電子云CTO常慧鋒:安全是中國電子云的天然基因
    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小龍等出席當日活動。中國電子云副總裁、CTO常慧鋒發表以「安全為先 擎動數智創變,雲數引領 共建數字中國」為題的主題演講,就中國電子云基於其安全架構,服務政企行業數字轉型的理念與實踐進行了闡述。
  • 雲南第一臺自主安全電腦在大理誕生
    6月24日,在大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內,中國長城(雲南)網信事業配套保障工程項目產品下線,標誌著雲南第一臺自主安全電腦在大理誕生。中國長城作為網信產業國家隊、主力軍、排頭兵,通過聚焦新一代網信核心技術攻關、突破,形成了「芯—端—雲」完整生態鏈,孕育出長城「飛騰+麒麟+安全」網信產業生態,形成了體系化的核心優勢。
  • 不忘初心,傳承創新---「上海儀電科儀」發展回顧
    歷經近八十年的發展,通過不斷技術突破和產品的更新換代,在電化學分析儀器產品線上不斷進步,引領國內電化學技術不斷發展,同時協同發展比色法水質分析儀器,逐漸形成圍繞水質分析的一個完整的產線結構,實現業務拓展。
  • 中國電子云發布 方濱興院士:數字基礎設施是新基建核心
    9月9日,中國電子云戰略與產品發布會在武漢舉行,中國電子云全球總部將落戶武漢。據了解,中國電子云專為政企客戶打造,採用「公有雲服務+專屬公有雲產品」的市場模式和專屬運營模式。
  • 中國電子云正式發布
    當前,我國雲計算產業發展態勢良好,政企用戶上雲的需求旺盛,雲的安全性成為影響社會、企業與個人的核心挑戰。9月9日,以「雲可信,創未來」為主題的中國電子云戰略與產品發布會在武漢舉行,中國電子云全球總部將落戶武漢。據悉,中國電子云是中國電子為政府機構、公共服務、央企國企專屬打造的新一代數字經濟基礎設施。
  • 中國電科以科技創新支撐奔月採樣
    ,為任務執行全過程打造了100%全覆蓋的通信測控「天羅地網」,同時自主研製了數以千計的核心基礎元器件,為此次任務執行全方位量身定做了解決方案。發射前夕,中國電科董事長、黨組書記陳肇雄赴文昌發射場,檢查集團公司參研裝備運行情況,看望慰問集團公司現場工作人員,黨組副書記李守武、副總經理黃興東參加。
  • 欣旺達「只冒煙、不起火」完整動力電池解決方案即將亮相
    近年來,新能源車在汽車市場和資本市場中都成為被追捧的對象,但綜合安全性能、產品品質等問題,新能源車的實際表現與市場熱度並不相符。由中國質量協會發布的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用戶滿意度指數測試結果顯示,消費者對純電動汽車不滿度為20.5%,同比升高了5.3個百分點,關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電池安全性、充電續航能力等問題上。
  • 科藍軟體連續獲得國家工信部公安部網絡安全認證與服務資質
    科藍軟體連續獲得國家工信部公安部網絡安全認證與服務資質 ,為金融網際網路保駕護航。科藍軟體通過多年研發與投入,在2018年12月成功獲得公安部三所頒發的IDSP(eID網絡身份服務機構)資質,並於本月其控股子公司大陸雲盾通過國家工業與信息化部現場核查與資質審查,順利獲得其頒發的《電子認證服務許可證》,通過整合原有網絡交易安全防護、安全交易控制項、交易監控平臺等產品,科藍軟體基本完成自主可控的數據安全體系建設,可為所服務機構提供包括網絡身份驗證
  • 威馬自燃後續:電芯雜質從何而來?誰又該為事故買單?
    如果原材料中存在雜質,後期可能導致電極瑕疵,長期使用形成析鋰、穿透隔膜,最後導致內部短路自燃。林育民透漏說:「電芯廠家應該做到完整的三元材料檢測,保證使用的原材料異物含量處於安全區間,但一套原材料雜質檢驗設備並不便宜,有了設備還需要相關會操作該類設備的人才、安裝空間等,每一步驟都會產生高額支出。
  • 中國電子云全球總部將落戶武漢
    武漢市委副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胡立山,中國電子董事長、黨組書記芮曉武,武漢市委常委、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書記彭浩,市政府副市長劉子清,中國電子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陳錫明、陸志鵬,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子首席科學家方濱興,工信部網絡安全發展中心副主任李新社參加活動。